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 优选盐酸苯海拉明乳膏基质。方法 以5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备盐酸苯海拉明乳膏,观察5种乳膏的性状,完成稳定性初筛实验、加速实验、常温实验,初步评价5种乳膏基质优劣。结果 5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均可初步制备盐酸苯海拉明乳膏。外观性状,即乳膏细腻度、光泽度、涂展性方面,处方E最佳,处方B和D接近,仅次于处方E,处方A最差;乳膏稳定性方面,在离心实验和低温实验中,各基质均无明显性状改变;高温实验中,处方E最稳定,处方A、B、D次之,处方C析水分层;室温放置,处方C 5 d析水,处方A 1个月变为半流动状,处方B 2个月析水,处方D和E放置6个月均无性状和含量变化。结论 处方D和E较稳定,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乳膏基质的组成,以期得到外观、使用性和稳定性俱佳的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方法 以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耐热稳定性、粒度、延展性、外观以及清洗性等作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确定乳膏基质的组成。结果 最佳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的基质组成:硬脂酸8.3 g,单甘脂7.6 g,白凡士林9.5 g,液体石蜡8.1 g,十二烷基硫酸钠1.1 g,甘油7.5 g,水57 g。结论 按此处方制备的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稳定性好、易涂布、易清洗,外观洁白有光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和优化驱虫斑鸠菊乳膏剂的处方。方法 将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和单硬脂酸甘油酯(GMS)在 75 ℃水浴中加热至融化混合均匀作为油相;驱虫斑鸠菊有效部位(VAEP)先以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RH40)润湿后再加入水和二乙二醇单乙醚(Transcutol P)作为水相,水相在75 ℃水浴中加热后以细流状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自水浴取出后继续搅拌至半固体状即得乳膏剂。以外观性状、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耐热稳定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驱虫斑鸠菊乳膏的处方。按照最优处方制备不同载药量(1%、2%、4%、8%、16%)的乳膏,进行综合评分;制备载药量分别为1%、2%和4%的乳膏,4 ℃放置30 d,以HPLC法对乳膏中斑鸠菊大苦素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变化率进行初步考察。结果 按 AHP-CRITIC 混合加权法得到外观性状、涂展性、耐热耐寒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13.18%、16.01%、38.93%、31.89%,结合D-最优混料设计确定驱虫斑鸠菊乳膏的最优处方为液体石蜡10%、凡士林45.48%、GMS 7.83%、RH40 10.31%、Transcutol P 6.65%、水19.73%。驱虫斑鸠菊乳膏最大载药量为4%。乳膏中斑鸠菊大苦素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变化率在30 d内均<4.3%。结论 优化后的驱虫斑鸠菊乳膏外观均匀、半透明、细腻柔软,易于涂抹,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制备复方磺胺嘧啶分散片并考察处方、工艺的稳定性。方法: 以溶出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最佳处方,通过初步稳定性试验考察该制剂的质量。结果:以最佳处方制得分散片在60 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度测定能通过2号筛网,体外溶出度优于胶囊剂,初步稳定性显示制剂质量稳定。结论:自制复方磺胺嘧啶分散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稳定,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丽萍 《海峡药学》2012,24(2):20-21
目的 筛选不同的乳剂型基质处方,从而制得质优的乳膏基质.方法 对3种不同处方的基质进行稳定性测试比较.结果 处方1制成的基质膏体均匀、细腻,光泽度好;耐寒与耐热性能最佳;结论 处方1制备得到的乳膏基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李旸  陈晨  李银科  胡晓  廖祥茹  韩亮  陈鹰 《中国药师》2014,(10):1672-1674
摘 要 目的: 筛选复方积雪草苷凝胶贴膏的处方,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凝胶贴膏的初黏力、持黏力、综合外观为考察指标,对复方积雪草苷凝胶贴膏进行综合评分,考察不同基质辅料比例对复方积雪草苷凝胶贴膏的影响,优选最佳处方工艺。结果:最佳处方基质配比为甘羟铝∶EDTA∶甘油∶CMC-Na=0.25∶0.05∶45∶1。结论: 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复方积雪草苷凝胶贴膏黏附力好,外观涂布均匀,能适应大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白斑乳膏的最佳基质处方组成。方法:采用均匀设计,通过考察新白斑乳膏的外观性状、粒度、均匀性、稳定性、pH值确定最佳基质处方组成。结果:新白斑乳膏的最佳基质处方组成为:每100 g成品含白凡士林10g,十八醇10 g,单硬脂酸甘油酯6 g,OP乳化剂1 g,平平加O2 g,二甲基亚砜5 g。结论:按此处方组成制备的新白斑乳膏具有外观细腻均匀、易涂抹、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外观性状和稳定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不同基质组成的8个处方,确定优化处方;再采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以白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和司盘80等基质组成的8号处方外观性状及稳定性较好,3批中试乳膏质地均匀细腻,黏稠度适宜,易于涂布,含量均匀,质量稳定。结论筛选所得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处方合理稳定,生产工艺简便,质量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甲硝唑乳膏处方及制备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根  罗美兰 《中国药房》2010,(17):1590-1591
目的:改进甲硝唑乳膏的质量。方法:通过调整甲硝唑乳膏的基质组成等改进处方,通过改变主药甲硝唑的加入方法等改进制备工艺对甲硝唑乳膏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处方与原处方所制制剂进行1年的留样观察试验。结果:改进处方所制制剂质地更细腻,无砂粒感,放置无变硬、变干现象,制剂质量稳定性明显优于原方法所制制剂。结论:改进的甲硝唑乳膏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波生坦片的制剂处方,以解决波生坦溶出度不高,制剂不稳定的共性难题。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后压片的工艺,以片剂的性状、溶出度、有关物质、晶型稳定性等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处方制得的波生坦片,并与原研药相比较。结果 优化后的处方制得的波生坦片,片面光洁美观,溶出效果好,晶型稳定,有关物质符合要求,且溶出行为和质量与原研药一致。结论 该新处方增加了波生坦的溶出度,提高了制剂晶型的稳定性,制剂质量与原研药一致,且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实现产业化大生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联合 《中国药房》2005,16(16):1231-1232
目的:研制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左氧氟沙星和硫酸锌制成左氧氟沙星锌,加入基质制备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93nm波长处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结果:制备的乳膏均匀细腻,易于涂布;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44%(n=5)。结论: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2.
杨欣  龙勇  林励 《中国药师》2015,(3):493-496
目的:设计并制备符合中试产业化生产的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以泊洛沙姆188、葡甲胺、聚维酮(PVP)K30、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MCC)PH101、山梨醇、硬脂酸镁及包衣粉为辅料,按照特定的制备工艺制备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在4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与参比制剂相似。结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了解乳膏的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及离体透皮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将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和维生素B6制备成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采用HPLC法测定乳膏中的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评价乳膏对大鼠的皮肤毒性和刺激性,评价乳膏对豚鼠的皮肤致敏性。采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离体皮肤透皮释药试验,分别测定1,2,3,6,9、12,24,48 h各时间点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的单位面积透皮释药量Q及透皮吸收百分率Q%。结果:制得的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呈乳白色,均匀细腻,无颗粒感,易于涂布。采用梯度洗脱法能同时测定乳膏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离体透皮释药试验结果表明,给药12 h后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Q、Q%均达到稳态值。给药6,12,24 h后,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均能不同程度地滞留在离体皮肤内。皮肤毒性试验结果可见,在7 d内均未出现死亡大鼠,未观察到急性毒性反应。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可见,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评分均值0.17,小于0.5,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被评定为Ⅰ级致敏度,实际使用中对豚鼠并无致敏危险。结论: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无皮肤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且具有良好的透皮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4.
申向黎  黄红  邹品文  张伶俐 《中国药房》2007,18(10):762-763
目的:制备黄体酮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黄体酮粉加入基质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含量。结果:所制备乳膏均匀细腻,涂展性好;黄体酮进样量在0.5~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18%)。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5.
芦荟维生素E乳膏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芦荟维生素E乳膏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水包油乳膏基质配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多糖的含量。结果:芦荟多糖含量测定中,吸收度与芦荟多糖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制剂配伍合理,对皮肤无刺激性,质量可控,适合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纳米银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纳米银为主药,乳化法制备O/W型纳米银乳膏;考察乳膏粒径及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制剂含量;对乳膏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乳膏粒径约为15.2nm,粒径分布窄;纳米银的含量约为20μg·g-1;乳膏稳定性试验各检测指标在考察期内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盐酸特比萘芬硝酸益康唑乳膏(特益乳膏)并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处方制得特益乳膏并对其在市售包装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优化处方组成包括盐酸特比萘芬10g、硝酸益康唑2.5g、白凡士林30g、十八醇10g、硬脂酸60g、三乙醇胺5.4g等(总量1000g),所制样品均匀、细腻、涂展性好;其稳定性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所制特益乳膏处方合理,在市售包装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