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考官竞赛模式在临床师资培训和全科医师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两年来通过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开展临床考官竞赛与对规范化培训人员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临床师资和培训考核在院规培学员。以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出科考核标准为蓝本,结合医师核心能力,组织设计考官竞赛内容,参照小型临床评价练习(mini-CEX)考核形式,制订竞赛流程、参赛规则;设计制订竞赛评分表和考官对学员的考评表;院内、外教学督导专家作为竞赛评委;科内预赛后选拔参赛考官,参赛考官选择真实病例编写考核案例,标准化病人为科内助理全科规培学员。被考核学员为在院规培全科医师满一年以上的学员,成绩作为本年度考核的技能考核成绩。竞赛结束时,专家组反馈竞赛中的优、缺点;参赛考官分享参赛感想;督导专家、参赛考官共同探讨改进考核案例的编写;分管教学的领导总结发言,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带教要求,并将竞赛模式、内容和经验推广应用到临床带教和考核过程中。 结果 规培学员院内外各类考试和执业考试合格率都明显提高,2015年规范化培训学员首次参加执业医生注册考试合格率均为100%。 结论 临床考官竞赛模式能够提高全科医师培养中教与学的效果,值得在全科医师培训中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6,(3):469-471
评价导师制在老年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将2015年进入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50名住院医师分成传统教学组和导师制教学组。传统教学组严格按照规培带教大纲进行,在带教组二线和三线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日常诊疗工作、分管床位、值班等,参加本科室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和新知识学习,规培2月出科时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导师制教学组采用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对每一位在我科规培学习的学员配备一位带教导师,带教导师除了监督规培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还加入了临床科研思维的培养。导师制教学法明显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规培生科研能力,提高我国老年病规培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心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2014年9月-2016年5月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住院医规培住院医师/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共计61名,共发放自制问卷61份,回收6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95.1%,调查内容包括心外科规培内容设计、心外科规培管理、心外科规培期间学员时间和 “环境”压力、规培效果分析、学员意见及其他等5个部分,共14个选项。利用EpiData 2.1a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选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规培期间学员最期待的带教方法是“科内小讲课”占63.8%;学员认为心外科培训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术后监护”占69.0%;100%的学员认为通过心外科培训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或者“可能有帮助”,8.3%的学员认为心外科代教老师的带教意识不强;住院医师周末“在医院里”比例高于研究生,而研究生多选择周末在“做实验和论文工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过程需结合学员的背景学员设计合适的规培方案;临床医师带教队伍的构建及合理有效的临床技能训练质量监督控制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还有待长期跟踪和多方面评估;应重视规培期间的各方面的反馈建议,进一步完善培训细节。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过程管理,深入提高住培均质化建设。本研究按照“教考分离”原则,构建标准化的住培过程考核体系,包括新建独立的考官队伍,规范和统一考核流程,扩建标准化的实践技能考题库和病例综合考题库等。培训实践结果表明考勤合格率、360°评价完成率、出科考核合格率和年度考核成绩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教考分离”式标准化住培过程考核体系对从制度上严格保障过程培训质量,实现以考促训、公平公正、提高住培效率和均质化建设等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与分析浙江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情况,为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从住培管理、师资临床带教和考核等方面,通过问卷星对浙江大学医学院6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进行调查。采用SPSS 19.0对相关数据行卡方检验。结果 共有799名规培学员参加调查,男性312名、女性487名。满意度方面,住院医师整体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较高(73.46%),一、二、三年级学员的满意度分别为69.05%、74.72%、79.30%;不同身份住院医师对基地的满意度方面,社会人(85.71%)>单位人(74.08%)>专硕研究生(56.7%)。教学方面,分别有64.45%、39.42%、18.52%的学员认为,教师临床带教超过工作时间的20%、30%和40%;70.47%的学员认为教师每周对病历修改和指导超过2次;74.84%的学员认为教师对教学查房准备充分。各住培基地过程考核的实施情况较好,出科考核及年度考核的实施率分别达到99.37%和98.50%。结论 浙江大学规培学员对住培管理和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培训基地要加强同质化管理,注重评价和反馈。  相似文献   

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当重视非麻醉专业规培医师在麻醉科轮转学习。为了提高这类学员麻醉科规培的质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对于规培医师的麻醉教学进行了探索:制定规范的培训计划,提高调动学员和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完善多元化教学模式,制定目的明确的考核,从而提高了这类学员的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7.
《西北医学教育》2019,(5):905-908
提高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评价了微信学习互动群在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微信群,加入肾病内科规培的学员103人,定期在群中学习讨论。学员出科时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微信群的作用,并与往年非微信群学员的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参与微信群学习讨论的学员成绩高于非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规培学员及带教教师对微信学习群满意度高。我们得出结论:微信群是一种快捷、高效、实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00名住院医师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住院医师一般资料、培训和考核情况,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因素。结果对住院医师一般资料、培训和考核情况等进行分析发现,学历、培训时间、规培政策和带教老师类型等是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严格设定培训时间,加快带教师资培训以及开展和落实规范政策,有助于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9.
《西北医学教育》2022,(1):119-122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受限于血液内科的专业特性,目前血液内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带教方法死板、教学内容单调、考核指标片面等问题,严重影响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只有通过优化管理组织结构、加强过程管理及控制、扩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带教技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应用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员临床、科研、人文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科学的出科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提高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ni-CEX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入科和出科时分别应用Mini-CEX量表对学员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并由考官和学员对测评的满意度进行打分。结果:规培学员出科时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官和学员出科测评时的满意度高于入科测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可应用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规培医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提高医生整体专业素养的必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联合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应用于普通外科规培医师的教学过程;让规培医师运用其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病例中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从致病原因、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等多层面、多角度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得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教学不仅激发该群体更多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还明显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方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5名学生应用PBL教学法进行课堂授课,利用模拟示教室进行实践技能教学训练,通过答卷考试与技能操作考试及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前成绩65.50±6.82,PBL培训后91.87±5.53(P〈0.001)。应用PBL进行急诊实习教学,培训急诊常用临床技能后,10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心肺复苏术,通过实际操作100%的学生通过考核。77.1%的学生认为对形成临床思维有帮助,85.7%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74.3%喜欢该教学方式,97.1%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结论 PBL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江苏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案,并通过考试成绩分析,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适宜性,以进一步优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方法 运用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原理,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及其成绩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共有3个部分9个站点;内容效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成绩呈正态分布;各站点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站点一总分相关系数、去站点Cronbach系数等指标较为适宜;综合评价提示,需要进一步提高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效果.结论 江苏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是比较有效的、可靠的和适宜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提高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病理标本取材是做好病理诊断的前提,也是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必须掌握的首要技能。本文针对当前标本取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5年的摸索和尝试,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考促教、以老带新、回顾教学为基本要素的新模式。对学员的考评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教学能快速、高效地让住培学员掌握标本取材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临床技能,为后续的组织病理诊断规范化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企业微信平台在住院医师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过程中引入企业微信平台,住院医师、轮转科室通过企业微信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项活动,并提交教学任务执行结果;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平台汇总评价资料。结果显示,当前使用用户732名,用户累计使用率达100%;教学材料及时上交率提高31.02%;100%住院医师认为,相比纸质的方式更倾向于使用企业微信平台进行各项考勤、教学质量评价和问卷调查;教学管理部门工作流程及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培养的必需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探索在规培中引入导师制;探讨应用导师制培训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具体办法,包括导师遴选,明确导师职责,细化对住院医师的要求、培训内容及方式等。初步实践显示,导师制的应用有助于加强教师责任感、住院医师归属感、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自行编写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病例进行教学实践,采用访谈法对总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对共22人次参加评价,对总体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认为非常满意17人次(77%),比较满意5人次(23%);学员共198人次参加评价,学员对指导教师总满意率为87%,对讨论问题总满意率为75%,对讨论问题的解决总满意率为91%。提示学员自行编写PBL案例的教学实践有利于激发学员的自主性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从规范考生专业背景、提高复试有效性、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转变导师选聘和激励机制、优化临床执业医师报考条件等方面,推进二者有效衔接,为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临床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轮转期间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实际情况,从规章制度、入科教育的完善、具体轮转的安排、日常及出科考核形式、培训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希望对提高临床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轮转的培训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天津市推行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制度之际,某部队医院对原有的住院医师考核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更合理的考核体系.方法:对2012年64名住院医师实行考核绩效挂钩,与2011年63名住院医师进行常规考核不与绩效挂钩对照,通过考核体系改革评价考核效果.结果:改革后的考核体系与改革前的考核体系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改革后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管理效率.结论: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