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总结及评估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应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多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早期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2015-05至2017-01连续入选在我院接受经左前外侧小切口获取双侧乳内动脉行多支CABG的患者38例(小切口组)。同一时期由同一术者完成的常规正中切口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共236例患者作为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经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成功率94.7%(36/38),获取右乳内动脉平均时间(42.3±10.5)min,获取左乳内动脉平均时间为(35.2±8.3)min,38例患者移植冠脉血管共78支,平均(2.05±0.31)支/例,无中转常规胸部正中切口CABG;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小切口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8.9±3.8)h vs(23.6±15.9)h]、术后监护病房住院时间[(29.3±20.8)h vs(56.5±38.3)h]和住院时间[(11.3±3.2)d vs(15.7±4.2)d]均较短(P0.05);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血管意外)发生率(0%vs1.69%)、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0%vs 0.84%)虽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冠脉造影复查,两组均未见吻合口闭塞情况。平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结论:经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可以成功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完成心脏不停跳多支CABG,近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CS CABG)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患者作为实验组(MICS CABG组),同期收集接受常规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ortic bypass grafting, OPCABG)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体重指数、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史与接受MICS CABG的患者进行1 ∶1配对作为对照组(OPCABG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临床资料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MICS CABG组共入选85例患者,其中男性68例(80.0%),女性17例(20%),平均年龄(63.8±8.7)岁;OPCABG病例451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出85例作为对照组(OPCABG组),匹配后两组基线水平一致(P均>0.05)。MICS CABG 组平均搭桥(2.35±0.83)支/例,对照组平均(2.48±0.72)支/例(P=0.284),MICS CABG组无中转正中开胸者,两组均无中转体外循环手术。MICS CABG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发生率[1.17%(1/85) vs. 3.52%(3/85)]、二次手术率[2.34%(2/85) vs. 3.52%(3/85)]、术后新发心房纤颤率[4.70%(4/85) vs. 3.52%(3/85)]及新发肾功能不全率[1.17%(1/85) vs. 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CS CABG组手术时间较OPCABG组长[(282.8±55.8) min vs. (246.8±56.9) min, P<0.05],但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6.9±7.8) h vs. (29.6±15.9) h]、术后监护病房住院时间[(29.3±20.8) h vs. (51.5±48.3) h]及住院时间[(18.3±3.2) d vs. (25.7±4.2) d]均较短(均P<0.05)。术后冠脉造影检查,MICS CABG组总体桥血管通畅率(A+B级)为 96.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MACCE累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1/85) vs. 3.61%(3/83), P>0.05]。结论: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可行,近中期随访结果良好,MICS CABG出院更早,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术前胸部CT数据预测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CS CABG)操作复杂性的价值。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2年7月30例多支MICS CABG术前胸部CT数据,包括心尖-气管隆突线(apical-carina line, A-C线),升主动脉右缘与正中线连线距离(right aorta-middle line, R-M线),升主动脉前壁与胸骨后缘连线距离(top-aorta line, T-A线),升主动脉-主肺动脉上缘连线与水平线之间角度(aorta-pulmonary angle, A-P角),心尖与正中线之间连线(apical-middle line, A-M线)与左侧胸腔最大横径(left-thoracic line, L-T线)之间的比值即左侧心胸比(cardiothoracic ratio, CTR)。自制“MICS CABG技术操作者评估量表”,包括切口位置、乳内动脉显露、乳内动脉获取复杂程度、升主动脉显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双乳内动脉(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冠脉)血运杂交重建术(HCR)治疗冠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5-2017-05我院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HCR治疗的65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全组无手术死亡。小切口冠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外科手术时间为(204.6±28.7)min,冠脉搭桥数(2.6±0.5)支,术后总引流量(520.1±120.3)ml,输红细胞5例(7.7%),机械通气时间(10.5±5.0)h,MIDCAB与PCI间隔时间(6.0±1.37)d。PCI前复查冠脉造影未见桥血管吻合口狭窄、闭塞情况,PCI植入支架(1.90±0.67)枚。术后平均随访1个月,65例患者无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结论: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技术治疗多支冠脉病变早期临床结果显示可行性和安全性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心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2014年9月-2016年5月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住院医规培住院医师/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共计61名,共发放自制问卷61份,回收6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95.1%,调查内容包括心外科规培内容设计、心外科规培管理、心外科规培期间学员时间和 “环境”压力、规培效果分析、学员意见及其他等5个部分,共14个选项。利用EpiData 2.1a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选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规培期间学员最期待的带教方法是“科内小讲课”占63.8%;学员认为心外科培训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术后监护”占69.0%;100%的学员认为通过心外科培训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或者“可能有帮助”,8.3%的学员认为心外科代教老师的带教意识不强;住院医师周末“在医院里”比例高于研究生,而研究生多选择周末在“做实验和论文工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过程需结合学员的背景学员设计合适的规培方案;临床医师带教队伍的构建及合理有效的临床技能训练质量监督控制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还有待长期跟踪和多方面评估;应重视规培期间的各方面的反馈建议,进一步完善培训细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乳内动脉(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05至2017-05期间在我院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65例患者,为BITA-HCR组;选取同一术者同期应用单侧乳内动脉(S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96例患者,作为SITA-HCR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ITA-HCR组和SITA-HCR组的冠状动脉搭桥数[(2.2±0.5)支vs(1.0±0.0)支,P0.0001]、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时间[(204.6±28.7)min vs(147.9±31.6)min,P=0.004]、置入支架数[(1.90±0.67)枚vs(2.40±0.49)枚,P=0.047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外科手术后总引流量[(520.1±120.3)ml vs(532.2±350.3)ml,P=0.703]、输注红细胞例数[5(7.7%) vs 8(8.3%),P=0.484]、机械通气时间[(7.7±3.2)h vs(6.9±2.3)h,P=0.1373]、总住院时间[(12.7±3.2)d vs(13.7±3.6)d,P=0.5976]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造影证明,两组均未见桥血管吻合口狭窄、闭塞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无死亡、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结论:BITA用于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即可对左冠状动脉系统再血管化中实现全动脉化,也相应减少支架的应用,避免了大隐静脉桥的使用,其早期的临床结果显示安全性和可行性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CS CABG)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患者作为实验组(MICS CABG组),同期收集接受常规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ortic bypass grafting, OPCABG)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体重指数、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史与接受MICS CABG的患者进行1 ∶1配对作为对照组(OPCABG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临床资料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MICS CABG组共入选85例患者,其中男性68例(80.0%),女性17例(20%),平均年龄(63.8±8.7)岁;OPCABG病例451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出85例作为对照组(OPCABG组),匹配后两组基线水平一致(P均>0.05)。MICS CABG 组平均搭桥(2.35±0.83)支/例,对照组平均(2.48±0.72)支/例(P=0.284),MICS CABG组无中转正中开胸者,两组均无中转体外循环手术。MICS CABG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发生率[1.17%(1/85) vs. 3.52%(3/85)]、二次手术率[2.34%(2/85) vs. 3.52%(3/85)]、术后新发心房纤颤率[4.70%(4/85) vs. 3.52%(3/85)]及新发肾功能不全率[1.17%(1/85) vs. 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CS CABG组手术时间较OPCABG组长[(282.8±55.8) min vs. (246.8±56.9) min, P<0.05],但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6.9±7.8) h vs. (29.6±15.9) h]、术后监护病房住院时间[(29.3±20.8) h vs. (51.5±48.3) h]及住院时间[(18.3±3.2) d vs. (25.7±4.2) d]均较短(均P<0.05)。术后冠脉造影检查,MICS CABG组总体桥血管通畅率(A+B级)为 96.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MACCE累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1/85) vs. 3.61%(3/83), P>0.05]。结论: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可行,近中期随访结果良好,MICS CABG出院更早,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多支动脉桥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该技术推广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64例左胸小切口多支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10例,年龄36~77(61.1±8.7)岁。经第5肋间长5~8 cm左胸前外侧切口进胸,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借助胸壁悬吊装置及心脏固定器,完成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系统的靶血管远端吻合等操作。移植血管数量2~4(2.3±0.5)支,其中45例患者移植2支,17例移植3支,2例移植4支;手术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杂交治疗3例,全动脉化旁路移植62例。术后7 d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旁路血管通畅率,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免于发生MACCE率。结果无患者中转开胸手术,术中未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再次手术2例(均为术后胸腔出血)。术后30 d内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术后早期复查造影旁路血管总体通畅率为96.2%,前降支旁路通畅率为98.2%。随访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失访率7.8%(5/64)。36个月免于MACCE发生率为84.9%(95%CI 79.5%~90.3%)。结论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实现完全再血管化及全动脉化搭桥,近期及中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陕西乾县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陕西乾县4个村大骨节病现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问卷调查样本村所有病人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102例病人:受累关节以膝、肘、指、踝等最常见;50.5%病人未治疗,已治疗者83.7%,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致较多不良反应,已治疗与未治疗患者病情构成无明显差异;不同地区病情等级构成有统计学差异;50.0%患者为中年人,83.9%患者于20岁以前发病,不同年龄段发病患者的病情构成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大骨节病危险因素仍然存在,而普遍应用的对症治疗又不能改善病情,当务之急是病区脱贫以使更多的患者接受适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