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2例鼻尖肿瘤切除后,采用隧道式、鼻根为基蒂的额部轴型皮瓣I期修复鼻尖组织缺损的病例。对手术方式、术中注意要点及术后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鼻尖部组织缺损通常是外伤、烧伤、瘢痕、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等所形成创面,由于鼻尖部皮肤松动性小,故诸原因形成的鼻尖部缺损创面多不能直接缝合封闭,需用皮肤移植等方法覆盖创面,而鼻尖部处鼻正前方突出部,直接影响面部形态美观,为使修复尖部创面的组织与创面周围组织皮肤匹配协调,取得较好功能及整形美观效果,我院从2004年至今运用额鼻皮瓣修复创面 16例,鼻尖部的功能和形态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红红 《安徽医学》2014,35(12):1676-1678
目的探讨唇裂术后继发鼻翼宽大、塌陷畸形,以及鼻尖低平的手术方法及切口设计。方法鼻部设计M-W形皮肤切口,以充分满足鼻小柱所需延长高度,同时缩小鼻孔周径,术后手术瘢痕隐蔽。结合鼻小柱至鼻尖部T区的肋软骨复合体植入,悬吊固定,强化支撑作用,纠正鼻翼宽大塌陷及鼻尖部低平畸形。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塑形后鼻翼、鼻尖形态良好,外观满意。结论 M-W形切口联合T区强化的手术方式,能够明显改善唇裂术后继发鼻翼宽大、塌陷畸形,鼻尖低平的外观,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鼻翼软骨顶部褥式缝合延长鼻小柱的方法 ,对 5例隆鼻术后鼻尖低平病人进行矫治 ,增加了鼻尖的高度 ,改善了鼻尖低平、下垂的外形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和结果5例女性患者 ,年龄 2 0~ 2 7岁。其中 4例于柳叶型硅橡胶模型隆鼻术后 3~ 6个月 ,鼻尖显现低平、下垂 ,而作鼻翼软骨顶部褥式缝合、延长鼻小柱手术。手术后鼻小柱的长度增加了 2~ 3mm ,从而增加了鼻尖的高度 ,使两鼻翼之间的夹角变窄 ,改善了鼻尖低平、下垂的外形。 1例在柳叶型硅橡胶模型隆鼻术的同时施行了本手术 ,术后也获得满意效果。2 手术方法采用普鲁卡因…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0岁。鹿场退休工人,因鼻尖部增粗,溃疡1个月入院。体检:全身消瘦,表浅淋巴结未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胸部拍片报告为右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腹部检查:肝脾触不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58,淋巴细胞0.42,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20g/L。尿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局部检查:鼻尖部皮肤约1.5cm×1.0cm圆型增粗及溃疡,界线较清,中心内凹,表面乳头状,能挤出血脓性分泌物,但无触痛。鼻腔检查:未见异  相似文献   

6.
鼻尖角和弦的数字成像—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尖侧方形态,以便为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设计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采用鼻尖圆弧弦为参考线,并重新定义了鼻尖角、鼻小柱角、鼻唇角的概念。通过数字成像的方法,对202名汉族男女青年的外鼻进行拍照,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鼻尖角度和弦长的非接触测量与分析。结果 鼻尖侧方的3个角度无性别差异,而鼻类圆弧弦长度则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 鼻尖测方形态存在着性别差异,主要在于鼻尖圆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效果。方法对33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用鼻翼缘及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入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及鼻尖弓背成形、鼻面沟、鼻翼沟形态塑造术进行鼻畸形及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两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鼻尖抬高并形成自然的弓背形态;偏曲鼻中隔软骨前端复位。结论鼻小柱及鼻翼缘飞鸟形切口入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及鼻尖弓背成形、鼻面沟、鼻翼沟形态塑造术是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Ⅱ期矫正有效方法;同期进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对维持术后鼻部形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移植术在鼻尖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行鼻尖部整形术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填充材料不同分为自体组和膨体组各36例。膨体组采用聚四氟乙烯膨体进行鼻尖部整形术,自体组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进行鼻尖部整形术。比较两组鼻长、鼻尖角、鼻尖高度、鼻尖宽、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手术前后,两组鼻长、鼻尖角、鼻尖高度和鼻尖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膨体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应用于鼻尖部整形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聚四氟乙烯膨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郭媛  刘翔宇  舒茂国  张军  苏欣  李婷 《西部医学》2019,31(6):944-948
【摘要】 目的 探讨鼻成形术中部分自体肋软骨填充鼻尖对鼻尖部肥大/外形不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鼻尖部肥大/外形不佳患者88例进行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资料中鼻成形术中所选材料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膨体假体填充进行鼻尖部整形,治疗组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填充术进行鼻尖部整形。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肥大鼻尖部外形的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手术耗时、术后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鼻尖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鼻尖宽、鼻尖角、后旋角、表现点、鼻背高度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1429%,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成形术中采用自体肋软骨填充鼻尖能够改善鼻尖肥大、鼻尖部外形,术后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35岁。因鼻尖部淡红色丘状隆起半年 ,逐渐增大就诊。曾自行多次挤压均未破溃。检查 :鼻尖部见一大小约 1.0 cm× 1.5 cm× 0 .8cm丘状隆起 ,中等硬度 ,无压痛 ,表面皮肤光滑 ,充血 ,外观极似无脓头疖肿。于局麻下纵形切开肿块表面皮肤 ,见肿块位于皮下 ,约 1.0 cm×1.5 cm× 0 .8cm,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易于分离 ,完整切除。剖开肿块 ,肉眼观为淡红色 ,实质性。光镜下 :瘤位于鳞状上皮下方 ,由细胞丰富区域和增生纤维组织构成 ,瘤细胞为椭圆形 ,核为卵圆形 ,细胞排列成腺管状 ,间质粘液变性 ,有鳞状上皮团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耳软骨治疗鼻尖低平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行鼻整形术的鼻尖低平患者中34例作为观察组应用自体耳软骨,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鼻中隔软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对鼻尖形态表示满意。结论:应用自体耳软骨和自体鼻中隔软骨治疗鼻尖低平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取耳廓软骨更为方便、简单,手术用时更短。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自体耳廓三角区软骨或鼻中隔筛骨植入矫正鼻尖过低,鼻孔外露效果满意,本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0~38岁.18例术后效果均满意,随访半年,外鼻形态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大唾液腺和口内小唾液腺组织,发生于鼻尖者罕见,今报告1例。男,18岁。鼻尖无痛性肿物4个月于1990年7月10日入院。发病前1个月偶发现鼻尖有1个小红点。1个月后长大如豆粒。就诊时肿物似山楂大小。入院检查:全身状况正常。鼻尖类球形肿物约2.5cm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5,(3):356-357
目的:总结鼻部表浅瘢痕患者行综合鼻整形术临床经验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56例鼻部存在表浅瘢痕患者行鼻美容整形手术,通过开放性鼻正中蝶形切口及鼻翼缘切口,采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行隆鼻术、鼻尖延长术以及鼻尖成形术,采用鼻外小切口入路行鼻基缩窄术。术后6个月,对术后鼻部表浅瘢痕对鼻整形的效果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6例患者鼻外形良好,未出现感染、假体外露等严重并发症。鼻部局部瘢痕外观较术前呈不同程度的明显,无瘢痕破溃、发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鼻部存在表浅瘢痕的患者应采取综合鼻整形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及术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自体真皮复合硅胶假体修复隆鼻术后鼻尖皮肤变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修复隆鼻术后鼻尖皮肤变薄的方法.方法:取自体臀沟处真皮,适当修剪后垫在"L",型假体鼻尖皮肤变薄部位以改善因隆鼻术后所导致的鼻尖皮肤变薄.结果:鼻尖皮肤变薄现象消失,鼻头部分饱满,追踪6-12个月,鼻尖部位没有明显吸收变尖现象.结论:采用自体真皮复合硅胶假体修复隆鼻术后鼻尖皮肤变簿效果明显、持久.自体真皮组织为隆鼻术后鼻尖部并发症的修复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田伟  耿雅琼  王献路  陈晓辉  曹东升 《安徽医学》2021,42(10):1155-1158
目的 探讨自体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科行鼻整形的就诊者104例,根据就诊者的鼻部形态及手术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5例)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自体肋软骨行鼻部整形术,对照组(n=49例)单纯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行鼻整形.比较两组就诊者手术后鼻部形态改善效果、就诊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鼻尖可见移植物轮廓、假体挛缩、鼻尖移植物外露、鼻尖发红)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就诊者术后鼻部美学测量值相比,观察组的鼻面角、鼻唇角及额鼻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鼻背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鼻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就诊者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肋软骨鼻综合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四川雅安地区汉族中青年的外鼻鼻下部活体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汉族中青年外鼻鼻下部的解剖形态,为下鼻部整形手术提供有关参考。方法 对汉族200名19~30岁中青年外鼻鼻下部进行测量,男、女各、100名,测量项目:鼻翼宽、鼻深、鼻小柱宽和高、鼻尖宽和高、鼻基底鼻尖角、鼻孔宽和高、鼻翼鼻小柱角、鼻孔上部最小角、鼻翼厚度和突出距共13个数据,观察鼻孔、鼻翼附着外侧缘形态,比较测量值的正常范围、变异系数、分布频数、分布频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鼻翼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大于1.5cm耳廓复合组织块修复较大鼻翼、鼻尖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保留耳廓复合组织插入部的真皮下血管网,扩大供受区接触面积,常规术后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用药,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较大鼻翼、鼻尖缺损。结果 共修复较大鼻翼、鼻尖缺损7例,移植耳廓复合组织块最大宽径2.5cm,最小宽径2.0cm,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手术方式改进,结合扩血管用药,宽径大于1.5cm的大块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缺损能够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隆鼻术中假体雕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隆鼻术中假体雕刻方法及技巧,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鼻假体长、宽、高各面雕刻,总结290例鼻假体雕刻体会。结果:术后1例假体过高、1例歪斜、1例不能接受形象而取出,其余效果均满意。结论:鼻假体雕刻长、宽、高应与面型协调,鼻腹侧与基底吻合,消除棱角。鼻尖、鼻小柱不能太高、太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