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髁突软骨是下颌骨重要的生长点,其细胞具有特殊的生长和分化方式。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在髁突整个发育过程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甲状旁腺素作为最有前景的促骨合成代谢调节剂,在人工调节髁突发育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下面就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和甲状旁腺素及其Ⅰ型受体在髁突发育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Mimics软件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髁突的位置特征进行三维测量。方法    对5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34岁)的颅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偏斜组28例,非偏斜组22例), 采集DICOM数据,利用Mimics17.0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维坐标系,分离上下颌骨,显露完整的髁突形态,确定标志点及测量相关参考平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偏斜组两侧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斜组中,偏斜侧髁突的冠状面和水平面与颅骨冠状面交角均大于对侧,髁突水平面与眼耳平面交角小于对侧,髁突矢状面与眼耳平面交角大于对侧,乙状切迹到眼耳平面和冠状面距离均小于对侧,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大于对侧。其余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的髁突位置不对称。偏斜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后、内旋转,乙状切迹向后、上、外旋转。偏斜对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前、外旋转,乙状切迹向前、下、内旋转。左右侧关节间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下颌骨对称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替牙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颅面部对称性,评估颅面结构与颈部结构间相关关系,探讨颈部结构、功能改变对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先天性斜颈20例,拍摄头颅后前位定位片,测量、分析双侧下颌骨形态、位置对称性。结果: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颏部向受累侧偏斜,偏斜侧下颌骨体部长度较对侧减小,下颌升支长度、髁突宽度、髁突高度与对侧无显著性差异。下颌骨各解剖标志点位置对称性分析结果表明: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下颌骨双侧解剖标志点位置差异较大,表现为相对面下部垂直基准线(ANS-Me)及水平基准线(HRL),对侧各解剖点位置向患侧旋转,从而加剧了偏斜侧垂直高度较对侧减小的程度。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以导致下颌骨发育畸形,颈部结构与功能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存在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髁突骨折治疗的疑惑与常见并发症的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髁突是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关于儿童髁突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目前已达共识;成人髁突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国内外的学者已经从不同方面比较了成人髁突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但是无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都存在着[牙合]干扰、下颌偏斜、开口型改变、关节症状、[牙合]力改变和下颌骨发育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3,(5):299-302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组下颌偏斜患者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分析不同年龄组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三维特征,并比较双侧髁突对称性。方法选择3个不同年龄组:替牙组(8~11岁)和年轻恒牙列组(11~16岁),成人组(18~30岁)的偏颌患者各12例,进行CBCT扫描,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Sim plant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和参数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偏颌患者髁突三维形态存在差异性。替牙组下颌偏斜患者两侧髁突形态无明显差异;年轻恒牙列组髁突高度、髁突内外径、下颌支高度、髁突后斜面长度、髁突后斜面倾角偏斜侧与对侧比较出现了差异,双侧髁突形态发生了非对称性改变;成人组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发生了明显的非对称性改变,偏斜对侧髁突高度、下颌升支高度、髁突内外径较偏斜侧增大,髁突后斜面长度、后斜面倾斜角较偏斜侧减小。结论下颌偏斜可引起髁突的非对称性改建,从替牙组到成人组,下颌偏斜有从下颌移位向骨骼异常发展的趋势,故下颌偏斜患者应该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量因髁突肥大而接受髁突高位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面部软/硬组织偏颌指数(AI),观察软/硬组织偏斜改善的关联。方法:接受单侧髁突高位切除术的髁突肥大患者15例,观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软组织耳屏前点、下颌角点(Go’)、颏点(Me’)与面中线和Go’-Me’,及硬组织髁突外侧点(Col)、下颌角点(Go)、颏点(Me)和Go-Me的距离。计算得出对应AI值。结果:手术前后测量值配对t检验。经耳屏前点与经髁突外侧点AI值相关系数r=0.933,下颌角(AI)r=0.984,下颌骨体(AI)r=0.997,颏点偏移r=0.997,下颌升支(AI)r=0.645,仅耳屏前点(AI)P>0.01。结论:单纯的髁突高位切除术可有效的改善偏颌畸形;面部软组织偏斜的矫正与硬组织的矫正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面部软/硬组织下颌升支偏斜的改善不完全等效。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3,(5):348-350
下颌髁突区在下颌骨的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髁突不对称是导致下颌骨及颜面部形态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评价髁突不对称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从髁突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与可靠性、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前景等方面简要介绍目前关于髁突不对称性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偏斜是十分常见的错畸形,目前治疗手段单一且效率较低。随着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利用生长因子诱导髁突软骨细胞的成骨作用,从而调节两侧下颌骨的不对称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就能够刺激髁突软骨细胞成骨,诱导髁突生长发育的生长因子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成人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占下颌骨骨折的52.4%.髁状突又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颌、(牙合)功能及面部外形.自1805年Desant最早发表了有关髁状突骨折治疗的观点至今近190年来,各种髁状突骨折治疗的  相似文献   

10.
髁突是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其骨折发生率占整个下颌骨骨折的25%~50%。髁突骨折后,影响颞颌关节活动及咬合功能,也会对儿童下颌骨和面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开放性手术和保守治疗一直是髁突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针对保守治疗所继发的创伤性关节炎,颞颌关节疼痛,弹响,以及张口受限等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在行髁突骨折保守治疗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封闭,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的放射性核素分布,帮助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方法:29例面部对称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为20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测量29例面部对称和20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较髁突、下颌支、下颌体99mTc-MDP摄入量百分比。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年和未成年患者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99mTc-MDP摄入量有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的下颌骨99mTc-MDP摄入量无显著差异。在下颌骨发育活性异常的患者中,99mTc-MDP摄取量差异值在髁突、下颌体、下颌支依次为(22.50±1.67)%、(6.93±1.02)%和(13.67±0.95)%。髁突的摄入量差异值最大。结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与身体生长发育有所不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可对下颌骨发育情况做出评价,为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时机与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髁状突颈部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撞击后易发生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1〕。髁状突又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面部的外形和功能。髁颈部骨折后,折断的髁状突受翼外肌的牵拉会向前、内移位,严重时从关节窝内脱出,保守治...  相似文献   

13.
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下颌偏斜患者髁突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安氏III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的位置与安氏I类患者髁突位置的差异.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与安氏Ⅲ类患者各20名,在薛氏位X线片上测量正中(牙合)位时,两组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并进行比较.结果 偏颌组颏点偏斜侧与I类对照组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无显著差异,颏点偏斜侧的对侧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相对位置比值增大,有显著性差异,该侧髁突位置相对前移;偏颌组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髁突会随咬合的改变发生重建.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面部异常综合征,又称 Frances-chetti-Klein Syndrome;或下颌骨面骨发育障碍;双侧面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颌面部畸形,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患儿马××,男,回族。1980年10月17日在新疆乌  相似文献   

15.
[英]/Hamada Y…∥J Oral Maxillofac Surg.一2000,58(5).一487~493   髁状突摘除或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后未立即重建,则残留的下颌骨骨段将发生移位.此时,摘除髁状突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lar joint,TMJ)将失去功能和机械载荷;而保留髁状突和下颌升支及下颌体(或部分下颌体),但已丧失下颌骨连续性的TMJ仍将支持下颌运动,然而开口时则下颌偏斜.本研究旨在了解下颌骨长期失去连续性后其TMJ的形态变化和临床表现.    出版日期:2001年3月20日 请看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髁突三维CT形态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分析髁突形态、三维特征,并比较双侧髁突对称性,为下颌偏斜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例下颌偏斜患者(18~30岁)的头颅进行螺旋CT扫描,在Mimics 8.13软件工作站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参数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偏斜对侧髁突高度较偏斜侧增大(P<0.05);髁突内外径较偏斜侧增大(P<0.01);髁突后斜面长度、髁突后斜面倾斜角较偏斜侧减小(P<0.01).结论:下颌偏斜可引起髁突的非对称性改建,故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形态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髁状突摘除或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后未立即重建,则残留的下颌骨骨段将发生移位。此时,摘除髁状突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将失去功能和机械载荷;而保留髁状突和下颌升支及下颌体(或部分下颌体),但已丧失下颁骨连续性的TMJ仍将支持下颌运动,然而开口时则下颌偏斜。本研究旨在了解下颌骨长期失去连续性后其TMJ的形态变化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其位置的变化.方法:对21例下颌偏斜患者和20例个别理想[牙合]志愿者拍摄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选择描述髁突位置及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15个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患者双侧关节结节高度、关节窝指数增大,髁突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减小;偏斜侧的关节前间隙、关节前后间隙面积比,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减小;对侧的关节上间隙、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髁突前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关节窝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增大.结论:下颌偏斜患者的双侧髁突和关节窝形态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尤其以非偏斜侧髁突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单侧下颌巨颌畸形的诊断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部的非对称性畸形,常见的病因有下颌骨发育不足与下颌骨过度发育。由下颌骨过度发育所造成的面部非对称畸形,主要包括单侧的髁状突增生、单侧的下颌颌前突与单侧下颌巨颌。单侧下颌巨颌(unilateral macro-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下颌骨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占下颌骨骨折的32.4%~36.3%,也有报道在21.59%~26.36%的范围。多数发生在青壮年期。儿童的发病率较低,约占颌骨骨折的10%,而占下颌骨骨折的1.4%~2.78%。由于髁状突是颞颌关节的组成部分,其治疗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下颌运动与面部外形。髁状突区骨折后出现一系列特征性临床症状(如单侧骨折可使下颌骨向患侧偏位,对侧咬(牙合)关系改变。双侧骨折可使前牙开(牙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