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单侧髁突骨折对下颌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侧髁突骨折对下颌骨应力分布的影响,用以分析颞下颌关节损伤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对模拟正中咬合状态下的健康人及右侧髁突颈部骨折、错位愈合所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骨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结果 该患者两侧下颌骨相对应部位最大、最小主应力大小及性质均有差异。骨折侧下颌骨应力明显大于非骨折侧,呈不对称性应力分布,尤以髁突应力异常最为  相似文献   

2.
1概述及流行病学情况 髁突增生(condylar hyperplasia),有文献称之为髁突肥大(condylar hypertrophy),髁突良性肥大(benign condylar hypertrophy)。本病是由于一侧髁突骨质增生而引起下颌骨不对称性畸形,在下颌骨不对称畸形中,其发病比例相当高,而国内文献却罕有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即针对该病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3.
髁突是下颌骨的一个重要生长区,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参与下颌骨的生长。髁突软骨属于继发性软骨,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应力、药物等局部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各种外源性局部因素被用于改变髁突软骨的生物学环境,以刺激髁突的软骨内成骨过程。本文就外源性因素影响髁突生长改建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下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髁突矢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索髁突矢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4例(15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图像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随访。结果 14例15侧约占下颌骨髁突骨折的31.25%(15/48),髁突前斜面纵裂处常位于髁突外1/3与中1/3交界处,在髁突后斜面,纵裂常位于髁突中1/3处。随访3-29个月;14例咬合关系均正常。结论 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主要发生于髁突翼外肌凹所在部位,有效的治疗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二维CT和三维CT对诊断髁突矢状骨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髁突是下颌骨结构的薄弱区之一,容易发生骨折,髁突骨折发生率占全部下颌骨骨折发生率在19~52%之间[1]。髁突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并且髁突骨折(治疗)后可能会带来较多并发症,所以手术治疗髁突骨折一直是专家学者的争论热点[2]。儿童单侧髁突骨折非手术治疗可以避免关节变形和影响下颌骨的发育,所以儿童髁突骨折患者多采用保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VEGF及其受体(Fh—1和Flk—1)在大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大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VEGF及其受体(Fh—1和Flk—1)在大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大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的增殖层、肥大层、矿化和钙化层均有表达,而纤维层没有表达。结论:大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的增殖层、肥大层及矿化和钙化层软骨细胞可产生并分泌VEGF及其受体(Fh—1和Flk—1),VEGF可能在大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髁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下颌骨骨折25%~52%[1].髁突骨折常导致颞颌关节结构损伤,出现殆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因此维持颞颌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004~2007年我科收治髁突斜行骨折病例50例,进行临床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该文旨在研究保留髁突的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对头颈癌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影响,对1994-2003年间54例接受下颌骨节段性切除的头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先前未行治疗,截骨范围自颏孔至下颌骨后方,36例保留髁突及下颌骨的连续性。18例行髁突及下颌支切除,未行下颌骨重建。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折,其中有25%-30%伴有髁突骨折。与儿童髁突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一致性见解相比,成人髁突骨折的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很多文献对有关髁突骨折开放性治疗的完全性或相对适应证进行了研究,但仍没有最终证明开放性治疗较保守治疗具有优越性。目前髁突骨折的治疗大部分是基于传统治疗方法和经验。本研究旨在讨论咀嚼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保守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髁突的测量分析与骨折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153名成年人下颌骨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及,髁突颈部最窄径的测量,探讨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 取上海地区成年人下颌骨:男74例,女79例,以髁突直径为内外径,髁突最厚处为髁突前后径,并测出髁突颈部的最窄径。同时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下颌骨骨折病历273份,分析其不同部位骨折的发病率。结果 髁突内外径男女分别为:19.04mm、18.85mm;髁突前后径男女分别为9.03mm、8.59mm;髁突颈部最窄径男女分别为:6.98mm、5.94mm。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发生率在下颌骨骨折中:男性占23.33%,女性占27.27%,其中合并颅脑损伤的为25例。结论 将所测得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数值分别和髁突颈部最窄径数值在男性与女性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经t检验,P<0.01。因此,无论男性或女性髁突颈部最窄径和髁突内外径及髁突前后径均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知髁突颈部为下颌骨最细处,无论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的打击,该处均可引起骨折。同时通过对临床下颌骨骨折发病率的分析发现:髁突是临床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下颌骨不同骨折类型的骨折特点和并发症防治。方法 :312例下颌骨骨折经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将下颌骨骨折分型,分析其伴发骨折部位和特点。对下颌骨骨折行复位内固定术,伴髁突后上移位者配合磨牙区置垫的颌间弹性牵引治疗。结果:下颌骨单发线状骨折164例,多发线状骨折102例,粉碎性骨折46例。合并上颌骨骨折38例,颧骨骨折12例,鼻骨骨折13例,伴发外耳道前壁骨折48例,髁突后移位10例。髁突矢状骨折伴发外耳道前壁骨折比例,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颏部合并髁突矢状骨折伴发外耳道前壁骨折比例,与单独颏部或髁突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发生外耳道闭锁,2例术后发生颞颌关节强直,3例髁突后移位复位不良。结论:下颌骨骨折可为单发、多发及粉碎性,可合并上颌骨、颧骨、鼻骨、外耳道前壁骨折及髁突后移位。颏部、髁突矢状骨折易伴发外耳道前壁骨折,颏部合并髁突矢状骨折者伴发外耳道前壁骨折、髁突后移位的比例显著增高。诊治中应注意预防外耳道腔狭窄、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后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牵引成骨技术扩张延长发育不良的下颌骨已获成功,近年来十分盛行。本文综述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特别是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下颌骨发育不良病例的髁状突的影响,阐述应用传递牵引技术对重建髁状突切除术的髁状突和颞下颌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2005—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11例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病变髁突大小、病变范围以及病变周围软硬组织改变。结果:11例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病例CT显示肿瘤与病变髁突无明显分界(8/11)或与患侧髁突有蒂相连(3/11);肿瘤骨皮质及骨髓腔均与患侧髁突相续,瘤体表面均有特征性薄层软骨帽覆盖,瘤体外周密度通常高于中心;瘤体周围均有薄层软组织包绕。患侧颞骨关节面表面均有明显矿化,且因受瘤体压迫改建而较对侧平坦,患侧关节上、下腔间隙较对侧明显变窄;肿瘤生长方向不尽相同。8例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病例CT显示髁突颈部和(或)下颌支延长,髁突形状改变;增生的髁突外周骨皮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硬化层厚度较对侧大;骨髓腔密度较不均匀。结论:CT检查能有效提供病变髁突及其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为鉴别诊断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特发性髁突吸收(ICR)患者下颌骨锥体束CT(CB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ICR患者和正常志愿者各41例,应用Invivo5软件测量所有受试者下颌骨CBCT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R组与正常组间SNB、NP-FH、S-Go、S-Go/N-Me、Co-Go、H、ACo-PCo、PCo-Co、前斜角、S-Ar-Go、Co-Go-M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Me、Go-Me、S-Co、ACo-Co、后斜角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R仅发生在髁突的顶端和前斜面,以髁突高度降低为主。ICR患者的下颌后缩由下颌骨后下旋转引起,而非髁突后移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生长期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动物模型,利用Materialise Proplan CMF 3.0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测量,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生长期髁突软骨损伤修复及维持下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生长期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PRP修复组(10只)建立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动物模型后置入激活后的PRP;手术组(10只)建立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组(10只)除不造成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外,其余与手术组相同。术后6周、12周对动物头颅进行螺旋CT扫描,采集SPCC格式数据。利用Materialise Proplan CMF 3.0软件对硬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分离上下颌骨,完整显露髁突的形态,确定标志点、参考平面及相应的测量指标,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个时间点手术组动物各项测量指标的测量值均小于假手术组与PRP修复组动物的(P < 0.05);术后6周,PRP修复组动物的下颌升支高度、髁突长度、髁突宽度测量值均小于假手术组的(P < 0.05);PRP修复组动物的下颌体长度、髁突高度测量值与假手术组动物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周PRP组动物的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测量值均小于假手术组动物的(P < 0.05),PRP修复组动物的髁突高度、髁突长度、髁突宽度测量值与假手术组动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生长期髁突软骨损伤后,下颌骨生长发育相对停滞,髁突发生吸收。激活后的PRP可有效修复生长期髁突软骨损伤,维持下颌骨的正常形态,促进下颌骨及髁突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牵引成骨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牵引成骨技术扩张延长发育不良的下颌骨已获成功,近年来十分盛行。本文综述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特别是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下颌骨发育不良病例的髁状突的影响,阐述应用传递牵引技术对重建髁状突切除术的髁状突和颞下颌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占下颌骨骨折的52.4%.髁状突又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颌、(牙合)功能及面部外形.自1805年Desant最早发表了有关髁状突骨折治疗的观点至今近190年来,各种髁状突骨折治疗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采用现行设计方案下设计出的个体化下颌修复体修复后的下颌骨双侧髁突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根据应力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的个体化下颌修复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为以后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功能性修复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建立正常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CAD软件模拟下颌骨的部分缺损,并设计两种不同厚度的个体化修复体加以修复,然后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和应力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两种工况下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应力在两种工况下都能通过修复体有效的传导,但常规工况条件下,双侧髁突应力分布在前斜面呈现明显不对称性。而在对照工况条件下,两侧髁突应力大小与分布较一致对称。结论建立的修复体修复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力学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修复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髁突是下颌骨的重要生长区之一。髁突的生长与外界机械刺激高度相关,因此在正畸治疗中,功能矫治器通过引导下颌髁突的生长来矫治下颌骨发育不足,但对功能矫治器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争议。大量的实验证明机械应力引起组织代谢变化,生长因子及其它信号分子表达上调或下降,从而调控髁突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本文对机械应力下髁突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髁突颈部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对于髁突颈部骨折的治疗目标不仅局限于骨折的愈合,而更多地考虑到在骨折发生后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本文就髁突颈部骨折对下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