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2 1例 ,女 13例。年龄 6个月至 6 4岁 ,平均 2 7岁。并发症出现时间为分流术后的 6天至14个月 ,平均 3个月。2 病因 :梗阻性脑积水 12例 ,其中中脑导水管狭窄 5例、丘脑肿瘤2例、第四脑室囊虫 2例、脑干肿瘤 2例、三室内松果体瘤 1例。交通性脑积水 2 2例 ,其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10例 ,外伤后脑积水 5例 ,感染后脑积水 5例 ,自发性脑积水 2例。3 并发症类型 :感染 13例 ,其中 1例为分流管异位于阴道内 ,后回缩至腹腔内引起 ;细菌感染 12例 ,霉菌感染 1例。分流管堵塞 12例 (脑室端堵塞 3例 ,腹腔…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手术方法 、有效性及优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2月至2009年11月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29例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病灶37个)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咽管瘤11例,胶质瘤5例,转移瘤3例,脑脓肿10例.18例肿瘤患者行Ommaya囊置入及32P内放疗[32内放疗剂量根据囊性病变体积,平均为800 μCi(500~1500 μCi)],1例单纯抽液后外放疗;10例脑脓肿患者置管引流8例,穿刺冲洗2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出血及死亡患者.患者随访1~60月,平均10.6月,4例因无法联系而失访.11例颅咽管瘤患者(病灶11个)经32P内放疗症状稳定无复发.8例其他肿瘤患者(病灶12个)中有5例控制症状5~48月,3例无效(转移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10例脑脓肿患者(病灶14个)经穿刺引流症状消失治愈.2例颅咽管瘤患者32P内放疗后出现一过性尿崩、低热及呕吐. 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对于脑脓肿、囊性颅咽管瘤、体积不大的深部胶质瘤及转移瘤而言,较传统开颅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体积较大、难于短期控制瘤液分泌的囊性转移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1989年1月至1998年4月,我科针对46例不同病因的成人脑积水采用脑脊液分流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5~76岁,平均42岁。所有病例均行了头颅CT扫描。病因:阻塞性脑积水8例,其中三脑室肿瘤3例,四脑室肿瘤4例,肺癌脑转移术后1例;交通性脑积水38例,其中外伤性12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10例,不明原因16例。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三、四脑室肿瘤及肺癌转移、不明原因脑积水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腰穿脑压均高。外伤性12例中有7例偏瘫伴脑室穿通畸形,脑组织从减压骨窗膨出,5例呈迁延性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1月,采用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治疗10例透明隔囊肿和3例单侧性侧脑室脑积水,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8-46岁,平均17.8岁,12 例以间断性发作的头痛症状和癫癎为主要表现,1例单侧性侧脑室脑积水患者,为丘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破入脑室致昏迷,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出现脑室内感染所致。2例由于室间孔狭窄致单侧侧脑室积水。影像学检查,透明隔囊肿囊肿最大径12-35 mm。单侧性侧脑室脑积水左侧2例,右侧1例。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全麻,使用齐柏林双通道硬式神经内镜及配套器械。1例采用三角部入路,12例采用额角入路。在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研究伽玛刀治疗囊性听神经瘤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科从1997年到2010年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囊性听神经瘤共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61岁,平均53岁。所有患者均未行手术或活检,临床及影像诊断为听神经瘤。肿瘤直径为3mm~4.2cm,所有患者无颅内高压,无明显脑积水;肿瘤部位在右侧者有7例,左侧者有5例,治疗周边剂量8~14Gy,等剂量曲线为50%。结果在随访期间,肿瘤缩小者有7例(87.5%),其中1例(12.5%)患者于治疗后6个月影像学显示肿瘤体积增大,考虑多系肿瘤坏死水肿所致,5年后随访提示缩小;肿瘤无增大者为1例。临床症状改善有6例,无变化有2例。结论在严格制适应证的前提下,伽玛刀治疗囊性听神经瘤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神经内镜治疗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资料,其中囊性病变25例,实性肿瘤7例;伴非交通性脑积水20例。囊性病变均采用单纯内镜治疗;实性肿瘤中,采用单纯内镜治疗4例,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治疗3例。结果采用单纯内镜治疗25例囊性病变,成功24例,失败1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7例实质性肿瘤,单纯内镜下全切2例,活检2例;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1例。随访3~70个月,1例肾癌脑室转移病人术后3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他病人恢复良好。20例非交通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或)透明膈造瘘,有效19例,1例失败后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结论单纯内镜可安全用于治疗脑室内囊肿、脑积水、血供不丰富肿瘤或部分肿瘤活检。对于血供丰富、体积较大的实性肿瘤,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治疗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素脑池显像的影像特征及其对脑积水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37例)和成人组(35例)。均行核素脑池显像检查。结果经核素脑池显像诊断交通性脑积水38例,其中儿童21例,成人17例;大脑凸面显像剂分布减少或无分布30例(79%),分布接近正常8例(21%);儿童组伴颅内蛛网膜囊肿10例(48%),成人组伴颅内蛛网膜囊肿2例(12%),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未发现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非交通性脑积水34例,其中儿童组16例,成人组18例;大脑凸面显像剂分布减少或无分布17例(50%),分布接近正常17例(50%);儿童组伴颅内蛛网膜囊肿5例(31%),其中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3例,成人组伴颅内蛛网膜囊肿2例(11%),未见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交通。结论核素脑室显像有助于鉴别脑积水的类型和脑脊液吸收情况,并可判断蛛网膜囊肿是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0例成人后颅窝巨大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10例全部采取开颅囊壁切除造口粘连松解术,并使之与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交通,1例同期行颅内多发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前症状改善6例,无变化4例.术后1周常规复查头部MRI,囊肿缩小、小脑部分复位6例.3个月后随访复查头部CT,无囊肿复发.其中小脑完全复位4例,大部分复位6例;脑积水消失、脑室恢复正常4例,脑积水减轻6例;临床症状消失7例,好转3例.结论 开颅在显微镜下获得囊肿腔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是避免后颅窝巨大蛛网膜囊肿复发和治疗脑积水的关键,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94~ 2 0 0 0年间收治 10例囊肿样脑囊虫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4例。年龄 8~ 60岁 ,平均 42 5岁 ,病程最短 3d ,最长 1年 ,平均 4 2 5个月。食米猪肉史 2例 ,排绦虫节片史 1例 ,发现囊虫皮下结节者 3例。1 2 临床症状  10例均有不同程度头痛 ,5例呕吐 ,4例乳头水肿。以脑局部或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为首发症状 7例 ,其中癫痫 3例 ,偏瘫 2例 ,意识障碍 1例 ,听力减退 1例。早期误诊为囊性脑转移 1例 ,囊性星形细胞瘤 2例 ,血管网状细胞瘤 1例。1 3 辅助检查1 3 1 头颅CT检查 :10例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颅压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9年收治的6例低颅压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例,颅骨修补术后1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1例。6例腰穿初始压和侧脑室内初始压均70 mmH_2O,其中腰穿初始压最高60 mmH_2O,最低负压;侧脑室内初始压最高65 mmH_2O,最低为-20 mmH_2O,两者之间存在压力梯度差(5~20 mmH_2O)。6例均行额部钻孔Omaya囊置入侧脑室额角低压持续外引流,引流时间4~36周。结果临床症状消失4例,明显改善2例,CT平扫显示脑室系统恢复正常,脑沟脑回重现。无颅内感染、硬膜下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2~70个月,1例于出院6个月后因肝癌死亡;1例因脑肿瘤复发播散继发高压性脑积水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6个月因原发病进展而死亡;1例于出院后5个月因常压性脑积水复发在外院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3例治愈,生活自理,无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低颅压性脑积水的蛛网膜下腔与侧脑室内压力存在压力梯度差;经右额Omaya囊多次穿刺行侧脑室持续长时间低压外引流是治疗低颅压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5月采用CT定位 ,立体定向方法治疗颅内囊性肿瘤 ,脑出血脑脓肿 ,颅内异物等共 13例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囊性颅咽管瘤 4例 ,大脑半球胶质瘤囊变 1例 ,脑内血肿 4例 ,脑脓肿 2例 ,侧脑室囊肿 1例 ,颅内金属异物 1例。年龄 14~ 72岁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2例 ,术前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8例 ,锥体束征阳性5例 ,视力视野改变 3例 ,癫痫发作 4例 ,脑积水 3例。手术方法 :本组 13例均采用CT立体定向方法 ,首先在局麻下固定定向仪框架 (ASA 6 0 2S) ,然后进行CT扫描获取X、Y、Z坐…  相似文献   

12.
1临床分析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76岁,平均36岁,其中儿童10例,成人20例。病程10d~3a,平均13个月。梗阻性脑积水13例,其中先天性脑积水8例,三脑室内肿瘤1例,四脑室内肿瘤2例,中脑导水管狭窄或第四脑室出口闭塞2例。交通性脑积水17例,其中颅脑外伤及术后脑积水12例,脑膜炎后脑积水5例。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窥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方法 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有颅内庄增高症状的蛛网膜囊肿5例,脑积水20例,囊性颅咽管瘤4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室内囊肿1例。结果 所有患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改善30例,无明显变化1例。31例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癫痫1例。结论 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颅内囊性占位病灶及脑积水的治疗,其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应用Karl Storz牌硬质内镜进行了 4 4例神经外科手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15例。年龄 2~ 6 8岁 ,平均年龄 2 4 2岁。病例选择及分组 :脑积水 2 6例 ,MRI显示三脑室、双侧脑室中、重度扩大 2 5例 ,其中 2 1例导水管粘连狭窄。 4例松果体区肿瘤 ,1例四脑室出口闭塞 ,合并四脑室扩大。脑脓肿 4例 ,CT扫描 1例枕叶脑脓肿 ,3例额顶叶脑脓肿。颅内囊肿 5例 ,CT扫描蛛网膜囊肿 2例 ,分别位于顶枕叶、枕叶内侧 ,透明隔囊肿 3例 ,囊腔最大直径 7 0cm。脑内血…  相似文献   

15.
1临床分析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76岁,平均36岁,其中儿童10例,成人20例。病程10d~3a,平均13个月。梗阻性脑积水13例,其中先天性脑积水8例,三脑室内肿瘤1例,四脑室内肿瘤2例,中脑导水管狭窄或第四脑室出口闭塞2例。交通性脑积水17例,其中颅脑外伤及术后脑积水12例,脑膜炎后脑积水5例。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我院以德国产ZEPPLIN神经内窥镜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1例,现报告其初步结果,重点分析并发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病人共41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个月至42岁,平均(16±2)岁,诊断:婴幼儿梗阻性脑积水12例,外伤后脑积水8例,室间孔阻塞致一侧脑室扩大3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术后脑积水1例,蛛网膜囊肿4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5例,脑脊液鼻漏修补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脑室内肿瘤切除1例。1.2手术方法1.2.1内窥镜完成的手术包括脑积水(含室间孔不通)、脑室内肿瘤、蛛网膜囊肿等完全通过内镜工作腔完成手术。有5例梗阻性…  相似文献   

17.
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对 142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在手术中对分流管的脑室端和腹腔端的置入位置和方法分别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手术疗效和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机会 ,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交通性和梗阻性脑积水共 142例 ,男 8 8例 ,女 5 4例。年龄 4~ 6 6岁。其中梗阻性脑积水 6 4例 ,交通性脑积水 78例。所有脑积水患者均经CT或MRI片证实。脑室 -腹腔分流术所用导管均采用美国PS Medical型导管。手术前做腰椎穿刺测量脑压并根据结果分别选用高压、中压和低压分流导管。2 .手…  相似文献   

18.
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我院1995年至2000年手术治疗250例脑膜瘤中8例囊性脑膜瘤,其中早期5例术前误诊。本文对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7~63岁,平均34.4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2例。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1月~12月,平均5.2月。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或肢体抽搐,1例以急性小脑幕裂孔疝入院。肿瘤2例位矢状窦镰旁,1例位岩骨尖,1例位蝶骨嵴,1例位侧脑室三角区。5例CT检查示实质性病灶,CT值48~68Hu,囊液CT值16~20Hu。2例为单个巨囊与单个瘤  相似文献   

19.
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主要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结合CRW立体定向仪及无框架神经影像导航系统行神经内镜手术61例。颅内肿瘤9例、囊肿12例、脑积水25例、脑内血肿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2例。其中EN手术50例、EAM手术4例。ECM手术7例。结果 脑积水组:症状消失19例、缓解6例;囊肿组:囊肿消失4例、明显缩小7例、1例无变化;脑内血肿组: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余8例GOS预后评分,优4例、良4例;肿瘤组;全切5例、部分切除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康复;良性颅内压增高症1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省时、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脑积水、颅内囊肿、脑室内肿瘤、脑内囊性肿瘤、脑内血肿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室内少突神经胶质瘤(IVO)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08—2013-08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VO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扫描。结果 10例为WHOⅡ级,2例为WHOⅢ级;左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IVO各6例;8例侵犯脑室壁;12例均存在脑积水和瘤周水肿;8例肿瘤存在多发囊变,4例为完全实性。肿瘤实性部分CT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 IVO患者经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