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需要机械通气超过48h的颅脑损伤病人50例,按机械通气5d内是否出现VAP分为VAP组(25例)和非VAP组(25例)。采集两组病人机械通气前后的静脉血,测定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记录病人体温,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上述指标变化,计算各指标诊断V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VAP组进行气道分泌物培养,按革兰染色分为G+菌组和G-菌组,比较两组PCT水平。比较VAP组和非VAP组预后情况。结果 VAP组和非VAP组机械通气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后VAP组PCT、CRP、WBC较非VAP组显著升高(t=1.76~2.42,P<0.05),体温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诊断V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和92%。VAP病人G-菌组PCT水平较G+菌组显著升高(t=2.04,P<0.05)。VAP组机械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VAP组(t=1.98~2.71,P<0.05)。结论 血清PCT早期诊断VA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VAP病人G-菌感染者PCT水平较G+菌感染者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脑外伤病人92例。依据是否发生VAP将病人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52例)。两组病人于机械辅助通气前和结束辅助通气后48h测定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数血白细胞(WBC),同时监测心率(P)的变化。比较各炎症指标对VAP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分析对VA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机械通气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组病人机械通气撤机后PCT水平、CRP水平及P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升高(t=2.23~5.20,P<0.05)。非感染组病人机械通气撤机后CRP水平和P较通气前明显升高(t=5.21、2.02,P<0.05)。机械辅助通气后,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水平明显升高(t=5.83,P<0.01)。PCT诊断V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WBC,而其特异度高于CRP。结论血清PCT早期诊断重型颅脑外伤V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早期监测PCT变化,以对VAP病人早期干预,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0例临床确诊VAP患者纳入VAP组,同时选择30例同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未合并VAP患者纳入非VAP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清PCT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水平;根据VAP患者疗效将其分为病情好转组及恶化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变化.结果 V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简化CPIS评分在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且血清PCT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且上述指标均高于非VAP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VAP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VAP病情好转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组患者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及简化CPIS评分升高对诊断VAP具有重要价值,并且监测血清PCT的变化可用于VAP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应用血清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VAP组(55例)和非VAP组(55例)。记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WBC、CRP及PCT等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各炎症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机械通气后WBC、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1);PCT对VAP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依次为81.52%、86.84%,均高于WBC和CRP。结论 PCT在危重症患者VAP早期诊断中特异性与敏感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任芳萍  刘玲莉 《吉林医学》2013,34(12):2239-224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104例患者依据机械通气48 h后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检测其机械通气前血清PCT水平,分别设定PCT≥0.2 ng/ml、≥0.5 ng/ml、≥0.8 ng/ml、≥1.0 ng/ml为阳性值,同时测定血清内毒素(LPS)及白细胞计数(WBC),设定LPS:0~10 pg/ml为正常值,WBC(3.97~9.15)×109/L为正常值。比较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各指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计算各指标对于预测VAP的敏感性、特异性、尤登指数。结果:机械通气前VAP组和非VAP组的LPS和WBC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在VAP组较非VAP组显著升高(P<0.05);LPS与WBC计数对VAP的诊断灵敏性分别为65%(35/54)和75%(40/54),特异性分别为55%(27/50)和42%(21/50),尤登指数分别为0.2、0.17;以PCT≥0.5 ng/ml为截断点对VAP诊断的灵敏性为78%(42/54),特异性为83%(41/50),尤登指数为0.61。结论:血清PCT、LPS、WBC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PCT检测用于预测VAP,优于其他检测指标,可作为早期快速预测VAP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11月我院PICU中非感染情况上呼吸机并且上机前血清PCT正常的患儿30例,按照患儿在≤7 d的机械通气时间内是否有VAP发生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为上机后患有VAP的患儿;对照组15例为上机后未出现VAP的患儿。检测并比较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清PCT水平。结果观察组的PCT水平在机械通气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机后2 d、上机后4 d及上机后7 d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前及治愈后PCT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的改善,PCT值逐渐降低,上机前、上机后2 d、上机后4 d、上机后7 d及治愈后的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血清PCT的敏感性较高,对血清PCT水平进行及时的检测有利于小儿VAP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生  方长太  白兆青 《安徽医学》2010,31(12):1435-1436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6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清PCT水平,按照机械通气时间〉7 d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于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7 d后(非VAP组)或患VAP(VAP组)时测定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为〈0.5μg/L,0.5~2.0μg/L,2.1~10.0μg/L和≥10.0μg/L 4个等级。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 CRP与WBC计数对VAP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1.2%和86.5%;特异性分别为55.3%和57.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4%和67.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和64.4%。PCT对VAP诊断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血清PCT对VAP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监测血清PCT可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胸腺肽-ɑ1对机械通气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52例行机械通气(时程预计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6)和胸腺肽组(n=26),常规治疗组予重症监护室(ICU)常规治疗,胸腺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ɑ1(1.6 mg皮下注射,1次/d×7 d)治疗;测定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3 d及7 d两组患者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 (CD14+ HLA-DR)、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程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机械通气前两组患者基础状况及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胸腺肽组在机械通气第3 d和7 d CD3+、CD4+、CD4+/CD8+、CD14+ HLA-DR较同组机械通气前及同时点常规治疗组升高,血清PCT水平较同时点常规治疗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胸腺肽组VAP发病率比常规治疗组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胸腺肽组VAP发病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晚,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缩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免疫状况,对早期VAP的防治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例;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不同效果将VAP组分为改善亚组(n=17)和恶化亚组(n=7),获取不同时间点NLR、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三者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NLR、PCT、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组在机械通气第4 d时NLR、PCT、CPIS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开始时(t/P=2.140/0.038、4.975/<0.001、9.952/<0.001),而非VAP组机械通气开始时与第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第4 d VAP组NLR、PCT、CPIS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t/P=7.126/<0.001、6.380/<0.001、6.364/<0.001)。抗感染治疗1周后,VAP患者改善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确诊VAP时(t/P=2.077/0.046、2.297/0.023、5.130/<0.001),而恶化亚组均显著高于确诊VAP时(t/P=2.243/0.045、2.371/0.035、2.428/0.032),且改善亚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恶化亚组(t/P=7.281/<0.001、14.930/<0.001、10.710/<0.001)。VAP患者NLR、PCT与CPIS均呈正相关(r=0.847、0.836,P均<0.001),NLR诊断VAP的AUC为0.845,截断值为8.765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75.47%,约登指数为0.588。三者联合检测诊断VAP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5.47%,约登指数为0.630。结论 NLR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VAP和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6):807-80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HAP)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3例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及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8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及痰液PCT、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及阳性率,观察细菌性肺炎组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PCT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P<0.01),痰液PCT在各时间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1),血清及痰液PCT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入院第7天血清CRP水平较非细菌性肺炎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PCT及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及痰液PCT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0.05)。PCT及白细胞计数诊断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显著高于CRP(P<0.05),PCT及CRP诊断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P<0.05)。结论:血清PCT早期诊断HAP细菌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联合CRP及白细胞计数能够提高HAP感染中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能力,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及其对感染诊断标志物 PCT、WBC 及hs-CRP 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 VAP 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早期足量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解毒汤,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WBC、血清 PCT、hs-CRP 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在中医证候积分、WBC、PCT、hs-CRP 水平方面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结论清肺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 VAP 能够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 WBC、PCT、hs-CRP 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疑似危重症VAP患者82例,检测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PCT水平。根据确诊结果将82例患者分为确诊组42例与非确诊组40例,其中确诊组患者常规治疗5 d后再检测PCT,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根据CPIS分为良好组22例与恶化组20例。对比确诊组与非确诊组、良好组与恶化组间PCT、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确诊组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确诊组(P〈0.05)。良好组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与CPIS分值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 PCT对危重症VAP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动态监测PCT对于VAP预后判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PCT在诊断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VAP患者于确诊48 h内行PCT、血沉(ESR)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比例及体温(T)测定.同时设20例非VAP组及10例健康对照组行相关指标检查.结果 VAP组PCT高于非VAP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VA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AP组(42例)与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48 h后血清PCT、黏蛋白MUC5AC及简化CPIS评分的差异,引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VAP组患者黏蛋白MUC5AC水平为(107.21±16.36)ng/mL、PCT为(2.46±1.09)ng/mL、简化CPIS评分为(6.37±2.24)分,均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CPIS评分对早期诊断VAP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2、93.32%和86.78%。结论 血清PCT、黏蛋白MUC5AC及简化CPIS评分在VAP患者中均明显增高,黏蛋白MUC5AC与简化CPIS评分呈正相关,3项指标联合分析在VAP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海华  陶晓根 《安徽医学》2015,36(11):1342-1345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及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在明确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3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对其进行血清 PCT、CRP 和 WBC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 PCT、CRP 及 WBC 计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 PCT、CRP 和 WBC 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 PCT 和CRP 检测值高于非感染组患者( P <0.05),而 WBC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CT 升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95.4%)和特异性(91.4%)要高于 CRP 和 WBC(P <0.05);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革兰阴性菌(G -菌)感染组患者的 PCT 高于革兰阳性菌(G +菌)感染组(P <0.05)。抗菌药物治疗后,PCT 水平下降幅度较 CRP 大(P <0.05),WBC 变化幅度较小(P <0.05)。结论 PCT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初步诊断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初步判断病原体及指导判断抗菌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将收住急诊抢救室的74例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严重脓毒症(SS)组25例、脓毒症(sepsis)组25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11例、非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Non-S1RS)组13例,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 SS组血清PCT、WBC、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其次为sepsis组,SIRS组和Non-SIRS组较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临界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91.7%,均高于CRP、WBC计数。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P与WBC,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24,r=0.475,P<0.01),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9,P=0.001)。结论 PCT对急诊脓毒症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PCT与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较好参数。  相似文献   

17.
陈月馨  张贵昌  黄晨达  郭琦 《海南医学》2013,24(20):2976-2978
目的 观察血浆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中,15例VAP患者为VAP组,14例接受机械通气但无VAP的患者为非VAP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sTREM-1、PCT、IL-6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VAP组血浆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0.835±0.7)ng/L:(0.388±0.1877) ng/L,P<0.05];而PCT[(1.723±0.421)ng/L:(1.771±0.343) ng/L]、Ⅱ-6[(1.51±0.362) ng/L:(1.508±0.333)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sTREM-1水平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071,以0.864 ng/L为诊断浓度阈值,sTREM-1诊断VAP的敏感性为33.3%,特异性为100%.PCT的面积为0.505和IL-6 ROC曲线下面积为0.51.结论 血浆sTREM-1可作为VAP患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诊断价值优于血浆PCT和IL-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