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叶蛇葡萄抗高血压有效部位筛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急性肾动脉型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筛选大叶蛇葡萄抗高血压有效部位。方法大鼠造模后,分别经十二指肠插管给予大叶蛇葡萄各部位药液,观察并记录各组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乙酸乙酯部位组给药后,血压在1h内缓缓下降至正常范围,与空白对照组具有特别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叶蛇葡萄抗高血压的有效部位是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益心片不同提取部位的降压、利尿作用,从而筛选出有效部位。方法以系统溶剂提取法,对补肾益心片进行系统分离;SHR型高血压大鼠模型,以卡托普利片(开搏通)为阳性对照药,设补肾益心片的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4个提取部位的高、中、低剂量组,开搏通组,模型组,阴性组,灌胃4周,测量鼠尾动脉血压,并观察其利尿作用。结果补肾益心片4个提取部位中,乙醚提取部位的高、中、低剂量不具降压疗效,其余3个提取部位及开搏通组均能降低SHR高血压大鼠血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提取部位与开搏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具有较缓和的利尿作用,其中乙醇提取部位作用强于开搏通组,而水提取部位作用较弱。结论补肾益心片的降压有效物质基础——乙醇有效部位降压较强,其次为乙酸乙酯及水部位,而乙醚部位无降压疗效。利尿作用亦以乙醇有效部位较好,水部位较差。  相似文献   

3.
红丝线草保肝护肝活性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丝线草保肝护肝的活性部位。方法:对红丝线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分成4个极性部位,用大鼠D-氨基半乳糖(D-GlaN)急性肝损伤模型确定红丝线草保肝护肝的活性部位。结果:大鼠口服红丝线草正丁醇部位的高、低剂量组(I、J)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升高(P<0.05),且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正丁醇部位为红丝线草保肝护肝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4.
孙亦群 《今日药学》2012,22(11):645-648
目的探讨补肾益心片不同提取部位的降压、利尿作用,从而筛选出有效部位。方法以系统溶剂提取法,对补肾益心片进行系统分离;SHR型高血压大鼠模型,以卡托普利片(开搏通)为阳性对照药,设补肾益心片的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4个提取部位的高、中、低剂量组,开搏通组,模型组,阴性组,灌胃4周,测量鼠尾动脉血压,并观察其利尿作用。结果补肾益心片4个提取部位中,乙醚提取部位的高、中、低剂量不具降压疗效,其余3个提取部位及开搏通组均能降低SHR高血压大鼠血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提取部位与开搏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具有较缓和的利尿作用,其中乙醇提取部位作用强于开搏通组,而水提取部位作用较弱。结论补肾益心片的降压有效物质基础——乙醇有效部位降压较强,其次为乙酸乙酯及水部位,而乙醚部位无降压疗效。利尿作用亦以乙醇有效部位较好,水部位较差。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利胆排毒方活性部位半体内抗内毒素作用强度,进一步确认抗内毒素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利胆排毒方提取液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获取活性部位。采用偶氮化显色基质法测定该部位抗内毒素活性,比较不同剂量组不同提取部位的内毒素灭活量。结果: 各给药组大鼠血浆对内毒素灭活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提取液各剂量组给药大鼠血浆对内毒素有灭活作用,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溶性部位给药大鼠血浆各组也表现出对内毒素的灭活作用,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体内抗内毒素作用实验结果可见水溶性部位抗内毒素作用与全方提取液相当,且初步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则水溶性部位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全方提取液的有效成分,可进一步确认为利胆排毒方抗内毒素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6.
韦世秀  刘成军  万瑞融  李牡艳  吴华 《中国药房》2007,18(31):2415-2417
目的:研究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降压因子(HF)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将SHR和正常大鼠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及HF低、中、高3个剂量组(40、80、160μg.kg-1)共5组(n=6) ,静脉注射相应试药,采用BL-420生物信号分析系统测定大鼠收缩压。结果: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HF均能降低SHR和正常大鼠收缩压,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最大降压值分别为20.9、23.91、30.58mmHg ,与给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广西眼镜蛇毒中HF对SHR和正常大鼠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养血清脑颗粒对收缩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降血压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方法用SHR模型和大鼠尾动脉脉搏测压法,观察养血清脑颗粒(31.5,15.8,7.8g·kg-1,每天灌胃给药)对SHR收缩血压的影响。结果单次灌服养血清脑颗粒约1h,开始显示降压作用,2~3h达最高降压效果;连续给药2周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8周后,试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有降低SHR收缩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的时辰疗法与传统疗法对杓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 80例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时辰给药观察卡托普利的降压效应。结果 两组用药后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下降值、夜间舒张压下降值、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24h收缩压峰值、24h舒张压峰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72.5%,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卡托普利在治疗杓型高血压上传统疗法及时辰疗法均有效,但时辰给药可以避免血压在高峰时段过高和低谷时段过低,保持血压平稳,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余甘子不同提取部位提取物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秋水仙碱和余甘子醇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相部位组,采用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大鼠关节肿胀度、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考察余甘子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余甘子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相部位的踝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各提取物组步态评分显著降低(P<0.05);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的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组大鼠血清的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余甘子提取物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局部组织和血清炎症介质(PGE2和TNF-α)的释放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型肾上腺素α,β受体双重阻断剂TJ0711静脉注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哇巴因-高血压大鼠(OHR)2种模型的急性降压作用。方法:制备OHR模型:SD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30 μg·kg-1·d-1哇巴因,将收缩压>21.3 kPa(1 kPa≈7.5 mmHg)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TJ0711 0.3,0.9,2.7 m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卡维地洛1 mg·kg-1组(n=12);购得的SHR分组方法同OHR。用10%乌拉坦(1.3 g·kg-1,i.p)麻醉,仰位固定,分离一侧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测血压和心率,颈外静脉插管给药。观察给药前后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分析TJ0711静注降压作用规律。结果:TJ0711静注给药后2~15 min即达到最大降压水平,降压作用维持25~75 min。对SHR和OHR两种高血压模型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趋势一致,但对SHR收缩压、舒张压最大降压幅度高于OHR。结论:TJ0711静脉注射能快速、短效降低SHR和OHR两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同时使心率适当减慢,具有良好的急性降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