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琰 《当代医学》2008,(18):75-75
心源性脑栓塞(CBE)是由于心源性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产生的脑梗死,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老年房颤病人更是发生脑栓塞的高危人群.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和随访的房颤致脑栓塞老年病人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脑栓塞(CBE)是由于心源性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产生的脑梗死,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老年房颤病人更是发生脑栓塞的高危人群。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和随访的房颤致脑栓塞老年  相似文献   

3.
12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建华  张茁  张菁  张亮 《北京医学》2001,23(5):272-274
目的 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126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发病为风湿性心脏病(57.9%),共次为冠心病(17.8%)。805的病人有房颤或房扑等心律失常,口服过华法令的患者仅20.8%。69.8%的病例为大面积脑梗死,3/4在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后出血率28.8%,全组死亡率12.7%。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梗死多为大面积。口服华法令用量不足可能是抗凝治疗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原因之一。治疗房颤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措施,应加大华法令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3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143例患者中有房颤者110例,占76.9%,其中非瓣膜性房颤76例,占房颤病人的69.1%;院内死亡37例,占25.9%;口服过华法令者仅2例(14%),口服过抗血小板药者46例(32.2%);住院期间无1例服华法令,有服抗血小板药物者52例;生存出院的病人无1例服华法令者,服抗血小板药物者37例。结论:目前我们对口服华法令抗凝进行房颤和/或心瓣膜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脑卒中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过颈动脉或椎动脉进入颅内动脉系统,致使血流阻塞,血管腔发生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占栓塞性脑梗死的80%以上[1],而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原因[2].  相似文献   

6.
罂粟碱联合肝素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过颈动脉或椎动脉进入颅内动脉系统,致使血流阻塞,血管腔发生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占栓塞性脑梗死的80%以上[1],而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原因[2]。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堵塞而引起的脑栓塞,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9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临床分析(附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HT)的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50例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为风湿性瓣膜心脏病(58%),特别是合并房颤的人群高达82%.多数患者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70%),特别是大面积的梗死患者(50%).82%的患者表现为点状和线状的出血性梗死(HI)或不伴有占位征象的片状血肿,18%的患者表现为脑实质性血肿(PH)并伴有占位征象.病前应用过抗凝、降纤、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者占48%.总死亡率达16%.结论风湿性瓣膜心脏病合并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系统的大面积栓塞更容易发生栓塞后出血性转换.病前应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药物、活血化瘀中药等是否与出血性转换有关,尚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9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发病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38.20%),其次为心脏瓣膜病(35.96%).68.54%的病人有房颤等心律失常,口服过华法令的患者仅21.31%.69.66%的病例为大面积脑梗死,78.65%的梗死在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后出血率26.67%,全组死亡率20.22%.结论:各种原因所致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多为大面积梗死.口服华法令用量不足可能是抗凝治疗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原因之一.治疗房颤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措施,应加大华法令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卢碧娟 《右江医学》2001,29(3):254-254
脑栓塞系指脑血液循环中的固体或液体等各种栓子阻塞脑血管 ,造成相应部位缺血性梗塞。而心源性脑栓塞系指栓子来自于心脏 ,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1) 。本病起病急骤 ,既有神经系统病灶体征 ,又有循环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病情复杂 ,病残率高 ,而细心地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心源性脑栓塞病人 34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34例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40~6 8周岁 ,平均年龄 47.4岁 ,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颤动 19例 ,冠心…  相似文献   

11.
心源性脑栓塞106例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美琳  周礼  马虹 《广东医学》2007,28(3):410-411
目的 研究心源性疾病与脑栓塞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10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房颤为CCE的最常见病因,CCE栓塞灶常并发出血,并发症多见.CCE的死因主要包括:卒中本身、内科并发症及心脏方面的原因.结论 预防心源性疾病、对CCE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控制CCE并发症对CCE患者的预后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科心源性脑栓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以及临床治疗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对确诊的患者行脱水、降颅压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的治疗,恢复期辅以针刺和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60例患者中,心脏瓣膜病性房颤31例,非瓣膜病性房颤18例,其他原因11例。CT检查结果显示:栓塞部位在颈内动脉系统者41例,其中栓塞部位在左侧大脑中动脉28例,在右侧大脑中动脉13例;在椎基底动脉系统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突然昏迷、失语、偏瘫、四肢瘫痪、交叉瘫、共济失调、头痛、呕吐等。6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67%(49/60),其中基本痊愈27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9例,无效11例,无效病例中死亡5例。结论:我院均根据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脱水、降低颅内压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等积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温红英 《当代医学》2013,(30):100-101
目的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性分析。方法选取20/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肝素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前提下结合罂粟碱注射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8%)比对照组(64%)高,可见治疗组疗效较优于对照组疗效。结论肝素钠联合罂粟碱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较好,优于单用肝素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脑栓塞系指心源性栓子经血液循环流入而致脑动脉的栓塞,引起相应的脑功能障碍。而只要产生栓子的病原不消除,脑栓塞就有反复发病的可能[1],为有效地防治脑栓塞,了解其复发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1对象与方法笔者就我院1987~1997年间收治的心源性脑...  相似文献   

15.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人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约占脑梗死的15%~20%。根据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性三种。心源性占脑栓塞的60%~75%,栓子在心内膜和瓣膜产生,脱落人脑后致病。其中心房颤动(atrialfibrllation,AF)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收缩性降低,血流缓慢淤滞,易导致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脑栓塞。  相似文献   

16.
成秋生  潘小平 《广东医学》1998,19(11):843-844
目的:研究239例心源性脑栓塞的心脏病因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结果:风心病97例占40.6%,缺血性心脏病80例占33.5%,高心病20例占8.3%,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17例占7.1%,甲亢性心脏病9例占3.8%。在所有心脏病中,心瓣膜病变155例占77.5%,左心房扩大10例占55.0%,心房纤颤205例占85.7%。结论:风心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是脑栓塞的最常见疾病。心瓣膜病变、左心房扩大和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曹亚芬 《吉林医学》2011,(32):6942-6943
<正>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产生的脑梗死,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脑栓塞患者由于进食容易呛咳及需要长期卧床,故合并肺部感染较为常见。我院2008年2月~2010年  相似文献   

18.
心源性脑栓塞近年来受到重视。在缺血性脑卒中和(或)TIA病例中大约30%有心源性栓子存在。心源性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6。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来自主动脉弓,从心脏来的栓子几乎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急性期的护理观察要点,总结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的护理经验。结果治愈有77例,好转57例,死亡6例,未愈2例,其他1例。结论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急性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熟悉药物的作用,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降低致残率,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陈晓 《医学综述》1997,3(3):124-125
<正>脑栓塞(CE)是三大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各种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为人们所重视。约一半的栓于来自心脏,即所谓心源性脑栓塞(CCE),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多,致残率高,致死率亦高,因此早期识别CCE更为重要。本文就我院近十年间共收住院的25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