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运用MRI探讨孕中晚期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产前超声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并于3天内进行MRI检查的352例胎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双侧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种类较单侧侧脑室扩张明显增多。单侧侧脑室扩张以左侧侧脑室扩张所占比例最多,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左、右侧间无统计差异。单、双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10~12mm、13~15mm、16~20mm间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单、双侧脑室扩张>20mm组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较前三组明显增加。双侧侧脑室扩张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较单侧侧脑室扩张者明显增大。侧脑室扩张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与孕周、BPD因素相关。磁共振测量BPD与超声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侧脑室测量值与超声测量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MRI诊断结果对超声诊断做出有效补充:单侧扩张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补充诊断6例,双侧扩张合并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补充诊断59例。结论 MRI在评估中晚期妊娠胎儿侧脑室扩张及是否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产前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产前超声发现胎儿侧脑室中重度扩张,尤其是双侧侧脑室中重度扩张者,非常有必要进一步MRI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胎儿脑室扩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3896例,其中筛查出胎儿脑室扩张54例,对其进行分组和磁共振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54例超声诊断的脑室扩张中,磁共振检查无明显异常显示单纯脑室扩张42例(77.8%,42/54),脑室扩张的磁共振诊断率为22.2%(12/54),脑室扩张合并脑出血3例(5.5%),脑室扩张合并小脑发育不良2例(3.6%),脑室扩张合并胼胝体异常2例(3.6%),脑室扩张合并脑血管畸形2例(3.6%),脑室扩张合并颅脑占位2例(3.6%),脑室扩张合并脑脊膜膨出1例(1.8%).极轻度扩张组确诊2例(6.25%,2/32),单纯脑室扩张30例,轻度扩张组确定诊断3例(25%,3/12),单纯脑室扩张9例;中度组确定诊断3例(50%,3/6),单纯脑室扩张3例;重度确定诊断4例,(100%,4/4),与极轻度比较,中度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脑室扩张组38例胎儿中,磁共振检查确定诊断3例(7.89%,3/38),其中小脑发育不良2例,胼胝体异常1例.双侧脑室扩张组16例胎儿中磁共振确定诊断率为9例(56.25%,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例确定诊断的胎儿,10例选择了引产手术,对胎儿尸体进行病理检查,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完全相同,其余44例胎儿均正常分娩,且均为健康的新生儿.结论 磁共振检查可用于脑室扩张疾病的确定诊断,但因其价格昂贵、成像时间较长、声音较大等缺点不能完全取代超声检查筛查的地位,建议在超声诊断发现异常又不能明确诊断时,行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为临床的内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66例经产前超声诊断提示异常或可疑异常胎儿,均接受MRI检查,并以产后随访结果为对照,评价超声与MRI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66例胎儿异常中,以神经系统畸形最为常见(44.21%),其余依次为泌尿生殖系统畸形(18.24%)、胸部畸形(13.95%)、消化系统畸形(7.30%)、胎儿水肿与肿瘤(6.22%)、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3.86%)、心脏畸形(3.22%)、腹壁缺陷(2.36%)、颜面异常(0.64%);与尸检及随访结果对照,MRI诊断胎儿畸形的总符合率为94.42%(440/466),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85.00%(396/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畸形检出时孕周分布:3 9 6例超声确诊的胎儿异常者中,3 5例(8.84%)发现于孕18周,153例(38.64%)发现于孕18-24周,136例(34.34%)发现于孕25-30周,72例(18.18)发现于孕30周。结论超声、MRI均对胎儿畸形有重要诊断价值,以超声为主要筛查手段,合理运用MRI,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影响磁共振(MRI)检查确定胎儿侧脑室扩张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合理使用产前磁共振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妊娠23~39周孕妇中,筛查出胎儿脑室扩张者150例.按Gaglioti标准对150例脑室扩张胎儿进行分组,在超声检查48 h之内行MRI检查以确定疾病诊断.对结果进行χ2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侧脑室扩张10~12 mm组94例,MRI确定诊断10例(10.64%),单纯侧脑室扩张84例;13~15 mm组34例,确定诊断14例(41.18%),单纯侧脑室扩张20例;16~20 mm组19例,确定诊断10例(52.63%),单纯侧脑室扩张9例;21~25 mm组3例,确定诊断2例(2/3),单纯侧脑室扩张(脑积水)1例;后3组与第一组的χ2检验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2)单侧脑室扩张组112例,MRI检查确定诊断9例(8%),双侧脑室扩张组38例,MRI检查确定诊断27例(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龄(P<0.01,Exp(B)=1.053)、既往有胎儿异常病史(P<0.01,Exp(B)=5.745)、超声提示双侧脑室扩张(P<0.01.Exp(B)=4.086)、脑室扩张程度(P<0.01.Exp(B)=1.262)、超声提示可能存在脑室扩张之外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P<0.01,Exp(B)=19.890)对磁共振确定诊断结果的影响有显著意义,而孕周无统计学意义(P=0.455).结论 超声提示双脑室扩张和(或)可能存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情况时,建议行磁共振检查确定诊断;超声提示侧脑室扩张≥13 mm时,建议行磁共振检查.超声提示侧脑室扩张<13 mm时,可暂行超声动态观察,发现胎儿脑室扩张有增加趋势时再行磁共振检查.在23周之后任意孕周行磁共振检查对磁共振结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先天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CNS可疑畸形的孕妇106例,均于48h内接受胎儿颅脑MRI扫描,有指征胎儿还接受染色体检查,同时对继续妊娠者予以持续跟踪随访。结果 106例胎儿CNS可疑畸形,72例MRI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以MRI诊断结果为参照,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68.0%(72/106);26例MRI更正超声诊断,其中5例超声检查显示脉络丛囊肿而MRI并未发现,随访超声复查显示囊肿仍存在,但胎儿生后无异常;8例MRI补充超声诊断,其中5例超声诊断为单纯侧脑室扩张,MRI补充颅内窝增宽、侧脑室室壁伴小脑回畸形分别4例、1例。结论对于胎儿CNS畸形,超声仍是首选的筛查手段;MRI检查作为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联合超声有助于胎儿CNS畸形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地探讨和比较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脑中线结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进行超声和MRI检查,所有胎儿随访至出生后或引产病检证实,并将两种检查的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产前CNS超声检查有异常发现的20例胎儿(其中涉及脑中线结构18例)中,MRI诊断正常12例,胎儿均足月生产无特殊;MRI诊断异常8例,行引产且胎儿尸检均证实异常。在胎儿脑中线结构检查中:超声诊断符合率93.8%,敏感性100%,特异性87.5%,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100%;MRI检查与最终结果均符合,诊断符合率100%,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明确和修正超声结果共计4例。结论超声是产前胎儿CNS检查的首选,当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时,MRI是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MRI检测胎儿脑组织结构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情况以及侧脑室增宽与中枢神经异常的相关性,为提高产前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06年2月-2016年12月经超声检查提示有颅脑发育异常且行MRI检查的33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及MRI检测颅脑异常情况及相符程度进行分析,并对侧脑室增宽与中枢神经异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38例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并显示颅脑异常,其中147例(43.49%)超声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一致,165例(48.82%)经MRI检查后补充诊断,18例经MRI检查后更正诊断,另有8例(2.37%)超声检查颅脑异常在MRI检查中未显示。疑似颅脑异常中侧脑室异常171例(50.59%),小脑延髓池增宽136例(40.24%),其他异常31例(9.17%)。侧脑室异常超声诊断与MRI检查结果分布与小脑延髓池增宽、其他异常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声显示双侧侧脑室增宽、侧脑室后角内径>12mm是影响侧脑室增宽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作为孕期检查的常规手段在脑组织结构畸形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侧脑室增宽及其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方面较为突出,通过联合MRI检查侧脑室增宽的部位和后角内径可提高对其是否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诊断在临床处置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经彩超检查发现的53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资料(超声、MRI、脐血染色体检查),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53例,发生率为0.5%(53/10 485);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37.7%;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9.4%。行MRI检查39例,与超声结果相符34例,符合率为87.2%。活产33例(62.3%),25例生长发育正常(75.8%)。结论超声及MRI对筛查胎儿脑室异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高龄孕妇及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轻度侧脑室增宽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产前超声可疑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胎儿的产前MRI表现,并与产前超声对比。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可疑胼胝体发育不全后48 h内行3.0T MRI检查,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励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快速小角度激励序列以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行胎儿头颅扫描,将产前MRI与超声结果进行对照。结果78例胎儿中胼胝体发育不全67例,其中完全缺失49例,部分缺失18例,同时合并其他颅内畸形19例,透明隔部分缺失而胼胝体存在3例,单纯透明隔腔小2例,单纯侧脑室增宽2例,透明隔腔小并侧脑室增宽4例。78例胎儿MRI结果纠正超声诊断11例,补充产前超声诊断16例,一致51例。结论MR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在对其分型的判断及合并颅内畸形的诊断上优于超声,是产前筛查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畸形(CHD)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82例孕妇中61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HD胎儿合并心内畸形、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特点。结果:61例孕妇胎儿产前诊断异常中,房室间隔缺损所占比例最高,为44.3%,其他依次为肺动脉狭窄(13.1%)、大动脉转位(TGA)(11.5%)、右位主动脉弓(9.8%)、法络四联症(8.2%)、主动脉瓣闭锁或者狭窄(8.2%)、主动脉缩窄(6.6%)等,61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1例为心脏单发畸形,占比18.0%,20例为心脏复发畸形,占比32.8%;合并心外畸形41例,占比67.2%,合并染色体异常28例,占比45.9%;61例CHD胎儿家属同意引产有56例,追踪上级医院尸检结果或产后与产前诊断完全符合54例,占比98.2%,2例疑似主动脉缩窄胎儿产后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弓中断,占比3.6%,出生的5例新生儿中3例符合产前诊断,超声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93.4%(57/61),误诊率为6.6%(4/61)。结论:胎儿CHD常合并有其他心内畸形、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超声检查在CHD诊断中准确度高,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B超发现胎儿发育异常者进一步行MRI检查,并与出生后体检、B超图像、尸体解剖及病理诊断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4例,肾发育异常4例,骶尾部畸胎瘤1例,颈部肿块1例,多发畸形1例,胎儿水肿1例,腹腔囊肿1例,骨骼发育异常1例;有2例B超怀疑胎儿发育有异常,但MRI考虑为正常,出生后证实为正常新生儿.结论:MRI在胎儿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当B超怀疑胎儿发育有异常时MRI检查更是重要的补充手段,特别对于胎儿颅脑和肾脏发育异常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多因素评估对提高产房外科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分娩后立即在小儿外科进行手术纠正畸形的新生儿病例20例。产前进行超声、核磁共振检查,大于35岁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评估畸形类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及复苏。结果脐膨出6例,腹裂5例,小肠闭锁6例,膈疝2例,胆总管囊肿1例。术后新生儿死亡5例,其中膈疝2例,生长发育迟缓2例,合并其他严重畸形1例。结论对胎儿畸形准备进行分娩后早期手术干预的病例,应判断畸形的严重程度,纠正发育迟缓,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畸形,可能提高产房外科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常规检查2 820例孕妇,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有无姿势异常及伴发其他器官的多发畸形,并与引产后结果及侵入性染色体检查对照分析。结果检出肢体畸形34例(1.2%),与引产后标本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30例行胎儿染色体检查,22例染色体正常(73.3%),8例染色体异常(26.7%)。结论胎儿肢体畸形有着典型的图像特征,连续顺序追踪检测法并辅以实时三维成像可以大大提高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是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胎儿肢体畸形常与其他器官畸形合并存在,且与染色体异常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胎儿染色体筛查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核磁共振(MRI)检查对胎儿脑室孔闭塞(Dandy-Walker)综合征检出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Dandy-Walker综合征的22例胎儿的资料,比较产前超声和MRI对Dandy-Walker综合征的检出诊断率,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产前MRI检查对Dandy-Walker综合征和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检出正确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超声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中10例均表现为小脑蚓部完全缺失,小脑半球呈现分开外展状态,第四脑室和后颅窝池相同并扩张,且两者相通。4例小脑下蚓部缺失或发育不良,侧冠状切面上可见蚓部缺失,两半球分开,小脑延髓池增宽。MRI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中有6例出现小脑蚓部完全缺失,14例表现为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可见小脑半球分离,小脑延髓池与第四脑室相通,小脑延髓池及第四脑室增宽,后颅窝扩大,及天幕及窦汇抬高,幕上脑积水。其中MRI诊断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8例和透明隔缺如4例。结论MRI产前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优势更为明显,可更为清晰地显示胎儿小脑发育结构和生长情况,在超声检查基础上采用MRI进行补充检查,可进一步提高产前Dandy-walker综合征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颅内静脉窦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影响静脉窦的病变共35例,包括脑膜瘤19例,转移瘤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2例,均行MRV检查。结果 21例颅内肿瘤中,MRV显示11例静脉窦受压移位,6例静脉窦狭窄,4例静脉窦闭塞,MRV与手术结果符合率约90.5%。静脉窦血栓形成时MRV表现为静脉窦显影中断、狭窄和引流静脉的扩张,比常规MRI多检测出4处病变。MRV能显示硬膜外血肿造成的静脉窦狭窄、移位。结论 MRV能较好显示静脉窦异常,对指导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步云  李秋明  曾春连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42-842,844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18例13~40周的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的诊断,追踪随访至产后1周。结果:在4718例孕妇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56例,与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检查漏诊22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结论:妊娠中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产前诊断胎儿形态结构的明显畸形,对于降低出生畸形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FECG)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切面四切面法,对6 500例孕20~41周孕妇进行产前FECG筛查,以引产后尸解或产后新生儿ECG作为对照标准。结果 6 500例胎儿中,检出胎儿心脏异常69例,包括复杂性先天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39例。结论四切面检查方法简便可靠,是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CHD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在诊断中孕胎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孕胎儿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多个切面对孕20~28周的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在5473例中孕妇女中,检出胎儿畸形153例,畸形胎儿发生率约2.79%。超声检查漏诊24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及心血管畸形。结论妊娠中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是围产期检查中的重要手段,可以产前诊断胎儿明显的形态结构异常,对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减少畸形儿的出生,降低婴幼儿和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我院超声产前检查发现胎儿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诊断54例畸形胎儿中,神经管畸形30例,消化系统畸形15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其它畸形7例,结论超声胎儿畸形的产前检查,可明确临床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