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86例继发孔型ASD患者(男性34例,女性52例)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成功率95.3%(82/86),4例未成功者中1例封堵器脱落,急诊转心外科开胸手术取出封堵器并同时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为置入封堵器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故回收封堵器,并给予激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及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术后24h房室传导阻滞消失;1例ASD下腔静脉边缘3mm,封堵器无法固定;1例为40mm巨大ASD,选择48mm的封堵器仍有残余分流而回收封堵器,行手术治疗。术后即刻行TTE检查,2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中冠状动脉空气栓塞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急诊外科手术修补后治愈。1例术后2d发生脑栓塞,1例于术后1周发现右下肢水肿,血管超声提示右髂静脉炎,未治疗,随访1个月症状消失。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时无1例残余分流。结论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ASD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继发孔型、原发孔型、静脉窦型和冠状窦部缺损,其中继发孔型ASD最为常见。ASD的治疗主要有外科开胸修补和内科介入封堵。两者安全性和疗效相近,但内科介入封堵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继发孔型ASD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分为继发孔型、原发孔型和静脉窦型.外科手术关闭ASD是标准治疗方法,尤其是原发孔型ASD.近40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继发孔型ASD成为安全有效的手段.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儿童和成年ASD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由于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已经治疗,老年时期未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以ASD为主.然而老年ASD患者由于自身情况的复杂性,老年期经导管介入关闭ASD具有特殊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12~66(30.6±14.1)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ASA并发继发孔型ASD.TTE检查ASA均膨入右心房, ASD最大直径10~32(17.1±10.4)mm.其中单孔ASD 14例,双孔ASD 2例,孔间距离均小于7 mm.结果:16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的直径为16~42(28.5±6.99)mm.2例双孔ASD中,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2个缺损孔.术中TTE监测检查示15例完全闭合, 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 d复查TTE示均无残余分流;6个月、1年后复查示9例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均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治疗ASA并发继发孔型ASD是可行、安全的, 可获得良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5.
房间隔缺损( 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6.2% ~ 22.0%[1],随着增龄,ASD患者伴随的症状和体征也越来越多.老年ASD患者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生存机会降低.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技术[2]已逐渐成熟,并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拟探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TTE)在观察老年患者经导管继发孔型ASD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中、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206例,缺损8~38(26.5±8.1)mm。封堵术前、术后行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压,随访6个月,评价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结果成功封堵203例,成功率98.5%。封堵器直径12~42(31.5±7.3)mm。与封堵术前比较,患者封堵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平均压明显下降(P<0.05,P<0.01);3~6个月随访时,患者右心室容积缩小、LVEF升高、心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心包积液1例(0.5%);即刻残余分流10例(4.9%);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0例(14.8%)、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16例(7.9%)。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脱落、栓塞。结论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中、远期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继发孔型ASD并成功实施封堵术的先心患儿60例,分别于术前、术中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于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观察房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封堵器固定情况,并与术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均成功放置封堵器,患儿术后3天复查房水平有少许残余分流2例,术后残余分流消失,右房、右室内径较术前逐渐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ASD封堵术可有效改善右心的容量符合,减轻患儿开刀手术的痛苦。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术前诊断,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选择适于行Amplatzer式封堵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27例,在TTE监测引导下经右心导管应用房间隔封堵器关闭ASD。结果26例ASD获成功封堵,术后即刻、1天、1个月和3个月TTE检查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在TTE引导下行ASD封堵术是一种简便、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X线监测下采用经食管超声(TEE),在内科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31例,缺损大小10~30 mm。所有病例完全采用在TEE引导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闭合ASD,监测封堵的全过程,并在封堵后即刻评价疗效。结果:31例患者在TEE监测引导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术中即刻观察仅有3例患者封堵器边缘存在微量残余分流。结论:内科介入封堵治疗ASD时,若适应证选择恰当,在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术者实施下,可不依赖X线监测,将TEE作为唯一监测和引导手段完成封堵,且方法简便、效果可靠、费用低廉并减少了X线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117例ASD病人。根据手术方法将病人分成3组,经胸TEE组(40例)采用TEE引导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经皮TEE组(25例)采用TEE引导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经皮DSA组(52例)采用DSA引导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比较3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住院总费用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经皮TEE组缺损直径小于经皮DSA组经胸TEE组(P0.05);经皮DSA组、经皮TEE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短于经胸TEE组(P0.05);经皮DSA组手术时间少于经皮TEE组和经胸TEE组(P0.05)。3组术后1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的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减小(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均有效,但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对20例拟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患儿,应用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术前显示ASD大小及其边缘的解剖特点,术中指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评价疗效。18例成功实施封堵术者经TTE随访1~22个月,无残余分流征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导管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SD)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情况。方法: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选择继发孔型ASD患者148人,其中介入治疗组82例,外科手术组66例。应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并症和费用情况。结果: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1%和100%(P=0.018),术后残分流率分别为3.5%和3.0%(P=0.833)。心律失常为最常见并发症,介入组低于外科组(14.6%∶31.8%,P<0.05);介入组中无1例患者需要输血,外科组中全部患者需要输血(P<0.001);介入组和外科组操作时间分别为(48±12.2)min和(158±16.4)min(P<0.001);介入组住院天数短于外科组[(6.0±2.0)d∶(13.0±3.0)d,P<0.01]。介入组和外科组治疗费用分别为(26729±1675)元和(22393±1739)元(P<0.05)。结论:外科手术较经导管封堵术成功率稍高、适应症广,但经导管封堵术却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医师Butera等研究认为,经皮封堵房间隔缺损(ASD)效果好,并发症低。外科手术治疗ASD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良好,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至少有6种不同的经导管封堵继发孔型ASD的装置在临床试验中应用,其中一些在不同国家的临床实践中被常规推荐使用。但没有单中心对导管或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ASD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对比。1988年12月至2003年6月间,研究者连续对单纯继发孔型ASD的1268例患者进行了1284次手术。533例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修补(A组),其中有229例因缺损过大,多个或多窗缺损,缺损接近上下腔静脉、肺…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在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2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分别提示ASD合并VSD和鲁登巴赫综合征(Lutembacher’s syndrome)。ASD均为继发孔型,其延伸直径分别为18 mm与20 mm, VSD为膜周部室缺(PMVSD),直径3.5mm,术前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0cm2。分别先行VSD封堵后再行ASD封堵及先行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再行ASD封堵术。结果:2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病例一术后出现短时间的室性自主心律、房颤及束支阻滞,经地塞米松治疗后5 d恢复正常。未见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同样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房间隔瘤并发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顺  李寰  代政学  李军  张军 《心脏杂志》2005,17(3):260-262
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21(男8,女13)例,年龄9~56(24士14)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ASA并发继发孔型ASD。TTE检查ASA均膨入右心房,测量ASD最大直径12~28(19±7)mm。其中单孔ASD13例,多孔ASD8例,孔间距离1~7mm者7例,12mm者1例。结果:21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的直径为16~40(25±8)mm。8例多孔ASD,有7例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多个缺损孔,1例(两个缺损孔之间距离为12mm)分别用18mm和12mm两个封堵器封堵。术后即刻TTE检查显示16例获完全闭合,5例有少或微量残余分流,完全堵闭率76%(16/21)。术后3d复查TTE2例(10%)有微量残余分流。1~6个月复查19例(90%)心脏大小恢复正常,2例(10%)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心脏不同程度的缩小,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1年后随访12例,无封堵器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ASD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Amplatzer封堵器在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研究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各年龄组继发孔型ASD的介入治疗。其临床应用的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60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介入治疗适应征、操作原则及临床效果。方法32例老年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测量ASD直径、位置及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先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检查,应用国产或进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同时或分期治疗其他合并症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1例老年ASD患者封堵成功,出现心包填塞1例,残余分流1例,并发症发生率6.2%。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TCA),1例择期行射频消融术。结论老年人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有其特殊性和危险性,严格掌握适应征,规范操作,认真制定手术方案,其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Amplatzer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ASD术中及术后所观察切面.方法 术前经TEE筛选23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在TEE引导下测量ASD最大伸展径,选择适当型号的Amplatzer 封堵器经导管送至左房封堵ASD.结果 所有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完成手术后即刻TEE监护,分别从食道中段双心房切面,四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及纵轴上下腔静脉观察ASD残端,杂音情况,术后残余分流等.成人组及老年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总结出TEE引导封堵术中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标准切面及每一切面所观察内容,对监测不同年龄段ASD封堵术术中术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静脉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静脉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2 4例患者术前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ASD直径为 6~ 30 (18.96± 7.0 3) m m。在透视及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静脉置入Am platzer封堵器闭合 ASD。结果 :2 4例 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 15~ 36 (2 6 .2 5± 7.5 7) mm ,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 14~ 36 (2 6 .5 2± 7.15 ) m m。 2 4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术中无并发症 ,1例在术后第 3天出现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 ,2周后恢复。 7例术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微量残余分流 ,术后 1周复查均无分流。结论 :经静脉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ASD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首选方法,对于小的房间隔缺损(10mm,特别是5 mm)是否行介入封堵治疗仍存在争议。小房缺可能由于反常性栓塞致脑梗死,这是建议对其进行介入封堵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2例脑梗死合并小房间隔缺损病人首先行右心声学造影,证实存在大量右向左分流,后行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