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洋  李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2,(8):30-3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表达及瑞舒伐他汀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瑞舒伐他汀组灌胃给予瑞舒伐他汀4㎎/㎏.d,卡托普利组灌胃给予卡托普利50㎎/㎏.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四周末,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测定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及左心室重量(LVW),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I)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应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LVEDP、HWI、LVW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VSP和±dp/dt max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中PPARγ表达受抑制,瑞舒伐他汀通过增强PPARγ表达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正常对照组,Hhcy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组织Bcl-2、Bax表达。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浓度(10.47±0.07) μmol/L低于Hhcy组(85.38±0.2)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损伤较Hhcy组减轻;免疫组化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蛋白表达比Hhcy组降低,Bax蛋白表达比Hhcy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 mRNA表达较Hhcy组明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却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Hcy浓度及影响主动脉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从而延缓和改善Hhcy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程度。  相似文献   

3.
尚葛础  王潇永  高燕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8):2291-2296
背景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二甲双胍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于2021年7—10月将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二甲双胍组(M组)、二甲双胍+瑞舒伐他汀钙低剂量组(M+RL组)和二甲双胍+瑞舒伐他汀钙高剂量组(M+RH组),每组各10只。M组、M+RL组、M+RH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T2DM模型。各组药物灌胃:C组:10 mg·kg-1·d-1 0.9%氯化钠溶液;M组:二甲双胍(200 mg·kg-1·d-1);M+RL组:二甲双胍(200 mg·kg-1·d-1)混悬液+瑞舒伐他汀钙(0.42 mg·kg-1·d-1);M+RH组:二甲双胍(200 mg·kg-1·d-1)混悬液+瑞舒伐他汀钙(0.83 mg·kg-1·d-1)。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并留取血液及肾脏组织标本。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高碘酸-无色品红(PAS)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损伤程度;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4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C组相比,M组、M+RL组、M+RH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均出现明显损伤,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M组、M+RL组、M+RH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M组、M+RL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M+RL组、M+RH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4 mRNA、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组,M+RH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4 mRNA、GLUT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M+RL组(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T2DM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炎性细胞浸润,缓解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空泡变性及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增加GLUT4 mRNA与GLUT4蛋白表达,且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效果优于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提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二甲双胍可能通过调控GLUT4 mRNA与蛋白的表达,实现对T2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其肾脏保护作用可随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联用对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mg/kg·d)、厄贝沙坦组(50mg/kg·d)及联合用药组(Ben5mg/kg·d+Irb25mg/kg·d),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AngⅡ和E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NO和SOD显著降低(P〈0.01).MDA、ET和AngⅡ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组NO和SOD显著升高(P〈0.01),MDA和ET显著降低(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MDA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SOD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厄贝沙坦组明显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单用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改善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与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 AF)氧化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传代至第4代细胞备用。实验分组:对照组,血管紧张素(Ang)Ⅱ组(浓度为10-6mol/L),吡咯列酮组(浓度为10×10-6mol/L),瑞舒伐他汀组(浓度为10×10-6mol/L),吡咯列酮(浓度为10×10-6mol/L)和瑞舒伐他汀(浓度为10×10-6mol/L)联合用药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 oxidase)亚型的表达水平,电泳迁移技术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激活蛋白-1(AP-1)的活性,RT-PCR方法检测PPARγ mRNA水平。 结果: ① AngⅡ诱导NADPH氧化酶亚型p22phox 和p67phox表达增加(P<0.01),吡咯列酮单独或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均能抑制AngⅡ的这种诱导作用(P<0.05);② AngⅡ诱导NF-κB及AP-1活性增强,吡咯列酮抑制NF-κB的活性,瑞舒伐他汀抑制AP-1的活性,而吡咯列酮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可同时抑制这两者的活性;③ 吡咯列酮与瑞舒伐他汀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均能增加PPARγ mRNA表达(P<0.01),且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P<0.05)。 结论: 吡咯列酮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更显著地抑制AngⅡ引起的大鼠AFs的氧化和炎症反应,这可能与他汀增强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15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d)和厄贝沙坦(150mg/d)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6个月观察血浆白蛋白(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用药6个月后血浆ALB明显上升(P〈0.05),用药1个月和用药6个月后血浆hs-CRP和IL-6明显下降(P〈0.001)。联合应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可以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综合征状态。  相似文献   

7.
刘龙斌  史亚非  郭航远  许富康  孙爱静  池菊芳 《浙江医学》2011,33(7):1020-1023,1110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LDL受体基因缺陷(LDLR-/-)小鼠MMP-2的表达及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6只7周龄小鼠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12周后处死小鼠,观察主动脉大体标本,检测主动脉窦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窦部切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oxLDL、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主动脉弓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主动脉窦部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除HDL-C外,瑞舒伐他汀组其他各血脂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大体标本可见,瑞舒伐他汀组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减少了约80%.主动脉窦切片H&E染色观察可见,瑞舒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面积较对照组减少了约74.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瑞舒伐他汀组MMP-2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了45.9%.Zymography法检测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MMP-2表达减少了42.3%,MMP-9表达减少了35.3%.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抑制LDLR-/-小鼠MMP-2、9的表达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这可能是瑞舒伐他汀能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影响心肌重塑的机制。方法: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干预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另外2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干预组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 mg/kg灌胃,心肌梗死组及假手术组每天以2 mL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α-SMA、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给药4周后,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干预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及α-SMA、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均<0.05);干预组和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 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受损心肌中α-SMA、TGF-β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红霉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应用红霉素后抑制MMP-2表达的作用是否增强。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0)、不稳定斑块组(VAS组,n=10),瑞舒伐他汀组(RSV组,n=10,1mg/kg/d)及瑞舒伐他汀+红霉素组(RSV+EM)组(n=10,1mg/kg/d+1mg/kg/d),饲养8周后,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腹主动脉斑块中MMP-2的表达。结果 RSV组及RSV+EM组较VAS组不稳定斑块中MMP-2表达减少;RSV+EM组较RSV组MMP-2表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来稳定动脉粥样斑块,联合应用红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进行降糖及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检测血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TGF-β1)水平,比较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以及两药联合治疗对早期DN患者TTGF-β2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选取2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12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TTGF-β1水平。结果:早期DN患者血和尿T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与治疗前基础值相比,两药均能减少UAER以及血和尿中TTGF-β1(P〈0.05),以联合治疗更为明显。结论:早期DN患者血和尿TTGF-β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以及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TTGF-β1,血和尿TTGF-β1水平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螺内酯、厄贝沙坦单用及其联用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在SD大鼠中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肾性高血压组(RHR组)、螺内酯组(Spi组)、厄贝沙坦组(Irb组)及联合用药组(Com组),每两周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心脏指数和心室总蛋白含量等心肌肥厚指标。放免法检测血浆及心肌中AngⅡ、醛固酮水平。结果:RHR血压显著升高,大鼠心脏指数及心室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药物治疗8周后Spi组收缩压稍降低(P〉0.05)、Irb组与Com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均可降低心脏指数、心肌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大小,其中Com组效果优于单用组(P〈0.01或P〈0.05)。结论:螺内酯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改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室肥厚明显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12.
瑞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TZ注射诱导制备T2DM大鼠模型,成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n=25)、瑞苏伐他汀组(C组,n=25),并设正常对照组(A组,n=10).于第14周末取大鼠心脏,称取心脏质量并计算心脏肥厚指数(HWI),胶原容积分数(CVF),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激活物受体α(PPAR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表现出心肌病特征,HWI,CVF增加,电镜观察可见大鼠心肌纤维以变性坏死为主,肌丝纤维丢失,肌丝排列紊乱,间质胶原纤维增多,糖原、脂褐素沉积等病理改变,C组大鼠心肌病变较B组有所减轻,HWI,CVF下降,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显示,B组大鼠心肌PPARα蛋白表达比A组明显升高,C组大鼠PPARα蛋白表达比B组明显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瑞苏伐他汀在调脂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心肌PPARα的表达,对T2DM的心肌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傅慎文  于路  傅国胜 《浙江医学》2010,32(4):506-508
目的探讨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患者262例,正常者89例(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0例(ACS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各组研究对象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sPLA2,比较分析组间差异以及sPLA2与CAS、冠心病相关因素等的关系。结果ACS组sPLA2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均P〈0.01),而且SAP组sPLA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PLA2与HDL-C呈负相关(P〈0.01),与CAS呈正相关(P〈0.01),但sPLA2与年龄、BMI、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示,sPLA2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未显示出其独立危险因素的作用(P〉005)。结论sPLA2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预测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血清脂联素(A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心肌酶谱测定、肌钙蛋白T测定、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68例,组成冠心病组;确诊正常者30例,组成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MMP-2、SAA、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MMP-2、SAA水平分别为(2.86±0.62)mg/L和(9.86±5.26) 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68±0.16) mg/L和(1.26±1.12) mg/L(P<0.01);冠心病组APN水平为(3.26±0.28) mg/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5.99±0.31)mg/L (P<0.05).MMP-2水平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0.836,P<0.05),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286,P<0.05);SAA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331,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SAA水平明显升高,APN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纳多联合钙离子阻滞剂对冠心病大鼠药酒中毒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构建成功的80只冠心病大鼠药酒中毒模型分为4组,即模型组、金纳多治疗组、尼莫地平治疗组、金纳多联合尼莫地平组。根据不同组别行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c1-2、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以末端脱氧核糖核素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味端标记法检测大鼠心肌凋亡细胞。结果模型组大鼠Bc1-2降低而Caspase-3表达增高,金纳多治疗组、尼莫地平治疗组大鼠Bcl-2表达增高、Caspase-3表达降低,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纳多联合尼莫地平组Bcl-2表达明显增高、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与金纳多治疗组、尼莫地平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纳多联合钙离子阻滞剂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大鼠药酒中毒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凋亡细胞数,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提示金纳多联合钙离子阻滞剂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而治疗冠心病大鼠药酒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脉化浊汤(TMHZ)对冠心病大鼠心脏脂联素(AP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冠心病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模型组(M)、TMHZ高剂量组(HD)、TMHZ中剂量组(MD)、TMHZ低剂量组(LD)、血脂康组(X),除C组外,其它五组运用脂质浸润结合钙超载法建立冠心病大鼠模型。分别将各组大鼠背部固定,记录Ⅱ导联心电图(ECG)。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四周后,将各组大鼠均常规处死,取其冠状动脉进行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脏组织APN、TNF-αmRNA和蛋白表达量并分析表达差异。结果:(1)除C组外,其它五组大鼠ECG示T波均不同程度增高,M组病理切片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灶明显,提示造模成功。(2)HD组、MD组、LD组及X组光镜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明显好于M组。(3)M组A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0.05);HD组、MD组、LD组及X组与M组比较A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4)M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5,P〈0.01);HD组、MD组、LD组及X组与M组比较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TMHZ能够提高或稳定A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或抑制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稳定并延缓冠心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阿卡地新对冠心病大鼠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信号通路及心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raug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尔硫卓组(1.0 mg/kg)、阿卡地新高、中、低剂量组(2.0、1.0、0.5 mg/kg),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法建立冠心病模型。造模后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注射14 d。采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测量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和FOXO1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染色不均,细胞水肿变性,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VESD、LVEDD、血清CK、CK-MB、TNF-α、IL-6、TC、TG、LDL-C、心肌组织MDA水平、p-FOXO1表达升高(F=17.157~424.519,均P<0.05),EF、FS、SOD、CAT、p-AMPK/AMPK、FOXO1表达下降(F=14.774~129.547,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尔硫卓组和阿卡地新高、中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减轻,LVESD、LVEDD、血清CK、CK-MB、TNF-α、IL-6、TC、TG、LDL-C、MDA、p-FOXO1表达降低(F=17.157~424.519,均P<0.05),EF、FS、SOD、CAT、p-AMPK/AMPK、FOXO1表达升高(F=17.157~129.547,均P<0.05)。结论:阿卡地新可能通过激活AMPK/FOXO1信号通路,减轻冠心病大鼠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RLM)联合氯沙坦(losartan,LOS)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诱导的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RLM组、LOS组及联合组。除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外,其余4组采用DOX分6次腹腔注射,使其累计剂量达15 mg/kg进行造模。RLM和LOS分别按5 g/kg和0.7 mg/kg剂量单独或联合给予灌胃。测量血清中TNF-α、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MB)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同时采用比色法测量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脏质量指数、血清TNF-α、CK-MB、LDH水平均升高,心肌组织中MDA、NO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予RLM或/和LOS干预6周后,心脏质量指数、血清TNF-α、CK-MB、LDH水平均下调,心肌组织中MDA、NO含量均降低,SOD和CAT活性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效应较单独给药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RLM可协同LOS发挥对DOX诱导的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症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SHR-CRF)模型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厄贝沙坦高、中、低剂量组,另设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SHR进行5/6肾切除复制SHR-CRF模型。造模后予大鼠灌胃给药,连续8周。观察一般状况、血压,测定血液中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及尿液中尿蛋白(UP)、BUN、Cr、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浓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肾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厄贝沙坦能显著改善SHR-CRF大鼠症状,降低血压(P<0.05),降低血液中BUN、Cr及尿液中UP、BUN、Cr、mALB浓度(P<0.05),降低肾组织TGF-β_1、TGF-βRⅠ、TGF-βRⅡ、Smad3表达。结论厄贝沙坦能降低SHR-CRF模型的血压、改善肾功能,与抑制肾脏TGF-β_1/Smad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