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探索含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全长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转染时间及转染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上清法转染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依据转染时间不同分为2日组及4日组,分别行PCR法检测外源MDR1基因;免疫组化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柔红霉素排出试验检测表达外源基因的功能。结果:PCR方法证实转入的外源MDR1基因可整合入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基因组中;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率最高达33%,转染4日组转染率大于转染2日组转染率(P<0.05);柔红霉素排出试验证实转入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可行使正常功能。结论:逆转录病毒上清法可有效转染外源MDR1基因入骨髓造血细胞中;表达产物可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在转染4天时间内,转染率随转染时间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转移与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移体系,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复制缺陷 病毒载体HamDR导入鼠源单向型包装细胞GP+E86;收集单向型逆病毒上清并重复转导双嗜型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生产细胞PA317/HaMDR。  相似文献   

3.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 ,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分子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抗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 ,即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resistance ,MDR)。其形成机制复杂 ,主要包括 :多药耐药基因 (mdrl基因 )及其编码的P 糖蛋白 (P gp)过度表达 ;谷胱甘肽及相关酶的活性增高 ;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的改变 ;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tidrugresistance associatedprotein ,MRP)表达增加 ;蛋白激酶C的变化[1] ;另有报道MDR与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陈烨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1,15(3):247-249,252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耐药 (Intrinsicresis tance,orDeNovo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 (Acquiredre sistance)。前者在化疗前就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后者是由化疗药物诱导产生。获得性耐药根据耐药谱不同可分为原药耐药 (primarydrugresistance,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PDR只对使用过的药物产生耐药 ,对其它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 ;而多药耐药则对一种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峰  李铮 《医学综述》2003,9(3):140-142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resistance ,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药物耐药的同时 ,对其他结构和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DR的发生机制很复杂 ,主要涉及细胞内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多药耐药相关性蛋白 (MDRrelatedprotein ,MRP)、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肺耐药相关蛋白 (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 ,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tathionestransferas…  相似文献   

6.
化学治疗 (化疗 )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患者初治采用化疗一般能取得疗效 ,但最终仍然死于复发。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 ;这是治疗中最大的难点 ,亦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将重点放在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的研究上 ,其中研究较深入的是mdr 1基因编码的P 糖蛋白 (P 170 )的过度表达 ,而MDR与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细胞免疫化学ABC法检测 7例难治与复发的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P 170表达 ,并观察其染色体的异常情况 ,旨在探讨急性白血病MDR与遗传学的关系 ,为MDR的机制研  相似文献   

7.
金先庆  安淑华 《重庆医学》2002,31(5):379-379
目的 :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多药耐药 (MDRI)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 gp)能将多种化疗药物排出瘤细胞外 ,瘤细胞产生耐药使疗效降低 ,骨髓细胞P gp表达极低甚至不表达 ,这是骨髓造血细胞对化疗药敏感的主要原因 ,致使化疗中骨髓受到抑制而导致化疗失败。为此 ,我们将脐血干祖细胞移植和基因转染技术有机地结合 ,将带有MDRI基因的脐血干细胞输入白血病鼠体内 ,期望在增大化疗剂量、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保护造血干细胞。方法和结果 :采用含有MDRI基因表达质粒 pHaM…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MDR)是肿瘤化疗有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MDR中多药耐药基因 (mdr)和由此编码的膜糖蛋白P(P -gp) ,近年来研究有较大的进展 ,并且部分研究已由实验转入临床 ,本文就MDR实验和临床两方面研究作简要概述。在临床肿瘤的综合治疗中 ,化疗联合方案的应用 ,已成为肿瘤治疗主要方法之一 ,但化疗仍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MDR)尤为突出且研究最多 ,部分研究已由实验转向临床 ,将为临床肿瘤化疗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 ,从而提高肿瘤化疗的有效率。1 MDR的实验研究1 .1 P -gp结构及生…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原发或继发耐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耐药不仅与耐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亦涉及血管生成因子[1] 。本文应用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SCLC中多药耐药基因 (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 (L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之间关系 ,以便深入理解NSCLC耐药机制并指导其综合治疗。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96例NSCL…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氨基末端 (ATF)基因导入可自分泌产生尿激酶 (u PA)和尿激酶抗体 (uPAR)的人高转移性肺癌细胞系PG ,通过ATF基因的表达与u PA竞争结合uPAR ,观察对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力以及体内成瘤性和自发性转移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主要包括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含尿激酶原全长cDNA的质粒pUC9 proUK(由南京大学马忠教授惠赠 )、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系PG(由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建立 )、BALB/C裸小鼠、细胞转染试剂、RNA提取试剂盒、uPA多克隆抗体、孔径为 8.0 μm的TETP膜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ELP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沉默PELP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ELP1/MNAR)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构建合成靶向PELP1/MNAR 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LP1/MNAR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使用普通培养基和加入E2的培养基培养各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R下游靶基因c-fos,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合成靶向PELP1/MNAR 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转染后 PELP1/MNAR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下降86%和65%(P < 0.05)。转染后Ishikawa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抑制(P < 0.05), 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 (P < 0.05)。加入雌激素后,三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细胞S期的比例增加,转染组增殖抑制明显(P < 0.05),S期比例降低(P < 0.05)。转染组ER下游基因c-fos、cyclin-D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PELP1/MNAR的表达能能抑制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在G1期,下调ER靶基因蛋白表达,PELP1/MNAR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导致化学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而药物耐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多药耐药 (MDR)。鼻咽癌是高发于东南亚和我国广东、广西的区域性肿瘤 ,我们对鼻咽癌 (NPC)MDR进行了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和耐药细胞系LCE/VP的建立 :鼻咽癌亲代细胞系LCE由本室建立并保存 ,用含 7%小牛血清的PRMI1 6 40 (Gibco产品 )常规培养。采用足叶乙甙 (VP 1 6 )大剂量短暂冲击结合低浓度递增法[1] 建立耐药细胞系LCE/VP。用于本实验前细胞已在 8μmol/L浓度VP 1 6下稳定生长 2个月。整个…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蛋白90反义核酸抑制人消化道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生物学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HSP90为胞浆分子伴侣的主要成员,其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值得研究。我们将反义HSP90重组子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人肝癌细胞系HCC7402及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研究了HSP90蛋白在这些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一、材料及方法1细胞系: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人肝癌细胞系HCC7402及人食道癌细胞系Ec109;HSP90反义核酸转染细胞AHSGC7901、AH…  相似文献   

14.
多药耐药 (MDR)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 ,是目前白血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是近年的重点研究项目。其中由多药耐药基因 (mdr -1 )扩增编码的P—糖蛋白 (P -gp)过度表达介导的耐药机制及其逆转途径已研究的很深入 ,然而多药耐药机制是复杂的、多因素的 ,涉及其它膜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机制、MDR的酶介导机制、凋亡调控基因介导的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现就将P -gp以外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介导的MDRMRP是与MDR有关的膜糖蛋白[1 ] ,分子量为 1 90KD ,又称P1 90…  相似文献   

15.
Bcl-2基因家族与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强  张振书 《医学综述》2002,8(6):324-326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尽管新的抗癌药物及化疗方案不断推出 ,但治疗效果仍无显著提高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resistance,MDR) ,即对一种药物耐药的肿瘤 ,同时对另一些与之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其发生机制复杂 ,主要包括 :多药耐药基因 (mdr基因 )及其编码的P 糖蛋白过度表达 ;谷胱甘肽及相关酶的改变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 )的改变 ;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增加 ;蛋白激酶C的变化[1 ] ;…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8例,多发性骨髓瘤(MM)17例等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其中初治28例,难治复发6例,完全缓解(CR)11例。发现MDR1基因在ALL、CLL及MM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7%,83.3%及9%。难治复发组明显高于初治及CR组,三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初治MDR1基因阴性表达组CR率(94.4%)显著低于MDR1基因阳性表达组(30%)(P<0.01)。其结果表明:①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MDR1发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形式,其中MM发生率较低。②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患者MDR1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合理制定化疗方案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耐药性是指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不敏感性 ,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是其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是指肿瘤细胞对结构、功能及杀伤机制迥异的多种抗癌药物同时产生耐药。目前提出的多药耐药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膜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乔楠  陈意生 《医学综述》2002,8(8):450-452
肿瘤治疗中对细胞毒素药物的抗性是引起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是限制化疗的重要因素。其机制是复杂的 ,由肿瘤的综合特征决定 ,如存活细胞的比例、血液的供给是否充分、特殊的细胞机制及多药耐药表型 ,其中多药耐药 (multi drugre sistance ,MDR)是临床恶性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之一 ,它是指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耐药现象 ,其特点是细胞一旦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 ,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现象。近 10年来 ,许多学者致力于肿瘤的多药耐药性研究 ,试图揭示MDR的本质和其作用机制 ,同时对M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造血干细胞因子( S C F)并在 C H O 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 P C R 方法从p R C/ C M V(含 S C Fc D N A)中钓取 S C F c D N A 膜外段活性区,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 N A3,转染入 C H O 细胞;用 R T- P C R 方法检测 m R N A 水平表达及通过协同刺激骨髓细胞集落形成来检测转染细胞上清的生物活性。结果:转染 S C Fc D N A 的 C H O 细胞可表达 S C Fm R N A,其细胞培养上清可协同 G M - C S F刺激骨髓细胞形成集落数比 G M - C S F 单独作用高 2 倍,转染外源基因对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转染 S C Fc D N A 在 C H O 细胞中表达,转染细胞上清协同 G M - C S F 刺激骨髓细胞集落的形成,而本身对集落的形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粟小莲 《医学综述》2001,7(6):372-37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中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rdfractoyrandemiawithexcessblasts,RAEB)和难治性贫血伴有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 (reractoryanemiawithexcessblastsintransformation,RAEB t) ,极易转成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认为是高危MDS。目前 ,尚无特效的化疗方案。化疗可能根除增生异常的克隆 ,其中小剂量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 ,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