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月板损伤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行半月板切除术。周内外的疗效报告不尽相同。现将我院1970年3月~1986年3月16年来对276例半月板切除手术所见及对89例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276例中,男136例,女140例,有两个半月板损伤者6例,计切除282个半月板。左侧132例,右侧150例,内侧108例,外侧174例。年龄11~65岁,平均33.6岁。有外伤史者205例,无明显原因者71例。病程最长30年,最短仅10d,平均2年1个  相似文献   

2.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半月板损伤后 ,关节活动受限 ,甚至下蹲和走路困难 ,如不及时正确处理 ,后期可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手术后可由滑膜再生成纤维软骨性薄而窄的半月板 ,韧性大 ,不易再损伤。我院外科自 1997年以来 ,共完成了 97例半月板切除术 ,经随访疗效显著 ,现将对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7例患者 ,男 5 2例 ,女 45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年龄 41 8岁 ;左膝 42例 ,右膝 5 5例 ;内侧半月板 6 0例 ,外侧半月板 37例 ;运动伤 5 8例 ,摔伤 2 1例 ,交通伤16例 ,半月板囊肿 2例。2 手术配合2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7月对34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28例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6例行盘状半月板全切除术.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术后获得随访34例,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2个月.按Ikeuch评定标准:优23例,良8例,可3例.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1~2007年笔者共完成45例49膝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关节镜入路,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或成型术,其中成型术8膝,全切次全切41例.结果 45例患者中3例失访, 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84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5分(40~71分),半年随访时93分(88~98分).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中能精确切除失稳破裂的半月板组织,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少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特点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者29例,8岁~16岁,平均11岁。临床症状:患膝疼痛27例,弹响17例,交锁史13例,膝关节活动受限7例,跛行6例,膝部肿胀3例。膝关节间隙压痛28例,麦氏征阳性27例,MRI检查,21例为阳性结果。所有患儿都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术中见半月板边缘撕裂11例,桶柄样撕裂13例,其中撕裂缘嵌顿于髁间窝部5例,前角损伤3例,后角损伤2例。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部分切除术3例,半月板缝合术26例。半月板缝合术后配戴支具,由专科治疗师行康复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5~182个月,平均38个月,所有患儿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例剧烈活动后时有膝部肿胀,无跛行。Lysolme评分:术前(62±9),术后(94±6),P<0.01;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9±6),术后(93±5),P<0.01。结论半月板损伤是少儿膝关节痛的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少儿半月板损伤后多表现为交锁和关节活动受限。镜下特征:滑膜炎表现明显;多为纵形或桶柄样撕裂。少儿半月板,对膝关节正常功能影响很大。应尽可能采用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少儿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应配戴支具,由专业治疗师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特点,研究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骨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1~45岁,平均32.6岁,纵裂1例,水平裂2例,舌状裂1例,桶柄裂6例,放射状裂3例,混合裂2例,均在关节镜下治疗,行部分切除成形术8例,次全切除术5例,完全切除术2例.结果 术后随访2~22个月,平均6个月,治疗结果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其中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3.5%,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具有切除病损部分的半月板,可使手术前的症状迅速改善,术后不适症状发生较少,手术后可立即下床活动;减少应力增加,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较轻等诸多优点,是目前盘状半月板损伤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崔正礼  孟险峰 《中外医疗》2010,29(30):18-1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75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青少年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手术前后均采用Ikeuchi评分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经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有很大的改善;术后Ikeuchi膝关节评分:优41例,良19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为8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青少年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军校学员军事训练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原因、诊治与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1例膝关节半月板训练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诊6个月~2年,参照Ikeuchi膝关节等级评定标准,非手术组:优48例,良20例,可10例,差13例;手术组: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军校学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半月板训练伤应注重预防,对半月板损伤的学员患者,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20 0 0~ 2 0 0 1年 ,本科应用关节镜下钬激光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40例进行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2 0~ 6 9岁 ,平均 39岁 ,2 8例有明显外伤史 ,30例膝关节有交锁现象 ,所有患者均有髌下前内或前外侧压痛 ,膝关节均有反复疼痛病史约 1~ 6a,其中 2 6例伴有关节软骨面的破坏。X线片示 :全部病例关节间隙基本正常 ,关节未发现明显的破坏。磁共振显示 :33例半月板内有异常高信号区。1 2 手术方式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行关节镜常规检查 ,确定半月板损伤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行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20例(22膝)(18例单侧,2例双侧),其中完全型14膝,不完全型8膝。常规关节镜检查,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状况,实施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6膝,盘状半月板全切除6膝。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本组22膝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22膝获1年6个月~4年6个月的随访(平均2年5个月),根据Ikenchi评分方法,优6膝,良13膝,可3膝,优良率86.3%。结论以膝关节镜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是最好方法之一,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可最大限度保存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成羿  毕大卫 《浙江医学》1996,18(5):301-302
1984年~1994年我们手术治疗因“半月板损伤”所致的膝前痛496例,其中误诊44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男18例,女26例;年龄21~53岁,平均39.5岁。有明显外伤史者38例。患者在膝关节活动时均有明显疼痛,多在上下楼梯时加剧:32例夜间有静息痛。疼痛和压痛部位在膝前内侧或外侧38例,不恒定6例。伴有关节交锁34例,关节弹响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肿胀30例,浮髌试验阳性10例。髌骨内侧可触及痛性条索状物12例。X线检查除6例的髁间隆突稍变尖外,无其它异常。B超检查假阳性18例,CT检查假阳性6例,核磁共振检查假阳性2例。术前误诊为内侧半月板损伤28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6例。术中发现无半月板损伤40例,其中33例切除了半月板,7例因及时发现而予保留;另4例破损半月板切除后膝前痛无明显改善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方法、效果及术后康复;方法关节镜下诊断盘状半月板并损伤54例,39例行半月板成形术,保留半月板边缘6~8mm,9例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6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术后即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入院与术后1月、1年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其中47例获1~4年10个月的随访.结果 按照Lkeuchi评价方法,优38例(70.4%),良11例(20.0%),可5例(9.3%),差0例,优良率为90.4%.入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1180+160,伸直100&#177;40.术后1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1330+40,伸直00&#177;30,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1350&#177;30,伸直00&#177;30,经统计学分析.术后1月、1年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年~4年10个月的随访显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创伤小,优良率达90.4%,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疾病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利用关节镜治疗65例半月板损伤的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旬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病人中,男37例,女28例,最大65岁,最小14岁,平均28.3岁。病史最长2年,最短1天。内侧半月板22例,外侧半月板43例,  相似文献   

14.
半月板桶柄样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 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对31例3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在进关节镜探查手术时,被确定为半月板桶柄样损伤,12例为内侧半月板,19例为外侧半月板,其中3例为双侧外侧半月板损伤.本组术前患者往往存在膝节疼痛、弹响或跛行等症状,MRI检查有助于术前分类诊断.其中25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5例因边缘撕裂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术,1例行半月板合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并随访关节镜手术的近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无术后并发症.本组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35~62分,平均(41.7±4.1)分,术后6个月提高到86~100分,平均(95.6±3.3)分(t=24.52,P<0.01).结论 膝关节半板桶柄样损伤患者症状明显,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甘德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28-128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5月共收治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对其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出院后进行追踪随访6个月至3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甲级21例,乙级30例,丙级9例,未见丁级病例。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有利于术者准确评估患者病变部位及类型,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成形修补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5月,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修补术6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15~49岁,平均26.4岁,关节镜下判断盘状半月板形态、损伤范围及撕裂类型,水平裂患者采用Inside-out缝合法修复,纵裂患者采用Meniscal Fastener缝合法修复.术后采用Barrett标准评价手术成功率,Lysholm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38个月,Lysholm 评分,术前61~72分,平均(63.2±5.9)分,术后81~93分,平均(88.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rett标准评价手术成功率为95.2%.结论 关节镜下成形修补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良好,可作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道在1974年1月至1987年1月,13年中以传统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半月板破裂205例的随访结果。统计表明半月板全切除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稍差。作者在讨论中指出,半月板全切除可以解除破裂半月板所引起的绞锁、疼痛、积液等功能紊乱,但它同时去除了半月板原有的保护性功能,因此远期疗效稍差.作者建议应该改变对破裂半月板作全切除的概念为对破裂半月板局部修整,尽可能保留未损伤部份,这将有利于提高此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半月板病患者的处理发生了根本变化.自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我们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27例,包括半月板全切除、部分切除、成形等术式,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临床症状、镜下征象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7例,年龄21~40岁;男20例,女7例.患膝左侧17例,右侧10例.术前诊断病变半月板30个,其中外侧半月板22个,内侧半月板8个;病程3个月至7年.主诉膝关节绞锁、弹响疼24例;关节间隙活动疼、打软腿9例;急转身困难5例.有明显外伤史者18例,无外伤史者9例.临床检查:股四头肌萎缩27例,关节间隙压疼、Mcmurry征阳性者25例,关节伸直受限9例,关节间隙有肿物出入者4例.X光片检查均无阳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李瑾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5):553-554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症状性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疗效.方法 对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88例(94膝)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24个月,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88例患者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66.1±8.1,术后3个月为95.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5岁患者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25岁患者(P〈0.01).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症状性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效果良好,早期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手术治疗29例症状性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29例31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其中27膝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4例因边缘撕裂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无术后并发症。本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36~78(65.7&#177;8.0)分,提高到随访时87~100(95.6&#177;3.3)分(t=22.32,P〈0.01)。20岁以下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20岁以上组(P〈0.01)。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症状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应争取年轻时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