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住院病例进行分析,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脑卒中患者发病特征.方法 对南山区2008-2010年收治的3 9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分类、危险因素等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2∶1;脑卒中病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主要集中在60~79岁之间,占49.79%,其次为40~59岁占34.07%;脑卒中分类中以脑梗塞最高占77.34%,依次为脑出血18.20%、蛛网膜下腔出血3.88%、未分类卒中0.58%.除<30岁组外,其余年龄组均以脑梗塞发病为最常见,并随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也增加;<30岁组以脑出血多见(50%);脑卒中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重要占59.61%.结论 南山区脑卒中以脑梗塞为最多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三城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Yang Q  Zhou Y  Wang W  Wu S  Hong Z  Huang M  Liu Y  X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75-878
目的:分析我国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在长沙、北京和上海三城市社区30万人群中,采用前瞻性监测和综合干预研究,对首次发生脑卒中的2570例患者进行分型诊断。结果: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及难分类型卒中分别占37.1%、62.3%和0.6%;50岁以前出血性卒中占50%以上;干预社区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均低于监测社区。结论:中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下人群应重视出血性卒中的危害,50岁以上的人群的预防重点应放在缺血性卒中方面。干预社会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5年平均发病率低于监测社区。  相似文献   

3.
陈辉  陈实丽 《中外医疗》2010,29(4):52-52,54
目的探讨脑卒中复发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799例脑卒中新发病例为研究人群,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调查影响复发的各种因素。结果受访病例为1626例,失访病例为173例,占9.48%。失访者和受访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1年复发比例为15.26%。高龄、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防治脑卒中复发应加强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史、脑卒中家族史的预防,并做好血脂水平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方式提供数据。方法:基于南通市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对南通市学田社区60岁以上人群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的知晓情况。结果:共297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非脑卒中者237例,卒中患者60例;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中,高血压83.2%,肥胖83.2%,糖尿病46.1%,心脏病43.1%,颈动脉狭窄39.1%;脑卒中预警症状知晓率中,突发一侧肢体无力85.9%,突然失语84.5%,平衡障碍57.2%,昏迷61.3%,头痛49.2%。文化程度和有脑卒中病史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知晓显著相关(P<0.05);医务人员是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知晓的主要来源(52.9%)。结论:本地区老年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的知晓率并不平衡,提示基于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老年人群的社区集中管理,应注重服务内容及方式的更新,以便进一步完善社区的脑卒中防控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以期制定有效的指导方案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阜阳颍西和西湖社区≥ 40岁6 0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筛查脑卒中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并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共筛查5 924例,高危人群共1078例(18.2%),男性高危人群检出率15.9%低于女性高危人群检出率20.2%(P < 0.01),其中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是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 < 0.01),男性高危人群血脂异常、吸烟率、肥胖/超重暴露率高于女性(P < 0.01)。对1 078例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彩超筛查,其中颈部血管彩超异常率为25.8%(278/1078),男性血管内膜增厚率及血管狭窄率均高于女性(P < 0.01和P < 0.05)。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率67.2%高于女性的38.1%(P < 0.01)。结论通过社区居民的筛查,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性加强防治和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 糖尿病患者是卒中高危人群,是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标人群。既往研究提示卒中防治知识的正确认知可明显减少卒中就诊延误、提高卒中救治效率。目前有关糖尿病患者卒中防治知识认知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卒中防治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2月-2017年9月,选择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卒中防治相关知识(如卒中的发生部位、常见危险因素、常见警示症状、急救处理、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及可预防性等),以及期望的卒中相关知识获取途径。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卒中相关知识得分的可能因素。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应答率87.0%。结果 调查对象对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3%~80.7%。在可干预卒中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知晓率最高〔80.7%(351/43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知晓率最低〔10.3%(45/435)〕;在不可干预因素中以年龄知晓率最高〔65.8%(286/435)〕,种族知晓率最低〔5.3%(23/435)〕。对常见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率为13.1%~76.8%,以对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的知晓率最高〔76.8%(334/435)〕,对抽搐的知晓率最低〔13.1%(57/435)〕。76.6%(333/435)的调查对象在面临突发卒中症状时选择“拨打120,呼叫救护车”。15.4%(67/435)调查对象知晓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但其中仅43.3%(29/67)能正确回答溶栓时间窗(<4.5 h);57.7%(251/435)的调查对象可正确识别卒中受累部位为脑;64.4%(280/435)调查对象认为卒中可以预防。卒中相关知识期望获取途径的前3位分别为社区医师指导〔74.0%(322/435)〕、专家讲座〔53.8%(234/435)〕和电视〔38.6%(168/43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有卒中病史或卒中家族史患者对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脑血管病史或卒中家族史及糖尿病病程是调查人群卒中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人群的卒中防治知识水平不足,尤其是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无脑血管病史、新发糖尿病人群更为明显。社区医师指导的卒中健康教育活动可能是改善糖尿病人群卒中防治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宁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易感人群,为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对济宁市某地区2008年度麻疹疫情报告确诊的738例新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738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占58.67%,女性占41.33%;年龄发病曲线呈现出两个峰值,分别在1岁以下(占37.53%)和20岁~35岁(占24.79%);发病人群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1.08%),其次为农民(占21.27%)、学生(占12.47%)、工人(占6.91%);人口分布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0.33%);发病季节集中于2~6月份(占88.75%);病例确诊为麻疹所需的平均时间为5.12±3.43 d。结论该地区麻疹新发病例以0~1岁儿童和20~35岁青壮年为主,发病人群集中于流动人口,提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控,同时医疗机构应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后发生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27例年龄52~88岁,平均(75.2±7.5)岁,缺血性脑卒中占26例(96.3%),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和心房颤动病史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具有脑卒中发生危险因素患者,手术前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围手术期要减少血压波动、控制血糖及对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复发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24例脑卒中新发病例为研究人群[不包括暂时性脑缺血(TIA)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调查影响复发的各种因素。随访时间分别为3个月、6个月、1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脑卒中复发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824例新发脑卒中,受访病例为1651例,失访病例为173例,占9.48%。失访者和受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1年复发比为15.26%。结论防治脑卒中复发应加强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史、TIA史、脑卒中家族史的预防,并做好血脂水平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湖南省湘潭市社区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所辖社区≥40岁的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初筛评估简表,对危险因素显现率及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统计分析的人数为10140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男性分别为33.6%、17.0%、5.4%、17.9%、32.7%,女性分别为30.7%、17.0%、4.3%、17.4%、30.9%。40、50、60、7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低于75分,异常率分别为35.01%、43.38%、51.11%、54.39%,总异常率为44.86%。具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5种危险因素暴露个体脑血流动力学积分低于75分,异常率分别为54.8%、48.1%、59.4%、37.0%、36.7%。结论:湖南省湘潭市五里堆社区人群在40岁以上有危险因素暴露的社区人群中,有45%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卒中风险水平升高,脑血管功能损害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在危险因素暴露人群中,尤其应加强有脑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卒中高危个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老年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61例老年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P=0.0203)、治疗方式(P=0.002)和高血压(P=0.0003)是老年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合并高血压的高龄NVAF患者应进行正规的抗栓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苏州市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姑苏区城北街道50岁以上人口进行整群抽样,并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脑卒中患病率为10.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非脑卒中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明显低于脑卒中组(P<0.05);年龄、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高血糖、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防治中应积极调控血糖、血脂、血压等,并积极倡导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锻炼,以减少脑卒中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脑卒中;危险因素;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中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5例中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并统计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深圳地区中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情绪障碍、血流改变、胆固醇、性别、职业、高血压是造成脑出血的主要因素。情绪障碍、血流改变、胆固醇、年龄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情绪障碍、血流改变和胆固醇是造成中年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实验组),其中105例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糖尿病;随机选择同期与实验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单纯糖尿病组20例、单纯高血压组40例及冠心病组20例。测定各组的胱抑素C水平,分析患者胱抑素C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当时、发病第2天和治疗后的胱抑素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或合并高血压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胱抑素C水平是缺血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与患者收缩压(r=0.593,P0.05)、血糖水平(r=0.534,P0.05)和年龄(r=0.568,P0.05)呈正相关。结论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可辅助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患者年龄较大且血压和血糖升高的同时应警惕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潜在的新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已明确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狭窄、吸烟、糖尿病、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等。随着对卒中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许多潜在的新危险因素如:ApoB-ApoA Ⅰ比率升高、腹部肥胖、C反应蛋白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遗传易感性、睡眠呼吸暂停、微量白蛋白尿、感染、药物滥用等。但要确定它们是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真正的危险因素,尚需要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本文综述国际上有关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3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3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进展性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升高,且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德市蕉城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现况及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德市蕉城区4个乡镇≥40岁常住人口为筛查对象,共筛选11588例,将其数据录入计算机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脑卒中风险评估,低危8508例(73.42%),中危1107例(9.55%),高危1960例(16.91%)。在40~79岁年龄段,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因素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吸烟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50岁组人群体力活动最少(79.33%)。高危人群中,男性1206例(61.53%),女性754例(38.47%)。结论宁德市蕉城区≥40岁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前3位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因素在40~79岁年龄段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雪杰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27-102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对脑卒中的预后影响。方法:筛选了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分析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心房颤动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80例脑卒中患者中,40例为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发生率达15%,而对照组住院死亡发生率为5%,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快速型房颤合并脑卒中16人,住院死亡率25%,房颤合并脑卒中24人,住院死亡率8%。结论: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快速型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也较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二者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中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65-66,68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于45岁的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青年组,同时期收治的大于45岁的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中老年组,再按脑卒中类型分为亚组,对已知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酗酒、吸烟、高血压比例最高,青年患者酗酒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但预后相似;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在青年患者和中老年患者中比例均较高,青年患者酗酒和吸烟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糖尿病和高血脂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患者(P〈0.05),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残疾、复发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患者(P〈0.05)。结论青年与中老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复杂.青年脑卒中预后优于中老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与脑卒中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12例脑卒中患者的血浆sdLDL水平,患者均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证实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梗死54例,腔隙性脑梗死32例,脑出血26例。对照组120例,性别、年龄匹配并经严格检查排除了脑卒中。观察各组间sdLDL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sdLDL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的血浆sdLDL水平为(1.65±0.31)mmol/L和(1.13±0.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14)mmol/L(P〈0.01);脑出血组的血浆sdLDL水平(0.48±0.19)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中的甘油三酯、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血浆sdLDL水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LDL/LDL〉50%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OR值=3.7,95%可信区间2.672~5.214,P〈0.001);sdLDL异常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LDL水平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