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15例显微镜直观下摘出眼内异物手术,其中8例为后极眼球壁磁性异物,7例为玻璃体内非磁性异物。手术适应证为屈光间质透明且异物(磁性)未与眼球壁发生牢固固定或为漂浮于玻璃体内的非磁性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屈光间质透明的视网膜表面磁性异物的摘出方法。方法对异物周围视网膜先进行激光光凝,光凝后1~3天视网膜水肿减轻后做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用磁铁吸出眼内异物,部分病例眼内注入膨胀气体以顶压异物着床处视网膜。结果23例(23眼)均一次将异物摘出。术后视网膜在位20眼(86.96%),发生视网膜脱离3眼(13.04%),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不变或提高18眼(78.26%),下降2行以上5眼(21.74%)。结论对于屈光间质透明的视网膜表面磁性异物先行激光光凝,再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摘出异物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眼战伤救治中,我们对35眼伤情复杂,屈光间质明显混浊的眼球内异物伤眼,进行了B超引导下的磁性试验,提高了对异物性质的确诊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是眼内异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现将我科1965年10月至1980年2月有此并发症28例病人分析报告于下: 一、临床资料我科在此期间共收治眼内异物患者1577人,其中眼内磁性金属异物继发视网膜脱离28例,占眼内异物住院患者总数的1.8%。由于眼内异物多数造成屈光间质浑浊,仅有21.7%能见到眼底。本文28例全部能见到视网膜脱离,其中能见到异物者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视力良好者不同方式经玻璃体磁性眼内异物摘出的效果.方法 46例(46只眼)磁性眼内异物者为研究对象,患眼屈光间质透明,术前矫正视力≥0.6,检眼镜下可见异物位于玻璃体腔或附着于视网膜,于伤后第2~6天手术.A组:12只眼,行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B组:15只眼,行局限性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C组:19只眼,行玻璃体全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术中进行局部视网膜光凝.结果 46例异物均顺利摘出.术后3个月:A组矫正视力均≥0.6,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B组13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2例发生视网膜脱离;C组15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4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于术前视力良好的磁性眼内异物,进行异物摘出时可选择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术.  相似文献   

6.
漂浮于玻璃体内的异物,由于其位置不固定,往往因体位的变更或眼球转动而致异物位置发生改变。因而,其摘出方法远较眼球壁异物的摘出方法复杂。根据691例玻璃体漂浮异物摘出手术,本文将其方法归纳为两大类,即屈光间质透明、异物可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5例手术,4例在电视下校正巴尔金氏定位误差后顺利摘出异物,本法不受屈光间质浑  相似文献   

8.
眼后段异物摘出方法--间接检眼镜下摘出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眼后段异物摘出方法。方法:对间接检眼镜直视下确诊的玻璃体内或无粘连的视网膜表面磁性异物,试行睫状体平坦部切口,间接检眼镜监视下脉冲电磁铁球外磁吸摘出方法。对间接检眼镜直视下确认的后极以外眼球壁或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采用间接检眼镜监视下、改良对应异物的眼球壁切口摘出方法。结果:本组20例(21眼)玻璃体内或视网膜表面无粘连磁性异物,6例后极以外眼球壁或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均一次顺利摘出,无一发生手术意外或手术并发症。结论:对部分屈光间质不太浑浊的眼后段异物,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进行异物定位、定性及在其监视下进行异物摘出,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9.
爆炸伤致球内非磁性异物,多因异物碎小多发,伴有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出血等屈光间质混浊而使手术困难。我们根据2例爆炸伤病例,前段玻璃体内异物大小不等,晶  相似文献   

10.
张贵森  庞秀琴  杨勋  张荷珍  张兰  王绍莉 《眼科》2003,12(2):109-109
眼内异物,特别是位于周边部的非磁性异物,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手术摘除有一定困难。2002年7~8月同仁眼科中心眼外伤科在显微眼内窥镜辅助下,顺利完成3例眼内异物取出术,术中术后均未见视网膜脱离,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爆炸伤所致眼内非磁性异物,多因异物碎小、多发、非金属性,伴有外伤性白内障等屈光间质的混浊而造成手术困难。我们利用自制抽吸针对2例前段玻璃体内非磁性异物和外伤性白内障,经睫状体平坦部行联合摘出手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例1,徐××,男,27岁。因锅炉爆炸伤  相似文献   

12.
UBM在眼外伤眼前节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娟  郭波  陈晓明 《眼科研究》2005,23(1):99-99
眼部外伤和眼内异物是眼科常见急症,以往依靠X线,CT和眼B型超声等联合诊断,但因屈光间质混浊,异物小效果欠佳,以致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失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异物的诊断率,明确异物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我们对47例眼外伤疑有前节异物的患者UBM检查,均成功检查出异物,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显微眼内窥镜在眼内异物摘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显微眼内窥镜在眼内异物摘出中的应用。方法 11例(12眼)眼内异物均在眼内窥镜下行玻璃体切除术摘出,并作视网膜光凝。结果 11例(12眼)均顺利摘出异物(100%),术中及术后随访所有患者都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显微眼内窥镜不受屈光间质和瞳孔大小等其他条件的影响,能够容易、安全、准确地摘出眼内异物。  相似文献   

14.
爪式异物钳     
眼球内非磁性异物的摘出大多是比较复杂的。而远离眼球壁且在玻璃状体内漂浮活动的异物,则摘出更为困难。为此,我们于1959年设计并开始应用了一种爪式异物钳,用于屈光间质未完全浑浊,通过瞳孔尚能看到的玻璃状体内漂浮活动的非磁性异物。最初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比较简单,结构粗糙,使用也不方便。1973年改进了设计,结构较为精密,使用也较方便。兹后,于1978年得到苏州医疗器械厂的协作,我们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设计。现已由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此型结构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异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玻璃体手术取出方法的优缺点。方法:35例(35只眼)眼内异物患者,伴严重眼内炎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2只眼,玻璃体出血机化16只眼。经眼底和超声检查伴视网膜脱离12只眼。玻璃体部分后脱离5只眼。异物为铁、铜、不锈钢、玻璃、石块、矿砂等,大小自0.5mm-25mm,大部分伴屈光间质混浊,异物停留在玻璃体、视网膜或球壁,经玻璃体手术取出,再结合切除混浊晶状体、环扎、气液交换、注硅油等。结果:异物一次取出成功34只眼,占97.1%。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高眼压、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术后视力下降6只眼,不变10只眼,好转19只眼。结论:玻璃体手术取异物能同时解除屈光间质混浊、眼内炎,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好的手术。但也有不少并发症,手术复杂,需仔细检查、设计周密,术中配合良好,才能达到取异物成功、并发症少的最理想后果。  相似文献   

16.
眼内异物误诊为眼睑异物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内异物是常见的眼外伤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误诊误治不在少数 ,现将我科 2 0 0 1年遇到的 1例眼内异物误诊为眼睑异物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 ,5 2岁 ,住院号 30 12 70。患者 3月 4日用铁锤敲打铁钉时 ,被铁钉飞起击中右眼睑 ,当时仅右眼睑流少许血 ,视力无下降 ,眼球无任何不适 ,伤后曾到当地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 :视力右眼 0 6,屈光间质透明 ,眼底未见异常 ;眼眶正侧位X线片报告为右眼眶内异物 ;眼部B超检查报告“未见眼内异物” ;CT检查为右眼眶内异物。当地医院诊断 :右眼睑异物。治疗上给予TAT 15 0 0u肌注 ,抗生素口…  相似文献   

17.
儿童眼外伤(十一)杨景存作者单位: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玻璃体内漂浮的非磁异物摘出法:玻璃体内漂浮的非磁异物的摘出,根据患眼屈光间质混浊与否,其摘出方法有所不同。凡屈光间质透明,经瞳孔能够看到异物的,可用异物钳或无齿镊直接夹取异物。...  相似文献   

18.
在眼内和眼眶异物的病例中,手术前的异物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眼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使用辅助检查技术作术前异物定位更属必须。使用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探测眼眶和眼内异物是一项较先进的辅助检查技术。为了探索CT在眼眶和眼内异物的探测和定位中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局限性,作者对诊断为眼眶和眼内异物的8个病人使用了CT定位检查同时在实验模型中对一组已知成分的眶内异物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眼后段眼内异物行玻璃体手术摘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56例(156眼)。其中非磁性异物128眼,伴玻璃体积血浑浊96眼,外伤性白内障81眼,视网膜脱离69眼,异物被纤维包裹33眼,伴眼内炎5眼,视网膜下异物2眼。手术均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切口。伴有晶状体浑浊者,先行晶状体摘出,再行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内异物;伴有视网膜脱离者,在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内异物后再行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术或气体或硅油填充。行I期或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或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本组3眼因异物较大,而采用角膜缘隧道切口摘出。术后观察3—6个月。结果本组156眼均经玻璃体手术成功摘出眼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的69眼均复位,伴眼内炎的5眼均得以有效控制。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手术可以去除屈光间质浑浊,同时摘出眼内异物、治疗视网膜脱离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切除眼球壁异物摘出术   总被引:25,自引:16,他引:9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在眼球壁异物搞出中的价值,对45例(50枚)眼球壁异物进行了分析。经玻璃体切除术摘出限内异物者35例(77.8%)。其余10例由于严重包裹粘连,采用后路法摘出者4例,方格定位法摘出者5例,总摘出率为97.8%。术后视力增加者25例。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有:切除混浊的屈光间质,为眼内异物的直视下摘出及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手术损伤小,能有效地保留原有的视功能;能预防和治疗眼内异物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