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曹巧云  李秀云  杨印楼 《临床荟萃》2001,16(21):984-98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和支气管哮喘均为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目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控制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首选药物 [1 ] ,但对 COPD的临床价值至今仍有争论 [2 ] 。我们对 2 4例 COPD患者进行了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的临床病情 ,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随机、双盲对照 ,前瞻性研究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5年 10月至 1999年 4月间门诊和住院患者 4 4例 ,随机分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组 (简称治疗组 )和未用该药对照组 (简称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3 8~ …  相似文献   

2.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简称NSAID)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确定的抗炎、镇痛效果,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炎性疾病、疼痛、软组织疾病和运动损伤的治疗,另外还用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预防。据统计,全球每天约有3千万人使用NSAID,仅美国每年就有7~10亿张NSAID处方。在国内,NSAID的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但是,NSAID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高,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气流非完全可逆性阻塞为特征。COPD是全球第2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全球COPD患者超过6亿,每年死亡300万例[1],是世界第4主要死亡原因[2]。在美国,每年COPD患者门诊治疗1636.7万例次,住院治疗50万例次,直接保健费用达180亿美元[3]。现有资料表明,COP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且男性高于女性[4]。COPD患者通常规则出现急性加重,研究发现其中位发作频率是2.4~3次/年[5],且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作频率高,戒烟可减少约1/3的急性加重[6]。COPD急…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护理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尤其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继发感染最为常见,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各种侵袭性治疗是导致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1]。继发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为主要病菌[2],隐球菌、曲霉菌亦有不少报道。我院2002年1月-200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见于手术或创伤、肢体制动、静脉内留置导管、恶性肿瘤、下肢感染或局部病变、血管性疾病及有DVT既往史的患者[1]。据Rathbun[2]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例,其中由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例。近年来,我国DVT的患病率也呈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肺部疾病[1]。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机会增加的影响,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因为其诊断较困难,误诊、误治率高,病死率也居高不下[2-3]。因而,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高分辨CT、真菌抗原及核酸检测等一些快速非介入性诊断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疾病。目前,全球DM总患病人数达2亿,预测到2025年这有一数字将超过3亿[1]。我国DM平均患病率已达3.2%~3.6%,患病人数大于4 000万,居世界第2位[2]。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控制不良可导致多种急慢性并发症,而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认识对  相似文献   

8.
门诊处方用药直接涉及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毒副作用则可危及其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作为一个医生 ,应当认真对待和谨慎审视自己的处方用药。为了解处方用药情况 ,笔者对本院2 0 35份门诊处方进行了调查 ,现将发现的一些问题报告如下 ,以馈同道共同吸取教训。1 关于青霉素 G、氨苄青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加入葡萄糖液(GS)静脉滴注的问题本资料静滴青霉素 G、氨苄青霉素 43张处方中 ,用生理盐水、5 % GS(含 5 % GNS)、10 % GS溶解稀释的分别占 6 .9%、6 2 .8%和 2 7.9% ,应用红霉素 5张处方均用 10 % GS。青霉素 G在中性的液体中比较稳定 …  相似文献   

9.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简称NAP)是粒细胞重要的酶标志之一,其酶的活性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常用于一些血液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有报告发现其活性的变化受到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影响[1]。因此我们对50例口服或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进行NAP活性的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家萱 《临床荟萃》2001,16(13):607
糖皮质激素以往多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 ,近几年已逐渐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患者。并已证明能改善呼吸道症状 ,提高肺功能 [1 ] ,控制病情 ,提高生活质量。为了探讨糖皮质激素在 COPD急性期的疗效 ,我们对 96例 COPD急性期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 2 0 0 0年住院 COPD急性期患者 98例 ,年龄 5 3~ 76岁 ,平均 (6 0± 5 )岁。其中男 6 3例 ,女 35例。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诊治规范草案”中急性加重期各项指标 [2 ] 。1.2 方法  98例患者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院 1 50 0张门诊处方作了调查 ,现报告分析如下。1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抽查 1 50 0张处方中 ,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956张 (63.7% ) ,单用抗菌药物处方 81 2张 (54.1 % ) ,2种抗菌药联用 52 3张 (34.9% ) ,3种及 3种以上抗菌药联用 72张 (4.8% )。如阿莫西林与乙酰螺旋霉素、头孢氨苄与利君沙合用 ,前者为繁殖期杀菌药 ,而后者为速效抑菌剂 ,抑制细菌的繁殖而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 ,从而妨碍前者发挥杀菌作用 [1 ] ,互相呈拮抗作用。头孢唑啉钠与庆大霉素合用 ,则使肾脏毒性加剧。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青霉素作用虽与其血中药物浓度有…  相似文献   

12.
张金巧  王金铠  宋晓宁  吕鸿雁 《临床荟萃》2008,23(14):1023-102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累及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有效率约80%[2]。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应用这类药物还可以引起感染,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等并发症。重症难治性SLE 2年和5  相似文献   

13.
强的松(又称泼尼松)是一种特性及用途与强的松龙(又称氢化泼尼松)相同的合成糖皮质激素,为临床常用的口服抗炎药物,多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血液病等。强的松本身为非活性物质,口服后在体内必须经过肝脏代谢转化(羟基化)为有效代谢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疾病,其特征是纤维化组织在肺实质内异常积聚,该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预后极差[1]。研究表明,血清中的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vonden Lungen-6,K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 MMP7)是评估IPF进展的重要标记物[2、3]。肺部超声近年来也被广泛的用于肺纤维化的研究。然而,目前对于肺部超声评分与KL6及MMP7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先前我们团队经临床实践证实改良肺部超声评分法可用于评估肺间质疾病的严重程度[4、5],但不甚清楚此改良法是否可反映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本文旨在研究改良肺部超声评分法与肺纤维化程度及其血清KL6及MMP7相关性,为临床评估肺纤维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预后的关键[1-2],既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还能减缓肝硬化进程,甚至实现肝组织结构重塑和肝硬化逆转[1-3]。干扰素是最早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抗病毒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患者耐受性较差[4]。因此,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倾向于使用其他抗病毒治疗方法,如口服核苷(酸)类似物[5]。口服核苷  相似文献   

16.
药源性癫痫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但药物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能对患者造成损害、残疾、甚至死亡。药源性疾病现已成为主要疾病 ,在美国 ,它位于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成为第 5位导致死亡的疾病。据报道 [1 ] ,美国医院患者发生的药源性损害而死亡病例每年约 1 0万。这一切说明 ,药源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成为全球性问题 ,应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报导的有关药物所致癫痫 ,综述如下。1 抗菌药物1 .1 头孢唑啉 据郭建军等报道 [2 ] ,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唑啉钠 3g,2次 /d,静脉滴注。用药第 3天出现…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我国10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1]。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患者发生以呼吸道症状加重为特征住院治疗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DM)是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就糖尿病或高血糖与COPD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脊髓血管畸形,临床相对少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未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的SDAVF常常被误诊为急性脊髓炎而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从而造成疾病急性加重,导致患者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严重影响预后。本文回顾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3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急性加重的SDAVF病例,探讨其误诊误治的原因,以提高对SDAVF的认识,引起神经科医师的充分重视,并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老年性疾病如肿瘤、慢性肺疾病等发病率不断上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创医疗操作增多等因素,使深部真菌感染率呈增长趋势[1].院内感染中,真菌感染比例逐年上升,其中以肺部真菌感染占第一位[2].分析真菌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肺部原发病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必特、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可必特、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静脉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和使用天数,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天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喘息、胸闷、气急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轻(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给予可必特、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并能减少静脉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