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叉状成形术重建肘关节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肘关节功能障碍或僵硬系化脓性肘关节炎、肘关节结核、类风湿性肘关节炎及肘关节骨折等疾患的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自1982~1995年期间,作者对26例28肘关节采用叉状成形术重建肘关节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本组26例28肘;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放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后肘关节僵硬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后肘关节僵硬,于本院行开放松解术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3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优13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95.00%。[结论]开放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肘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外源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采用肘关节松解术加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6-42岁,平均30.5岁.原始损伤:肱骨髁上骨折3例,肱骨髁间骨折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桡骨小头骨折5例,孟氏骨折3例.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平均为13个月.11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4例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1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肘关节松解术,术中保留维持关节稳定的主要韧带,彻底清除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完成后以带轴外固定支架固定肘关节,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3~2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4°±26°恢复到术后9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1,P<0.05).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42±11)分增加到术后(84±16)分,其中优3例,良8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68.8%,例(87.5%)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未发生感染、肘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尺神经麻痹,2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肘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和特有位置,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及肘关节僵硬5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肱骨髁上骨折18例,髁间粉碎性骨折8例,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并尺骨冠突骨折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例(合并有内髁骨折),肱骨下1/3骨折18例,其中合并尺神经牵拉性损伤5例,肱动脉受压桡动脉搏动消失3例,骨折患者术前肘关节功能正常;肘关节僵硬10例,肘关节活动度为0°~40°,平均为20°,根据Morrey分类,非常严重的僵硬8例(活动范围≤30°),严重僵硬2例(活动范围30°~60°)。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后行肘后正中S形切口,在深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肘关节僵硬的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肘关节镜下行滑膜骨赘清理、关节囊松解、游离体取出、关节结构成型,术后均行专业康复功能训练,观察比较围手术期前、后肘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的差异,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肘关节副韧带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异位骨化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进行评估,VAS评分术前(6.17±1.07)分,术后(2.94±0.65)分;肘关节Mayo评分术前(44.41±3.42)分,术后(93.23±1.71)分;HSS评分术前(45.29±6.69)分,术后(88.41±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度显著改善。 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肘关节僵硬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关键点和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0~67岁,平均(50.0±20.1)岁。患肘为左肘7例,右肘6例;创伤后僵硬9例,关节滑膜炎及退变性关节炎导致肘关节僵硬4例。13例患者均采用肘后正中入路,对于术前有明显尺神经症状1例患者采用尺神经前置术。对于术前因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1例患者行桡骨头切除术。结果 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5±4.2)个月。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8.73±6.28)分,与术前(58.85±8.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1.26±7.38)°,较术前(43.46±13.60)°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1例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短期桡神经症状。结论应用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在保证肘关节稳定的前提下,配合积极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创伤导致的肘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行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松解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原始损伤诊断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1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异位骨化1例,肘关节中度疼痛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2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中度疼痛3例。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周~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观察组获优27例、良10例、中1例,优良率97.4%;对照组获优12例、良2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4.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型肘关节僵硬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传统松解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肘关节开放松解联合内固定取出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80例因肘关节僵硬行肘关节开放松解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同时行内固定取出术分为两组,其中39例为无内固定组(A组),41例为同时行内固定取出术组(B组)。除原始损伤类型(P0.05)外,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肘部僵硬程度和异位骨化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后尺神经症状、异位骨化复发及再骨折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7个月;B组12~20个月,平均16.1个月。A组5例(12.8%)、B组4例(9.8%)出现尺神经症状,A组1例(2.6%)、B组1例(2.4%)异位骨化复发,B组1例(2.4%)发生再骨折;比较两组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肘关节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69),但A组MEPS评分高于B组(t=2.36,P=0.02)。A组MEPS获优16例,良16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达82.1%;B组为优10例,良2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85.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69)。结论肘关节松解联合内固定取出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安全有效,但应注意预防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创伤导致的肘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行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松解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原始损伤诊断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1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异位骨化1例,肘关节中度疼痛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2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中度疼痛3例。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周~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观察组获优27例、良10例、中1例,优良率97.4%;对照组获优12例、良2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4.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型肘关节僵硬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传统松解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信结合情景图示的健康教育在肘关节僵硬行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肘关节僵硬行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2021年1~6月) 45例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2021年7~12月)45例患者给予微信结合情景图示的健康教育,即情景图示内容设计为连环画,纳入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进行院内外线下和线上健康教育。结果两组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结合情景图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肘关节僵硬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个性化手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并且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5-03采用手术治疗的76例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术后1年采用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评定疗效,按结果分为关节功能优良组和关节功能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异位骨化、关节僵硬时间、手术次数、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76例均随访满1年。术后1年肘关节功能操练活动范围(118.6±21.2)°,前臂旋转范围(141.5±20.8)°,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采用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评定疗效:优42例,良24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异位骨化、关节僵硬时间、手术次数、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均会对术后疗效产生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异位骨化、关节僵硬时间是影响术后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获得良好疗效,但术前需注意对出现异位骨化及关节僵硬时间较长的患者加以重视,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利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8例,均行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肘关节。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平均86.5分(78~93分)。优16例,良12例。结论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增强肘关节的稳定性,使肘关节早期、安全的功能煅练,利于防止肘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及损伤韧带的修复,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通常经过主动锻炼、药物薰洗、适当按摩治疗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例因肘部创伤较重,关节面损害或固定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的肘关节活动受限,治疗则比较困难。我们对肘关节僵硬超过6个月,且经规范治疗而活动度未见改善者,采用针刀松解,效果较显著。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6岁,最大72岁,最小39岁。左侧5例,右侧3例。其中有肘关节脱位史3例,肱骨髁间骨折术后2例,尺骨鹰嘴骨折术后1例,退行性关节炎2例。X线片显示关节前缘有小骨块2例,肱骨小头关节面不平整3例,肱骨滑车形态改变2例,肱骨鹰嘴窝变形1例。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5年1~6月收治12例创伤后肘关节发生僵硬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8~56岁,平均40岁.应用铰链外固定支架对患者僵硬肘关节进行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6~26个月,平均20.8个月,患者肘关节平均最大屈曲活动度从术前的62.1°改善为术后107.1°,平均最大伸展活动度从术前的32.5°改善为术后21.7°,总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的29.6°改善为术后85.4°,Mayo评分从术前44.6分改善为术后80.4分.结论 采用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技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僵硬肘关节的最大屈伸活动度及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报告手术松解和术后康复治疗外源性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1999年12月~2002年2月,对14例肘关节僵硬进行手术松解,经内、外侧或联合入路,保留关节内侧副韧带的前束和外侧副韧带的尺束,彻底清除关节周围的异化骨,挛缩的次要韧带和关节囊,恢复肘关节活动度。术后配合康复理疗。结果随访6~25个月,平均14.2个月。患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术后较术前平均增加75°;术后平均最大伸展度为7.9°,平均最大屈曲度为110.7°。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关节不稳,明显疼痛等并发症。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术前关节功能良3例,中9例,差2例;术后关节功能优11例,良2例,差1例。结论对于外源性创伤后肘关节僵硬,适时手术松解及术后康复有利于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的特殊性与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回顾16例肱骨陈旧性骨折,包括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1例,根据就诊时肘关节功能情况及随访X线表现选择合适时机开始功能锻炼。结果16例获得随访6-24个月。非手术治疗优良率100%,手术治疗者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2例,完全恢复1例,肘关节僵硬1例。结论肱骨陈旧性骨折有其特殊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手术治疗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切开松解术治疗32例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患者资料,男13例、女19例;年龄(38.5±15.6)岁(范围17~66岁);肱骨远端骨折术后12例、桡骨头骨折术后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侧卧位放大镜辅助下内外侧小切口手术松解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侧卧位放大镜辅助下内外侧小切口松解手术治疗的16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9~57岁,中位年龄33.5岁。病因:尺骨鹰嘴骨折6例,肘关节脱位4例,内上髁骨折2例,桡骨头骨折4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尺骨冠突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2种病因。病程5~60个月,中位病程8个月。术前合并尺神经麻木症状12例,异位骨化6例。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58.63±22.3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3±1.6)分,Mayo评分为(71.9±7.5)分。记录患者内、外侧切口长度;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手术前后患侧肘关节Mayo评分、VAS评分、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外侧切口长度为3.0~4.8 cm,平均4.1 cm;内侧切口长度为2.4~4.2 cm,平均3.0 cm。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9.2个月。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存留轻微肘关节疼痛,3例残存轻微尺神经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8月手术治疗的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26~45岁,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7例;Ⅱ型5例;无Ⅲ型患者。桡骨头骨折按Hotchkiss改良的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0~16个月,评价肘关节活动情况,并进行Mayo功能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无骨折不愈合发生,无感染。肘关节屈0°~20°,伸110°~140°,平均120.6°,前臂旋前40°~70°,旋后50°~80°,平均旋转范围124°,Mayo功能评分:优7例,良3例,中2例。3个月后1例出现肘关节僵硬,3例出现异位骨化。[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造成肘关节严重不稳定,手术应尽快恢复肘关节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等,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后方经尺骨鹰嘴入路,解剖型钢板或重建钢板双柱固定治疗,对骨折愈合及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获6~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末次随访按改良Cassebaum法评定肘关节功能:优1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术后出现1例创伤性关节炎,尺神经麻痹1例,未发生肘关节挛缩及僵硬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野暴露充分、内固定稳固、可促进早期进功能锻炼,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