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氯化汞及药物对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7组.对照组(10只)经口灌胃生理盐水(NS)2 ml/次,每天1次;高Hg、高Hg+二巯丙磺钠注射液(DMPS)、高Hg+DMPS+卡马西平组(各5只)按17 mg/kg经口灌胃HgCl2溶液;低Hg、低Hg+DMPS、低Hg+NS组(各5只)按8.5mg/kg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7组均连续灌胃18~22d.汞染毒组动物出现汞中毒症状后,处死高Hg和低Hg组大鼠和对照组5只大鼠.随后高Hg+DMPS和低Hg+DMPS组用DMPS按28 mg/kg腹腔注射驱汞2个疗程(驱汞3 d,休息4d为一疗程);高Hg+DMPS+卡马西平组用DMPS+卡马西平(按16.82mg/kg 经口灌胃,每天1次,共14d);低Hg+NS组腹腔注射NS 1 ml/次,方法同DMPS.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灌注,固定,取出脊髓L5-6节及L5、L6两侧DRG并制成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DRG和脊髓CGRP表达水平.结果 汞染毒组大鼠DRG和脊髓CGRP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反应物平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Hg+DMPS和低Hg+DMPS组用DMPS驱汞两疗程及低Hg+NS组腹腔注射NS两周期后均未见CGRP表达显著减弱,驱汞后,高Hg+DMPS+卡马西平组与高Hg+DMPS组比较,DRG和脊髓CGRP平均灰度显著提高,平均面积减少(P<0.05).结论 亚急性HgCl2中毒大鼠DRG和脊髓CGRP表达显著增强,卡马西平联合DMPS能够有效抑制CGRP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对氯化汞染毒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P物质(SP)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7组。对照组(10只)经口灌胃生理盐水(NS)2ml/次,每天1次;A、B、C组(各5只)按17mg/kg;D、E、F组(各5只)按8.5mg/kg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7组均连续灌胃(20+2)d。处死A、D组大鼠和对照组5只大鼠,随后B、E组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DMPS)按28mg/kg腹腔注射驱汞两疗程;C组用DMPS(28mg/kg)+卡马西平(按16.82mg/kg经口灌胃qd×14d);F组腹腔注射NS1ml/次。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灌注固定取出脊髓L5-6节及L5、L6两侧DRG并制成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DRG和脊髓SP表达水平。结果染汞组大鼠DRG和脊髓SP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E组用DMPS驱汞两疗程及F组腹腔注射NS两周期后均未见SP表达显著减弱,C组用DMPS+卡马西平显著降低DRG和脊髓SP平均面积,提高平均灰度(P〈0.05)。结论亚急性氯化汞染毒大鼠DRG和脊髓SP水平显著增高,卡马西平联合DMPS能够有效抑制SP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gCl2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大剂量组按17 mg/kg(1/4 LD50)经口灌胃HgCl2溶液,1次/d。小剂量组按8.5 mg/kg(1/8 LD50)经口灌胃HgCl2溶液,1次/d。对照组经口灌胃生理盐水2 ml,1次/d,3组均连续灌胃(20±2)d。染汞组建成亚急性汞中毒模型后,各组均处死5只雄鼠,留5只雌鼠作药物干预试验。染汞组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DMPS)按28 mg/kg腹腔注射驱汞2个疗程,小剂量组仅用DMPS,大剂量组在用DMPS的期间内,按29.22/(kg.d)经口灌胃己酮可可碱(POF)溶液14 d。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灌注固定取出脊髓L5-6节并制成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聚合物(SABC)法测定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大、小剂量组GFAP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MPS+POF显著降低GFAP阳性细胞率,提高平均灰度值,单纯应用DMPS无此作用。结论亚急性HgCl2中毒大鼠脊髓GFAP表达上调,POF能够有效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化汞(HgCl2)对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60~20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高、低剂量染汞组分别按17.0、8.5mg/kg经口灌胃HgCl2溶液,对照组经口灌胃生理氯化钠溶液2ml/次,均每天1次。3组连续灌胃(20±2)d。染汞组制成亚急性汞中毒模型后,各组均处死5只大鼠,留5只作药物干预实验。两组均用二巯丙磺钠(DMPS)注射液按28mg/kg腹腔注射驱汞2个疗程(驱汞3d,休4d为1个疗程),高剂量组加用己酮可可碱(POF,29.22mg/kg经口灌胃qd×14d)。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灌注固定取出脊髓L5-6节及两侧L5、L6脊神经节,制成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脊髓和脊神经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高、低剂量染汞组脊髓及脊神经节GFAP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MPS POF显著降低GFAP阳性细胞率,提高平均灰度值(P<0.05),单纯应用DMPS无此作用。结论亚急性HgCl中毒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GFAP表达上调,DMPS联合POF可以显著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5.
HgCl2中毒大鼠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上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HgCl2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5♀,5 ♂).①大剂量组,按17 mg/kg(1/4LD50)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②小剂量组,按85 mg/kg(1/8LD50)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③对照组,经口灌胃生理盐水2ml,每天1次.三组均连续灌胃(20±2)d,染汞组制成亚急性汞中毒模型后,各组均处死5只雄鼠,留5只雌鼠作药物干预实验.用二巯丙磺钠(DMPS)按28 mg/kg腹腔注射驱汞2疗程,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组加用己酮可可碱(POF),小剂量组仅用DMPS.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灌注固定取出脊髓L5-6节并制成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 两染汞组GFAP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MPS+POF显著降低GFAP阳性细胞率,提高平均灰度值,单纯应用DMPS无此作用.结论 亚急性HgCl2中毒大鼠脊髓GFAP表达上调,POF能够有效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6.
HgCl2染毒大鼠的胫神经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HgCl2对SD大鼠胫神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急性毒理学实验组(40只)、高、低剂量连续染毒组、对照组(各10只雌雄各半).急性毒理学实验组分4个剂量组,分别一次染毒HgCl221.5、46.4、100.0、215 mg/kg,按霍恩法求出HgCl2经口灌胃LD50.高、低剂量连续染毒组按17 mg/kg(1/4 LD50)和8.5 mg/kg(1/8 LD50)分别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对照组每天1次经口灌胃2 ml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0±4)d,建立亚急性汞中毒动物模型后,高、低剂量各组和对照组均处死雄鼠,留雌鼠作药物干预实验.用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按28mg/kg腹腔注射驱汞2个疗程.造模后和驱汞后,分别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胫神经超微结构.同时测定尿汞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SD大鼠经口灌胃LD50为68.1 mg/kg.高剂量染汞组中有7只出现汞中毒,其中2只大鼠(雌雄各1只)出现疼痛表现.低剂量组中有6只出现汞中毒,无疼痛大鼠.高、低剂量组大鼠于驱汞前后尿汞、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汞中毒大鼠胫神经出现脱髓鞘及轴索的改变,DMPS驱汞2个疗程未能阻止神经病变进展.结论 亚急性HgCl2中毒可以导致SD大鼠胫神经变性.  相似文献   

7.
汞对大鼠周围神经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化汞(HgCl2)对胫神经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60~20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大剂量染汞组按17mg/kg(1/4 LD50);小剂量染汞组按8.5mg/kg(1/8 LD50),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对照组经口灌胃生理盐水2ml/次,每天1次,三组均连续灌胃(20±2)d。染汞组制成亚急性汞中毒模型后,用二巯丙磺钠(DMPS)驱汞2个疗程(14d)。分别于驱汞前和驱汞后分批处死大鼠,取其胫神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剂量染汞组中有7只出现汞中毒,其中1只雄鼠出现疼痛表现。小剂量组中有6只出现汞中毒,均无疼痛表现。电镜放大4000至20000倍见:汞中毒大鼠胫神经出现脱髓鞘和轴索病变,DMPS驱汞2个疗程未能阻止周围神经病变。结论亚急性HgCl2中毒可导致SD大鼠胫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几种物质对汞致大鼠肾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次染汞致大鼠肾脏氧化损伤作用并观察2-氨基4-(S-丁基磺酰亚氨)丁酸(BS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it C)和二巯丙磺钠(DMPS)预处理对汞致肾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成8组:对照组1组,染汞组3组,分别皮下注射0.75、1.5或2.5 mg/kg的氯化汞溶液,预处理干预组4组.BSO预处理组先腹腔注射BSO 0.5 mmol/kg体重,4 h后皮下注射0.75 mg/kg HgCl2溶液.其他3个预处理组中,先分别腹腔注射GSH 3 mmol/kg,Vit C 4 mmol/kg或DMPS 200 μmol/kg体重,2 h后皮下注射2.5 mg/kg HgCl2溶液.测定肝脏、肾皮质和尿汞含量以及肾皮质中GSH、丙二醛(MDA)、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结果染汞后肝、肾皮质和尿汞含量随染汞剂量加大而增加.BSO预处理组肾皮质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75 mg/kg HgCl2组,而GSH含量则与此相反.GSH、Vit C和DMPS预处理组肾皮质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2.5 mg/kg HgCl2组;GS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 mg/kg HgCl2组.Vit C和DMPS预处理组肾皮质GSH含量也显著高于2.5 mg/kg HgCl2组. 结论肝脏、肾皮质和尿汞含量随染汞剂量而增加.BSO预处理可增强汞致肾脏氧化损伤作用,而GSH、Vit C和DMPS预处理则对汞致肾脏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对汞中毒不同脏器汞的驱排效应及谷胱甘肽(GSH)抗氧化联合治疗对汞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19年2月,将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A组)、氯化汞阳性对照组(B组)、治疗组(C组:肌肉注射DMPS 15 mg/kg、D组:肌肉注射DMPS 30 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化镉(CdCl_2)对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以及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小鼠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健康成年ICR雄鼠随机分为CdCl_2 2.0、1.0和0.5 mg/kg处理组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各组经腹腔注射CdCl_2,连续14 d。末次染毒后进行旷场实验;颈椎脱臼处死取脑组织,测定活性氧(ROS)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CAM-1的表达,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脑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HE染色大脑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随CdCl_2剂量的增加,实验动物体重增长程度下降(P<0.05),CdCl_2 2.0 mg/kg组体重增加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旷场实验中,CdCl_2 2.0 mg/kg组跨越格子数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5)。CdCl_2 2.0和1.0mg/kg组小鼠脑组织中ROS水平增高(P<0.05)、CdCl_2 2.0 mg/kg组TNF-α表达增加(P<0.05),ICAM-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和Western blot均提示,CdCl_2 2.0 mg/kg组NF-κB P65表达增加。病理检查发现,CdCl_2 2.0 mg/kg组大脑皮质及海马层细胞稀疏。结论镉暴露后小鼠脑组织中ROS表达增加,ROS可以激活NF-κB通路,上调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预投D-青霉胺(DPA)和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对急性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无机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第1组以5ml/kg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第2~4组分别皮下注射0.75,1.5,2.5mg/kgHgCl2溶液。第5,6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DMPS、DPA200μmol/kg,2h后再投与2.5mg/kg HgCl2溶液。染毒12h后,收集12h尿样,测定尿汞含量。染毒48h后。切取肾脏和肝脏,测定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DMPS可显著降低肾脏MDA含量,而DPA对肾脏MDA含量没有影响。DMPS和DPA对肝脏MDA的变化没有影响。DMPS和DPA两干预组在肾脏和肝脏中GSH含量和GSH-Px活力都明显高于2.5mg/kg染汞组,差异有显著性。DPA能显著降低肾脏汞的含量。结论 DMPS可显著减轻汞在肾脏的氧化损伤,但对肝脏没有影响。DPA对汞在肾脏和肝脏氧化反应都没有影响。DMPS能减少肾脏和肝脏GSH的耗竭,而给予DPA只能防止肾脏GSH的耗竭,对肝脏GSH影响不大。DMPS和DPA能防止GSH-Px耗竭。DPA可减少汞在肾脏的蓄积量,致使汞分布到其他组织器官中,而DMPS不能引起汞的这种分布。  相似文献   

12.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5):425-426
为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间歇治疗汞超标的临床疗效,将46例长期从事汞作业尿汞高于生物接触限值的慢性汞超标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DMSP间歇肌肉注射驱汞治疗,治疗组自驱汞用药开始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结果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MPS驱汞后尿汞值基本恢复正常,疗效与对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2,P=0.736)。驱汞后治疗组尿β_2-MG、α_1-MG分别由(5.08±1.01)、(20.78±1.21)降至(4.12±1.04)、(16.34±2.23)μmol/L,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MPS为驱汞治疗的基础,早期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增强患者驱汞的承受能力,修护部分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剂量二巯丙磺钠(DMPS)驱汞治疗对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铁、钙、镬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1例汞中毒患者进行驱汞治疗(0.125 mg/d肌内注射,连续用药3 d),并测定和分析治疗前后尿汞及全血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11例汞中毒患者治疗前尿汞明显超标,驱汞治疗3 d后,尿汞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治疗前后血锌、血铜、血铁、血钙、血镁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尿汞与血铜、血锌、血铁间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265、-0.181、0.203),而与血钙、血镁间呈中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7、0.400),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DMPS能有效驱汞,对血锌、血铜、血铁、血钙、血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锌 硒对汞致大鼠听力损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汞中毒对大鼠听力功能的损伤以及锌、硒对大鼠听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汞中毒组(B)、锌保护组(C)和硒保护组(D)四组。B、C、D三组分别用氯化汞(4 mg/kg)、氯化汞(4 mg/kg)和硫酸锌(4 mg/kg)、氯化汞(4 mg/kg)和亚硒酸钠(2 mg/kg)连续灌胃30 d,正常饲料和去离子水喂养,对照组正常饲料和生理盐水喂养,30 d后脑干电诱发电位测定大鼠听力功能。结果:B组大鼠脑干电诱发电位Ⅰ、Ⅱ波潜伏期明显长于A组,波峰明显低于A组,C、D组大鼠脑干诱发电位Ⅰ、Ⅱ波潜伏期没有延长或是延长不明显,波峰有所下降或是下降不明显。结论:B组大鼠听力明显下降,锌、硒对汞致大鼠听力功能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具有较强的保护雄性大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BSO、GSH、VC和DMPS对汞肾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染汞的肾脏毒性作用并观察2氨基4(S丁基磺酰亚氨)丁酸(BS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C)和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预处理对汞肾脏毒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成8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低、中、高剂量染汞组,分别皮下注射0.75、1.5和2.5mg kg的氯化汞溶液,第5~8组为预处理干预组。BSO预处理组先腹腔注射BSO0.5mmol kgbw,4h后皮下注射0.75mg kgHgCl2溶液。其他3个预处理组中,先分别腹腔注射GSH3mmol kg,VC4mmol kg或DMPS200μmol kgbw,2h后皮下注射2.5mg kgHgCl2溶液。注射容量均为5ml kgbw。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注射12h后收集大鼠12h尿液,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切取肝脏和肾皮质样品。测定肝脏、肾皮质和尿中汞含量;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含量。结果染汞后肝、肾皮质和尿汞含量随染汞剂量加大而逐渐增加。肾皮质汞含量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组肝汞含量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尿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SO预处理组和单纯0.75mg kgHgCl2组比,使肝汞含量增加,肾皮质和尿汞含量降低。GSH、VC和DMPS预处理组肝汞含量显著低于单纯2.5mg kgHgCl2组。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随染汞剂量加大而升高,且2.5mg kgHgCl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75和1.5mg kg HgCl2组。BSO预处理组尿NAG、ALP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显著高于单纯0.75mg kgHgCl2组和对照组。GSH、VC和DMPS预处理组和单纯2.5mg kgHgCl2组相比,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随着染汞剂量增加,肝脏、肾皮质和尿汞含量也增加。BSO预处理可增强汞的肾脏毒性作用,而GSH、VC和DMPS预处理则对汞的肾脏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茶素对大鼠不同照射时期肺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阐述其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表法分为4组:A组10只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B组10只为单纯儿茶素组,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C组10只为单纯照射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D组10只为照射+儿茶素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每组各5只大鼠于照射后2周及6周处死,取肺组织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C组大鼠2周和6周时肺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损伤,D组急性肺炎性改变较C组明显减轻;A组和B组大鼠肺组织免疫组化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C组的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5),D组阳性细胞数则介于两者之间,也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儿茶素具有抑制TGF-β1、TNF-α蛋白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维拉帕米对内毒素(LPS)刺激的大鼠肝致炎/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对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A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B组为等渗盐水 LPS10mg/kg;C、D、E、F组为不同剂量维拉帕米组,分别给予维拉帕米1、2.5、5和10 mg/kg LPS 10 mg/kg;G组为维拉帕米对照组,维拉帕米10 mg/kg.取大鼠肝匀浆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中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EMSA)测定肝NF-κB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结果:内毒素可诱导肝组织中TNF-α、IL-6和IL-10表达增加(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P<0.01),同时诱导肝组织NF-κB的活化(P<0.01).维拉帕米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内毒素诱导的肝TNF-α、IL-6和NF-κB的生成,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增加肝组织IL-10的表达,并且与维垃帕米剂量相关.结论:不同剂量维拉帕米以剂量依赖方式调节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致炎/抗炎因子的表达,同时抑制NF-κB的活化,改善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驱汞治疗对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无机汞肾损伤及治疗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氯化汞溶液建立亚慢性汞中毒肾脏损伤大鼠模型,阴性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0.9%NaCl注射液,模型建好后治疗组大鼠肌肉注射DMPS驱汞治疗,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0.9%NaCl注射液,治疗结束后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筛选出差异基因385个;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筛查出差异基因183个;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筛查出差异基因223个。DMPS治疗有效基因中明显差异表达基因23个,其功能涉及毒物、异物代谢,氧化应激应答,炎症应答,转录调节,离子转运和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凋亡,胶原纤维、软骨的形成,神经递质代谢,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等方面,并得到RT-PCR方法的验证。[结论]DMPS驱汞治疗可使汞中毒肾脏损伤差异基因得到明显恢复,这些明显恢复的基因可能在汞中毒肾脏损伤的发生和DMPS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D-青霉胺(DPA)和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对汞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第1,2组分别皮下注射0.9%氯化钠和2.5mg/kgHgCl2溶液。第3,4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200μmol/kg DMPs和DPA,2h后再皮下注射2.5mg/kg HgCl2溶液。染毒12h后,收集12h尿样,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尿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尿蛋白和尿汞含量。染毒48h后,腹主动脉采血和切取肾皮质和肝脏,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和肾脏、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脏汞和肾脏汞含量。结果 DMPS和DPA显著降低染汞大鼠组尿NAG、ALP活性,血清尿素氮(BUN)和尿蛋白含量,以及肾MDA和GSH含量及GSH-Px的活性,但对尿汞肾汞含量影响不大。结论 预先注射的DMPS和D队能明显减轻急性汞致肾的损伤,DMPS的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肺组织核因子-kappa B(NF-κB)的变化及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干预效果,以探讨百草枯致肺损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PQ染毒组56只、PDTC干预组46只.染毒组和十预组给予生理盐水稀释PQ80 mg/kg一次性灌胃后2 h,染毒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DTC干预组给予PDTC 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kg灌胃后2h,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TGF-β1、TNF-α及PDGF水平,并分析它们分别与肺脏系数、羟脯氨酸含量的关系;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定肺组织NF-κB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IL-1β含量1、3、7 d明显升高,TGF-β1、TNF-α含量各时段均明显升高,PDGF含量7、14、28、5 6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TNF-α分别与肺脏系数成正相关(r=0.37,0.46,P<0.05或P<0.01),TGF-β1、PDGF分别与羟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r=0.56,0.89,P<0.01);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肺组织NF.KB活性1、3.7、14 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染毒组比较,干预组血清IL-1β、TGF-β1、TNF-α、PDGF含量明显降低,相应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组织NF-κB活性1、3、7、14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F-κB活化及细胞因子IL-1β、TGF-β1、TNF-α、PDGF的过度表达是参与PQ致肺损伤的重要机制;PDTC通过抑制NF-κB活化进而抑制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