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及合并损伤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03: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在颌面部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占颌面部骨折的40.8%;交通事故(48.4%)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合并损伤以颅脑损伤最多见。【结论】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以交通事故伤多见。颌面部创伤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骨折发生的数量、部位等与致伤原因、受力部位及相应的解剖结构有关。颅脑损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损伤60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颌面部创伤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的60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讨论。结果软组织损伤并面骨损伤占66.60%,20~45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占85.oo%,男性最多,占70.00%,交通肇事是主要致伤因素,占83.33%,对骨折治疗以钛板坚强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口腔颌面部损伤在口腔疾病中呈上升趋势,好发于青壮年,对绝大多数骨折的治疗以坚强内固定为佳。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9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发病特点,急救及颌面部骨折的治疗,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外伤以男性青壮年多见,且严重损伤及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治疗则应根据情况采用全身和局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蒋健 《中外医疗》2011,30(2):41-41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2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人数的29.4%。男女比例为8.92∶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病原因中占首位,占43%颌面损伤以骨折为主,其中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5.
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骨骨折较常见.加强对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救治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极为重要,1993~1998年我院共收治口腔颌面部骨折58例.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颌面部骨折并发颅脑损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颌面部骨折并发颅脑损伤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救治无效死亡,78例治愈,13例咬(牙合)紊乱(轻度)。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并发颅脑损伤,应首先救治颅脑损伤,待病情平稳后,及早处理颌面部骨折,减少创伤致残和陈旧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763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763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84年1月~2004年5月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763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14.3%,男、女比例为3.51∶1,20~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42.99%;颌面损伤以骨折为主,其中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颅脑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交通伤和面中部骨折具有较高的损伤严重度评分。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邱晓峰 《吉林医学》2010,31(12):1675-1676
目的:分析24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46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人数的14.7%。男女比例为4.46: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病原因中占首位,占43%颌面损伤以骨折为主,其中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损伤6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口腔颌面部损伤后临床特点。方法 对 6 94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94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例中软组织损伤 4 5 1例 ,占 6 5 0 %。颌面骨损伤中以下颌骨折发生率最高 ,占颌面骨损伤的 77 0 % ,下颌骨骨折中以颏部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体部 ,髁状突颈部骨折较少。结论 了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 ,为颌面部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为及时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损伤平时多因交通事故、工伤和生活中的意外所致。据资料统计,头颈部损伤约占损伤的第三位。由于颌面部损伤具有一定的特点,故在治疗中既要遵循一般外科的治疗常规,还要注意口腔颌面部外科的专科要求。因为口腔颌面部具有一定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所以口腔颌面部损伤后,不仅有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等的机能障碍,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及颅脑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损伤,根据临床统计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下颌骨发生骨折的部位常与解剖结构有关,如正中联合部、颏孔区、下颌角区及髁状突颈部等均为骨折的好发部位。交通事故、跌伤等是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应用非加压、单层骨皮质固定的小型钛板或不锈钢板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颌面外科。现将口内进路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0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工作性质等变化,创伤病人呈现多、重、广等特点,口腔颌面部损伤也随之增加。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胳,下颌骨骨折发生率居颌面骨折的首位,据报道占55-72%。同时,许多颌面损伤常伴有全身多器官损伤,如何及时有效地诊断和处理下颌骨骨折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6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对容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对容貌美学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308例患者中,中青年对面部损伤的忧虑与审美障碍重于其他年龄组,女性患者的心理压力尤为严重。颌面部损伤对容貌美观的影响程度在职业上的差异越来越小。面部损伤Ⅰ期愈合率达98%,颌骨骨折Ⅰ期愈合率达95%,恢复良好的咬会关系达88%,皮内缝合满意度达95%。面部损伤缝合应采用小针细线,注意组织形态的恢复。我们认为颌面部损伤的处理是医学与美学的高度统一,是医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操作者是再现自然美的使者。  相似文献   

14.
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下颌骨是面部最大,占有面积最广,位置最为突出的骨骼,所以下颌骨骨折较上颌骨及面部其它骨的骨折更为常见。我科自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共收治下颌骨骨折住院病人34例,占颌骨骨折总数的80%。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下颌骨骨折的个性化保守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损伤,由于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颌骨骨质、乳牙列、混合牙列及恒牙胚的存在以及面部美观与咬合关系有其特殊性,要求对儿童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与成人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有原则性的不同,不能简单的按照成人骨折的治疗原则处理.近年来,对儿童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更趋向于专业化...  相似文献   

16.
统计显示:交通事故造成颌面部损伤已达到60%.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骨骨折发生率占颌面损伤的35%[1].颌面部骨骼维持面部形态和轮廓,骨折后不但造成咬颌关系紊乱,咀嚼进食困难,语言障碍,还可造成颌面部畸形[2].颌面部骨折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目前随着新型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出现,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麻醉、手术水平的提高,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损伤,而面中部骨折又往往是联合性骨折。治疗面中部骨折时要求正确诊断、精确定位,从而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达到正确复位和固定,恢复损伤前的面部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18.
颧骨颧弓骨折68例分析赵建伟,孙树文(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颧骨颧弓骨折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较常见本文就68例颧骨颧弓骨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中组68例,男58例(85.3%)女10例(14.7%)年龄最大71岁,最小12岁,其中20-35岁发病率最...  相似文献   

19.
王振亮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75-257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216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7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恢复状况良好,治愈率为95.83%。手术后患者中有5例张口受限,1例口角歪斜,1例下唇麻木,2例咬欠佳。结论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损伤中常见的病例。我院自1991~1998年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7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