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P300的影响。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6例,分别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观察8周。抽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6名设为C组。A组和B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同时检测P300评价认知功能;C组于入组时检测 P300。结果治疗8周末,A组显效率69.2%、总有效率80.7%,B组分别为57.7%、76.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0.75,P>0.05)。治疗后A组和B组P300的P2、N2、P3潜伏期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或0.01);A 组 P2、N2、P3波幅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1),且 N2、P3波幅显著高于 B 组(P<0.01)。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优于阿米替林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胃镜证实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A组)和法莫替丁组(B组),其中A组39例,用泮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1次/12h;B组42例,用法莫替丁20mg静脉注射1次/12h。结果 止血有效率泮托拉唑组97.4%,法莫替丁组73.8%。结论 泮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疗效高、作用迅速,可作为内科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观察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切作术后溃疡创面的愈合率、缓解疼痛及预防出血的作用。方法:81例隆起性病变均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对照组口服西米替西400mg, 3次/d。服药期间观察胸骨后,上腹部疼痛及有无出血、穿孔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溃疡创面愈合率为95.24%,对照组为71.9%。(P<0.01);治疗组1周内有疼痛者9例,对照组为21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1周内出血1例,而对照组有6例,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切除术后,应常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4.
舒畅  王英夫  辛鹏 《新医学》2014,(12):824-827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部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即口服伐昔洛韦(每次0.3 g,每日2次)和甲钴胺(每次0.5 mg,每日3次),外加莫匹罗星软膏每日2次外搽;B组和C组采用与A组相同治疗方案的同时,分别加用地塞米松(5 mg/d)或七叶皂苷钠(20 mg/d)静脉滴注治疗,3组疗程均为9 d。结果治疗后B组和C组疗效显著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A-B =3.72,P<0.05和qA-C =3.51,P<0.05),而B组和C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B-C =1.29,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均<0.01),C组疼痛缓解时间低于B组,而B、C两组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P<0.017)。结论对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早期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不但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而且可以减少PHN的发生,同时又能避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王薇  许乐  石蕾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3):208-211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应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治疗4周。B组应用熊去氧胆酸0.25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R/d;治疗4周。C组应用多潘立酮10mg,3次/d,治疗4周。服药1、2、4周时随访,分别观察3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4周后复查内镜、24h食管pH及胆汁监测。结果 A组与B组患者治疗后1、4周症状积分即显著降低(P〈0.01),C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也有降低(P〈0.05)。内镜检查:A组治愈率74.2%,有效率96.8%;B组治愈率71.0%,有效率91.9%;C组治愈率46.8%,有效率53.2%。A组、B组及C组治疗后24h食管酸暴露情况均显著改善,但A组在改善酸反流方面更明显(P〈0.01);A组、B组治疗后食管胆汁反流均有显著改善,B组改善更明显(P〈0.01),C组对胆汁反流的改善不显著(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促动力药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静脉滴注的适宜速度。方法 将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采用前列地尔100μg加入5%GS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滴速分别为24滴/min,12滴/min,6-8滴/min,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均为10d。结果A、B、C3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UAP时,静滴速度以12滴/min较适宜,其发生不良反应少,输液时间适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20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70例,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与复合乳酸菌胶囊0.66g均3次/d口服;B组67例,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3次/d口服;C组65例,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0.66g3次/d13服。疗程均4周。结果A组有效率96%,B组有效率52%(P〈0.01),C组有效率65%(P〈0.01),A组对缓解腹胀、腹泻优于B、C组。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合乳酸菌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心脏毒性左心室功能变化的价值。 方法13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180~240mg/m^2;B组18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60mg/m^2;C组40例,为对照组,未给予化疗。对3组患者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心肌各节段QTVI参数测定。 结果A组与C组间常规超声参数及QTVI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间常规超声参数(E/A除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参数E/A显著减低,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Va明显增高与A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Vs无明显变化(P>0.05),B组参数Ve、Ve/Va显著减低,与A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QTV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索心脏毒性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莉  胡玮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88-988,998
目的:比较卵巢早衰(POF)与自然经妇女的骨密度(BMD),并观察替勃隆的疗效。方法:63例DEXA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分为3组:29例POF为A组,年龄48-76(62.1&;#177;7.0)岁;34例自然绝经妇女为B组,年龄52-77(63.4&;#177;6.0)岁,63例中的32例应用替勃隆治疗(1.25mg/d,疗程6个月)为C组。应用美国Hologic 公司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A组和B组腰椎及股骨颈BMD,测定C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A、B两组L2-4,股股颈BMK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L2-4,股骨颈BMD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结论:POF比自然绝经妇女骨量丢失的早并且丢失的多,绝经后骨质疏松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服单剂量抗生素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92例接收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2例,口服安慰剂(维生素C)0.2g,每天2次,共3d;B组64例,13服单剂量环丙沙星0.5g加甲硝唑0.4g,1次;C组66例,口服环丙沙星0.5g加甲硝唑0.4g每天2次,共3d;所有患者均在活检后48h进行尿培养,发热者再进行血培养检查。【结果】A、B、C三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11.3%(7/62),3.1%(2/64),3.0%(2/66);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而B、C两组间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恰当的单剂量抗生素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感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因子检测对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A组、12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B组、1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对3组被试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髓鞘碱性蛋白、钙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神经角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组、B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A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B组、C组( 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血清钙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对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不同穿刺方法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由患者根据参保类别、认识程度、地域差别等选择治疗期间所采用的输液器具,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用头皮钢针,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药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比较:A组23.33%与B组1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23.33%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5.00%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无外渗率A组91.67%,B组98.33%,C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 IC 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大鼠康复训练后脑功能恢复及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抽签法将3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造模组)、C组(康复组);运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术后24h、3d及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主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并于术后第7天测定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转化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A组大鼠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无改变,其他两组在术后24h出现评分升高,随时间延长呈逐渐恢复趋势,但各时间点与A组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大鼠术后24h均出现抓握、行走及协调能力障碍,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A组的各项功能很快恢复,B、C组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远不及A组,差异显著(P<0.01);与B组比较,缺血后3d,C组平衡木试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后7d,除Berderson评分外,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术后7d皮层及海马部位均有少量的NGF、BDNF、TGF及bFGF表达,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NGF、BDNF、TGF及bFGF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康复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力,诱地缺血周边区NGF、BDNF、TGF、bFGF等神经营养因子(NTF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合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PGE1 100μg/d静脉滴注,甲钴胺1000μg加滴管内静脉滴注)和对照组56例(复方丹参20mL/d静脉滴注,维生素B1 100mg/d、维生素B12 500μg/d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肢体疼痛、麻木、发热、发凉、感觉减退的改善率分别为69.4%,78.5%,57.1%,62.9%,5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42.8%,20.0%,26.7%,24.2%(P〈0.01)有统计学意义,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随机分为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组(A组)、原始培养液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只。A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每次0.5ml/kg;B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原始培养液0.5ml/kg;C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0.5ml/kg。8周后对各组大鼠的第3腰椎行骨密度测量及左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A组第3腰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B组(P〈0.01)和C组(P〈0.01),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A组的骨体积、类骨质表面、类骨质宽度和成骨表面均比B组(P〈0.01)和C组显著增高(P〈0.01)。骨吸收表面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有效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凝血酶和云南白药急诊灌肠治疗痔疮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以凝血酶 思密达、云南白药 思密达、生理盐水 思密达保留灌肠,每日2次,3~5d为1个疗程.结果:3组有效率均为100%,但大出血停止时间A组<B组<C组,3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10d内复发率A组<B组<C组,但3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及云南白药灌肠治疗痔疮大出血总体疗效较常规止血方法更好,且凝血酶优于云南白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左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的价值。 方法35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A组(对照组,35例):放疗前;B组(35例):放疗时间3周、累积剂量30Gy;C组(35例):放疗结束,时间5周,累积剂量50Gy。对3组患者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心肌各节段QTVI参数测定。 结果C组左室舒张功能(E/A)较A组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常规超声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心肌各节段QTVI参数与A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二尖瓣环前壁、前间隔的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Ve/Va与A组的比较明显减低(P<0.01),而C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s)与A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二尖瓣环下壁、后壁各指标与A组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QTV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常规应用西米替丁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2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对照组10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7.5mg/kg静脉滴注,2次/d,7d为一疗程。结果 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1.63%),对照组9例(8.57%),两组比较X^2=5.9507,P〈0.05。结论 HIE治疗中常规加用西米替丁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营养评估法(GNA)对108例MHD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价,根据不同GNA数值分为3组。A组:营养良好,GNA〈7.5分;B组:轻至中度营养不良,GNA7.5~15.0分;C组:重度营养不良,GNA〉15分。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惠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及多发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析3组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GNA评估:A组58例(53.7%),B组32例(29.6%),C组18例(16.7%)。B组颈动脉病变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样C组病变更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关系密切,营养状态愈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愈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联合三氧化二砷、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2例。治疗组应用沙利度胺开始剂量100mg口服,1次/晚,以后每周增加50mg,直至200mg,1次/晚维持;地塞米松lOmg静脉滴注,1次/d,第1~7天:三氧化二砷10mg加入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第1~14天;维生素C 1.0g加入100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第1~14天(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结束后15min滴注)。对照组应用沙利度胺开始剂量100mg口服1次/晚,以后每周增加50mg,直至200mg,1次/晚维持;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1次/d,第1~7天。28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8.2%.对照组为4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联合三氧化二砷、维生素C治疗难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