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的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显微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肿瘤复发情况以及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65例病人平均随访(2.6±1.3)年,复发12例(18.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肿瘤≥4 cm、WHO分级较高、Simpson切除分级较高、有瘤周水肿、结节形脑膜瘤、强化均一、有硬脑膜尾征以及术后KPS评分70分的脑膜瘤复发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肿瘤的大小、WHO分级、Simpson分级、脑膜瘤形状、有硬脑膜尾征以及术后KPS评分为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大小、WHO分级、Simpson分级、脑膜瘤形状、硬脑膜尾征以及术后KPS评分可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术后的复发,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病人术后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暂时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6例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暂时性瘫痪诊断标准,分为暂时性瘫痪组(n=31)和非暂时性瘫痪组(n=6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瘤周水肿、术前癫痫、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术中切开窦壁、术中回流静脉损伤等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χ~2=14.943,P=0.000)、术前瘤周水肿(χ~2=4.435,P=0.049)、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χ~2=5.248,P=0.028)、术中切开窦壁(χ~2=5.773,P=0.026)以及术中回流静脉损伤(χ~2=11.441,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显示年龄(OR=8.709,P=0.028)、术中回流静脉损伤(OR=16.242,P=0.012)、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OR=0.053,P=0.025)为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和术中回流静脉损伤是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因其来源于矢状窦旁的脑膜或脑膜间隙组织、容易侵入矢状窦内,且与脑皮层静脉及脑外静脉系统关系密切,肿瘤全切较困难,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和复发,因此成为临床难题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大多数矢状窦旁脑膜瘤的首选治疗,部分特殊部位、特殊大小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此外,近年研究发现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对矢状窦旁脑膜瘤也初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405例颅内脑膜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37例脑膜瘤术后复发,其特点表现为患者年轻、术前存在癫痫、肿瘤基底位于矢状窦旁及鞍结节、蝶骨嵴、颅眶沟通等颅底部位、体积大、不规则形、瘤周水肿明显或瘤内存在低密度、手术切除程度低或病理级别高.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癫痫、肿瘤部位、最大径、形状、瘤周水肿、病理类型以及手术切除程度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复发高级别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此类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复发高级别矢状窦旁脑膜瘤(WHOⅡ和Ⅲ级)病人的临床资料。6例肿瘤侵犯矢状窦腔和矢状窦壁的病人中,5例矢状窦未完全闭塞;余2例仅侵犯矢状窦壁和大脑镰。结果肿瘤切除程度:侵犯矢状窦腔和矢状窦壁的6例,其中SimpsonⅡ级切除4例,Ⅲ级切除2例;侵犯矢状窦壁和大脑镰的2例,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1例,Ⅱ级切除1例。术后病理:不典型脑膜瘤4例(WHOⅡ级),脊索样脑膜瘤1例(WHOⅡ级),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WHOⅢ级),间变型脑膜瘤2例(WHOⅢ级)。1例间变型脑膜瘤术后2个月死于脑脊液感染,余7例行常规放射治疗。随访7例,时间4~48个月,复发1例,偏瘫2例,余4例恢复良好。结论显微手术切除复发高级别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取得良好疗效,术前需做好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保护好与复发肿瘤明显黏连的引流静脉和脑组织,处理好肿瘤与上矢状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矢状窦脑膜瘤术后复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矢状窦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2001年间收治的20例矢状窦脑膜瘤,按矢状窦腔堵塞程度分为三组,未堵塞组(A),部分堵塞组(B),完全堵塞组(C),在三组中邻近硬脑膜被肿瘤侵犯分别为4例,3例,2例,。结果:B组与C组中各有1例恶性脑膜瘤。A组均获得Simpson II级切除,B组中SimpsonⅡ级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C组中Simpson I级,Simpson II级及次全切除各1例。A组,B组,C组,中复发病例分别为2(15%),3(75%),2(67%),结论:肿瘤与矢状窦侧壁粘连,肿瘤侵犯矢状窦腔,肿瘤与邻近硬脑膜粘连以及肿瘤的病理特性是影响矢状窦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典型脑膜瘤和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442例脑膜瘤患者按照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脑膜瘤组415例及非典型脑膜瘤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与良性脑膜瘤组比较,非典型脑膜瘤组的肿瘤直径5 cm,肿瘤边界不清,手术非全切,术后放疗及术后复发患者更多。非典型脑膜瘤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0.002)和手术切除程度(P=0.032)对其术后复发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全切(OR=0.034,95%CI:0.003~0.399,P=0.007)是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唯一保护因素。良性脑膜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边界和手术切除程度对术后复发有显著影响(均P=0.000);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直径5 cm(OR=14.916,95%CI:5.384~41.329,P=0.000)是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肿瘤边界清楚(OR=0.184,95%CI:0.075~0.453,P=0.000)和肿瘤全切(OR=0.034,95%CI:0.012~0.095,P=0.000)均是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手术非全切是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边界不清和非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肿瘤经手术全切除34例(87.2%),次全切除4例(10.3%),1例(2.5%)于术后因脑水肿死亡。长期随访(平均2.6年)32例,其中25例(64.1%)恢复良好,2例(5.1%)因肿瘤复发而再次手术。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3D-CT静脉造影(3D-CTV)来判断矢状窦旁脑膜瘤与矢状窦、肿瘤周围皮层回流静脉的关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1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接受3D-CTV检查,3例同时MRV检查.通过观察3D-CTV中肿瘤与所累矢状窦及周边中央沟静脉、中央前沟静脉之间的关系;术前判断矢状窦的通畅性,并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来验证3D-CTV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1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3D-CTV检查发现:4例位于额叶矢状窦旁脑膜瘤上矢状窦已经完全被肿瘤侵犯包裹而闭塞,手术将肿瘤包括累及矢状窦一并切除;4例额顶脑膜瘤部分侵入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仍然通畅,其中3例手术将累及上矢状窦侧壁及侵入窦内肿瘤一并切除,同时修补上矢状窦,另1例行肿瘤切除加累及的上矢状窦侧壁电凝烧灼;3例额顶脑膜瘤仅累及上矢状窦侧壁而没有侵入至窦内,1例手术将肿瘤连同矢状窦侧壁外层一并切除,2例行肿瘤加受累及矢状窦侧壁电凝.5例患者3D-CTV同时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中央沟静脉、中央前沟静脉之间关系密切,1例患者中央前沟静脉术中有损伤,其余患者静脉均保护完好.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获得Simpson Ⅰ级全切除,2例Simpson Ⅱ级全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3D-CTV所显示肿瘤与矢状窦关系与手术实际情况吻合.相对于MRV和DSA,通过3D-CTV检查可更方便、直观地判断矢状窦旁脑膜瘤与矢状窦及肿瘤周边静脉的关系,对于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行3D-CTV检查,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0例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切除,同时对受累的矢状窦作相应的处理,其中肿瘤切除后直接缝合破损窦壁2例、切开窦壁切除窦腔内肿瘤后缝合窦壁3例、切除窦腔内肿瘤及受累窦壁后用自体硬脑膜修补4例、窦腔完全闭塞的1例行矢状窦结扎并切除.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后除1例遗留轻度左下肢肌力减退外,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可做到镜下全切除,积极、妥善地处理受累的矢状窦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预防矢状窦旁脑膜瘤再次复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脑膜瘤复发的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8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56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术前KPS(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评分、术后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和CT增强形态是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i-67表达水平与脑膜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膜瘤病例资料,根据肿瘤侵袭性与否,分为侵袭组(n=18)和非侵袭组(n=50),测定Ki-67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病人中侵袭性脑膜瘤的发生率(41.7%)明显高于女性(18.2%)(P〈0.05)。不同病理等级,侵袭性脑膜瘤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别(P〈0.05)。不同年龄段及病理类型,侵袭性脑膜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脑膜瘤侵袭性或性别,与Ki-67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理等级和Ki-67表达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Ki-67表达水平主要与病理等级有关。在相同病理等级脑膜瘤中,Ki-67表达水平与脑膜瘤侵袭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癫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病例,经手术切除肿瘤1年后的癫癎症状改善情况,本组研究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癫癎预后为改良Engel I级102例(67.5%),Ⅱ级以上49例(32.5%)。卡方检验显示:术前病人有语言障碍(P=0.038)、术前肿瘤累及岛叶(P=0.010)、肿瘤未全切除(P=0.001)对术后癫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病人有语言障碍(P=0.022)、术前肿瘤累及岛叶(P=0.007)及肿瘤未全切除(P=0.002)均为影响术后癫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病人有语言障碍、术前肿瘤累及岛叶及肿瘤未全切除是影响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病人术后癫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接受手术冶疗的23例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8例(78.3%),Ⅱ级切除5例(21.7%)。无手术死亡。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2例复发,分别补充伽玛JJ冶疗及再次手术。结论: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常可被早期发现,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可提高肿瘤令切除率,减少脯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及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侵及上矢状窦的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4例侵及上矢状窦的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肿瘤直径为(5.5±1.2)cm(4~8 c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翻向颞侧的"马蹄形"切口,沿中线旁和纵裂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临床随访结果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行影像学随访评估肿瘤有无复发。结果154例患者中,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112例(72.7%),Ⅱ级切除42例(27.3%)。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脑膜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为Ⅰ级)。手术时间为30~210 min,中位时间为60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2±1.1)d(5~10 d)。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无死亡病例,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54例患者术后随访(63.5±0.7)个月(3~123个月),KPS为(93.6±0.3)分(80~100分);14例患者(9.1%)的肿瘤复发,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组7例,SimpsonⅡ级切除组7例。两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结论对于侵及上矢状窦的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大多可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有利于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脑胶质瘤病人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及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79例,对其年龄、性别、术前KPS评分、发病至就诊时间、术前抽搐、肿瘤直径、肿瘤术中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术后放疗、术后化疗、肿瘤分子标志物如多发性进展期癌突变基因(PTEN)、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多药耐药基因(P170)的表达情况共16项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对肿瘤级别、肿瘤分子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使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术前KPS评分、发病至就诊时间、术前抽搐、肿瘤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术后放疗、术后化疗、MMP-9的表达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术前KPS评分≥70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P=0.047),术前有抽搐症状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P=0.025),术中全切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P=0.037),术后结合化疗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P=0.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级别与PCNA的表达情况呈正相关(r=0.250,P=0.027),PTEN与P170在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中成负相关(r=-0.252,P=0.025),MMP-9与P170在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中成正相关(r=0.382,P=0.001)。结论胶质瘤患者术前KPS评分≥70、术前有抽搐症状、肿瘤术中全切、术后结合化疗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好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脑干胶质瘤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童脑干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临床、影像和病理组织学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用Log-rank法,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者进行COX回归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入院时KPS评分、肿瘤部位、病理级别、肿瘤生长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的发病到就诊时间(P=0.034)及肿瘤生长类型(P=0.046)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儿童脑干胶质瘤的生存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切除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肿瘤突入窦腔内4例,与窦壁外层紧密联系8例,位于窦镰旁30例。Simpson分级Ⅰ级25例,Ⅱ级15例,Ⅲ级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窦镰旁脑膜瘤周围组织结构复杂,手术风险高。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术中进行精细操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Previous authors hav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predict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recurren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section of a meningioma. We sought to study a novel potential prognostic indicator: early postoperative visit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n 23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 meningioma resection at our institution between 2001 and 2013 with over 3 months of follow-up postoperatively. All postoperative entries in the medical record were reviewed to identify any ED visit with a neurologic or wound-related complaint within a 90 day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 presentation, tumor grade, and extent of surgical resection with future risk of 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were analyzed using Fisher’s exact test.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s of mortality or operative recurrence in a univariate analysis were then included 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Patients with a postoperative ED visit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die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23.0% versus 4.85%, p < 0.0001) or develop an eventual operative recurrence (12.2% versus 3.0%, p = 0.0131). Postoperative ED presentation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mortality and operative recurrence independent of pathological tumor grade (p < 0.0001 and p = 0.0102, respectively). Presentation to the ED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future 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meningioma resections. This poor prognostic relationship is independent of tumor pathological grade. Increased vigilance and follow-up may be warranted in such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