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究降钙素原(PCT)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为VAP患者,56例为非VAP患者。在诊断当天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PCT及CPIS等差异进行比较;在诊断后的第28天对VAP组的存活患者及死亡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进行比较,并开展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VAP患者的CRP、PCT及CPIS相比于非VAP患者发生明显升高;CRP的诊断准确性比较低,PCT及CPIS则具有中等准确性,在联合应用PCT与CPIS后,诊断特异度得到显著提高(P<0.05)。在VAP患者中,死亡患者的PCT与CPIS则显著高于存活患者;在联合应用PCT与CPIS后,诊断特异度提高至84.8%。结论:在诊治VAP患者过程中,联合应用PCT与CPIS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特异度,能很好地反映病情危重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9例VAP患者、31例没有发生VAP的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P组患者的血清PCT浓度、CRP、CPI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好转后均明显下降。在VAP患者中,死亡组的PCT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VAP患者的血清PCT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对VAP诊断的价值明显高于CRP,PCT可以作为VAP患者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较好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完成血清PCT、SOD水平检测和CPIS,并根据住院28 d临床结局将8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血清PCT、SOD水平和CPIS,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SOD水平与CPIS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存活组血清PCT水平和CPIS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SOD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741,P=0.000),血清SOD水平与CPIS呈负相关(r=-0.562,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PCT、SOD、CPIS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28 d预后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以三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最大,灵敏度为77.42%,特异度为89.80%,AUC为0.858。结论PCT、SOD、CPIS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45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AP患者89例。根据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30例)、中危组(34例)和高危组(25例),按VAP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68例)及死亡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PCT水平同时记录CPIS情况,分别比较各组PCT及CPIS水平的差异以及PCT与CPIS的相关性,评价血清PCT及CPIS对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V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CPIS明显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血清PCT水平和CPI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血清PCT水平和CPIS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PCT水平及CPIS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81,P=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曲线下面积(ACU)为0.821(95%CI:0.781~0.903),其最佳工作点为1.75ng/ml,此时判断VAP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0.12%及特异性为84.51%;CPIS ACU为0.827(95%CI:0.775~0.914),其最佳工作点为7.1(分),此时判断VAP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5.72%及特异性为80.25%。结论老年VAP患者血清PCT水平和CPIS呈现较好的相关性,PCT水平越高,CPIS越高,患者病情越危重,预后也越差,两者联合可作为预测老年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2例患者资料,将其中继发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全因死亡的46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危重继发症的46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CPIS评分、血清pro-ADM、血清PCT水平,分析CPIS评分及血清pro-ADM、PCT水平与ARDS并发VAP患者病情及治疗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患者CPIS评分、血清pro-ADM、PCT水平均高于良好组(均P<0.05);CPIS评分与血清pro-ADM、PCT均为ARDS并发VAP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三项指标中血清pro-ADM对于ARDS并发VAP不良预后诊断的特异性最高为89.13%,CPIS敏感度最高为82.61%、诊断价值(AUC=0.882),三项指标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最高(AUC=0.940,P<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高血糖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为脓毒症高血糖患者的预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ICU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脓毒症高血糖患者137例,按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n=94)和死亡组(n=43),比较两组PTX3、PCT、CRP的差异;绘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TX3、PCT、CRP对脓毒症高血糖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死亡组的PTX3、PCT、CRP[分别为(111.85±28.01)ng/mL,(25.91±11.05)ng/nL,(145.08±68.15)mg/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分别为(72.04±22.01)ng/mL,(12.73±7.67)ng/nL,(98.30±63.8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3+PCT+CRP联合检测AUC为0.882,高于PTX、PCT、CRP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878、0.825、0.708)。结论 PTX3、PCT、CRP是预测脓毒症高血糖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PTX3、PCT、CRP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更有效地提高脓毒症高血糖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49-85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儿科的重症肺炎患儿96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系统将其分为非危重组(36例)、危重组(32例)及极危重组(28例),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13例)。检测所有患儿外周血PCT、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上述指标对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非危重组、危重组及极危重组患儿组间比较血清PCT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水平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而WBC计数和NEU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较存活组患儿显著升高(P<0.05),而WBC计数和NEU百分比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在重症肺炎患儿预后评估中的的灵敏度高于CRP(P<0.05),PCT和CRP联合检测ROC下面积高于PCT与CRP单独测定时ROC下面积。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有助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例;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不同效果将VAP组分为改善亚组(n=17)和恶化亚组(n=7),获取不同时间点NLR、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三者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NLR、PCT、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组在机械通气第4 d时NLR、PCT、CPIS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开始时(t/P=2.140/0.038、4.975/<0.001、9.952/<0.001),而非VAP组机械通气开始时与第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第4 d VAP组NLR、PCT、CPIS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t/P=7.126/<0.001、6.380/<0.001、6.364/<0.001)。抗感染治疗1周后,VAP患者改善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确诊VAP时(t/P=2.077/0.046、2.297/0.023、5.130/<0.001),而恶化亚组均显著高于确诊VAP时(t/P=2.243/0.045、2.371/0.035、2.428/0.032),且改善亚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恶化亚组(t/P=7.281/<0.001、14.930/<0.001、10.710/<0.001)。VAP患者NLR、PCT与CPIS均呈正相关(r=0.847、0.836,P均<0.001),NLR诊断VAP的AUC为0.845,截断值为8.765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75.47%,约登指数为0.588。三者联合检测诊断VAP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5.47%,约登指数为0.630。结论 NLR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VAP和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评估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急诊入亳州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细菌感染患者60例。根据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后血清IL-6、CRP和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IL-6、CRP和PCT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入院时,死亡组血清IL-6、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入院治疗后,尽管两组患者血清中IL-6、CRP、PCT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存活组血清内IL-6、CRP、PCT水平降低更显著,至第7天,死亡组血清中IL-6、CRP、PCT水平仍显著高于存活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CRP、PCT对于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且联合检测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动态检测血清IL-6、CRP和PCT对于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三者联合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腹部多发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脏器损伤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 整理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部多发伤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n=58)和非MODS组(n=78),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CRP、PCT水平差异;MODS组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间治疗前后CRP、PCT差异,分析MODS危险因素.结果 MODS组及非MODS组CRP、PC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ODS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CRP和PCT均大于存活患者(P<0.05).PCT和CRP升高是急诊MODS的危险因素.结论 CRP和PCT联合检测可以评估急性腹部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程度.及时控制感染,调整治疗方案对保护患者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482例怀疑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感染诊断标准分为血流感染组207例和非血流感染组27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3者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效能;根据28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1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分析影响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估48hPCT降低率对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流感染组血清PCT、WBC、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均P<0.05)。PCT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AUC为0.83,高于WBC、CRP;其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94。死亡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首次及第3天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48hPCT降低率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首次及第3天WBC、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PCT水平(OR=1.12,95%CI:1.04~1.20,P<0.05)、48hPCT降低率(OR=0.89,95%CI:0.85~0.94,P<0.05)、APACHEⅡ评分(OR=1.36,95%CI:1.22~1.51,P<0.05)是血流感染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素。48hPCT降低率预测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0.72,特异度为0.83,AUC为0.87,截断值为40.16%。结论血清PCT早期诊断血流感染的效能优于WBC、CRP。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有助于评估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感染组)和不伴感染(非感染组)患者的CRP和PCT,比较两组患者CRP、PCT水平,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利用相对工作特征曲线(ROC)对CRP和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组100例,非感染组60例,感染组的中位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CRP的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组(97%vs 40%,P=0.000).感染组PCT的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组(55%vs 1.7%,P=0.000).CRP诊断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和60%;PCT诊断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5%和98.3%.ROC曲线分析CRP的AUC=0.905,PCT的AUC=0.882.CRP以31.9 mg/L为诊断界值时诊断价值最大,PCT以0.1 ng/mL为诊断界值时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CRP、PCT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恶性肿瘤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3.
张欢欢  薛茜  李海燕 《海南医学》2022,33(8):972-976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老年肺部感染诊断和治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老年科收治的8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CPIS评分>6分组(n=52)和CPIS评分≤6分组(n=29),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33-13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42)和非脓毒症组(n=40),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检测患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脓毒症患者来评价患者预后,存活32例(存活组)和死亡10例(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WBC计数、CRP水平、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差异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3、5天时,脓毒症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非脓毒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中死亡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水平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症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 (IL-6)、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l4-ST,Presepsin)、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80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年龄、性别2∶1配对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90例患者设为非SIRS组,健康体检者90名设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感染组患者均于就诊即刻检测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检测PCT、IL-6、Presepsin、CRP水平。根据脓毒症组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分析PCT、IL-6、Presepsin、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 对照组、非SIRS组、脓毒症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脓毒症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非SIRS组、对照组;非SIRS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8 d死亡43例,死亡率23.89%;存活137例,存活率76.11%。死亡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IL-6、Presepsin、CRP的Cut-off为3.63 ng/mL、19.67 pg/mL、675.40 pg/mL、60.81 mg/L时,Youden最高,AUC分别为0.572、0.603、0.714、0.516。Presepsin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最高,为82.77%,IL-6其次,为70.55%,PCT、CRP分别为63.33%、54.44%。血清PCT、 IL-6、 Presepsin、 CRP的Cut-off为11.79ng/mL、 30.15pg/mL、 1062.81pg/mL、 79.28mg/L时,Youden最高,AUC分别为0.528、0.585、0.746、0.397。Presepsin的敏感度最高,为81.40%,IL-6其次,为67.44%,PCT、CRP分别为60.47%、48.84%。各指标诊断脓毒症的kappa如下:Presepsin=0.597,一致性一般;CRP=0.386,一致性差;PCT=0.494,一致性一般;IL-6=0.425,一致性差;联合检测以其中任一指标阳性则为阳性,诊断脓毒症的kappa=0.841,一致性很好。各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kappa如下:Presepsin=0.451,一致性一般;CRP=0.372,一致性差;PCT=0.407,一致性差;IL-6=0.416,一致性差;联合检测以其中任一指标阳性则为阳性,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kappa=0.954,一致性很好。结论 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和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6)与死亡组(n=3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NT-proBNP、CRP和NLR水平,三者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血NT-proBNP、CRP和NLR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值(AUC)值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53%、63.95%,以CRP的AUC值最低,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7.06%、82.56%(P>0.05),血NT-proBNP、CRP、NLR并联诊断后AUC为0.700,敏感度升高,为97.06%,特异度为43.02%。结论:血NT-proBNP、CRP和NLR在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SP)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2例作为重症组,另外选取同期普通肺炎老年患者30例作为普通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无重大疾病的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PCT、hs-CRP水平以及CPIS情况。根据老年SP患者入院治疗后1个月内的生存情况,将重症组进一步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观察不同预后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以及CPIS,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hs-CRP联合CPIS对老年S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重症组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组与对照组(P<0.05),CPIS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患者中,与存活组相比,病死组的血清PCT、hs-CRP水平以及CPIS均明显升高,且病死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最佳截断值为9.595ng/mL,hs-CRP最佳截断值为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32(IL-3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53例VAP患者作为VAP组;另选取同期实施机械通气但是未发生VAP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sTREM-1、IL-32、PCT水平、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探究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及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的sTREM-1、IL-32、PCT水平与CPIS评分正相关(r=0.614、0.603、0.621,P<0.05);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的sTREM-1、IL-32、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414、0.463、0.409,P<0.05);53例VAP患者,经过28 d治疗,死亡17例、存活36例,死亡的VAP患者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及CPIS评分、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危重症VAP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47例。分别于确诊当天和确诊第4、8天测定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两组确诊当天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确诊第4、8天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确诊第4、8天PCT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PCT评估VAP患者死亡的结果如下:确诊当天95%CI:0.481~0.826,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6.00%、51.06%和59.72%;确诊第4天95%CI:0.693~0.984,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00%、89.36%和87.50%;确诊第8天95%CI:0.663~0.972,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0%、76.60%和77.78%。结论 PCT是危重症患者VAP的重要预测标志物,确诊第4天PCT水平对医师评估VAP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的动态监测在预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连续收治的确诊为VA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28d。动态监测VAP患者的PCT值并计算变化值(△PCT),比较上述指标在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差异,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寻找预测V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第1、4、7天的PCT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其预测VAP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0.732,0.741,0.797;而PCT的动态变化值(△PCT)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只有第7天的全身感染性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OR=6.381(95%CI:2.690~15.141)]和第4天的APACHEⅡ评分[OR=1.853(95%CI:(1.210~1.781)]是预测V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T的动态监测不能作为评估VAP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VAP患者预后的评估需要临床的综合指标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