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关系。方法以B95-8细胞为抗原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IgAEB病毒壳抗原抗体(抗IgA/VCA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抗IgGEB病毒Z蛋白抗体(抗IgG/Z抗体)。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IgG/VCA抗体阳性率21.9%,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他风湿病患者。抗IgG/Z抗体仅在抗IgA/VCA抗体阳性时出现。结论抗IgA/VCA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EB病毒可能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EBV-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54例鼻咽癌和3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酶法测定抗EA抗原的IgA/EA抗体,用ELISA法测定IgG/EA抗体,以及用抗酶率法测定抗EBVDNA酶抗体。并用免疫酶法测定IgA/VCA和ELISA法测定IgG/EA的方法对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9536例血清进行鼻咽癌筛查。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测IgG/EA诊断鼻咽癌的效率最高(925%)。以双项检测阳性(IgG/EAA值≥018和IgA/VCA滴度≥1∶80)为标准,鼻咽癌筛查的阳性预示值(鼻咽癌数/阳性血清数)为165%(13/79),高于单项阳性标准,P<005。结论:ELISA检测血清IgG/EA的方法适用于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与检测IgA/VCA的免疫酶法联合应用的双阳性标准适合于在鼻咽癌筛查中采用。为了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建议将双项阳性标准中的IgA/VCA滴度定为≥1∶5。IgA/VCA滴度从≥1∶8升高到≥1∶5。  相似文献   

3.
测定190例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急性期蛋白(APPS)包括:唾液酸(S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aα_1-AGP),触珠蛋白(HP),铁传递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及EB病毒(EBV)IgA/VCA,IgA/EA抗体,并评价APPS和EBVIgA/VCA,IgA/EA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将APPS测定值经逐步判别分析统计学处理,求得判别函数,用以对NPC进行判别诊断。结果发现:NPC治疗前组ANPSEBVIgA/VCA,IgA/EA与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1.88%和56.57%,而治疗后未复发组两者的符合率分别为80.95%和33.33%。结果表明:对NPC的诊断和随访APPS优于EBVIgA/VCA,IgA/EA抗体。  相似文献   

4.
EBV—EA 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54例鼻咽癌和3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酶法测定抗EA抗原的IgA/EA抗体,用ELISA法测定IgG/EA抗体,以及用抗酶率法测定抗EBV-DNA酶抗体。并用免疫酶法测定IgA/VCA和ELISA法测定IgG/EA的方法的对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9536例血清进行鼻咽癌筛查。结果:3例方法中ELISA法检测Ig  相似文献   

5.
321例EB病毒抗体在多种疾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酶法检测321例患者血清的抗EB病毒壳抗原抗体(EB-VCA-IgA)结果,鼻咽癌患者EB-VCA-IgA阳性率为75%,其他各系统也都可以不同的阳性率,运用ELISA法检测了88例疾患的抗EB病毒的早期抗体,抗EB病毒核抗原抗体(IgG/M)提示血液系统,消化道系统的部分肿瘤及乳癌,甲状腺癌等与EB病毒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四种特异性IgG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4例鼻咽癌患者与119例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4种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WCA)的抗体效价为1:160以下,而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效价为l:160~1:5120,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核抗原(EBNA)的抗体效价为1:80以下,而鼻咽患者血清抗体价为1:80~1:2560,阳性率均为100%;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抗体效价为l:10,阳性率只有13.3%,而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效价为l:20~1:1280,阳性率为100%;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抗原(MA)的抗体效价为1:10~1:40,阳性率为71%,而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效价为1:10~1:320,阳性率为100%.以上4种抗体中.VCA、EBNA和EA抗体的效价和分布在正常人与鼻咽癌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姜勇男,男,31岁,讲师.延吉市局子街21号(133000)0.0l),EA抗体的阳性率也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l),MA抗体的效价和阳性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腹腔淋巴细胞(PLNL)移植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小鼠腹腔,2个月后,小鼠血清内产生了源性IgG和抗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IgG/VCA),比较结果显示,用EB95-8细胞作为VCA来源实验组10只小鼠,IgG/VCA阳性率为70%(7/10),对照组为17%(2/12),IgG/VCA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血清IgG浓度,在14只SCID-PL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 蛋白在人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印迹法结合免疫沉淀技术,检测鼻咽活检组织p53 蛋白表达。结果:104 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12 例(11.5% )p53 蛋白突变;8 例鼻咽慢性炎症活检组织中,p53 蛋白表达未见异常。鼻咽癌病人中IgA/VCA抗体滴度≥1∶160 者p53 蛋白突变检出率11.8% (11/93),IgA/VCA 抗体滴度≤1∶80者,p53 蛋白突变检出率9.1 % (1/11) 。IgA/EA 抗体滴度阳性者,p53 蛋白突变检出率14.1% (11/78) ,IgA/EA 抗体滴度阴性者,p53 蛋白突变检出率3.8 %(1/26) 。p53 蛋白表达异常的鼻咽癌病人中,有2 例复发。结论:鼻咽癌p53 蛋白的异常表达多见于恶性程度较高,分期较晚,IgA/VCA滴度高和IgA/EA阳性的病例,提示p53 基因在鼻咽癌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EB病毒VCA-IgA抗体微量检测法陈于东关键词:EB病毒抗体,微量法,鼻咽癌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阳性率高达90%以上[1,2],除了可作为临床诊断、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外,也应用于普查。常规方法需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抗体检测在鼻咽癌早诊应用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广东鼻咽癌高发区四会市、广州市的54425名。年龄在30-59岁自然人群中,应用多项EB病毒(EBV)血清学指标结合鼻咽光导纤维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前瞻性观察、验证及评价这些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学指标的应用价值。我们认为:在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筛查中,应用EEV抗体检测,凡具下列指标之一者。为患鼻咽癌高危人群,应给予鼻咽光纤镜及病理检查,以期发现早期病人。①EBVIgA/VCA≥1:80或EDAb≥50%。②EBVIgA/VCA、IgA/EA、EDAb3项中任何两项阳性。③EBVIgA/VCA、IgA/EA、EDAb3项中任何单项持续高滴度或滴度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健康人群EB病毒-IgA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EB病毒VCA-IgA在健康人群中的抗体水平。方法EB病毒VCA-IgA,测定用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本市某单位707例健康人群EB病毒VCA-IgA普查,阳性者18例,检出阳性率为2.55%。其中男性12例,占阳性总数的66.67%,女性6例,占阳性总数的33.33%。男女比例为2:1。VCA-IgA抗体阳性数集中在1:20~1:40之间,共有14例,占阳性总数的77.78%,1:160滴度只有1人。符合文献的鼻咽癌发病率男、女性别之比全国平均为1.96:1,南方五省为2.03:1的报道。结论EB病毒VCA-IgA检测对NPC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草药石上柏对促癌物激活EB病毒VCA,EA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石上柏水提取液对促癌物正丁酸巴豆油联合作用激活EB病毒VCA,EA抗原的表达,计算出阻断率,结果:发现中草药石上柏药物浓度1mg/ml时阻断Raji细胞表达EA,阻断率为51.98%,阻断B95-8细胞VCA表达,最高达72.04%,结论:实验表明,石上柏水提取液有阻断EB病毒在细胞内抗原的表达作用,为临床使EB病毒抗体阳性者转阴,阻断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联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酶法测定了100例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和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93.0%和53.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64和1:14。NPC患者经放疗后,两种EBV抗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该试验对NPC的早期诊断,疗效分析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珣  吴皖 《医学综述》2014,(3):566-567
目的分析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免疫酶法在鼻咽癌检测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具有高度鼻咽癌危险的患者326例,分别进行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免疫酶法和常规免疫酶法检验,对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免疫酶法与常规免疫酶法在鼻咽癌患者117例与鼻咽癌高危人群但是无鼻咽癌患者209例的IgA/VCA和IgA/EA的检出率进行观察。结果在鼻咽癌患者中,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免疫酶法的IgA/VCA检出阳性率为99.16%,高于常规免疫酶法的92.31%,IgA/EA检出阳性率为78.63%,高于常规免疫酶法的56.41%(P<0.05)。鼻咽癌高危人群但是无鼻咽癌患者,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免疫酶法的IgA/VCA检出阳性率为24.88%,与常规免疫酶法检出阳性率(23.9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EA检出阳性率为3.83%,而常规免疫酶法为0。结论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免疫酶法能够较常规免疫酶法更为灵敏地诊断鼻咽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的分布及其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24例鼻咽癌患者(实验组)及10例头颈部其它部位肿瘤(对照组-1)和1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2)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的DNA.同时采用免疫酶法检测以上各组患者血清中EB病毒VCA-IgA抗体的效价.结果发现实验组中10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为阳性,阳性率为41.67%(10/24).对照组-1阳性率为10%(1/10),对照组-2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均为阴性.实验组与对照组-2比较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以上三组患者血清中EB病毒DNA均为阴性,三组间无差异.实验组VCA-IgA与对照组-1,对照组-2分别比较阳性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些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可检测出EB病毒DNA.血清中未能检测出EB病毒DNA.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EB病毒DNA的存在与血清VCA-IgA的效价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ZEBRA/IgG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鼻咽癌新发病例、鼻咽癌治疗后复诊病例、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及阴性正常人群中的ZEBRA/IgG抗体。结果鼻咽癌新发病例ZE-BRA/IgG的阳性率为92.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后复诊病例,ZEBRA/IgG的阳性率为56.9%,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ZEBRA/IgG可作为诊断鼻咽癌及预后判断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B病毒Rta/IgG、EBNA1/IgA、VCA/IgA及EA/IgA抗体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ta/IgG、EBNA1/IgA抗体,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抗体,按92分期法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组Rta/IgG抗体r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期的EBNA1/IgA抗体rA值明显低于其它T分期,N0期明显低于其它N分期,临床I期明显低于其它临床分期(P<0.05)。VCA/IgA、EA/IgA抗体滴度各N分期及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Rta/IgG抗体表达与鼻咽癌分期无关。EBNA1/IgA抗体在早期鼻咽癌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VCA/IgA、EA/IgA抗体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对于评估鼻咽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B病毒Rta/lgG、EBNA1/IgA、VCA/IgA及EA/IgA抗体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ta/IgG、EBNA1/IgA抗体,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抗体,按"92分期法"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咽癌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组Rta/IgG抗体r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l期的EBNA1/IgA抗体rA值明显低于其它T分期,NO期明显低于其它N分期,临床I期明显低于其它临床分期(P<0.05).VCA/IgA、EA/IgA抗体滴度各N分期及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病毒Rta/IgG抗体表达与鼻咽癌分期无关.EBNA1/IgA抗体在早期鼻嘲癌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VCA/IgA、EA/IgA抗体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对于评估鼻咽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中EB病毒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s)、潜伏感染膜蛋白(LMPl)、溶解感染期立即早期基因编码蛋白ZEBRA、早期基因编码蛋白EA-D、晚期基因编码蛋白VCA和MA。结果EBERs阳性率为100%(20/20),LMPl阳性率为85%(17/20),ZE-BRA均为阴性,EA-D阳性率85%(17/20),VCA阳性率60%(12/20),MA阳性率为0.5%(1/20)。阳性信号限于癌细胞。癌周正常组织和间质细胞均阴性。说明在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腮腺LELC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本文还对EB病毒基因的腮腺LELC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