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低钾合并心脏阻滞5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剑虹 《心电学杂志》1989,8(4):226-227
钾对心脏的作用已众所周知,它对心脏的电活动及机械活动均产生重要影响,临床上许多疾病均可导致钾的失衡,从而导致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心电及心泵功能的失常,而钾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尤为突出,一般认为高钾常导致心脏阻滞;低血钾多出现各种主动性心律失常,因低血钾引起传导阻滞者少见。笔者近年来发现5例低钾合并心脏阻滞,4例经足量补钾治愈、1例因补钾不足导致死亡。现报告于下,并就低钾合并心脏阻滞的机理和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钾对心脏的作用已众所周知,而钾对心脏的电活动及心脏机械活动均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有许多疾病可导致机体钾的失衡,从而引起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电及心泵功能失常,而钾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尤为突出。一般认为,低血钾多出现各种主动性心律失常,而高血钾常导致心脏阻滞。现将我们见到的1例困过量补钾而导致高血钾时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的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1岁。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而入院行房间隔修补手术,术后第3天查血清钾2.0mmol/L,随即给补钾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即刻查心电图P波顺序出现,较匀齐,P—R间期由0.14s—0.20s,QRSV_1呈rsR型时限0.1ls,各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发生严重房室阻滞(AVB)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律失常中心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且出院诊断为HCM的患者126例,男性71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7.02±14.93)岁。根据是否有高度及以上AVB,将患者分为严重AVB组(28例)和非严重AV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中,103例植入起搏器,22例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非严重AVB组患者年龄(58.0±13.2)岁,女性45例(45.9%);严重AVB患者年龄(53.5±19.8)岁,女性10例(35.7%)。非严重AVB组与严重AVB组比较,心房颤动比例、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使用率显著升高,而糖尿病比例显著降低、QRS时限明显缩短(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5.023,95%CI:1.452~17.382,P=0.011)是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HCM患者中,糖尿病是发生严重AVB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常规心电图一度房室阻滞(AVB)并一侧束支阻滞(BBB)的动态心电图(DCC)变化.方法 对29例资料完整者的DCG进行分析.结果 16例常规心电图与DCG诊断无变化;3例除本身心电图特征外,合并极度窦性心动过缓;6例出现二度AVB并一侧BBB;3例出现间歇性左、右束支交替传导;1例出现不全性三支阻滞.结论 对年龄较大同时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当心电图上出现一度AVB并一侧BBB时,有潜在发生重症心律失常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4例高钾血症患者引起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窦性心动过缓17例(占50%),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9例(占26.5%),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2例(占5.9%),房颤转为窦性心律2例(占5.9%),窦室传导7例(占20.6%),室性早搏1例,室扑室颤2例.采用综合抗高血钾治疗32例心律失常得以纠正(占94.1%).2例患者进行了临时心脏起搏治疗.血钾轻度升高的同时伴有低血钙及低血钠3例患者发生了窦室传导.结论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多为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治疗无效,心内膜起搏治疗起搏阈值增高;引起的心律失常与低血钠和(或)低血钙明显有关.高血钾可使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6.
报道 1例心脏血管肉瘤伴房室阻滞 (AVB)。男性 ,43岁 ,多次因头昏、心悸而就诊 ,ECG检查示AVB逐渐由Ⅰ度演变至Ⅲ度。安装起搏器 3周后出现发热 ,抗炎治疗无效 ,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肿块 ,开胸探查明确诊断为心脏血管肉瘤。结论 :AVB病例若发现右房肿块需考虑心脏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正房室阻滞(AVB)的心电图临床常见,AVB是指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电活动从心房下传心室的过程中出现了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的现象。根据传统概念,房室阻滞分为不全性和完全性AVB,前者包括一度AVB,二度AVB和高度AVB,而完全性AVB又称三度AVB。房室传导阻滞总述一.AVB的心电图分类人体心脏有着完整的特殊传导系统(图1),自主心电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先激动心房,再经房室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不同房室传导阻滞(AVB)部位患者行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HPSP)的成功率, 为AVB患者HPSP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治疗且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637例AVB患者, 依据心脏电生理检查判断AVB部位。其中前130例(20.4%)进行了希氏束起搏(HBP)的患者为HBP组;后507例(79.6%)进行了HPSP的患者为HPSP组, 包括HBP和/或左束支起搏(LBBP)。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信息, 分析不同AVB部位及QRS时限患者的HBP或HPSP的成功率。结果 HBP组年龄(66.4±15.9)岁, 男性75例(57.7%);HPSP组年龄(66.8±13.6)岁, 男性288例(56.8%)。637例AVB患者中, 63.0%(401/637)为房室结阻滞;22.9%(146/637)为希氏束内阻滞;14.1%(90/637)为希氏束远段或以下阻滞。总体上, HPSP较HBP的成功率高[93.9%(476/507)比86.9%(113/130), P&l...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类型。方法对254例AMI分为前壁组(A组)和下壁组(B组),对两组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进行对比。结果A组窦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内传导阻滞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窦缓及房室传导阻滞(AVB)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前壁及下壁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差别:前者以窦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内阻滞多见;后者以窦缓及AVB多见。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低血钾十分常见,可由多种原因所致。低血钾典型的心电图特征性ST-T及U波改变已为临床所熟知。部分病例可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然表现为心脏传导阻滞则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所遇到的5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①心电图有典型的低钾型S-T段、T波及U波改变;②血清钾测定<3.5mmol/L;③心脏传导阻滞表现在血钾降低时发生,并随着补钾治疗纠正后传导阻滞即消失。④临床可排除其他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原因。 1.2 致低血钾病因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其中周期麻痹3例(1例并甲亢),急性胃肠炎2例,心电图呈Ⅰ'AVB 3例(1例并IRBBB),Ⅱ°Ⅰ型AVB 2例。  相似文献   

11.
房颤/房扑(Af)常与房室阻滞(AVB)同时发生,据报道完全性AVB患者的组织学改变不在AV结、希氏束,而只是心房肌的纤维化,提示在AVB和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为了证明该假设,该文对完全性AVB中Af的发生率和电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 方法 42例病人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高钾常导致心脏阻滞 ;低血钾多出现各种主动性心律失常 ,如各部位的期前收缩及心动过速 ,室性的较室上性的多见 ,而低血钾引起传导阻滞者少见。以往 ,人们只注重于高血钾引起AVB ,而对低血钾引起AVB未予足够重视。现将我院近年来 8例低血钾致心脏房室阻滞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0~ 5 8(平均 3 9.2 )岁。其中慢性肾盂肾炎 2例 ,多囊肾、尿毒症 2例 ,周期性麻痹四肢软瘫 2例 ,急性胃肠炎 1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例。患者大多表现为四肢乏力或肢体软瘫 ,精神不振 ,心音低钝或第 1心音强弱不等…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烟酰胺治疗46例心脏传导阻滞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满意,现于报道。1.临床资料:①观察组46例,其中男38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病程15天~18年。病毒性心肌炎20例,其中Ⅰ°AVB 10例,Ⅱ°Ⅰ型AVB 3例,RBBB 5例,LBBB 1例,Ⅱ°Ⅱ型SAB 1例;冠心病20例,其中Ⅰ°AVB 6例。Ⅱ°Ⅰ型AVB 3例,RBBB 3例,LBBB 4例,Ⅱ°Ⅱ型SAB 4例;肺心病3例,RBBB 2例,Ⅱ°Ⅱ型SAB 4体例;肺心病3例,RBBB 2例,Ⅱ°Ⅱ型SAB 1例;风心病  相似文献   

14.
报告21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一全传导系统功能测定的结果,其中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9例,传导系统不同水平的房室传导阻滞(AVB)8例。SSS中合并传导系统其它部位病变的6例(67%),AVB合井传导系统房室结以上部位病变的2例(25%)。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缓慢心律失常而考虑安植起搏器治疗者,必须进行全面的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应用心内膜心肌活检和电生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近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AVB)12例患者的病因、阻滞部位及去自主神经影响药物实验的意义。12例中有半数诊断为心肌炎。3/4(9/12)的病例阻滞部位在房室结,希氏束内或室内束支者3例,有2例病因为非心肌炎。去自主神经影响药物试验阳性仅能反映有无迷走神经张力的影响,而不能确定同时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变存在。由心肌炎导致的AVB多具有动态变化特点。其它心脏疾患所致者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6.
在妊娠期,无论是否合并心脏病,都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但以后者多见。一、缓慢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缓:妊娠期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较少见,多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故无需治疗。但若因病窦综合征而引起,且出现明显症状,则应安装起搏器。2.房室传导阻滞(AVB):I°AVB常见于慢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报道低血钾所致心脏阻滞及重症室性心律失常12例。临床与心电图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4~82岁。其中低钾性软瘫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2例,冠心病2例,高血压病2例,感冒、甲状腺瘤、结肠癌、高血压心脏病各1例。低钾原因:进食少、发热、呕吐、腹泻9例,食用粗制棉籽油2例,妊娠1例。血清钾2.10~3.50mmol/L(2.10~3.50mEq/L)11例,3.71mmol/L  相似文献   

18.
Brugada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阵发性心悸3个月,多在夜间出现,近日发生晕厥1次。既往无心脏病史。本次因心律失常入院。体检: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80次/min,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清,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血钾、钠、钙及血脂正常,心脏X线胸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平时心电图为右束支阻滞,室性早搏。图1A为入院时心电图。住院后第3d下午4时突然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测不到脉搏及血压,心电监护显示心室扑动继而转为心室颤动(图1B)。经心肺复苏术及反复电击无效,患者死亡。其后对家属随访…  相似文献   

19.
紧急临时起搏是合并严重的心律失常危重患者的有效抢救方法。 1987年 10月~ 1999年 8月 ,我院为 39例患者施行了非透视下经颈内静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1例 ,女 18例 ;年龄 18~ 71岁。其中冠心病 11例 ,病毒性心肌炎 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4例 ,风心病 3例 ,心肌病 3例 ,心脏传导系统退形性变 3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3例 ,低血钾 2例 ,普罗帕酮中毒、洋地黄中毒、高血钾、射频消融术后房室传导阻滞 (AVB)各 1例。临床心律失常表现为 °AVB18例 ,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例 , °AVB4例 ,扭转性室速 3例 ,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非重度以上肾功能不全且完成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心力衰竭患者1 00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血钾水平将患者分为低钾血症组(血钾<3.5 mmol/L)、高钾血症组(血钾>5.5 mmol/L)及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应用Lown分级(Ⅰ、Ⅱ、Ⅲ、Ⅳ、Ⅴ级)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又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分析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结果:1 007例患者中,低钾血症患者38例(3.8%),高钾血症患者9例(0.9%)。随着患者血钾水平降低,Lown分级级别呈升高趋势(P<0.001)。Lown分级Ⅳ级患者中,同时出现Lown分级Ⅲ级及Ⅳ级患者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表现为Lown分级Ⅳ级患者(P=0.04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呈负相关(r=-0.226,P<0.001)。1 007例患者中发生住院死亡63例(6.3%);死亡组患者血钾水平明显低于非死亡组(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钾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44),血钾每升高0.5 mmol/L,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降低26.8%。ROC曲线及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均证实住院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控制的最佳切点为4.18 mmol/L。结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钾水平与Lown分级呈负相关,可作为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