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血浆代用品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从20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中各取血40m l,平均分为四份,每份10 m l,分别加入等容积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L组)、4%人血白蛋白(A组)、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H组)中。混匀后测各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气,于室温下用魏氏法测10 m in、20 m in、30 m in、60 m in血沉值,余血离心后取上清测血浆粘度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结果G组和H组各时点血沉值均高于L组和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G组和H组比较,G组各时点血沉比H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1)。形态学变化可见G组和H组红细胞聚集明显。结论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均促进红细胞聚集,又以4%琥珀酰明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预防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40),麻醉后以15ml/(h.kg)的速度分别静脉输入缩合葡萄糖氯化钠、琥珀酰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氏液。麻醉手术中间隔5min测量血压。结果:麻醉手术中缩合葡萄糖氯化钠组和琥珀酰明胶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均为4例(10%),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氏液组(22例,55%,P〈0.05)。结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和琥珀酰明胶对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均有很好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足月单胎健康产妇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不同液体AHHD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聚明胶肽组(P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C组、P组、G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前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D,输液速度为20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30min(T1)、1h(T2)和手术结束后2h(T3)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血红细胞比容(Hc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和血沉)及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Fib)]。结果 与C组比较,P组、G组和H组T1—T3时Hb含量及Hct降低(P<0.05),T1—T2时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PLT和Fib降低,APTT延长(P<0.05),血浆黏度值、血沉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P组和G组T1—T2时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及血沉升高(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影响轻微,但可改善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增加组织血液灌注,且6%羟乙基淀粉130/0.4相较其他液体对降低血液黏度时效更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等容血液稀释和肝出血自体血复苏中不同溶液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家兔建立等容血液稀释和肝出血自体血复苏模型,根据手术中输注的不同等容血液稀释溶液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RL),每组6只。于家兔麻醉后血液稀释前(T0)、等容血液稀释后10min(T1)、肝出血自体血复苏后60min(T2)抽取动脉血样,行常规凝血功能和凝血弹性描记仪(TEG)指标检测;并观察肝出血自体血复苏120min内各组家兔的生存情况和失血量。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H组T1、T2时间点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时间点比较,H组T2时间点TEG各项指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H组家兔的生存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多。肝出血自体血回输期间,H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呈下降趋势,与G组和R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较琥珀酰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溶液的凝血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国产琥珀酰明胶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国产组(G组,n=30)与进口组(J组,n=30),每例在术前各输入国产或进口琥珀酰明胶1 000mL。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4h、24h时,采血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输液后30min、4h、24h时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较输注前都明显降低(P<0.05),而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较输注前却明显升高(P<0.05),所有指标两组间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降低全血黏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国产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完全一致,可以代替进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PB)中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和琥珀明胶对心脏手术患儿胶体渗透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万汶组)和对照组(琥珀明胶组)各20例,测定CPB前血液预充液、CPB 10 min、30 min、CPB结束时的胶体渗透压(COP),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结果对照组CPB中COP明显降低,且低于观察组(P〈0.01),PT、ACT无明显性延长。结论万汶对小儿凝血功能影响不显著,可安全应用于小儿CPB预充液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国产琥珀酰明胶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国产组(G组,n=30)与进口组(J组,n=30),每例在术前各输入国产或进口琥珀酰明胶1000mL。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4h、24h时,采血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输液后30min、4h、24h时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较输注前都明显降低(P〈0.05),而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较输注前却明显升高(P〈0.05),所有指标两组间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降低全血黏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国产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完全一致,可以代替进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合应用高渗氯化钠溶液和琥珀酰明胶对失血性休克犬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转运的影响。方法:18只犬麻醉后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空气。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6.7kPa并维持2h。分为3组,每组6只。氯化钠溶液组:于5min内输入失血量10%的75g·L-1NaCl;高渗氯化钠溶液/琥珀酰明胶组:于5min内输入失血量10%的75g·L-1NaCl/琥珀酰明胶;乳酸钠林格氏液组:于20min内输入2.5倍失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结果:3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治疗后都有显著的改善。高渗氯化钠溶液/琥珀酰明胶对血流动力学和氧供的作用时间较HSC持久。高渗氯化钠溶液/琥珀酰明胶组的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各组氧摄取率和血浆乳酸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用小容量75g·L-1NaCl/琥珀酰明胶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
叶久敏  卿忠 《当代医学》2009,15(19):15-17
目的研究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36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配为Ⅰ组(琥珀酰明胶组)和Ⅱ组(乳酸钠林格液组),每组18例,分别施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并抽血测定各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对照,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输注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各组与输液前比较,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其中琥珀酰明胶组稀释麻醉后1h、术毕两个时点均较稀释前降低,各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稀释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输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琥珀酰明胶能有效改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液粘稠度,且能持续较长时间。(2)对于高龄髋置换患者,在术前充分评估其重要脏器功能,如无严重合并症,术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ECG、SPO2、CVP、尿量等,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婴幼儿血清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勃脉力-A同时施行平衡超滤; B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亦施行平衡超滤。同时测定两组婴幼儿术前、CPB 30 m in、60m in、停机1 h、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乳酸水平。结果A组婴幼儿血清乳酸水平在各时点有所上升,但上升不明显(P〉0.05); B组在各时点血清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CPB结束后达最高,之后逐渐下降。结论勃脉力-A较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更适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酮酸钠林格氏液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转机不同时间点血液孵育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在CPB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的患者13例。分别于CPB转机前(T1)经桡动脉采血3 mL;转机10 min(T2)、60 min(T3)和停机60 min(T4)采血21 mL。分别各时点取3 mL血液测孵育前基础值。T2后各时点血液平均分成6份,每两份相同地加入丙酮酸钠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各1 mL,在37℃下,分别孵育30、60 min后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CPB转机后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转机前水平。丙酮酸孵育后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和反映红细胞脆性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①CPB转机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不良影响;②丙酮酸钠林格氏液体外孵育CPB患者血液后对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③乳酸钠林格氏液体外孵育对血液流变学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涂杰  张炳东  吕静  粱东科  李涛 《海南医学》2011,22(24):21-24
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6%羟乙基淀粉200/0.5和6%羟乙基淀粉30/0.4)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6%羟乙基淀粉200/0.5组(A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B组)。A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200/0.5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B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130/0.4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CPB15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术毕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CVP)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并同时抽血检测凝血功能(PT、APTT、FIB、ACT、Plt)。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转流后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浆黏度明显下降(p〈0.05),PT、APTT均有所延长(P〈0.05),FIB、Plt均有所减少(P〈0.05),HR、MAP、CVP、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200/0.5或6%羟乙基淀粉 130/0。4作为CPB预充液,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但对凝血功能有可耐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食管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5例择期胸科食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17例)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组(GEA组,18例)。分别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24、48 h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①毛细管血浆黏度及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在术毕时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P〈0.01),术后48 h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②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GEA组除术毕比术前明显降低外(P〈0.05,P〈0.01),其余各时点无明显变化;GA组无明显变化。③2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在48 h内无明显变化。结论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术后的血黏度都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其作用一般不超过48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于CPB前分别从中心静脉滴入和经心肌保护液中加入FDP150 mg/kg,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两组于围术期不同时点中心静脉采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心电图S-T段改变、正性肌力药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等项目;在电境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两组cT-nI、CKMB、LDH、MYO于主动脉开放后逐步升高,明显高于阻断前(P〈0.05)。实验组这些指标升幅均小于对照组,cTnI、CKMB于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及CPB停机后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术中S-T段改变轻微、正性肌力药用量少、ICU滞留时间短;电镜亦显示实验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1,6-二磷酸果糖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库血(库存悬浮红细胞)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ECC)各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40例体重10~15 kg、预充液需加入库血、拟在ECC下行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库血预处理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P组于ECC预充、排气后将库血1 U、肝素1 250 U加入储血罐,水箱38℃保温、血流通气比1∶0.5下行零平衡超滤[以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勃脉力A)为洗脱液],超滤出液体300 ml。C组仅在排气结束后将库血加入、混匀不予其它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ECC前(T2)、升主动脉阻断5 min后(T3)、停止ECC前(T4)、转入ICU前(T5)五个时点抽取动脉血气,记录各项血气指标: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O2)、碱剩余(BE)、乳酸(Lac)、血糖(Glu)、血钾(K+)。结果 T1、T3、T4、T5各时点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P组PaCO2、K+、Lac、Glu浓度均降低,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P组的pH、PO2、BE均升高,与C组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库血预处理对降低库血的有害成份,使其各项指标趋近生理化有意义。②库血预处理对改善短时间ECC患儿的酸碱平衡、内环境稳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体血逆行预充在体外循环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自体血液逆行预充(RAP),观察能否有效降低体外循环(CPB)预充量,提高术中Hct,减少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改善临床结果。方法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N1组(RAP组)和N2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RAP组在主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管路连接后,开放连接管,使动脉管路中血液缓慢逆行返回,替代出等量的预充液体,存入备用袋中,待膜肺动脉路至主动脉插管处管路完全被血液充满后,钳夹主动脉路。腔静脉插管连接完毕,缓慢开放静脉引流管阻断钳,用静脉血将静脉管路中液体全部替换,同时用泵将等量液体存入备用的袋中。分别监测麻醉后,CPB前(T1)、CPB开始15 min(T2),停CPB后1 h(T3),术后2 h(即返回ICU后2 h,T4)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乳酸(Lac),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 h的输血及术后出血量。结果 RAP组通过RAP减少预充液量(795.09±21.6)ml,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RAP组在T2、T3时Hb、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c结果表明,RAP组在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术中、术后2 h的输血量RAP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两组间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RAP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稀释,明显提高术中Hct水平,改善术中灌注条件,有效地减少术中及术后输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补液方案对腰麻下剖宫产术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在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 mL/kg后即刻输注5、15和25 mL/kg。观察并记录各时点的MAP、HR及CVP,术毕母体Lac、Hct等,采集脐带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B、C组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Lac、Hct较A组稳定(P〈0.01),且B组产妇CVP较C组稳定(P〈0.01),B组脐动、静脉血的pH、PO2值均明显高于A、C组(P〈0.05)。结论预输注后即刻输注乳酸林格氏液15 mL/kg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手术,对母亲和胎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胃癌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20 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D1组)、0.1 mg/kg(D2组)、0.2 mg/kg(D3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2 ml(N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拔除气管导管前吸痰时(T1)、拔除气管导管时(T2)、拔出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T4)的平均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和术后躁动评分,采用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估拔管后5 min时的疼痛程度。结果:D1组T1~T3、D2组T1 和T2、 D3组T1及N组T1 ~T4时患者的MAP均较T0升高(P<0.05~P< 0.01),D1组和N组T1 ~T4、 D2 组和 D3组T1 ~T3时患者的HR均较T0明显加快(P<0.01)。D2组T1 和T2、D3组T1 ~T4时患者的MAP均低于N组(P<0.05~P<0.01),D2组T1 和T3、D3组T1 ~T4时患者的HR均低于N组(P<0.05~P<0.01)。D3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延长(P<0.01),D1组、 D2组和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D2组、D3组拔管质量评分均优于N组(P<0.01),且D2组优于D1组(P<0.01);D2组躁动评分优于N组和D1组(P<0.01);拔管后5min时的VRS评分:D1组、 D2组、D3组均优于N组(P<0.05~P<0.01),且D2组、D3组均优于D1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佐辛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且0.1 mg/kg地佐辛能有效抑制苏醒期躁动,对呼吸及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