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 0 1年 5月 2 3日至 6月 13日 ,曲阜市某大学发生了一起腹泻病的暴发疫情 ,3436人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认为是由生活用水源被污染所引起。1 暴发经过2 0 0 1年 5月下旬 ,在曲阜市某大学部分教职工、家属和学生中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呕吐 ,部分病人伴有发热和腹胀。腹泻多呈水样便和稀便 ;发热以低热为主 ,极少数为高热 ;腹痛多为钝痛或间歇性疼痛。首先在教工、家属中开始发病 ,3~ 5d后学生中出现病人。首例病人发生于 5月 2 3日 ,之后病例逐渐增加 ,发病高峰期为 5月 2 7日至 6月 1日。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最小的 3个月 ,…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9~17日,北京市西城区某大厦发生了一起由多病原引起的食源性疾患。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该起事件的调查处理过程报道如下。1食源性疾患的发生2004年8月9日起,该大厦陆续有腹泻(24h内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泻)病人出现。首例腹泻病人出现在8月9日,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10日、11日,末例病例出现在8月17日,共发生腹泻病例262例,罹患率为13.46%(262/1947)。经实验室检测,检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阳性病例8例,非O1群霍乱弧菌阳性病例2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病例3例,奇异变形杆菌阳性病例3例,嗜水气单胞菌阳性…  相似文献   

3.
一起水源性急性腹泻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1年 5月 16日起 ,驻藏某部集训队连续 3d内出现了一批以发热、腹痛、腹胀、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证实为一起水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集训队 5月 13日报到 ,实行集体生活 ,统一就餐。 16日出现首例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的病人 ,次日相继又有 16人发病 ,至 19日2 0时 ,共发生同症状病人 2 0例 ,罹患率 2 2 .2 %。2 流行病学调查  (1)时间分布 :5月 16日出现首例患者 ;17~ 18日发病人数达高峰 ,占发病人数的8…  相似文献   

4.
1 .流行特征调查 :2 0 0 3年 5月 30日晚 ,广州市海珠区某幼儿园教师 11人在某饭店聚餐 ,次日 11时起陆续出现发热(38~ 39.5℃ )、腹泻 (2~ 6次 /天 )、腹痛、头晕等症状 ,均无呕吐。潜伏期 15~ 34h ,平均 2 0 .2 5h。至 6月 2日 17时止 ,出现相似症状 8例 ,其中 4例重症患者入院治疗 ,另 4例仅出现轻度腹痛、腹泻 ,自服抗生素 (采样前 ) ;至 6月 3日全部痊愈 ,无死亡病例。调查表明患者 72h前有共同进餐史 ,进餐地点为患者所在的幼儿园食堂及某饭店 ;只在该幼儿园共餐的一名教师及幼儿 (99人 )均无发病。2 .实验室检验结果与分析 :菌株…  相似文献   

5.
一起经水传播的甲型肝炎爆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4月 3日至 2 8日百江镇中、小学发生了一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 ,共发生病人 92例 ,经流行病学调查系经水传播所致 ,现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资料经调查全部病人均有SGPT升高 ,其中SGPT >2 0 0IU/L39例 ,占 4 2 39%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厌食 ,部分病人有发热、呕吐、腹泻、肝区疼痛及巩皮肤黄染等临床症状。首例病人发生于 4月 3日 ,最后一例病人截止于 2 8日 ,4月 7日至 4月 11日为发病高峰 ,共发生 5 3例 ,占全部病例数的 5 7 6 1% ,其中男性 4 7例 ,女性 4 5例 ,全部患者均为在校中、小学生 (7~ 18岁 ) ,中心小学共发病 4 6人 ,其…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14日,大理市某单位报告,6月8日至报告日,有71人发生腹泻。在随后的几天内腹泻病人总数增至147例。病人以腹胀、腹泻为主,人均每日腹泻20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由中间型大肠杆菌(EPECⅡ型)引起的成人感染性腹泻暴发。1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广西地区腹泻病流行病学特点,并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广西地区1988、1995和2007年3次入户调查腹泻病发病、流行、就诊和治疗情况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1995和2007年3次腹泻病人户调查获得广西地区腹泻病发病强度分别为0.562次/人年、0.456次/人年和0.221次/人年(P<0.001);腹泻病例均无性别差异,低年龄组和低文化程度人群腹泻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腹泻患者旱持续腹泻天数延长、症状体征减轻的趋势.病例均以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为主,2007年就诊率仅为28.3%;病例治疗均以抗生素为主(49.8%~90.2%),口服补液治疗率较低(1.4%~11.5%);但使用中药治疗率有所上升.喝生水、吃生冷或隔夜食物及接触腹泻病患者为腹泻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近20余年广西地区腹泻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后就诊率较低.应规范腹泻病例的治疗,增加患病后就诊的可及性,提高就诊率和有效诊治率.  相似文献   

8.
一起小学生伤寒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4月 3日~ 5月 9日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古田乡中心小学不断发生伤寒病例 ,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水型爆发 ,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古田乡中心小学 6个年级 11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5 4 8人 ,教职员工 2 0人 ,学生食堂 1所 ,炊事员 2人 ,冷饮小卖部1个。2 流行病学特点2 .1 流行过程  4月 3日该校出现首发病例 ,由于症状不典型 ,古田乡卫生院以重感冒实施治疗 ,4月 8日 ,病例不断增加 ,4月 9~ 18日出现发病高峰 ,至 5月 9日发生末例病人 ,流行历时 36天。2 .2 流行强度与班级分布 各年级共发病 12 8例 ,罹患率为 2 3.36 % ,无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找金州区马家镇马家村一起霍乱爆发的原因。方法收集金州区马家镇马家村霍乱疫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自2013年8月25日-9月5日共发生71例腹泻病例,6例霍乱确认病例:轻型1例,中型3例,重型2例。6例病人均入院进行隔离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确诊病例人群分布:病例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2个月。2例男性,4例女性。其中3例为家务,1例为民工,1例为散居儿童,1例为农民;腹泻病人的时间分布:发病高峰在8月27日和9月1日腹泻病人的职业分布:农民占比例较大;腹泻病人的人群分布:35~60岁发病较多,马家村水井供水范围内腹泻病人多,占90%。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引起此次霍乱爆发的原因是由于马家村水塔防水层破损或管网渗漏使水受到污染引起的O1群霍乱弧菌稻叶型的水型爆发。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5月 18~ 2 2日 ,西安工业学院突发腹泻病爆发 ,为查明病因、控制流行 ,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报告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概况首例 18日发病 ,截止 2 2日累计发病 2 2例 ,临床表现 :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 ,大便为脓血便、粘液便、稀水便 ,伴左下腹部疼痛为主 ,无恶心、呕吐。除 1例体温高于 3 8 4℃以外 ,其余均低于 3 8℃ ,所有病例、便常规均有脓细胞 ( ~ )和红细胞 ( ~ ) ,符合GB痢疾临床诊断标准。校医院临床诊断为“菌痢” ,经抗生素治疗 (氨苄青霉素等 ) ,效果明显。总发病率为 0 .13 6% (2 2 / 161…  相似文献   

11.
1999年6月18日,收到三岔子林业局医院送检的腹泻病人血培养物。经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后,我们认定为该患者腹泻是由巴尔多沙门氏菌所致。 1 临床症状 腹痛(呈脐周绞痛)、腹泻,便为粘液脓性。日2~3次,发烧38~42℃。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30日,滨州市某大学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进食凉皮致300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1基本情况2005年5月30日18∶00左右,滨州市某大学学生在晚餐时购买凉皮食用,21∶00左右开始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至第3天上午,先后有300人因出现类似症状而就诊,其中200人就地观察治疗,所有病人用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及给予对症治疗,2 d后痊愈。2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查患者症状类似,有恶心(150例)、头晕(200例)、呕吐(180例)、腹痛(210例)、腹泻(200例)等临床症状。部分学生有发热、全身酸软无力症状。潜伏期最短1 h,…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9月下旬,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某村村民因举办丧事酒席,就餐者中相继出现十多名腹泻病人,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检测,证实为一起因家庭办酒引起的细菌性菌痢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2 0 0 3年6月2 4日,闵行区颛桥镇某村一居民,因丧事在家中摆设中、晚2餐酒席,招待亲朋好友,共计2 0桌15 3人。6月2 5日中午出现首例腹泻病例,随后就餐者陆续发生腹泻,2 6~2 9日发病10例,3 0日发病2例。7月1日疫情平息,6天内发病13例。13例病人中,男性3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77岁。罹患率为8.49% ( 13 /15 3 )。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 1989年6月8日至20日,江西省大余县新城乡某中学发生一起腹泻病流行,在校的996名学生及78名教职工中,发生腹泻病人356例罹患率达33.15%,病人波及全校18个班,其中初二有一个班发病达45%。病人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3~6次,腹痛、头昏、发热,  相似文献   

15.
一起因水污染引起腹泻病爆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03年9月26~29日,某大学师生和附近居民陆续出现腹泻病人760例,主要症状为腹泻、发热、恶心和呕吐。实验室检查在2份饮用水源水中检出可引起腹泻的嗜水气单胞菌,饮用水(水源水和末梢水)的其他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常规检查及病原诊断,证实为一起生活饮用水严重污染引起的腹泻病爆发。停止使用该水源后,疫情停止。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的爆发流行已有多起报导,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某酒店连续发生2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5月 31日、6月 1日浦江县某酒店连续发生了 2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 ,均是因食用炒花蟹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由于 2次事件的潜伏期、临床症状及可疑食物基本一致 ,且仅相隔一日 ,故合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资料1 发生经过  5月 31日傍晚 ,张某在某酒店宴请客人 ,共 8人就餐 ,自 6月 1日 0时起 ,就餐者中陆续有 6人出现中毒症状 ;6月 1日中午有 2 7人分 4桌在该酒店就餐 ,自当晚 7时起 ,其中 2桌的 10名食客先后出现中毒症状。按WHO食物中毒腹泻病人诊断标准 :腹泻 3次或 3次以上伴有腹痛、呕吐…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 2004年6月2日,我单位接到我市市一医院报告,我市七里桥镇洱滨村近期有10多例患者到该院要求做血常规检验,不看病也不开药。经调查得知,从5月20日~6月2日,共有相似病人16例,首发:赵XX,男,48岁,于5月20日出现发热、(T39℃)头痛、腹泻、伴咽痛、出汗、食欲不振。随后该村相继出现多例症状相同的病例。经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联合用药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减轻,部份病人治愈。至9月22日,最后1例报告病例为止,累计发病148例,治愈143例,现症病人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33.69/10万。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9月 2 0日 1 3时 1 5分 ,我站接到县实验中学发生食物源性疾病的电话疫情报告后 ,立即派出 3位卫生监督员及 3位实习生到中毒发生地进行调查处理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中毒发生经过   9月 1 3日 1 2时开始出现第一病例 ,至 9月 2 0日下午先后出现 6 4例病例 (其中有 5 3人在学校食堂进餐 ) ,以后无新发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 (2~ 5次 /日 )。2 临床资料  在发生中毒的 6 4人中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1 7岁 ,其中男 2 7人 ,女 37人 ,潜伏期为 2~ 3天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腹痛、腹泻 (2~ 5次 /日 ) ,个别…  相似文献   

19.
工地水源污染引起腹泻的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2月中旬,本公司一个施工队到云浮县施工。进入工地第2天至第6天,连续出现腹泻病人,经现场调查后,立即改用水源和治疗病人,在两天内治愈全部病者,控制了疫情,证实是水源污染所致,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该工地25人,全部男性,年龄在22~53岁,进入工地时没有腹泻病人,进入工地第2天出现第一例腹泻病人,随后每天继续增多,至第6天发生腹泻共16人,占64%。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2~6次(多数为3~4次),稀烂或有少量粘液,无血  相似文献   

20.
一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水体污染事故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5月 2 6日 ,雅安市某公司一职工报告 ,该公司近日有 2 0多人陆续发病 ,其症状基本相同 ,主要症状为腹泻 (黄色水样便 )并伴有恶心、头晕、四肢乏力等。经调查 ,该公司共有 70名职工 ,其中干部 2 0名 ,工人 5 0名。当日统计从 5月 2 4日起发生腹泻症状的病例共 31人 ,腹泻次数一天最多的 2 0次 ,最少 5次。患者均无集体进餐史 ,近段时间当地也无传染病发生。该公司为高温作业 ,因当时天气炎热 ,饮水供应困难 ,2 5名患者中 2 3名直接饮用生水 ,其余 2名用生水冲洗西红柿生吃。2 0名干部无一人饮用生水 ,无人发病。该公司饮用水为自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