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主动脉瓣的形态结构、合并畸形、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左心室、升主动脉的变化.结果 2叶畸形18例(94.7%),4叶畸形1例(0.53%);瓣叶不等大的患者多数合并明显的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瓣叶等大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多数主动脉瓣畸形为独立疾病,少数合并其他先天心脏畸形;左心室与升主动脉的改变与主动脉瓣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患者年龄有关.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主动脉瓣畸形及其引起的心脏改变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瓣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主动脉瓣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变的二维超声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11例主动脉瓣畸形患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移1例,二叶瓣畸形9例,四叶瓣畸形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无创准确的诊断主动脉瓣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D)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Sequoia 512或GE Vivid7彩超诊断仪,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38例BAVD患者的超声表现,重点于左室长轴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的数目、形态、活动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在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为两个瓣叶及两个瓣叶附着点,舒张期呈单一关闭线,38例BAVD中,29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6%),18例合并主动脉扩张(47%),15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39%),6例合并主动脉瓣脱垂(16%),13例并发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BAVD的较好方法,对明确诊断该病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叶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仅可发生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可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并发主动脉夹层[1].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对主动脉瓣结构进行分型,了解升主动脉情况及瓣口血流动力学状态,是诊断BAV的首选方法.笔者通过分析总结50例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患者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了解超声心动图在BAV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V ivid 7多维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3S探头,探头频率1.7 MHz~3.4 MHz,经胸或经食道检查。结果:本组58例中单叶瓣畸形3例,二叶瓣畸形50例,三叶瓣畸形2例,四叶瓣畸形3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42例、主动脉瓣返流35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主动脉瓣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荷兰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随机配备S5-1探头(频率1~5 MHz)及X3-1全容积探头(频率为1~3 MHz),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RT-3DE实时显示主动脉长轴切面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叶数量、形态、启闭及血液动力学情况。结果二维超声心动显示2例为四叶畸形,其中1例4个瓣叶等大,1例2个瓣叶较小,1例主动脉瓣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1例四叶等大,1例2个瓣叶较小,1例1个瓣叶较小,瓣叶黏连,狭窄并关闭不全。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明确诊断主动脉瓣四叶畸形的瓣膜数量、大小、形态及启闭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食道超声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aor-ticdual valve,ADV)的价值。方法:对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x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ADV的60例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检查,观察主动脉瓣叶的数目、形态、瓣膜回声、启闭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TTE诊断的60例ADV有41例经TEE及导管介入检查确诊,其中25例经手术证实,其余19例中5例为四叶瓣畸形,14例为三叶瓣。结论:TEE结合TTE检查可为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诊治提供直观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5例主动脉瓣脱垂病人和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所有主动脉瓣脱垂病人临床上均有主动脉瓣返流的典型症状和体征。超声研究显示,全部病人的主动脉瓣在舒张期超过主动脉瓣环连线脱入左室流出道,结合点偏移,脱垂的瓣叶大部分星吊床样(12/15)。主动脉瓣三个瓣叶中以右冠瓣居多(7/2)。3例合并二尖瓣脱垂。正常对照组均无此现象。文章还讨论了主动脉瓣脱垂的病因及超声诊断技术。研究认为,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瓣脱垂最主要的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升主动脉及颈动脉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瓣二瓣化瓣膜功能正常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各项参数.结果 2组瓣环水平、冠状动脉窦水平、窦管结合部水平、升主动脉近端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扩张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应变、升主动脉扩张性、颈动脉应变,对照组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升主动脉及颈动脉血管扩张、弹性下降;其发病因素较多,与瓣膜造成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化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任奔  康彧  唐红 《西部医学》2013,(4):507-510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TEE)及其定量分析软件对主动脉瓣环进行可视化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以期为主动脉疾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疗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依据。方法 70例行RT 3DTEE检查的患者,采集主动脉根部实时三维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 7.0瓣环定量分析软件对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主动脉瓣环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测量主动脉瓣环相关参数,包括主动脉瓣环高度(H)、三维环周长(C3D)、投影平面中二维环周长(C2D)、瓣环在投影平面内的面积(A2D)以及二维环周长与三维环周长之比(C2D/C3D)。结果主动脉瓣环的三维形态与患者的瓣叶数目相关,三叶式主动脉瓣环呈三叉皇冠状,二叶式和四叶式主动脉瓣其瓣环分别呈二叉、四叉皇冠状;主动脉瓣环投影形态呈多态性,可呈椭圆形、类三角形和不规则形。主动脉瓣环参数收缩期和舒张期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 3DTEE及瓣环定量分析软件能真实重建主动脉瓣环立体解剖形态,并实现瓣环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989至2002年间3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患者术中处理主动脉瓣的经验。方法:患者年龄为9-45(平均26.7)岁。超声心动图提示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27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窦瘤破口及合并室间隔缺损均在右心室面予以补片修补,窦瘤颈部予以荷包加固缝合。其中20例患者因瓣叶游离缘被拉长脱垂,致瓣口轻、中度关闭不全,采用瓣缘折叠法修复;11例瓣叶无法折叠修复者,实施主动脉瓣置换。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3例发生低心排血量,均痊愈出院。结论:RASV合并AR不单纯由主动脉瓣脱垂引起,往往合并有窦瘤引发的瓣叶退行性变,术前应做好换瓣准备,对较严重的AR应积极行主动脉瓣置换。  相似文献   

12.
毕吉美  张丽  刘法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47-3048
目的:主要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超声学资料。结果:12例主动脉瓣狭窄均为二瓣化狭窄,狭窄后主动脉扩张者8例,不扩张者4例。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某女,41岁,已婚,生一子。因胸闷心悸合并活动性气短入院。无风湿病史。查体: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血沉及抗O正常。经胸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示主动脉瓣未见增厚,形态正常,主动脉瓣口轻度返流。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于主动脉短轴切面见主动脉瓣由四个瓣膜组成,瓣膜结构良好,未见增厚,四个瓣叶各占一方,其中三个瓣膜基本相等,另一个稍小,瓣膜回声良好,闭合线基本呈四边形,但各边向内凹陷,闭合不佳。在长轴切面及四腔心切面,未能显示此四叶特征,只能显示出右冠瓣和无冠瓣。讨论 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形态结构、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合并畸形、左心室及升主动脉的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二叶式畸形74例,四叶式畸形4例,单叶式畸形2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6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6例,主动脉瓣钙化50例,升主动脉扩张60例,左心室前后径增大42例,左心室壁增厚58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16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主动脉瓣畸形及其引起的心脏改变及合并畸形,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维永  赵东锷  金振晓  汪钢  谭红梅 《医学争鸣》2002,23(20):1829-1832
目的 观察未经戊二醛处理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组织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并探讨基构建组织工程瓣可行性。方法 应用体外种植犬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种植于犬腹主动脉内,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1)皮下埋藏实验显示瓣叶轻度炎症反应,10wk埋茂物完全降解吸收;(2)体外细胞种植后7d,见瓣叶表面有单层种子细胞覆盖;(3)体内,即腹主动脉内移植瓣叶,支架逐渐吸收,为新生细胞综合和分泌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取代,至10wk末瓣叶完全重塑,在新构成的瓣叶中可检测到Ⅰ,Ⅲ型胶原、弹力纤维和粘多糖,间质细胞部分呈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内皮细胞覆盖于瓣叶表面,Ⅷ因子染色为阳性。结论 去细胞猪主动脉瓣体外初步构建的组织工程瓣,移植入犬腹主动脉内经10wk观察,已初步形成具有活细胞的瓣叶组织,并提示组织相容性优于人工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16.
先天主动脉瓣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对先天主动脉畸形(AVD)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用经胸超声(TTE)及经食道超声(TEE)检查49例各型AVD患者心脏、大血管结构和功能。结果 不同类型AVD有各自瓣膜畸形的超声特点,可有多种并发症及合并症,但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狭窄、升主动脉扩张及左室扩大、二尖瓣脱垂多见。结论 AVD较常见,可有多种并症及合并症。在检查中应仔细全面,并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通过经外周血管经导管微创的方法建立大动物主动脉瓣膜反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健康犬10只,穿刺右侧股动脉,经鞘管送入冠状动脉介入导丝的硬头端,穿刺主动脉瓣叶并送入球囊扩张瓣叶穿刺口达到损坏瓣膜,建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模型。手术后即刻通过主动脉瓣上造影及经胸超声确定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结果 10只实验犬即时主动脉瓣反流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2只因主动脉瓣反流量过大致急性左心衰当场死亡。存活8只犬经术后主动脉瓣上造影及超声检查证实其中6只为中量主动脉瓣反流,2只为少量反流。术后存活超过1个月。结论 经外周血管经导管微创的方法建立大动物主动脉瓣膜反流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 (AVP)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和与主动脉窦瘤的鉴别。方法  18例VSD合并AVP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 ( 2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查并被手术确诊。结果  18例VSD以干下型多见 ,其次为膜周部。超声测定VSD大小与手术相符者 6例 ,略小于手术 7例 ,大于手术 5例。AVP中右冠瓣 16例 ;无冠瓣 2例超声漏诊。脱垂的主动脉瓣不同程度突入VSD并部分或完全遮挡VSD ,当AVP明显时 ,超声表现为瓣叶延长、变形、移位 ,瓣体呈“瘤样”经VSD口突入右室。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评价主动脉瓣病变程度 ,对外科手术修复VSD和AVP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并发升主动脉扩张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利用心脏彩超随访主动脉瓣病变并发升主动脉扩张术后升主动脉变化情况。结果三叶主动脉瓣单纯瓣膜置换者其升主动脉直径年平均减少1.77mm,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者其升主动脉年平均减少0.45mm;二叶主动脉瓣单纯瓣膜置换者其升主动脉年平均增加1.38mm,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者其升主动脉年平均增加1.08mm。结论二叶主动脉瓣患者较三叶主动脉瓣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升主动脉扩张。建议二叶主动脉瓣患者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mm宜进行同期主动脉置换术,三叶主动脉瓣患者术前升主动脉直径〉55mm宜进行同期主动脉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魏薪 《西部医学》2016,28(4):528-533,53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作用。方法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反流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程度、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评估心功能,术中介入操作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介入过程中引导瓣膜植入、监测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估置入瓣膜效果和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人工瓣膜功能、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质量指数等。结果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狭窄49例,单纯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值比较(22.4±2.3mm vs.24.8±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内径、主动脉窦部高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升主动脉内径)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1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堵塞,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置入失败转入心外科开胸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置入瓣膜。术后即刻评估瓣周漏微量或无占67%,轻度占31%,中度仅占2%。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最大压差、平均压差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1周左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月进一步降低。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EF)有所恢复,术后3月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在TAVI治疗中不可或缺,在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