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边民滞留人群麻疹暴发流行因素,为防控境外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陇川县及边民安置点麻疹流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8月6—18日,陇川县报告缅甸边民安置点发生麻疹病例27例,发病率678.05/10万,患者均无免疫史,年龄分布于1—13岁之间。疫情波及陇川县成人发病4例,发病率2.18/10万,患者免疫史不详。结论境外边民安置点因缺乏麻疹免疫屏障发生麻疹暴发流行,提示边境县市要做好境外麻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中缅双方疟疾联防工作机制,提高双边疟疾防治能力,有效控制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流行。方法跨国实施疟疾联防,调查境外疟疾流行现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结果中缅双方建立了疟疾防治协调机制,在缅方边境地区涂片检查发热病人231人,阳性95份,阳性率41.13%,确诊疟疾95例,其中恶性疟55例,间日疟32例,混合感染8例,对现症病人进行了规范治疗;居民带虫率调查439人,阳性43人,阳性率9.79%;媒介监测2户,捕获微小按蚊26只。结论疟疾联防提高了中缅双方疟疾防治技术和应急能力,证实境外疟疾流行态势严峻,联防是控制和减少境外疟疾疫情输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及疫情处置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及预测其流行趋势,并对登革热疫情点采取的处置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本州登革热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媒介调查、孳生地处理、健康教育,最终分析研究本州登革热的流行态势。结果①全州全年共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59例,其中,输入性病例52例、当地感染病例7例。②潞西、盈江、陇川3个县市边境地区共采集了635份当地健康人群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发现,登革IgG阳性率14.49%,登革IgM阳性率5.20%。结论根据调查登革热疑似病例检测、当地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和媒介调查结果,结合我州与缅甸相接的边境沿线无天然屏障、边民互市频繁,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常年孳生繁衍等特点,我们认为德宏州边境沿线一带登革热流行状况十分严峻。针对我州登革热流行的严峻局面,建议加强我州疫情主动监测、疫点灭媒喷洒、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宣教等主要疫情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边境保山市龙陵县渉缅事实婚姻家庭缅籍媳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法,于2010~2011年度对全县渉缅事实婚姻家庭中的缅籍媳妇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共845人,应答率为100%,平均年龄28.5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6.0%,8个条目艾滋病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为41.5%,完全不知晓率为17.9%。龙陵县渉缅事实婚姻家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在缅甸的婚姻状况、进入中国的时间分段、在缅甸时的职业分布、在缅甸时HIV检测情况(P0.05)。结论龙陵县渉缅婚姻家庭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普遍不足,且知识掌握程度在不同特征人群分布不均,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在该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1996年6月,对深圳口岸1806名过境到香港耕作的边民进行HBsAg、VDRL及HIV血清学检测,结果HBsAg阳性210例,阳性率11.628%,VDRL阳性1例,阳性率0.055%,HIV未检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酸枣仁与缅枣仁的蛋白质差异。方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用酸水解法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析蛋白质的组分。结果:酸枣仁与缅枣仁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6.13%和41.58%;除缅枣仁蛋白质的缬氨酸和蛋氨酸明显高于酸枣仁外,蛋白质的其他氨基酸的组成差别不明显;SDS-PAGE图谱明显不同的是,酸枣仁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9800的蛋白质,缅枣仁为50100的蛋白质;CZE图谱的区别是,酸枣仁为3.1min的峰,缅枣仁含有一个迁移时间为4.8min的峰。结论:缅枣仁的蛋白质含量较酸枣仁略高,且缬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枣仁。两种枣仁的SDS-PAGE和CAE图谱均有明显的差异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德宏州戒毒所中缅青少年新型毒品使用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差异,为戒毒所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戒毒所关押的中缅新型毒品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02人,德宏州戒毒所中国籍50人,缅甸籍52人.年龄18~2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国籍得分较高;态度方面,“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有多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行为方面,中、缅发生商业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毒品后缅甸籍有1例发生过群体性行为;使用毒品后安全套使用频率,与固定性伴无差异(P>0.05),非固定性伴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缅青少年新型毒品使用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有差异.戒毒所应根据两国籍青少年不同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保山市边境地区中国籍人群及缅甸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人群麻疹免疫屏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保山边境地区人群及缅籍人群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保山市边境地区中国籍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8%,有效保护率为31.6%,几何抗体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C)为688 m IU/m1;缅甸籍人群阳性率为98.0%,有效保护率为25.0%,GMC为613 m IU/ml,中国籍人群抗体有效保护率和GMC均高于缅籍人群(P0.05)。结论保山市边境地区及缅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效保护率均很低,该地区人群是麻疹易感人群,需进一步采取麻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滇滩镇位于中缅边境,离腾冲县城54公里,国境线长30公里,属温带边远山区。有少数民族17种,缅甸流入人口常年在0.8万左右,属多民族多语种杂居的边境乡镇。辖区9个行政村,115个合作社,5769户,26029人,2006年出生儿童318人,0—7岁儿童2568人。有乡镇卫生院1所,下设分院1所、村卫生室9个,有村医41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生存过程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多个组的生存过程是否相同,而不仅仅是某个时间点上的生存率是否相同,一般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 例2 就例1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过程有无差别。首先将两组生存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混合排列,按下表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缅边境德宏州疟疾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导出德宏州2010-2016年疟疾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宏州2010-2016年报告疟疾病例3 020例,年均发病率34.53/10万,与2000年前的年均发病率相比下降了96.96%。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3,P<0.01)。病例散在分布,以境外输入为主,占87.72%;2016年仅盈江县发生1例本地感染病例;病型以间日疟为主,占71.39%;发病以20~50岁组男性农民为主;流行季节以5~6月为高峰。结论中缅边境地区德宏州疟疾疫情得到了稳定控制,实现了消除疟疾的中期目标,监测和控制输入性疟疾是实现消除疟疾终期目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2 0 0 0年 4~ 5月分别对 2例尿毒症患者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 ,两名受者术后 3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 ,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随访 6个月 ,肾功能未见减退。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例 1,男性 ,43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供者为其同母异父的兄长 ,5 1岁。二人血型均为“O”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1,PRA为 0 .0 5 ,HL A- A2位点相同 ;HL A-A33(19)位点供者缺少 ,HL A - B5 1(5 )位点相同 ;HL A- B5 8(17)位点错配 ;HL A- Bw4位点相同 ;HL A- Bw6受者缺少 ;HL A- DR、HL A…  相似文献   

13.
省勐腊县地处边境 ,位于北纬 2 1°3 0 以南 ,东经 1 0 1°,坝区海拔 75 0~ 80 0 m,年平均气温2 1 .3℃ ,相对湿度 83 .3 % ,年降雨量 1 2 1 0毫米 ,属热带雨林气候 ,与缅甸、老挝接壤 ,边民出入境较频繁 ,是我省疟疾流行重点边境县之一 ,该县不仅恶性疟流行面广 ,且抗性较严重 ,多年来恶性疟流行从未间断 ,抗性恶性疟病例不断向内地扩散 ,给基本消灭疟疾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了解并掌握该县恶性疟的流行趋势 ,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以 1 992~ 2 0 0 0年的恶性疟发病资料进行预测。1 .2 方法 应用灰色 GM(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嗜肺巴斯德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多态扩增PCR(RAPD -PCR) ,两条单一随机引物S1和S3 ,对分离来自北京和南京不同实验动物饲养单位的大鼠、小鼠、野鼠的 1 5株嗜肺巴斯德杆菌及参考株共 1 6株菌基因组随机扩增 ,比较DNA多态性图谱。结果  1 5个流行株可分成 4种基因型 :来自相同饲养单位的小鼠株、大鼠株及野鼠株基因型亦不相同 ;野鼠株与部分小鼠分离株基因型相同。结论 同一地区嗜肺巴斯德杆菌流行株呈明显的多态性 ;野鼠有可能成为实验动物嗜肺巴斯德杆菌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LA DP座位免疫基因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 SSP HLA DPB1基因分型方法和Thomas分度标准对已知HLA A、B、DR全相同的 12例同胞 (SiblingDonor,SD)、4例无关供者 (Unrelat edDonor,UD)和 1例父亲 (FatherDonor ,FD)捐髓的HSCT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 12例SD中GVHD 0~Ⅲ°,HLA DPB1不相吻合率约为 4% ( 1/2 4) ,其中DP相同者的受者发生GVHD最强达到Ⅱ°。DP不同者仅为Ⅰ°,4例UD中GVHDⅡ°~Ⅳ°,HLA DPB不吻合率约为 37%( 3/8) ,其中 1例仅有DP不相同和DP相同受者的GVHD均为Ⅱ° ;而DP不相同基础上 ,1例CW 亦不相同为Ⅲ° ,另 1例DR低分辨率相同但高分辨率不相同 ( 0 40 4∶0 40 5 )和DQ不相同则发生Ⅳ°。父亲捐髓的受者GVHD为Ⅰ°,HLA DP为半相合。【结论】 1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回顾性分析显示 ,在HLA A、B、DR全相同的条件下 ,SD HLA DP配合与否与GVHD之间无相关性 ,UD HLA DP配合与GVHD显著关联 ;HLA非全相同的亲缘捐髓和无关捐髓的供受者应做HLA DPB1基因配型以准确预测和预防GVH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一线县、二线县、及一线三个县的一线自然村、二线自然村的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边境地区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IFAT对中缅边境沧源、耿马及孟连一线县与双江县、永德县二线县,边境线3县一线自然村和二线自然村进行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电脑软件EPI6X2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一线县抗体阳性率23.88%(568/2379),二线县抗体阳性率1.40%(10/712),一线县显著高于二线县(x2=180.54;P<0.01)。一线县的一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33.05%(467/1413),二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10.46%(101/966),一线自然村显著高于二线自然村(x2=159.92;P<0.01)。结论IFAT抗体阳性率和阳性GMRT说明靠近边境地带比远离边境的地带疟疾流行更为严重。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防治工作,才能控制边境疟病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3S1358等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用于鉴定两个体间同胞亲缘关系的可行性.方法 用复合PCR扩增方法检测D3S1358等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运用ITO法和IBS法两种分析方法计算两个体间的同胞亲权关系指数(paternity index,PI)和同胞亲权关系概率RCP(relative chance of paternity,RCP),并比较两个体间全相同、半相同和全不同的基因座数.结果 同胞个体间RCP值均值显著高于非同胞个体(P>0.05).同胞对全相同的基因座个数平均值>3,全不同的基因座个数平均值<2;而无关个体间全相同的基因座个数平均值<1,全不同的基因座个数平均值>3.结论 检测和分析D3S1358等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可以应用于同胞鉴定:以RCP≥95%或者以基因型全相同基因座数≥4或全不同基因座数≤1为肯定标准;以RCP≤5%或者以基因型全相同基因座数=0或全不同基因座数≥4为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18.
<正>妊娠期急腹症并非罕见,其中最常见是急性阑尾炎。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有关诊断与处理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为20岁~38岁,妊娠1个月~3个月4例,4个月~7个月6例,8个月以上2例。妊娠早期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急性阑尾炎相同,中晚期由于子宫增大,腹痛和触痛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中缅边境傣族对登革热看法、疑似病人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促进正确求医。方法 采用重点人员深度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结果 缅甸傣族和边境线上打洛镇傣族均知道傣族语登革热名字是“Paya Yong(帕雅蛹)”,但在中国距边境50 km的勐混镇和100 km景洪市郊区傣族不知道任何傣族语登革热名字;中国傣族登革热临床症状知识和登革热敏感意识显著高于缅甸傣族(P<0.01),中国88.5%(95%CI:84.0%~92.1%)傣族户主知道登革热,50.2%(95%CI:43.9%~56.2%)视登革热为严重疾病;缅甸33.5%(95%CI:27.7%~39.6%)傣族知道登革热,27.8%(95%CI:22.4%~33.7%)认为是严重疾病。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对登革热意识敏感性是影响中缅两国傣族登革热求医行为首要影响因素,认为登革热能致人死亡户主的家庭更容易前往正规医院求医,中缅两国比值比(OR)分别为6.112(95%CI:2.416~15.456)和5.113 (2.081~12.576),此外中国傣族家庭决策和缅甸傣族登革热知识也影响求医行为。结论 在中缅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不但受病原和媒介生物相互输入影响,也受社会文化相互输入的影响,需进一步通过行为改变的交流,促进求医行为。  相似文献   

20.
染色体STR遗传标记在亲缘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染色体STR遗传标记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用Profiler plus及Cofiler试剂盒检测468例亲缘鉴定案,对其中STR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者,增加HLA等血型基因和“PowerPlex16TM体系试剂检测。必要时还增加Y-STR,X-STR基因座检测和HLA等位基因测序。结果:408例亲缘个体的亲权概率W>0.95,其中350例亲缘个体的W>0.9995;60例无关个体的W<0.8,其中48例W<0.27。经χ2检验,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和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全相同和全不同的基因座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相同的基因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STR遗传标记用于鉴定亲缘关系时,当两个体不同基因座个数≤1个,或全相同基因座数≥6个时,属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