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性蛋白尿47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雷公藤多甙片因其有降低尿蛋白及利尿等作用 ,被应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 ,但多年一直沿用 1 0mg/kg的剂量 ,疗效并非十分理想。近年报道增加剂量 ,疗效可明显提高[1] 。鉴于此 ,我们以大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性蛋白尿 47例 ,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中 ,男性 2 7例、女性 2 0例 ;年龄 16~ 71岁 ;病程 3W~ 10年 ;慢性肾小球肾炎 16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12例、IgA肾病 4例 (经肾活检诊断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6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9例。全部病例尿蛋白定量均大于1 0g/2 4h ,血肌酐小于 186 8um…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0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 :①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和 (或 )持续性镜下血尿 ;②肾小球性血尿显微镜检查畸形细胞 >80 % ;③不伴蛋白尿或轻度蛋白尿 (尿蛋白 <5 0nmd/L)④无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减退 ;⑤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排除急性感染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遗传性肾炎等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 ,男 17例 ,女 2 3例 ;年龄平均 6~ 5 1岁 ,平均 2 6 7岁 ;病史最长 12…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病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近年来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现率有所增高,我院采用"滋肾益气化瘀法"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陶春祥  何占德 《中医杂志》2008,49(10):950-950
答:隐匿性肾炎,又称为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本病病情隐匿而绵长,易反复发作,又很难治愈.临床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或明显的镜检血尿,部分病例伴有轻度蛋白尿,但无浮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肾损害.隐匿性肾炎的肾脏病理改变多种多样,临床以局灶增生肾小球肾炎伴复发性血尿为多.根据肾组织活检,肾小球有轻微增生性病变,以IgA肾炎为多,其它有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  相似文献   

5.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除尿常规检查异常外,多无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及体征,肾功能亦正常。其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无症状血尿,无症状蛋白尿,无症状血尿伴蛋白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肾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①轻至中度肾小球性血尿。②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③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④排除继发性隐匿性肾炎综合征。中医辨证参照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分型标准。病例来源:64例患者,均来自…  相似文献   

6.
陈军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2):27-27
隐匿性肾炎血尿型是一组以血尿 (持续性镜下血尿和 /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 )为共同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999~ 2 0 0 2年间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型患者 3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女 2 8例 ,男 4例 ;年龄 32~ 4 2岁者 8例 ,4 3~ 5 5岁者 17例 ,5 6~6 6岁者 7例。诊断标准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肾脏病学》第二版隐匿性肾炎血尿型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 :(1)阴虚火旺型 (14例 ) :小便黄赤 ,手足心热 ,口燥咽干 ,腰酸耳鸣 ,大便干燥 ,舌红少苔或苔薄黄 ,脉…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蛋白尿难以控制者口服泼尼松片,1 mg/次·kg(体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5%,对照组为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34,P=0.00785).结论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效.  相似文献   

8.
祛风胜湿法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风胜湿法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祛风胜湿中药组成的方剂加雷公藤多甙、潘生丁、卡托普利与单用雷公藤多甙、潘生丁、卡托普利治疗的对照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8例(16%),基本缓解22例(44%),好转14例(28%),总有效率88%;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10%),基本缓解10例(24%),好转9例(21%),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尿及蛋白尿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IgA、尿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均有显著性变化,分别由(3.45±0.24)mg/L、(5.35±3.26)g/L、(22.14±10.28)mg/L、(19.2±5.4)g/L降为(2.12±0.27)mg/L、(2.12±0.27)g/L、(9.89±4.22)mg/L和(11.7±6.1)g/L(P<0.01和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祛风胜湿中药加雷公藤多甙、潘生丁、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雷公藤多甙、潘生丁和卡托普利,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汤合雷公藤多甙治疗IgA肾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帆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76-677
Ig A肾炎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或镜下血尿 ,肾小球系膜增生 ,基质增多 ,伴广泛 Ig 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病须经肾活检证实方可诊断。近年来 ,笔者以六味地黄汤合雷公藤多甙治疗Ig A肾炎 35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Ig A肾炎。 35例中 ,男 2 4例 ,女 1 1例 ;年龄 1 3~ 49岁 ,平均 2 1 .5岁 ;病程最短 1 5 d,最长 1 2年 ;曾服用泼尼松治疗症状无改善 2 7例 ,无症状持续镜下血尿9例 ,间断性肉眼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 2 6例 ,1 9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 ,肉眼…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均予以雷公藤多甙片1mg-2mg/kg/d,分3次餐后口服,中药汤刺日每1剂口服。结果:完全缓解10倒,基本缓解13倒,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肾炎不仅能消除或减少蛋白尿、血尿,而且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甙长程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炎是常见的泌尿系疾病,由其引起的蛋白尿和/或血尿一直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临床上因过多考虑其副作用而很少采用雷公藤多甙长时间治疗,致使某些患者未出现疗效就改用其他药物,导致病程迁移,有的甚至很快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笔者近年来采用雷公藤多甙长程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金水宝胶囊(3粒,tid)治疗,研究组则服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tid)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Scr、Ccr、BUN、24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Ccr、BUN、24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简称隐匿性肾炎),又称单纯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是一组肾小球疾病。隐匿性肾炎起病隐匿,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以镜检血尿、蛋白尿为主要特点。临床常见3种情况:①反复发作性血尿;②单纯性蛋白尿;③血尿与蛋白尿并见。一般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临床上发病年龄以20~30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由于本病一般无特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  相似文献   

14.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简称隐匿性肾炎),又称单纯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是一组肾小球疾病,该病起病隐匿,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以镜检血尿、蛋白尿为主要特点。临床常见三种情况:(1)反复发作性血尿,(2)单纯性蛋白尿,(3)血尿与蛋白尿并见。一般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以20~30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由于本病一般无特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199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2~63岁,病程5月~12年。微小病变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膜性肾小球肾炎5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3例。诊断标准以王海燕主编的《肾脏病学》,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为依据,并通过肾活检确诊。2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用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片、转换酶抑制剂,效果较差时加用环磷酰胺治疗。中医治疗:水陆二仙丹和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金樱子18g,芡实18g,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黄芪30g,益…  相似文献   

16.
隐匿性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仅表现为持续性轻度蛋白尿和反复血尿,其中以单纯血尿为表现的称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又称无症状性肾小球性血尿。我科近几年采用中药制剂尿血康胶囊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除尿常规检查异常外,多无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及体征,肾功能亦正常。其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无症状血尿,无症状蛋白尿,无症状血尿伴蛋白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肾炎38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68例,均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标准:具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血肌酐(Scr)<350mol/L,24h尿蛋白定量(24hurTP)<3·5g/L。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多为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原发肾小球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范畴.目前西医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彭世桥 《河南中医》2007,27(8):51-52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简称隐匿性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临床以轻至中度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性血尿为特征[1]。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根据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①轻至中度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蛋白尿;②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③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④排除继发性隐匿性肾炎综合征(如由狼疮性肾炎等引起),便可诊断为原发性;⑤如仅有蛋白尿,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如仅有血尿,可称为单纯性血尿。1.2一般资料本组共70例,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