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叶抗超氧阴离子活性与化学特征相关指纹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华  陈兰英  余伯阳  黄慧莲  邵峰  任刚 《中草药》2010,41(7):1173-1178
目的研究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超氧阴离子(O2-)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山楂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分别对5种不同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的各指纹峰进行药效实验,建立各指纹峰峰面积与抗超氧阴离子活性之间关系(峰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编程与模拟等手段将山楂叶的HPLC指纹图谱翻译成生物活性指纹图谱(包括药效指纹图谱和效价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山楂叶的质量评价新模式,该模式预测值与实际值r=0.846(P0.05);5个样品预测值均为实际值的70%以上。结论该模式是融化学鉴定与生物活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弥补了已有中药质量评价模式的局限性,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银杏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银杏叶的合理采收及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法,0.5%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建立18批不同产地或不同采收期的银杏叶的指纹图谱,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银杏叶样品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并对指纹图谱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数据进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银杏叶的共有模式指纹图谱中标定了31个共有峰,有16批样品与共有模式之间相似度大于0.9。18批银杏叶样品对O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269~0.725 mg/ml范围内;不同采收期的样品,其指纹图谱总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大小一致。结论研究对银杏叶同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与生物活性测定,可为银杏叶的采收及品质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田京伟  杨建雄 《中草药》2001,32(10):918-92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方法以NADH-PMS-NBT系统产生氧自由基O 2-;EDTANa2-Fe(Ⅱ)-H2O2系统和Fe2++Vit C系统产生羟自由基(·OH);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来研究白藜芦醇苷的生物活性.结果白藜芦醇苷体外可清除O2-及·OH;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抑制·OH引起的小鼠肝微粒体过氧化脂质(LPO)和大鼠红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结论白藜芦醇苷具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楂叶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研究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呼吸爆发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对不同种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的各指纹峰进行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药效实验,建立各指纹峰峰面积与药效之间关系(峰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编程与模拟等手段将山楂叶的HPLC指纹图谱翻译成生物活性指纹图谱(包括药效指纹图谱和效价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山楂叶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谱效关系,利用该关系对14个山楂叶样品进行活性预测,其预测值与实际值呈显著正相关,r=0.968(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融化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虎杖药材的谱-效整合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得到不同来源虎杖药材的谱-效整合指纹图谱,从而综合评价虎杖药材的质量。结果:对19批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指纹图谱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13个主要抗氧化成分的色谱峰面积和活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利用HPLC-ESI-MS鉴定了部分成分的化学结构。结论: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所建立的虎杖的谱.效整合指纹图谱能快速筛选虎杖药材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这种综合评价方法能更客观、有效地反映虎杖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黄连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的黄连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并采用体外测定药物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生物活性,对化学信息和生物效应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以探索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产地黄连药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生物效应的有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中色谱峰10、6、3、7和巴马汀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相关性较强.结论:基本明确了化学指纹图谱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的相关性,有利于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成分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郑林  李靖  陈慧  王永林  王爱民  黄勇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585-2588
目的:研究荭草中花穗、带叶嫩枝和粗茎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心肌缺血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荭草中花穗、带叶嫩枝和粗茎的UPLC指纹图谱,对色谱峰进行归属确认,同时观测荭草中花穗、带叶嫩枝和粗茎不同配比组合物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MTF法作为浓度筛选和细胞存活率判定指标,并检测丙二醛含量),将各组合物活性信息与其相应的U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推测药效物质基础.结果:荭草中带叶嫩枝和花穗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3~5,11 ~14,18 ~ 19,21 ~ 25号色谱峰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通过谱效研究,推测了荭草抗氧化损伤的活性成分,为荭草药材深层次研究开发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姚兰  焦安妮  冯琳琳  于敏  张晶  焦连庆 《中草药》2018,49(20):4838-484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10批次大叶冬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初步揭示大叶冬青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HPLC法测定了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酶-底物反应体系,对不同批次的大叶冬青药材的XOD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基于谱效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以及肝组织中尿酸(UC)、XOD水平变化。结果 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特征峰,其中峰11(苦丁茶冬青皂苷E)、14(苦丁冬青皂苷F)与XOD抑制作用呈中等程度相关,峰5(未鉴定)、6(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大叶冬青皂苷C)、13(大叶冬青皂苷D)相关性最强。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峰9(大叶冬青皂苷H)的量在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UC和XOD水平,抑制肝组织中XOD活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对XOD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PLC指纹图谱显示出7个共有峰对应的化合物与该药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朱卉  朱丹妮  余伯阳 《中成药》2010,32(8):1386-1390
目的:利用HPLC-CL在线检测消癌平注射液(通关藤)对H2O2和O2·-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追踪其物质基础。方法:消癌平注射经HPLC后进入T型混合管(内含鲁米诺+过氧化氢溶液和鲁米诺+连苯三酚),记录化学发光信号结合LC-MS/MS鉴定其结构。结果:已鉴定出3-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和4-咖啡酰奎尼酸3种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结论:消癌平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对其清除H2O2和O2·-自由基有很大贡献;HPLC-CL在线联用技术简单、快速,可用于中药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南丹参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其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为科学评价南丹参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南丹参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通过灰色关联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对不同产地药材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峰面积与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谱效相关性研究。结果获得了由12个共有峰组成的南丹参指纹图谱,结合两种统计学方法分析,明确了其抗氧化活性的4个主要有效成分。结论通过开展酚酸类成分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的示范性研究,为中药南丹参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丁晶鑫    李文兰    白晶    季宇彬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5):337-340
 目的 探求不同产地菟丝子指纹图谱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系”的中药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HPLC建立菟丝子不同产地的指纹图谱,子宫增重法和MTT实验筛选出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的有效成分,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菟丝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确立26个色谱峰为共有峰。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20号产地对小鼠子宫增重和MCF-7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其雌激素作用为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 菟丝子不同产地的指纹图谱与其雌激素作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山楂体外降三酰甘油主要活性组分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山楂降三酰甘油(TG)主要活性成分UPLC指纹图谱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G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筛选出山楂降TG主要活性组分。采用UPLC法建立12批不同产地山楂降TG主要活性组分指纹图谱,并获取相应的药效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楂中富含黄酮的组分能够明显地降低TG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在该组分指纹图谱所含的11个共有峰中,1(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3(原花青素C1)、4(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5(芦丁)、6(金丝桃苷)、7(异槲皮苷)、8(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号色谱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对降TG呈正相关作用,其余包括2(表儿茶素)、10(槲皮素)、11(5-O-咖啡奎尼丁酯)号色谱峰在内的各峰则呈负相关。结论山楂黄酮类成分对降低TG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威灵仙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威灵仙多糖(CCP)的抗氧化活性。方法:①体外测定CCP清除Fe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②CCP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影响;③CCP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威灵仙多糖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降低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率,可显著提高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指数。结论:威灵仙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忽地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茹巧美  裴真明  郑海雷 《中药材》2008,31(10):1536-1540
目的:研究水溶性忽地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体外化学体系研究忽地笑多糖对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脂自由基(R.)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及用琼脂扩散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抗氧化活性测定以Vc为对照,忽地笑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总体上弱于Vc,但对.OH和H2O2的清除活性与Vc相当。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忽地笑多糖对藤黄微球菌、短小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较强。结论:忽地笑多糖具有良好的.OH和H2O2清除活性及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黄连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的黄连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并采用体外测定药物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生物活性,对化学信息和生物效应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以探索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产地黄连药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生物效应的有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中色谱峰10、6、3、7和巴马汀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相关性较强。结论:基本明确了化学指纹图谱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的相关性,有利于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成分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药厚朴色谱指纹谱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的研究方法。方法:建立浙江丽水产的15个厚朴样品的HPLC-DAD指纹图谱,对其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前四个主成分的得分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另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上述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两种活性氧的能力,以清除率为50%时所需药物的浓度(IC50)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构建厚朴色谱指纹图谱与其清除活性氧能力间关系的网络。用缺一交叉验证法检验网络的稳定性与预测精度。结果:清除超氧阴离子训练集的平均拟合偏差ASEr(拟合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偏差)≤0.150,预测集的预报偏差PEr≤0.181;清除过氧化氢的ASEr≤0.110,PEr≤0.191。结论:用PCA-ANN技术构建的网络稳定性好,可准确预测厚朴清除活性氧能力的IC50值;此法可作为研究中药色谱指纹谱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闫艳  杜晨晖  冯红霞  戚进  秦雪梅 《中草药》2016,47(17):3109-3114
目的整合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与HPLC-CL技术分析酸枣叶中主要化学成分,追踪其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鉴定酸枣叶中化学成分;并建立不同产地酸枣叶样品HPLC-UV指纹图谱;利用HPLC-CL方法对8个不同产地的酸枣叶指纹图谱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酸枣叶中共鉴定10个化合物,均为黄酮苷类化合物,8批不同产地的酸枣叶相似度均大于0.9,并最终确定其中6种物质(eriodictyol-7-O-rutinoside、quercetin-3-O-robinobioside、quercetin-3-O-rutinoside、quercetin-3-O-β-D-galactoside、quercetin-3-O-β-D-glucoside、quercetin-3-O-β-Larabinosyl-(1-2)-α-L-rhamnoside)清除自由基能力强。结论酸枣叶中富含大量的黄酮类成分,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酸枣叶可为市场提供一种新型绿色的、可持续的抗氧化剂来源。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03-2607
目的:研究细辛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其镇痛、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细辛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小鼠热板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测定细辛不同极性部位的镇痛、抗炎活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极性部位HPLC特征指纹峰与其镇痛、抗炎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结果:在标定的31个特征指纹峰中,有15个特征峰与镇痛活性呈正相关,其中8、11、13、20、21、22、26号峰贡献较大;有20个特征峰与抗炎活性呈正相关,其中2、5、7、9、10、11号峰贡献较大。结论:细辛中含有镇痛、抗炎作用的特征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19.
白木香叶中黄酮类成分结构与抗氧化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中黄酮类成分清除O2^·-,H2O2,·OH的能力,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方法:对白木香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得成分对邻苯三酚-鲁米诺-碳酸缓冲液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H2O2-鲁米诺-碳酸缓冲液体系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以及邻菲罗啉-Cu2+-抗坏血酸-H2O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分得6种黄酮类成分,经鉴定分别为:洋芹素-7,4′-二甲醚(Ⅰ)、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Ⅱ)、木犀草素-7,4′-二甲醚(Ⅲ)、芫花素(Ⅳ)、木犀草素(Ⅴ)、羟基芫花素(Ⅵ)。6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构效关系分析显示,其清除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的活性强弱与母核上连接的酚羟基数目和位置直接相关。结论:白木香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可能为白木香叶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峨眉桃叶珊瑚果实的抗氧化活性,为峨眉桃叶珊瑚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运用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亚铁氰化钾-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与过氧化氢-鲁米诺体系测定峨眉桃叶珊瑚果实不同提取部位对超氧负离子、羟自由基与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结果:峨眉桃叶珊瑚果实的不同提取部位对超氧负离子与过氧化氢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结论:峨眉桃叶珊瑚果实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