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骨肉瘤肿瘤干细胞是骨肉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目前,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其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肿瘤干细胞起源等问题是研究的热点。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将为明确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及研发新的针对肿瘤干细胞的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力韬 《西部医学》2012,24(5):1027-1029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目前其细胞及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骨肉瘤干细胞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复发及耐药之间也存在联系。因此,本文就骨肉瘤干细胞的存在证据与来源、分选与鉴定方法、小生态环境(niche)以及骨肉瘤干细胞与耐药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和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肿瘤干细胞与干细胞的关系、肿瘤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现状、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似性,其中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少数实体瘤干细胞分离鉴定的成功有力支持了肿瘤干细胞理论。结论肿瘤干细胞理论可解释很多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但目前仍迫切需要相关分离、纯化、鉴定实体瘤干细胞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肿瘤干细胞是近年来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它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致瘤能力以及不断分化的潜能。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可能与肿瘤的产生、易复发和转移、具有强耐药性等有密切关系。有学者在造血系统肿瘤和多种实体瘤中分离并鉴定出肿瘤干细胞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理论。现主要从肿瘤干细胞学说、生物学特性、鉴定分离、纤维肉瘤干细胞相关研究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肿瘤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在一些实体瘤中分离鉴定出了这部分细胞并命名为“肿瘤干细胞”,但是关于这群细胞的分选鉴定技术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Nanog mRNA在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中Nanog基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无血清培养法从骨肉瘤细胞株U2-OS和MG-63中分离培养悬浮细胞球,免疫磁珠分选Stro-1阳性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tro-1阳性细胞、Stro-1阴性细胞及悬浮生长细胞中NanogmRNA的表达.结果:Stro-1阳性细胞和悬浮细胞NanogmRNA表达水平为1.69±0.14和1.56±0.18,均高于Stro-1阴性细胞的表达水平(0.19±0.35,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悬浮细胞球NanogmRNA的表达比早期悬浮细胞球有所下降(P〈0.05).结论: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高度表达NanogmRNA,该基因可能有助于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其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在胶质瘤中分离,培养及鉴定脑肿瘤干细胞,观察脑肿瘤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建立脑肿瘤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为脑肿瘤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术中取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并进行有限稀释实验确定肿瘤比例及增值能力;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及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在细胞培养或组织切片中CD133和Nestin的表达。结果在胶质瘤中,只有大约1%的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并悬浮生长,并增殖形成克隆性脑肿瘤干细胞球,传代后脑肿瘤干细胞仍保持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体外培养中脑肿瘤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Nestin和CD133,在肿瘤组织切片中表达CD133阳性细胞。结论胶质瘤组织中存在极少数的脑肿瘤干细胞(大约为1%),并能在体外将其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可能是脑肿瘤干细胞的起源细胞。  相似文献   

8.
已经证实多种血液和实体瘤组织中均存在肿瘤干细胞,常常通过特异的细胞表面分子来鉴定肿瘤干细胞。CD133,是一种干细胞标记,被广泛用于鉴定和分离脑肿瘤干细胞。然而,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CD133-脑肿瘤干细胞的存在,CD133作为脑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标记出现争议。本文综述了CD133和脑肿瘤干细胞关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干细胞的发现、鉴定识别、与肿瘤的关系进行探讨,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甲状腺肿瘤干细胞,目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鉴别并分离甲状腺肿瘤干细胞。甲状腺肿瘤干细胞在甲状腺肿瘤的启动、复发、转移以及肿瘤的抗放化疗中均有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肿瘤耐药的原因之一。甲状腺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为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与诊断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如阻断肿瘤干细胞增殖转移的信号通路,诱导肿瘤干细胞向甲状腺样细胞分化及再生。结论:肿瘤干细胞目前已成为肿瘤病因研究的热点。甲状腺肿瘤干细胞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肿瘤的治疗息息相关,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或根除肿瘤干细胞来治疗甲状腺肿瘤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的视野将有望为难治性和侵袭性的甲状腺肿瘤治疗带来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医学综述》2012,18(15):2410-2412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多种细胞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基因突变干扰了干细胞正常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从而使其转变成为肿瘤干细胞,并进一步转变为肿瘤细胞。这提示如果能在肿瘤细胞中分离鉴定出肿瘤干细胞,对于肿瘤的治疗、转移复发的预防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是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稳定的骨肉瘤体内模型,初步筛选出骨肉瘤的高致瘤性细胞群,分析骨肉瘤的致瘤性与临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骨肉瘤患者的原代活组织检查标本及化疗后行保肢术或截肢术时所取的标本,接种裸鼠或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致瘤后分离移植瘤,体内接种连续传代建立的骨肉瘤体内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高致瘤骨肉瘤细胞表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生存情况,了解骨肉瘤细胞的致瘤性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成功建立可稳定传代的人骨肉瘤小鼠体内模型,致瘤组预后差者占9/12,显著高于非致瘤组的3/18(P<0.01);致瘤性与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呈正相关(r=0.773,P=0.01)。移植瘤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标志CD44、CD90、CD166均呈高表达,分别为(56.1±2.0)%、(60.3±2.1)%、(61.4±4.1)%。结论高致瘤骨肉瘤患者的预后较非致瘤者差;CD44、CD90、CD166可作为临床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骨肿瘤,常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虽然传统外科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当骨肉瘤发生复发和转移时,患者往往会面临死亡的威胁。约10%~20%患者被确诊为骨肉瘤时已伴随肿瘤肺部转移。此外,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存在副作用,给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而学者们提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方向。该文就骨肉瘤的诱导分化疗法、骨肉瘤干细胞及其成骨分化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分化情况和培养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从9周和12周胚龄的自然流产胎儿分离的前脑、后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分化后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两胚龄前、后脑组织中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他们均表达Nestin抗原阳性。血清诱导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9周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的比例高于12周胚龄的脑组织。在条件培养基存在的情况下,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结论:从人胚脑组织中的前、后脑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较小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时细胞克隆的形成比例较高,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  相似文献   

14.
组织、器官重建的基础:干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细胞是应用组织工程技术重建组织、器官的前提和基础,干细胞已成为最佳种子细胞来源.成体干细胞在动物及临床试验中的成功,证实了组织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同种异体干细胞的研究以及通用型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拓展,将为实现组织工程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e cancer stem cells(CSCs)from human osteosarcoma by serum-free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anticancer drug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The primary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osteosarcoma were digested by trypsin to prepare a single-cell suspension,and mixed homogeneously into 1.2% alginate gel.Single-cell alginate gel was cultured with serum-free DMEM/F12 medium.Epirubicin(0.8μg/mL)was added to the medium to enrich CSCs.After cultured conventionally for 7 to 10 days,most of cells suspended in ...  相似文献   

16.
新生豚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从新生豚鼠海马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实验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分离新生豚鼠海马组织,用含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神经干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巢蛋白(Nestin)的表达。采用荧光染料DAPI标记神经干细胞。结果 从新生豚鼠海马组织分离出的细胞中可获得呈集落样生长的神经干细胞团,并能表达Nestin;荧光染料的标记效率可达93.4%,细胞传代8次后荧光亮度仍无明显衰减。结论 从新生豚鼠海马分离的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能力,荧光染料的标记可获得较高的标记效率,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实验研究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17.
Stem cell plasticity: the growing potential of cellular therapy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tem cell biology is that cells with the potential for both self-renewal and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into one or more cell types may be found in a given tissue. The corollary of this principle is that the stem cells give rise to tissues in which they reside, the so-called expected tissues. Many exciting discoveries reported ove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challenge this paradigm by showing that there are not only tissue-specific stem cells that differentiate to the expected mature cells, but also that tissue stem cell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unexpected cell lineages, suggesting an enormous plasticity of differentiat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which have drawn the most atten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neural stem cell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many investigation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directed towar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ave disputed the concept of stem cell plasticity, suggesting that experimental artifact or somatic cell fusion may account for reported observations of plasticity. Although the data are mounting, stem cell plasticity, strictly defined, has yet to be rigorously proven. Animal models to meticulously define the biology and potential plasticity of stem cells and pilot clinical trials to begin to explore the biology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human stem cells will both be vital to advance the field over the coming years.  相似文献   

18.
肿瘤干细胞学说是近些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学说,该学说认为肿瘤起源于肿瘤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肿瘤组织中存在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肿瘤干细胞,它们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增殖能力,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SC与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脑肿瘤以及前列腺癌等密切相关。CSC学说在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化鉴定,为临床应用脊髓神经干细胞进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替代治疗奠定细胞学基础。方法:首次采用注射器灌注法分离新生24 h Wistar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培养液调节细胞终浓度并进行培养,形成克隆后,传代。将传至第1代培养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F12 培养基诱导其分化。形态学方法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利用鼠抗Nestin抗体、鼠抗GFAP抗体、鼠抗MAP-2抗体进行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结果: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在血清的作用下可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细胞形态、表达特异性组织蛋白Nestin、GFAP、MAP-2的神经细胞。结论: 大鼠脊髓内可分离出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呈贴壁增殖状态,并有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