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健脾补肾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定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第2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MSC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疗程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以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作为标志,以确定MSC的肠道定位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肠道干细胞标记物Musashi-1的表达。结果:经PCR扩增后,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结肠组织雄性性别特异性基因区段sry,MSC移植组阳性率为20%,活血组阳性率为35%,健脾和补肾组阳性率为25%。免疫组化检测到MSC移植组及中药治疗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Musashi-1均有阳性表达,其中活血组与MSC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较明显促进MSC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定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健脾、补肾法方药对结肠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第2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MSC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活血、健脾、补肾各组分别以桃红四物汤、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灌胃,每天1次,共15天。疗程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活血组大鼠增殖细胞指数(LI)明显增高,G0/1期细胞明显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加,与移植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可明显促进结肠炎大鼠MSC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定植分化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MSCs移植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桃红四物汤组,第二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BMSCs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疗程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以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作为标志,以确定供体BMSCs的植入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Musashi-1、PCNA的表达。结果:经PCR扩增后,凝胶电泳可以检测结肠组织雄性性别特异性基因区段sry,BMSCs移植组和SASP组阳性率均为20%,桃红四物汤组阳性率为3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BMSCs移植组及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Mu-sashi-1、PCNA均有阳性表达;桃红四物汤组与BMSCs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较明显促进外源性BMSCs在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定植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对静脉移植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迁移归巢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MSCs,传至第3代,制备细胞悬液,加入0.78 mg·L-1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共培养,并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荧光标记备用。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SCs组,干预MSCs组和联合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尾静脉分别iv 1 m L生理盐水,MSCs组大鼠,iv 1 m L MSCs(1×106个),干预MSCs和联合组大鼠分别尾静脉iv体外中药干预的MSCs(1×106个),联合组再予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13.6 g·kg-1,ig 10 d。第5,10天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结肠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估,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DAPI标记MSCs在结肠内迁移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肠干细胞标记物神经细胞RNA结合蛋白(Musashi-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可见广泛充血水肿,伴糜烂,肉眼可见溃疡形成,提示造模成功。除模型组和正常组外,各移植组结肠组织均能检测到DAPI标记的MSCs,且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各治疗组均能改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且第10天联合组优于MSCs组(P0.05);各移植组能提高Musashi-1的表达,第10天联合组和干预MSCs组优于MSCs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能促进MSCs向结肠溃疡部位的迁移和分化,并能修复受损的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微生物组学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粪便菌群进行研究,探讨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6只健康SPF级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组,补肾组,健脾组和清肠组等6组。各给药组依照成人用药浓度灌胃治疗,隔日称量大鼠体质量,10 d后处死大鼠并制作病理切片,计算各组病理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IL-10水平;基于16S rR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菌群构成及丰度。结果: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及其拆方明显改善了溃疡性结肠炎组织的病理评分,缓解了结肠黏膜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减少了黏膜杯状细胞的破坏,显著降低了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提高了血清IL-10的水平;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验证,发现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及其拆方有效改善了S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结论: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和组织病理学损伤,并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体外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的颅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补肾活血方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24、48、72h不同时段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方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以中、高浓度组的作用较为明显(P〈0.01);不同浓度补肾活血方可使ALP活性增强(P〈0.01);中、高浓度组补肾活血方矿化结节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康泰对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c—Myc、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模型、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结肠康泰组,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形成结肠炎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c—Myc、P^53的表达。结果:SASP及结肠康泰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降低,c—Myc、p^53蛋白低表达,Bcl-2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结论:结肠康泰通过调控基因bcl-2、c—myc、p^53对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法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分别形成结肠急慢性炎症,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益气法、活血法、健脾法及补肾法进行治疗,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组织学损伤积分。结果:模型组DAI评分(第4、5、6、7天)、结肠损伤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ASP、活血、健脾及补肾法组DAI评分(第6、7天)、结肠损伤积分均低于模型组。慢性炎症模型组DAI评分为0;模型组结肠损伤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ASP、活血及补肾法组结肠损伤积分均低于模型组。结论:活血及补肾法方药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防治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活血法、补肾法、祛风法对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活血组、祛风组、补肾组、补肾活血组、预防组及模型组,每组各30只,以4%木瓜蛋白酶行膝关节注射制作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连续给药,预防组在模型制作同时予以活血药。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6组大鼠分别于模型制作成功给药后30、60、90d分批处死。处死后取大鼠膝关节滑膜及软骨,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SD大鼠膝关节滑膜IL-1β、TNF-α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ADAMTS-5mRNA含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祛风组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mRNA含量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治疗进行降低不显著。早期,预防组比其他组降低显著(P〈0.05);活血组与补肾活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比祛风组、补肾组及模型组降低显著(P〈0.05);晚期补肾活血组、补肾组与其他组比较降低显著(P〈0.05),且补肾活血组与补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法与活血法对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mRNA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早期时活血法作用较补肾法显著,且预防性给予活血药治疗效果更佳;晚期补肾法较活血法显著,同时补肾活血法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补肾活血方对BPH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四川中医》2009,27(1):15-16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方对BPH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实验研究采用SD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法复制BPH模型,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各组前列腺组织的形态改变;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实验各组前列腺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可以缩小增生前列腺腺体的体积,并抑制VEGF、bFGF的表达。结论:补肾活血方用于治疗BPH,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作用机理是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bFGF的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1.
健脾益肾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小革 《河北中医》2010,32(8):1134-1135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加用健脾益肾活血降浊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包醛氧淀粉酶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磷(P)及血红蛋白(Hb)指标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清Cr、BUN及P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Hb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BUN及P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Hb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应用健脾益肾活血降浊法治疗CRF,能改善CRF肾功能指标,有效保护肾功能,防止肾衰竭。  相似文献   

12.
健脾益肾活血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翔  卢冰 《新中医》2014,46(5):73-75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中医健脾益肾活血祛风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白蛋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基本缓解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缓解率87.5%。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基本缓解14例,有效9例,无效4例,缓解率58.1%。2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S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Alb、BU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Alb、血SCr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健脾祛湿法联合缬沙坦组)和ARB组(缬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血肌酐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缬沙坦组60.0%(P=0.0310.05)。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UAER低于ARB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P0.01,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祛湿法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尿微量清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动态观察模型大鼠肾功能、肾组织中HGFmRNA的表达变化及补肾活血方对其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UUO术后3、7、14、21、28d观察造模大鼠血肌酐、尿素氮的动态变化;采用RT-PCR法,观察造模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变化及补肾活血方对其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呈进行性增高,P〈0.05或P〈0.01;HGFmRNA表达于UUO术后第3天开始增加,于第14天达高峰,P〈0.05或P〈0.01,随后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渐弱。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功能改善,P〈0.05或P〈0.01;各时间点HGFmRNA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功能;可以提高肾组织中HGFmRNA的表达,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代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代谢综合症患者,采用针刺疗法,取穴: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捻转泻法为主,接通G6805-1型电针治疗仪,留针30 min,4周为1个疗程。配合中药疏肝健脾活血方(柴胡、郁金、黄芪、白术、茯苓、丹参、桃仁、红花、女贞子、鬼箭羽、焦山楂、炙甘草)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20天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1周,再中药辨证加减,行下个疗程治疗。建议健康饮食,每日步行3 000米或运动30 min以上,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24例全部有效,其中基本治愈13例(54.2%),显效4例(16.7%),有效7例(29.1%),无效0例(0%)。结论:电针联合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代谢综合症在改善代谢综合症主要指标上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Histostain—Plus)法对30例无排卵功血患者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前后进行子宫内膜组织中bFGF、VEGF含量的测定。结果:无排卵功血患者无论其子宫内膜呈单纯增殖症或是复杂性增生改变,其子宫内膜bFGF、VEGF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1),经中药治疗后,子宫内膜bFGF、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子宫内膜bFGF、VEGF表达减少,导致血管生成障碍,可能是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生机制之一。补肾活血中药增强子宫内膜bFGF、VEGF表达,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可能是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4组.后三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天,补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补肾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2天处杀各组大鼠,取左侧股骨和第4腰椎,进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和椎体压缩试验,计算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悬吊组大鼠股骨和腰椎L4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均明显降低(P<0.01);与悬吊组比较,补肾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和弹性载荷升高(P<0.05),腰椎L4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均升高(P<0.01,P <0.05),补肾健脾组大鼠股骨和腰椎L4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均升高(P<0.01,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健脾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腰椎L4最大载荷和弹性挠度均升高(P<0.05).结论: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均能够改善尾部悬吊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相似文献   

18.
李智滨  王娟  李进龙 《河北中医》2011,33(7):982-983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痰活血法干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5%,对照组总有效率4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2 h PG、TC及T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2 h P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可明显改善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且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健脾中药对26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48周治疗,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治疗期间行肝纤四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乙肝病毒基因型(基线)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检测:B型2例,C型23例,D型1例。肝穿活检炎症分级G1(11)、G2(15),纤维化分期S0(16)、S1(10)。G2级与G1级比较,HBc Ab升高;S1期与S0期比较,肝纤四项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后HBs Ag及HBe Ab定量,HA降低。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