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薄氏腹针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制定的诊断标准,对40例偏头痛患者用薄氏腹针治疗。以McGill简化疼痛量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为评价指标,对患者头痛症状改善进行评分,观察即刻疗效。结果:经薄氏腹针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2.5%,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7.3min。结论:薄氏腹针疗法治疗偏头痛有效。  相似文献   

2.
薄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5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体针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AMD和NSD评分变化、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治疗中患者不适和针刺意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表明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HAMD和NSD评分均减少,治疗后两组抑郁症临床疗效、中风病临床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是治疗组治疗期间针刺意外和患者不适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薄氏腹针疗法对于中风后抑郁症有着肯定的疗效,同时针刺意外和患者不适感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予以薄氏腹针“清热解毒方”加减治疗,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薄氏腹针治疗后,患者咽痛不适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3.3%,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12.25min。结论:薄氏腹针疗法治疗急性咽炎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予以薄氏腹针"清热解毒方"加减治疗,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薄氏腹针治疗后,患者咽痛不适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3.3豫,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12.25min.结论:薄氏腹针疗法治疗急性咽炎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动骨盆牵引加红外线照射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JOA下腰痛评分量表(29分)及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评分量表(45分)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量表及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评分量表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LDH.相对于电动骨盆牵引加腰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给予薄氏腹针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HS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良好,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采取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加用薄氏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BMI指数与腰围值变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和腰围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症状评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6年2月开始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及SAQ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别为(47.85±8.23)分、(43.72±7.1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别为(48.15±8.32)分、(40.76±7.54)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别为(48.03±8.28)分、(36.40±5.3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别为(48.94±8.41)分、(22.92±5.16)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AQ评分分别为(58.69±9.25)分、(65.32±10.77)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SAQ评分分别为(59.05±9.33)分、(70.86±13.31)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梅琳 《中医药研究》2012,(3):372-37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19.8分±2.3分,神经缺损评分18.1分±8.3分,均较治疗前低,而观察组HAMD评分为12.4分±1.7分,神经缺损评分为11.7分±7.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体针对轻中度抑郁症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HAMD-17和SDS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HAMD-17项和SDS量表评分相比较,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薄氏腹针结合体针能明显减低抑郁症患者HAMD-17项和SDS量表评分,能够更为明显地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调气扶阳腹针合并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开封市中医院集英社区卫生服务站针灸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109例失眠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调气扶阳腹针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调气扶阳腹针合并耳穴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为(7.01±2.79)分,优于对照组的PSQI评分(8.34±3.11)分,P0.05;观察组改善患者的SAS(44.46±5.31)分及SDS(43.27±6.3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SAS(50.03±7.41)分及SDS(51.11±7.03)分,P0.05。结论:气扶阳腹针合并耳穴疗法能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程氏三才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腹针疗法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腹针疗法结合程氏三才针法治疗,2组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抑郁评分均逐渐减低。治疗1周、2周、4周、8周,2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各时间段的HAMD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HAMD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程氏三才针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HAMD评分,疗效优于单纯腹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为针灸减肥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将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薄氏腹针组(29例)和常规针刺组(32例),两组分别接受相应的处理,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及SCL90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与BMI变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减少腰围和腰臀比上薄氏腹针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前SCL90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其它等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值,经过治疗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薄氏腹针对单纯性肥胖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在减少患者腰围和腰臀比上具有独特优势;单纯性肥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等,针灸减肥不仅可以减轻体重,对缓减患者因肥胖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疏调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12月昆明市中医医院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西医常规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疏调汤。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ire,SA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5,P=0.012)。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9.37±6.47)分比(18.37±6.58)分,t=-5.341]低于对照组(P<0.01);SAQ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94、7.698、4.677、3.215,P<0.05或P<0.01);HAMA[(9.20±5.26)分比(12.17±4.88)分,t=-2.266]、HAMD[(11.27±5.83)分比(15.03±6.16)分,t=-2.433]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调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及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5.
传统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常规薄氏腹针和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薄氏腹针治疗。观察周期为3周,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期间两组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痊愈例数,比较两组McGiu疼痛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治疗时间段临床治愈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治疗2周末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则有一定差异。结论:常规薄氏腹针和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都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肯定的治疗作用,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加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薄氏腹针加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对照一组35例给予传统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7.1%、88.6%,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显率分别是45.7%、20.0%,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PSQI差值指标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指标测算值均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指标测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而言,其在接受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指标测算值均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指标测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加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和脾肾不足型失眠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慢性腹泻病人,均接受薄氏腹针治疗,针刺"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观察周期为3周.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记录等.结果:38例慢性腹泻患者中,23例获得临床痊愈,总有效率为94.74%;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表明,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纳差、腹痛、腹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P<0.01~0.05);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适.结论: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18.
王瑾 《陕西中医》2014,(5):596-59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均连续治疗1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以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为基础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HAMD评分改善、抑郁状态疗效、冠心病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标准化薄氏腹针辨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采用标准化薄氏腹针辨证治疗,根据《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症状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5例,平均下降指数1.04±0.82。结论:标准化薄氏腹针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塞平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MA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忧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