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有无复发、转移不同时期患者的诊断、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 (1)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后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出现PT、aPTT的缩短(P〈0.05)。(2)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Ⅹ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后这些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复发转移者中变化更加明显,可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缓解和进展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4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AT活性.结果 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及其疾病缓解期组中存在着Fbg的升高(P<0.05),至疾病进展期中PLT、Fbg出现了下降(P<0.05).且出现了PT、aPTT的延长(P<0.05);2.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GMP-140、TF、TAT、TFPI和TpP含量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在疾病进展期中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有凝血因子Ⅴ、Ⅵ、Ⅷ、Ⅸ的降低(P<0.05),而在疾病缓解期时同样存在着GMP-140、TF、TpP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同样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的含量的升高(P<0.05),疾病进展期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且同时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数量下降、功能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降低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规止凝血指标PLT、Fbg的变化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其疾病合并有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疾病的进展和缓解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对36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比较。检测项目包括PLT、PT、aP TT、TT、Fbg、D-D等常规止凝血指标,及GMP-140、TF、AT、TAT、PAP、tP A、PAI-1等反映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指标。结果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Fbg和D-D的升高(P0.05),但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升高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复发转移组中又出现了PT、aP TT的缩短(P0.05);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和TAT的升高(P0.05)、且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AT活性的降低(P0.05);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和tP A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这些指标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而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常规止凝血指标和分子标志物指标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判断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在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前后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以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应用LMWH抗凝治疗后出现了Fbg、TF、TAT、TpP和D-D含量的降低(P〈0.05或P〈0.01),TFPI含量和AT活性的上升(P〈0.05),与抗凝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PLT略有下降和PT、aPTT、TT略有延长,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LMWH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凝血因子的活化,减少凝血的激活,增加机体抗凝血的作用,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了解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89例我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取56例同期入院体检的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各凝血指标PT、aPTT均明显延长,Fbg水平明显升高而PLT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相关凝血指标GMP-140、TF、和TFPI含量明显升,而凝血因子Ⅴ、Ⅶ、Ⅷ和Ⅸ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指标u-PA、t-PA、PAI-1和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T、aPTT、Fbg、PLT、GMP-140和D-D指标的检测分析可诊断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为药物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15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Fbg和D-D含量。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初发未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浆Fbg、D-D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bg、D-D含量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口腔颌面部肿瘤复发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浆Fbg、D-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Fbg及D-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仍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血浆Fbg、D-D含量可作为口腔颌面部肿瘤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止血和凝血功能指标在乙肝、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乙肝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9例,肝衰竭患者28例,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分别为乙肝组、肝硬化组、肝衰竭组、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蛋白C(PC:A)活性、纤溶降解产物(FDP)等止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组FDP显著升高(P0.05),PT、aPTT、Fbg、PC:A无显著差异(P0.05);和正常对照组、乙肝组相比,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PT和APTT显著延长(P0.05),Fbg、PC:A显著下降(P0.05),FDP显著升高(P0.05);和肝硬化组相比,肝衰竭组PT、aPTT显著延长(P0.05),Fbg显著降低(P0.05),PC:A显著下降(P0.05),FDP显著升高(P0.05)。结论患者的止凝血障碍随着肝脏疾病的恶化而逐渐加重,检测PT、aPTT、Fbg、PC:A、FDP等止凝血功能指标对于了解患者肝脏病变程度及止凝血功能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前(A1组)、后(A2组)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比较A1组(52例)、A2组(52例)及30例对照组(B组)指标。PT、aPTT、TF、Fbg、FⅦ、FⅧ、FX采用光散射比浊法,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采用ELISA法,uPA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1.与B组比较,A1组aPTT、TT、Fbg、FⅧ、Ps、vWF、uPA和PAI均升高(P〈0.05~0.01)。2.与A1组比较,A2组Fbg、FⅦ、Ps、uPA和PAI降低(P〈0.05~0.01)。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凝血及纤溶过度激活,血小板活化,介入治疗后减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抗栓治疗中巴曲抗栓酶及肝素对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溶栓治疗的同时接受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的同时接受巴曲抗栓酶治疗,每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点PT、aPTT、ACT及D-D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b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PT、aPTT及ACT呈显著升高趋势;D-D呈迅速升高、缓慢降低趋势。观察组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点PT、aPTT及A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bg及D-D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Fbg呈降低趋势;D-D呈迅速升高、迅速降低趋势。同时两组各时间点间,溶栓前PT、aPTT、ACT、Fbg、D-D,溶栓4 h时PT、aPTT、ACT、D-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溶栓4 h时Fbg、溶栓24 h及48 h时PT、aPTT、ACT、Fbg及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MI溶栓治疗中,巴曲抗栓酶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0.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止凝血指标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异常的原因。方法测定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TF、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以及Fbg、D二聚体、tPA、IL-6、TNFα血浆浓度,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TF、Fbg、D二聚体、tPA血浆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或P<0.01)。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止凝血指标异常,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均处于激活状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常规止血药的作用及并发心脑疾病的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止血敏等止血药物,观察两种方法治疗COP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疗效及并发心脑梗塞性疾病的机率。结果(1)止血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心脑梗塞性疾病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增多。结论促凝血药对COP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不大,且有增加COPD并发心脑梗塞性疾病的机率。  相似文献   

12.
布荣霞  崔江  沈康  陈特锐  陈金中  何甫成 《河北医学》2007,13(12):1274-1277
目的:探讨各种止血材料对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和填塞的止血效果。方法:对407例鼻内镜术后的患者,分别采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瑞纳(RHINO)快速止血材料及可吸收性止血绫填塞鼻腔,48h后抽出填塞物,观察患者填塞及抽出填塞物鼻腔胀痛,头痛,出血程度及粘膜水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瑞纳组填塞期不适程度最小,抽出比较容易,凡士林纱条组抽出时渗血最多,患者不适症状较重,膨胀海绵及吸收性止血绫介于二者之间,适用于出血量少,以渗血为主的出血。结论:不同止血材料各具有优缺点,应针对不同病情恰当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崔艳艳 《中外医疗》2016,(28):128-130
目的:对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11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方案治疗,并观察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方案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方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9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其中2例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3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外周神经病变患者3例及手足综合征患者4例。结论给予胃肠肿瘤患者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用于胃肠道肿瘤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望舌为主了解原发性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使用标准化舌象采集环境获取其临床舌象,由医学专家给出舌象诊断,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舌色按由淡白、淡红到红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与肝癌临床分期(OR=3.607,P=0.000)、舌形异常(OR=3.295,P=0.005)、舌下脉形状(OR=1.558,P=0.008)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OR=1.008,P=0.015)有关;而舌色按紫与不紫进行分类,结果显示舌色也与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OR=1.989,P=0.047)。结论:舌体胖大、舌下脉增粗或迂曲、舌色见紫、肝癌临床分期进展和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舌象观察为主可望作为一种预测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种总体止血能力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反映总体止血能力的检测方法,用于评价高凝状态和凝血障碍。方法在纤溶酶原激活物UK存在下,以低浓度组织因子启动血浆凝固,在340nm测量纤维蛋白形成与降解过程中的吸光度变化,获得的凝血-纤溶曲线经计算机分析处理,求出总体止血能力(overall haemostatic potential,OHP)、总体凝血能力(overall coagulation potential,OCP)和总体纤溶能力(overall fibrinolysis potential,OFP)等参数。结果发现恶性肿瘤、妊娠和冠心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表现在OCP和OHP值增高和/或OFP值降低;血友病OCP和OHP明显减低。结论这种总体止血能力检测方法能够反映机体止血平衡,不仅可作为高凝状态的检测手段,还可用作凝血障碍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34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原因以及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于34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诊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纤维内镜、胶囊内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增强螺旋CT扫描或剖腹探查术结果.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溃疡性病变最为多见,下消化道出血以肠癌最为多见,65岁以上患者肿瘤发病率高于65岁以下患者.误诊以主要表现为黑便的右半结肠癌误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直肠炎及直肠癌误诊为痔疮或痢疾出血多见.结论 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溃疡性病变和肿瘤最为常见,老年患者应警惕肿瘤.  相似文献   

17.
A retrospective survey was made of all 189 patients admitted with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 to the Belfast City Hospital in one year. The commonest single reason for admission was peptic ulcer disease, but this was lower than in other published serie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Overall mortality was 4.8%.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did not require either blood transfusion or surgery. There may be potential benefits of endoscopic haemostatic techniques to deal with thi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8.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ment of the haemostatic function due to the abnormal and decreased synthesis of the clotting factors. It is thus only logical to have considered assessment of the clotting profile (to include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 patient who presents with liver impairment. Laboratory abnormalities of coagulat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a predictive risk factor for bleeding, but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do not have bleeding pattern as those who have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ies. Recent experiments have cast doubts over the use of PT and aPTT as a marker of bleeding in liver disease and the use of such tests to decide the need for plasma replacement before interventions like liver biops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evance of the clotting profile in liver disease, the other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haemostatic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it, 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results. Most importantly, it stresses the need for more trials to help us guide the management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impair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