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亚型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住院的494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为DN将其分为DN组(175例)和非DN组(319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与DN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TBil、DBil、I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冠心病、TBil、DBil、IBil、ALT、BUN、SCr、UA、TC、TG、HDL、LDL、HbA1c、BMI和FPG是女性T2DM患者发生DN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TBil、DBil、IBil、ALT、BUN、SCr、UA、TC、TG、HDL、LDL、HbA1c、BMI和FPG是男性T2DM患者发生DN的影响因素(P<0.05)。T2DM患者中,TBil、DBil、IBil与DN发生显著相关(P<0.001),随着TBil(1~15μmol/L)、IBil(1~10μmol/L)、DBil(1~4μmol/L)范围内升高,DN发生风险逐渐降低,但在TBil>15μmol/L、IBil>10μmol/L、DBil>4μmol/L后,TBil、DBil、IBil水平增高不再降低DN发病风险。结论 T2DM患者的TBil、DBil、IBil水平均与DN患病风险存在非线性关联,一定水平范围内TBil、DBil、IBil是DN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达到一定水平不再降低DN的发生风险;不同性别下不同亚型血清胆红素与DN的患病风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变。方法选择47例经骨髓象检查确诊的初诊MA患者,另选取41例无贫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MA组、对照组直接胆红素(DBil)均数分别为(9.07±4.43)μmol/L及(3.614±1.29)μmol/L,P〈0.0001;两组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分别为18.950μmol/L、7.340μmol/L,P=0.0000。MA患者中,37例(78.72%)总胆红素(TBil)〉17.μmol/L,13例(27.66%)TBil〉34.2μmol/L,30例(63.83%)DBil〉6.8μmoL/L,最大值为19.42μmoL/L,36例(76.60%)IBil〉14.0μmol/L,最大值为98.07μmol/L。37例伴黄疸MA患者中,4例(10.81%)DBiL/TBil〈0.20,33例(89.19%)DBil/TBil为0.20~0.50。结论MA患者中,近3/4者TBil升高,近3/10呈显性黄疸,近9/10者MA黄疸类似肝细胞性黄疸,需与肝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胆红素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红素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患者冠脉高度狭窄者42例、中度狭窄者25例及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的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结果CA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冠脉造影正常者(P均〈0.05);高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之间其血清胆红素和血脂也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101例研究对象作为整体进行相关性分析,血清TBil、DBil和IBil与TC、TG和LDL—C均呈负相关,与HDL—C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通过对血脂的影响在C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其发病前期和急性期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43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发病前期TBil、I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急性期(P均<0.01),而急性期患者I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发病前期(P均<0.01)。2组D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与老年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动态监测IBil浓度的变化对预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判断其病程的进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肝功能指标与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2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6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肝功能、血清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衰Ⅱ级、Ⅲ/Ⅳ级组,分析肝功能、NT-proBNP水平与不同心衰程度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l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Ⅲ/Ⅳ组TBil、DBil、IBil、NT-proBNP水平较II级组明显升高,在心衰组,TBil、DBil、IBil与NT-proBNP和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相关,与LVEF值成负相关.心衰组治疗后,TBil、DBil、IBil与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相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脂蛋白(a)[L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3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2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28例,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浆Fib和血清Lp(a)的水平,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别,并分析它们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TBil、DBil和IBil在AMI组、UAP组、SAP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且AMI组明显低于SAP组(P均<0.05),但与UAP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UAP组与SAP组相比,TBil明显降低(P<0.05),而DBil、I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Fib明显高于UAP组、SAP组与对照组(P均<0.01),但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相比Fib差异无显著性(P>0.05);Lp(a)四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3支病变组TBil、DBil、IBil明显低于1支病变组(P均<0.05),与2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支病变组DBil明显低于1支病变组(P<0.05),而TBil、IBil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3支病变组Fib明显高于2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P均<0.05),而2支病变组与1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Lp(a)3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脉狭窄积分与TBil、DBil、IBil呈负相关,与糖尿病史和Fi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1、-0.210、-0.311、0.299、0.335,P值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Bil、糖尿病史及Fib对冠脉狭窄积分影响比较大。结论:血清Bil降低、血浆Fib升高与ACS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脂蛋白(a)与ACS以及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检验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例,选为冠心病(CHD)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UA、TBil、DBil和IBil指标的测定。结果:CHD组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Bil、DBil和I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HD组各亚组之间的UA、TBil的比较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UA明显升高,TBil明显降低。结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的变化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Bil)和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A组(单支病变组)、B组(多支病变组),115例体检证实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索(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UA水平.结果:A、B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B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A组;A、B组血清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B组高于A组(P均<0.05).结论:血清Bil和UA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联合检测2者可间接评估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比值变化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孕妇围生期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体内DBil和TBil的比值,分为观察Ⅰ组(0.50~0.75)和观察Ⅱ组(>0.75),每组50例。以同期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体内TBil、DBil和胆汁酸(TBA)水平及各组母婴并发症及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Ⅱ组血清TBA、TBil和DBil水平高于观察Ⅰ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I组的血清TBA、TBil和D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结局,观察I组的剖宫产分娩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观察Ⅱ组,产后出血量少于观察Ⅱ组(P?<0.05);新生儿结局(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和出生体重),观察Ⅰ组均优于观察Ⅱ组(P?<0.05)。结论 血清TBil和DBil可反映妊娠妇女早期肝内胆汁淤积情况,通过血清DBil和TBil的比值可以及早判断病情,及时干预,在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进行检测,以此观察应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30例(研究组),选择时间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同期选择健康对照者(23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组间的尿酸(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浓度和间接胆红素(IBil)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尿酸(369±51)μmol/L高于对照组(299±40)μmol/L,且研究组的TBil(8.6±1.6)μmol/L、DBil浓度(2.6±0.7)μmol/L和IBil(6.1±1.6)μmol/L数据结果均低于对照组TBil(12.6±2.4)μmol/L、DBil浓度(3.6±0.9)μmol/L、IBil(9.2±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显著,血清胆红素与尿酸与冠心病的病情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Bil)、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UA、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3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TBil[(9.96±1.05)μmol/L]、DBil[(2.69±0.32)μmol/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UA[(376.52±40.21)μmol/L]、hs-CRP[(11.35±1.26)mg/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UAP组血清TBil[(11.21±1.12)、(9.86±1.04)μmol/L]、DBil[(3.59±0.36)、(2.98±0.32)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UA[(292.05±29.12)、(427.41±41.98)μmol/L]、hs-CRP[(6.31±0.64)、(10.67±1.1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组血清UA、hs-CRP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Bil、DBil与UA、hs-CRP均呈显著负相关(r=-0.61、-0.59、-0.63、-0.60,均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DBil、UA、hs-CRP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CRP)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4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50名健康人血清的h-CRP和TBil、DBil。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h-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而TBil、DBil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01)。结论: 检测血清h-CRP、TBil、DBil含量,有助于动态观察及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年龄1h~10个月的十二指肠梗阻病例,十二指肠膜式闭锁14例,占25.9%,其中6例合并肠旋转不良;其他型十二指肠闭锁3例,占5%;十二指肠周围异常索带3例,占5%;肠旋转不良22例,占40.7%;环状胰腺12例,占22%,其中4例合并肠旋转不良.伴发其他畸形17例.全组行Ladd's术31例,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术13例,隔膜切除14例,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2例,异常索带松解术3例.结果 1例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广泛肠坏死患儿术后即自动出院;1例因胎粪性腹膜炎,术中肠管广泛粘连无法手术放弃治疗.其余52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有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膜式闭锁、环状胰腺,多伴发其他肠道畸形,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法、避免漏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治疗Ⅱ型胆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Ⅱ型胆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以芍药甘草汤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腹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分级评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总管直径及肝胆十二指肠核素显影时间,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经治疗8周后,临床治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19%。(2)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和腹痛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的ALT、AS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DBil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患者的肝胆十二指肠核素显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平均胆总管直径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Ⅱ型胆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胆汁排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舒瑞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AST、TBil、DBil、ALT、LN、HA、PC-III和IV-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AST、TBil、DBil、ALT、LN、HA、PC-III和IV-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效果良好,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优越性、局限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3 2例。结果 完成 2 5例 ( 78% ) ,中转开腹 7例 ( 2 2 % ) ,术后平均住院 7天。术后恢复顺利 ,1例术后 1月复发。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成功的关键为病例的选择 ,该方法复发率低 ,但腹胀 ,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 ,有肠管坏死者仍需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凯西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Tiopronin)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3月-200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不用其它褪黄、降转氨酶以及抗病毒药物。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静滴凯西莱200mg/d,对照组则给予静滴泰特(还原型谷胱甘肽,TAD)120mg/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转氨酶(ALT、AST)、白蛋白(A1b)、球蛋白(Glb)、胆红素(TBil、DBil)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变化。结果两组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ALT、AST、Glb、TBil、DBil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组间比较除Alb、Glb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和71.4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但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