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后供者的安全性及受者的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年龄,将251例活体供肾移植分为老年供肾组(≥55岁)和中青年供肾组(<55岁),对手术前后两组供、受者的血清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受者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老年供肾组和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手术前后血C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与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比较,术前总GFR、留存肾GFR及术后10 d留存肾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供者术后10 d与术前的留存肾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术后10 d的留存肾GFR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与中青年供肾组受者比较,手术前后各相应时间点的血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和中青年供肾组供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67±7.78)d和(16.11±5.89)d(P>0.05),受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9.61±24.28)d和(28.76±19.27)d(P>0.05).两组受者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0%和5.75%(P>0.05).老年供肾组受者术后死亡1例,中青年供肾组死亡3例,并有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结论 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应对供者进行严格的选择,在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供者术后的安全以及受者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动脉轻度狭窄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供肾动脉轻度狭窄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与50例标准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供者术后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两组受者术后1、3、6个月的Scr水平;比较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及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供者术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亲属活体供肾动脉轻度狭窄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不大,可纳入标准供体供肾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围麻醉期管理的特点.方法 20例供肾体均行全麻.20例受体中3例行硬膜外麻醉,17例采用全麻.手术前一大常规血液透析.在供肾动、静脉钳夹切断后即开始受体的麻醉,供体、受体术中均维持足够容量负荷,血压维持较高水平.在移植肾血管开放前静滴完甲基强的松龙、利尿药,白蛋白低则补允白蛋白.结果 本组供体、受体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均获成功,围麻醉期循环稳定,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时正确的麻醉管理及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保证供体术后的安全以及受者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夫妻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3例活体供肾移植供者分夫妻供肾组(n=12)和亲属供肾组(n=51)2组.总结夫妻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基础条件相近、免疫抑制剂方案相同、基因相关亲属供肾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指标选择平均住院时间、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率、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后7、30 d和1年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夫妻供肾组和亲属供肾组受者年龄分别为(39±3)和(37±3)岁,P=0.05;透析时间分别为(4.7±3.2)和(4.4±2.9)个月,P=0.78;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9±8.3)和(23.0±7.8)d,P=0.41.2组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4/12),3.9%(2/51),P=0.01.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率分别为16.7%(2/12),3.9%(2/51)(P=0.31).夫妻供肾组术后7、30 d SCr值分别为(206.47±47.22)和(163.75±25.91)μmol/L,亲属供肾组分别为(142.79±89.42)和(119.99±15.03)μmol/L,P=0.02,P=0.00.术后1年夫妻供肾组获随访9例,亲属供肾组40例;SCr分别为(133.40±6.11)和(121.00±34.12)μmol/L,P=0.25.结论 术前对夫妻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夫妻供肾移植成功的保证.夫妻供肾移植的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略高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但术后1年夫妻供肾移植受者的移植肾功能与亲属活体供移植受者比较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5.
对2例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予以充分术前准备、密切术中配合,结果2例供者生命体征正常,7 d出院;受者均移植成功,肾功能指标正常,住院20 d、26 d出院.提示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过程,供肾组、修肾组及移植组熟练配合可以缩短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手术时间,保护供者,提高移植肾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对2例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予以充分术前准备、密切术中配合,结果2例供者生命体征正常,7d出院;受者均移植成功,肾功能指标正常,住院20d、26d出院。提示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过程,供肾组、修肾组及移植组熟练配合可以缩短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手术时间,保护供者,提高移植肾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实施的14例亲属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临床资料,其中8例为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腹腔镜组),6例为经腰部开放供肾切取(开放手术组)。腹腔镜组供者常规采取左侧卧位,腰部采用三套管法穿刺。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供者手术时间、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供肾动脉长度、供肾静脉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4例亲属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均成功,两组供者术中均未输血,腹腔镜组供肾切取术中均未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供肾静脉长度分别为(2.2±0.4)和(1.2±0.3)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12)和(80±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和5.781,P均<0.05)。两种术式手术时间、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供肾动脉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截至2019年8月,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供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3~18个月)和8个月(3~24个月),均健康。受者术前及术后应用巴利昔单抗行免疫诱导治疗,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CNI+抗代谢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移植肾功能均于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均顺利摆脱透析。截至2019年8月,14例受者随访时间3~12个月,期间受者及移植肾功能均正常。 结论亲属活体右侧供肾获取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联合Satinsky钳技术安全、可行,可较大限度地延长供肾静脉,且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供肾穿刺活榆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对供肾质量的诊断价值及边缘供肾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142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患者,按照供体年龄和供肾情况分为边缘供者组(51例)和非边缘供者组(91例).并对49例亲属活体供肾行细针穿刺活检术.分析2组受者的术后血肌酐(Scr)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eagle犬腹腔镜活体供肾-移植模型建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8条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腹腔镜左肾供肾切取术,对照组行开放左肾供肾切取术,两组分别行组内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置于左侧髂窝,同时切除白体右肾。统计两组取肾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切口长度,肾移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供肾动静脉吻合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实验犬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供肾切取手术时间(61.5±11.0)min,术中失血量(13.9±6.8) ml,供肾热缺血时间(81.4±9.3)s;对照组开放供肾切取术,无一例失败,其中供肾切取手术时间(66.1 ±13.5) min,术中失血量(32.7±4.8) ml,供肾热缺血时间(28.5±5.6)s;8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全部成功,受体移植手术时间(87.3±13.9) min,术中失血量(13.5±5.2) ml,动脉吻合时间(19.8±6.7) min,静脉吻合时间(22.8±3.5) min,术后1个月观察期间内,无漏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实验犬肌酐、尿素氮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Beagle犬腹腔镜活体供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操作相对简便、容易掌握,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父母供肾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父母供肾的亲属活体肾移植并存活5年以上的119例受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28±13)岁。119例供者中,父亲供肾52例,母亲供肾67例,平均年龄(51±13)岁。119例受者均于2010年10月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并于2014年10月至12月检测肾功能,观察受者抗HLA抗体、供者年龄和性别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采用χ2检验比较上述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9例受者中,28例产生抗HLA抗体,其中26例移植肾功能下降,占92.9%;无抗HLA抗体的91例受者中32例移植肾功能下降,占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6,P0.05)。父亲供肾与母亲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下降的受者比例分别为38.5%(20/52)和59.7%(4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119例供者中,81例年龄≥50岁,对应受者中41例肾功能下降(50.6%,41/81);38例供者年龄50岁,对应受者中17例肾功能下降(44.7%,17/38);不同年龄供者供肾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的受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结论父母供肾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抗HLA抗体是肾功能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供者性别也可能与术后肾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替代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rate,HTK)保存液对活体移植肾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 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患者8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生理盐水组(29例)和HTK组(53例).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作为移植肾灌注液,HTK组用HTK保存液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在肾移植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连续腰麻的临床效果,探讨连续腰麻用于此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肾移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和连续腰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经腰麻针注入0.75%罗哌卡因2 mL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根据麻醉需求经硬膜外导管追加0.75%罗哌卡因10 mL;B组,经Spinocath导管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 mL,术中根据麻醉需求经Spinocath导管追加0.75%罗哌卡因1 mL.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B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术中循环功能指标与麻醉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组均未发现麻醉相关并发症;B组在麻醉平面控制及麻醉维持方面优于A组.结论 在肾移植手术中,应用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肾动脉狭窄80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到2008年8月8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9~80岁.病变包括动脉硬化42例,大动脉炎23例,肌纤维发育不良11例.共接受外科治疗83人次,其中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13例,自体肾移植术5例,肾切除术1例,肾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肾动脉狭窄段切除吻合术1例,球囊扩张术14例,支架成形术48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6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9个月,2例死亡.随访患者血压(135.7±15.8)/(80.1±8.5)mm Hg(1 mm Hg=0.133kPa),较术前(149.8±18.3)/(88±13.6)mm Hg下降(P<0.01).总的降压有效率为65.6%,动脉硬化、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50%、73.3%和100%(P<0.05).随访患者肌酐(112.7±53.6)/μmol/L,低于术前(131.7±91.7)μmol/L(P<0.05).结论 肾动脉狭窄通过外科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压和肾功能,动脉硬化病变首选支架成形,肌纤维发育不良性病变首选球囊扩张,大动脉炎性病变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50岁以上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者的安全性. 方法 1993年4月至2007年12月行年龄>50(51~78)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5例,同期年龄≤50岁供者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供者手术前后SCr、GFR变化,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 供肾手术均获成功.2组供者术前SCr分别为(82.16±10.86)和(78.66±10.41)μmol/L,术后1周、1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106.00±8.68)、(86.62±10.81)、(83.18±9.19)μmol/L和(103.89±9.29)、(85.65±7.42)、(80.32±8.89)μmol/L,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GFR分别为(85.82±6.26)和(88.74±9.44)ml/min,术后1、12个月分别为(49.76±3.57)、(60.32±4.42)ml/min和(51.36±5.39)、(62.10±6.31)ml/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供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及8 d.>50岁组术中发生胸膜损伤2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麻木感4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对照组发生胸膜损伤1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麻木感9例.>50岁组供者随访37(12~180)个月,肾功能正常.结论 高龄不是亲属活体供肾绝对禁忌证,术前全面系统评估及术中仔细操作是高龄供者术后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背景血容量替代治疗是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部分。目前尚缺乏羟乙基淀粉(HES)应用于肝移植患者的相关安全性数据。我们评估了新一代羟乙基淀粉130/0.4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安全性,并着重分析了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行活体肝移植的40例患者被预先随机分成两组。ALB组患者(n=20)给予5%人血自蛋白,HES组(n=20)给予第三代羟乙基淀粉(6%HES130/0.4)。胶体总量被限制在50ml·kg^-1·d^-1,容量输注使肺小动脉楔压或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7mmHg。如需要额外的液体,则用平衡盐溶液替代。麻醉和手术操作过程均被标准化。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时、手术后前4天的动脉血肌酐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血浆水平。结果所有40例登记患者完成了研究。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手术中变量均具有可比性。手术后胶体液输入量分别是HES组6229±1140ml和ALB组4636±1153ml(P=0.003)。与ALB组(1100±900m1)相比,HES组(3047±2000ml)有更大的净累积液体平衡量(P=0.029)。两组血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cystafin C血浆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每组各有一例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结论HES130/0.4做为人血白蛋白的替代品对肝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与后者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正常参考范围,评价其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0例移植肾供体行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GFR,统计分析GFR正常参考范围及不同年龄组GFR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300例供肾者左肾、右肾及总肾的GFR为(49.25±10.34)mL/min、(49.27±9.69)mL/min及(98.52±19.03)mL/min;〈50岁者的GFR显著高于≥50岁者,〈50岁或≥50岁,各年龄组间GFR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FR仅与年龄相关。始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方法简便、可靠,可以反映分肾功能、评估尿路排泄情况,对筛选移植肾供体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比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和气管插管全麻(GA)用于输尿管软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东莞市南城医院肾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SEA和GA,均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变化,补液情况和升压药使用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和术中患者不适程度。 结果麻醉后及术中,CSEA组有明显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加(P<0.05),需要加快补液及使用升压药;GA组无明显变化,患者无明显体动,呼吸控制良好,易于碎石手术操作,患者无不适反应率低于CSEA组(P<0.05)。 结论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相对于CSEA,GA是一种更舒适和安全,更有利于手术操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维持剂量、术后苏醒、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64例择期行剖胸手术患者,ASA Ⅱ级~Ⅲ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2组.A组: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组,患者预先用10 ml 0.25%布比卡因和0.1 mg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术中硬膜外0.25%布比卡因和芬太尼10μg/ml,5 ml/h复合丙泊酚维持.B组: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端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2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所需麻醉维持药量、术毕清醒及出现疼痛时间.结果 2组患者各观察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组麻醉维持不需要静脉镇痛药瑞芬太尼和肌松药阿曲库铵,只需复合充分的丙泊酚镇静,就能满足手术需求;术后苏醒早;拔管时间(11±4)min,相对于全凭静脉麻醉组(23±16)min明显缩短(P<0.05):躁动例数显著减少;术后出现疼痛时间(7.4±2.6)min相对于全凭静脉麻醉组(0.5士0.3)min明显延长(P<0.01).结论 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快通道麻醉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并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囊肾患者肾移植的特点、并发症及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多囊肾患者和80例非多囊肾患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和5年的人、肾存活率进行比较。同时对多囊肾组术前切除原肾和不切除原肾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囊肾组患者术后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囊肾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和5年人存活率分别为95.24%与97.50%和83.81%与88.92%;1年和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90.48%与94.97%和69.55%与66.54%。多囊肾组术前切除原肾和不切除原肾的两组患者间,上述并发症以及人、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肾患者接受肾移植是可行的,术后的人肾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切除原病变肾脏能收到满意的移植效果。多囊肾患者肾移植术后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纳宁  黄正宇  沈宁  朱国松  洪良庆 《器官移植》2011,2(5):280-282,300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影响的差异,为吸入麻醉药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对106例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吸入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七氟醚组(74例)和异氟醚组(32例),比较分析术后早期肾功能变化特点.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