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科常见的以慢性咳嗽、咳吐大量脓痰甚至反复咯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与中医病名"肺络张"相类似,其病程特点与治疗又当参考中医的"咳嗽""咳血""肺胀""肺痿",该文根据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基本症状分析,"四症合参",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辨证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咳嗽是呼吸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临床根据咳嗽发病的时间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咳嗽时间超过8周,且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者,即所谓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1]。中医学认为慢性咳嗽属于"久咳""久嗽"范畴,外感六淫邪气迁延不愈、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他脏久病及肺或素体肺气不足等均可导致肺气失宣而作。临床表现为咳嗽  相似文献   

3.
<正>钱静华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嘉兴市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医20余年,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治疗慢性咳嗽,不但只从肺治,还从脾、肾论治。笔者有幸跟随钱老师侍诊,深感其治学严谨,疗效确切,现将钱老师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1慢性咳嗽治疗分虚实慢性咳嗽通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发病时间8周以上,胸部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异常[1],病  相似文献   

4.
慢性咳嗽在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咳嗽时间超过4周,无明显肺部疾病的证据,中医称为"久咳"、"久嗽"[1]。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嗽患儿一般病程较长,服用  相似文献   

5.
王启荣 《吉林医学》2012,33(8):1666-1668
<正>咳嗽时间>18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及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 EB)等是慢性咳嗽主要原因[1]。这些病因占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其他病因虽较少见,但涉及面广,不仅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还与其他系统疾病有关,称为慢性咳嗽少见病因[2]。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呼吸道常见症状,通常根据咳嗽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咳嗽(〈3w)和慢性咳嗽(≥8w)。长期慢性咳嗽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很痛苦。临床上许多慢性咳嗽胸x线片无明显异常,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其常见原因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症、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目前研究认为,慢性咳嗽与咳嗽敏感性增加有一定关系,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咽痒、油烟、异味、冷空气等容易诱发。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刺激性干咳、咽痒等特征,反映了中医学风邪致病的特点,属于“风咳”范畴。江苏省名中医申春悌老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从“风咳”论治慢性咳嗽,并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为研究病种,临证采用“祛风宣肺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的患者就诊时最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慢性咳嗽,具有沉重的全球性健康负担,影响了约10%的普通成年人群~([1])。因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成为显著的健康问题~([2]),并给临床带来了诸多挑战~([3-4])。中医对咳嗽的诊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中医关于慢性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呼吸科门诊慢性咳嗽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顽固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慢性咳嗽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肺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结论:基层医院慢性咳嗽患者误诊率极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体内IgE浓度水平及与慢性咳嗽关系。方法检测2008-12~2010-12在宜川县医院儿科收治的96例慢性咳嗽患儿(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及同期30例正常患儿的血清IgE浓度水平,并分析慢性咳嗽患儿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所占的比例及其与IgE的关系。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占慢性咳嗽62.5%。慢性咳嗽患儿血清总IgE阳性60例,阳性率62.5%。咳嗽变异性哮喘组IgE阳性55例,阳性率为慢性咳患儿57.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咳嗽变异性哮喘组IgE阳性5例,阳性率为慢性咳患儿5.3%,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总IgE水平检测在作为慢性咳嗽的初筛实验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中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医属"久咳"、"顽咳"、"风咳"范畴,是指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一种不典型哮喘[1]。国内多中心调查显示其甚至占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的三分之一[2-3],广大医学界认同其多发于儿童,但在成人中呈逐渐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5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咳嗽发病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及38例中青年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与中青年慢性咳嗽患者相比病程长,就诊前平均病程为(100.70±9.65)d,发病前多有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存在,如感受风寒、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异味刺激等因素。老年慢性咳嗽的证候主要为:阴虚肺燥证、肺气亏虚证、痰湿蕴肺证、风寒袭肺证、肝火犯肺证、痰热壅肺证;阴虚肺燥证、肺气亏虚证在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结论初步揭示了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辨证、遣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建生  李素云  谢洋 《中医学报》2020,35(3):453-457
根据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调查资料,结合临床救治实践经验,从病因病机、辨证与治法、分期辨证治疗三个方面,阐释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与方法。一是病因病机:病邪属性为湿邪、湿邪疫毒首先犯肺,并随疾病的分期/分型发生转化。二是辨证与治法:根据疾病的轻重分型,提出了4期9证(初期的湿遏肺卫、寒湿犯肺、邪热犯肺,进展期的湿阻肺胃、湿热蕴肺、疫毒闭肺,危重期的内闭外脱,恢复期的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的证候规律,重点强调截断扭转、逐秽解毒、疏理气机、通降胃肠、固扶正气5种治则治法。三是分期辨证治疗:根据4期9证进行辨证治疗,分析了常用方药、中成药等,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症状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后咳嗽患者200例,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对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结果风寒束肺证最多,占42.5%,风热犯肺证,占21.5%,风邪恋肺证,占19.0%,风燥伤肺证,占17.0%。结论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风邪恋肺证及风燥伤肺证为感染后咳嗽的4种主要中医证型。其中风寒束肺证最为常见,其他3型发病人数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小板四项的关系,寻找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各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30例,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参数,统计分析中医各证型与血小板四项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瘀脉络证组MPV、PCT、PDW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四项与血瘀脉络证有显著的相关性,血小板四项能为2型糖尿病血瘀脉络证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量化依据,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发展至今,强调个体化的辨证论治,然而过度的个体化有时会导致症状或体征描述的随意性,辨证标准多样,诊疗体系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继续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始,不断有学者提出构建规范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特别是近1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及渗透,为该领域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实践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1])。如以证素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388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肺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发病情况及分布与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及进一步构建适合当代临床的肺癌辨证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原发性肺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开展肺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资料采用数据库系统管理,采用辨单证法进行统一辨证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患者388例。从症状体征的分布情况看,肺阴虚是肺癌的主证,脾气虚、肺气虚是肺癌的常见证,瘀阻肺络是肺癌的常见病机,而痰湿亦是肺癌的常见证候;按脏腑辨证统计,其发病率较高的基本证型依次为:肺阴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肺阴虚火旺证。在肺癌的不同分期中肺阴虚始终排于首位,且Ⅳ期的发病率明显低于I期(P〈0.05);而常见证型中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病情逐渐加重,Ⅲ、Ⅳ期患者兼证证型数在增加。结论:临床治疗肺癌应注重健脾补气和滋阴润肺;目前一些辨证标准笼统地命名为气阴两虚、气虚痰湿等,无法以脏腑辨证来分类,也难以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因此有待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挖掘研究提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复合证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志瑛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随师侍诊多年,从病因病机、辨证用药、典型病例等方面出发,临证分析其辨治慢性咳嗽的经验.[结果]徐志瑛教授分病因和病位论治慢性咳嗽,病因有风、热、寒、燥;病位有鼻窍、咽喉、肺、肝、脾,病邪在各病位之间亦互相传变,病位病因不同,其相应的症状、治则、治法亦不同[结论]徐老从病因病位论治慢性咳嗽,方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膀胱咳的效果。[方法]采用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的治则,将54例具体分为风寒外袭、风热外袭、燥邪外袭、肝火炽盛、肺肾两虚五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治愈3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中医药治疗膀胱咳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总结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不足。[方法]选取相关文献,探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辨证论治规律、疗效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分析总结其疗效及优势,并对临床科研中存在的不足予以评析。[结果]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从肺脾肾角度出发,从实论治,予清肺化痰、宣肺化痰,健脾化湿等法,从虚论治,予益气固表,养阴润肺、培土生金、健脾益气、补益肺肾诸法,临床获效颇佳,相关临床研究取得进展,但也存在不足,有待完善。[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良好,相关临床研究展现出明显优势,同时在临床研究的规范性等方面有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为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运用于判断慢乙肝纤维化程度提供客观材料。[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丽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310例慢乙肝患者,监测肝组织病理活检肝纤维化指标,观察上述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310例慢乙肝以肝郁脾虚型居多,其次为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而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都以S2期纤维化为主,瘀血阻络型以纤维化S4期为主;212例轻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相对平和质在纤维化≥S2间具有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医证型与客观的肝组织病理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