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娟  余勇  冉志玲 《四川中医》2010,(4):99-100
目的:观察小儿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实验研究。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小儿止泻散敷脐;对照组口服妈咪爱及思密达。动物实验观察小儿止泻散的止泻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78%(P〈0.01);小儿止泻散对大黄所致的腹泻有明显的止泻作用。结论:小儿止泻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作用快,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温中止泻散合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中止泻散合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小儿腹泻虚寒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用自拟温中止泻散合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对照组35例,用常规西药治疗.72h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0.05).结论:温中止泻散合云南白药敷脐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一种外贴肚脐治疗小儿腹泻的新药“小儿敷脐止泻散”,最近由河南省安阳第三制药厂研制成功。小儿敷脐止泻散治愈率为72.29%;显效率为86.74%,总有效率94.61%。76.41%的患者在3d内腹  相似文献   

4.
温脐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腹泻5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温脐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脐止泻散加陈醋适量调糊状,敷贴于脐上.结果:治愈好转率为98.21%.结论:本法可快速治疗小儿腹泻,无疼痛、病程短、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戈瑞庭  朱承佑 《陕西中医》1996,17(12):533-533
采用自拟止泻散(公丁香、白胡椒、肉桂、吴茱萸、砂仁、益智仁等)敷脐及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600例,总有效率为93.9%。提示该止泻散具有扶正温补,健脾止泻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止泻散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小均采取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退热等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不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止泻药。对照组给予口服新博林,治疗纽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止泻散敷脐。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泻散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2周岁以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止泻散"外敷脐部,每天换药1次,3 d为1疗程;对照组予"必奇"、"吗啉胍",每日3次口服,3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止泻散外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可靠,价廉效高,无毒副作用,易为小儿接受。  相似文献   

8.
陈彦飞  王宝西 《陕西中医》1995,16(8):342-342
外用止泻散(白芷、煨诃子、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秋季腹泻50例疗效满意,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应用止泻散敷脐治疗秋季腹泻能明显缩短病程,且小儿易于接受,未见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止泻敷贴灵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止泻敷贴灵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止泻敷贴灵敷脐;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妈米爱及思密达.动物实验观察止泻敷贴灵的止泻作用及其对完整或破损皮肤的急、慢性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74%(P<0.01);止泻敷贴灵对大黄所致的腹泻有明显的止泻作用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止泻敷贴灵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作用快,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止泻散敷脐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合理喂养、加强护理、病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泻散(由吴茱萸、肉桂、丁香、五倍子、茯苓、黑胡椒、车前子等组成)敷脐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河南省中和信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ZHXF-001型)治疗,疗程3-5 d。结果:显效率、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8%和98%,对照组分别为58%和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2.29±0.83)d,对照组(3.34±1.29)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止泻散敷脐经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疗效确切、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敷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速泻停糖浆口服、止泻散敷脐、三字经派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口服,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33/43)。2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中药口服、敷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用TCL鉴别止泻合剂中的秦皮、白芍、苍术、地锦草、木香等有效成分,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检出斑点清晰。芍药苷进样量在0.509~16.31 mg.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9%,RSD 1.7%(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止泻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朱杰  朱美兰  周慧宁  陆奎洪 《新中医》2006,38(11):56-57
目的:观察制霉止泻散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自拟制霉止泻散(乌梅、干姜、黄连、丁香、肉桂、苍术等),用藿香正气水调敷脐部;并配合推拿。对照组38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63.9%,对照组为23.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制霉止泻散敷脐配合推拿具有外治独特的优势,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4.
藏药石榴健胃片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石榴健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石榴健胃片中的红花、肉桂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胡椒碱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胡椒碱在1.6~8.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1%(n=5),RSD 1.56%。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复性好,可用来控制石榴健胃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保济丸敷脐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补液、促消化、调整肠道菌群、止泻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保济丸敷脐(组方为:焦山楂、炒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每日1次,每次取保济丸2袋,捣碎为散,加入适量生姜汁及凡士林调和,纱布敷贴于脐部神阙穴处。疗程均为7d,对两组总体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济丸敷脐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止泻散联合止泻贴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常规给予抗病毒、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3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散和温里止泻贴敷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治愈率88%,显效率10%,住院时间2~6 d,平均4 d;对照组总有效率71%,治愈率50%,显效率21%,住院时间3~12 d,平均7 d。2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健脾散和温里止泻贴外敷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敖勒盖热-13味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止泻木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乌头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敖勒盖热-13味散中止泻木有效成分,专属性强,检出斑点清晰;用HPLC法测定乌头碱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线性范围为0.22μg~4.4μg,加样回收率100.1%,RSD为0.9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分离效果好,可作为敖勒盖-热13味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外用敷脐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补肾、固涩类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丁香补骨脂散敷脐,对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同观察组一样的中药内服,不做外用敷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益气、补肾、固涩类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丁香补骨脂散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6,(6)
目的建立蒙药如达七味散(木香、栀子、荜茇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木香、栀子、荜茇。HPLC分析采用Inert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9∶41);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25 nm(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343 nm(胡椒碱)。结果 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胡椒碱分别在76.6~459.6 ng、123.6~741.6 ng、130.62~738.7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7%、98.87%、99.24%,RSD分别为1.02%、1.58%、1.76%(n=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如达七味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虚寒型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泻散贴脐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0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虚寒型腹泻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