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破伤风致病因素及治疗2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伤口的缺氧是有利于发病的重要因素〔1〕。1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新生儿26例,1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在...  相似文献   

2.
朱哲祥 《中外医疗》2009,28(14):81-81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本文根据自己的治疗经验,粗浅地分析了破伤风的临床状况,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病人较少,临床标本来源很困难.几年来,我们从土壤中分离破伤风芽胞杆菌,并制备标本片,用与临床检验专业的厌氧芽胞杆菌培养实验及其它专业的细菌芽胞形态观察,方法简便、实用性强,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伤风是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所致的重症传染病。其病因早已阐明。它虽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外科感染 ,但仍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偏僻的山区和农村。全世界每年死于破伤风的患者约有 90万人之多。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长 3~ 6 μm的G+ 厌氧梭状芽胞杆菌 ,芽胞位于菌体的一端 ,形如鼓槌状。菌体易被杀灭 ,但芽胞的抵抗力很强 ,须煮沸 30min、高压蒸汽 10min、浸于 5 0 %碳酸中 10~ 12h可将其消灭。我院自1984年 1月— 2 0 0 3年 4月共治疗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 14 5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 5例 ,92 %为农民 ,其中男 112例 ,女 33例 ,年…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一种由革兰氏阳性厌氧棱状芽胞杆菌引起的外科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历史较悠久,呈全球发病。我国发病率较高,1959~1987年有4352例。产后破伤风是一种特殊类型,仅有零星报道。我院1980~1988年收治破伤风125例,其中产后破伤风8例,占6.4%,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破伤风杆菌是一种G+厌氧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之中.创伤时其可污染深部组织,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环境下大量繁殖,诱发破伤风[1].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现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36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细菌芽孢微波染色方法。方法:取破伤风芽孢杆菌作试菌,用石炭酸复红初染,孔绿复染,初染时用微波辐射进行加热。结果:破伤风芽胞杆菌的芽孢染成红色,菌体染成绿色,色泽鲜明,清晰可辨。结论:本方法能使芽孢较好着色,并能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旭 《开卷有益》2013,(9):20-21
破伤风是一种很严重的临床疾病。过去常说"破伤风,九死一生",就是形容该病的凶险。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的破伤风杆菌,它在厌氧的环境下生存,细菌带有芽胞,普通消毒剂无法杀灭细菌芽孢,通常要使用120益以上的高温高压2个小时以上才能将其杀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细胞壁缺陷对枯草芽胞杆菌酸溶性小分子芽胞蛋白(SASP)代谢及芽胞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头孢唑林诱导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成为L型并传代培养获得稳定L型纯培养物,通过生物化学及常规细菌学方法检测SASP的合成及芽胞形成情况.结果:在枯草芽胞杆菌稳定L型未检测到SASP,也不能发现典型形态的芽胞.结论:细胞壁缺陷可导致枯草芽胞杆菌不能合成SASP和产生芽胞.  相似文献   

12.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肠毒素(clostridium perfrigensenterotoxin,CPE)是一种芽胞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致病因子,可引起人与家畜的多种疾病,其中包括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茵(clostridium perfrigens,C.perfrigens)食物中毒.C.perfrigens芽胞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这就使检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的培养时间对枯草杆菌(ATCC6633)生长结果的影响,不同的芽胞比例对Guthrie细菌抑制法检测苯丙酮尿症细菌生长环的影响。进而确定枯草杆菌的最佳培养时间和芽孢的最适含量。由此得出结论,枯草杆菌的培养时间影响芽胞的产生,芽胞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影响细菌生长菌环的密度、菌环轮廓的清晰度、菌环的直径,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表明,枯草杆菌的最适培养时间为12天,98%以上的细菌已转化成芽胞的细菌培养物为最适检测用菌。  相似文献   

14.
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所有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原则:采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并加热以促进标本着色,然后使菌体脱色,而芽胞上的染料仍能保留,经复染后,菌体和芽胞呈现不同的颜色。而改良后不用加热,只需要延长时间就可使菌体呈现蓝色,而芽胞呈红...  相似文献   

15.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性特异性感染.通常芽胞菌引起的感染可分为芽胞菌性蜂窝组织炎和芽胞菌性肌坏死两类,后者称为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一种发病迅速且严重的急性感染,肌肉广泛坏死,可有气体或无气体产生,伴严重的毒血症.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于体外,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最常见,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能耐煮沸,常压下,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破伤风 (tetanus)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后 ,在局部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所致的急性疾病。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 ,很多家畜粪便中都带有破伤风杆菌 ,人粪中也常带菌。细菌的芽胞常存在于土壤 ,污泥和尘埃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伤口均可成为破伤风杆菌的入侵门户。近年来随着毒品成瘾者越来越多采用注射方式吸毒 ,且其使用的注射针具可能被多种细菌污染 ,乃至因静脉吸毒者发生破伤风逐年增加 ,在某些经济发达和吸毒高发地区 ,甚至已成为破伤风的主要传播途径[1~ 4 ] 。破伤风是一种完全可预防的疾病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免疫不…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系由进入伤口的专性厌氧性芽胞性的破伤风杆菌产生毒素侵害机体百发病。临床上对TAT的一般(速发型)过敏反应都有很清楚的了解,而对其迟发型过敏反应则认识甚少。现将工作中遇到的21例TAT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浅述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注射室在1995~1999年间共接待21例注射TAT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2~40岁。其中7名患者在院外注射TAT数日后以皮疹来我院就诊,其余为在我院注射室接受治疗的病人。在我院注射TAT发生迟发型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引起食物中毒的100多株蜡样芽胞杆菌中,选出试验用菌株。从培养后的上清液中,经过盐析、离子交换柱层析,制备性凝胶电泳提取蜡样芽胞杆菌溶血素。溶血素由B、L1和L23种成分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35、36和45ku,3种成分的协周作用在血琼脸上引起靶状溶血,使兔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兔小肠肠段结扎产生积液反应,Vero细胞形态学改变,提示蜡样芽胞杆菌溶血素具有肠毒素的性质,证实所提取的溶血素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20.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致病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引起严重毒血症及肌组织的广泛坏死,亦称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本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