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眼白内障进行表麻下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结果 100眼表麻成功率为96%,术中术后无驱逐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快。结论 表麻下白内障手术安全,简便,适应证广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好,但娴熟的手术技巧和严格选择合作良好的病人是表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在表麻下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 6 0例 6 4只眼采用日本产的 0 4 %倍诺喜表面麻醉剂滴眼麻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并植入水凝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6 0例 6 4只眼全部在表麻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 1天裸眼视力≥ 1 0者占 5 9 2 % ;术后 3~ 6个月角膜散光为 (0 77± 0 80 )D ,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眼表麻手术在 2 0min内完成 ,其麻醉效果同球后或球周相同 ,表麻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具有简便易行、麻醉效果好、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999年3月-2000年9月在表面麻醉下行1284例160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我科1994年3月-2000年9月在球周或球后麻醉下所行132眼白内障代囊外摘除术进行对比。结果:全部病例均无疼痛感,完全配合完成手术,无1例改行球后及球周麻醉;其中1380眼在术中无任何不适,占85.98%,225眼有眼部胀感,占14.02%,表麻与球后或球周麻醉对比,前者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结论:表面麻醉是白内障超乳术麻醉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表面麻醉下行各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5 87例、6 2 5眼 ,观察其麻醉效果 ,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等。结果 :6 2 5眼表麻成功率为 99.74 %。术后 1d和 1月 81.6 %和 92 .0 %的术眼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 0 .5。术中、术后并发症与常规麻醉无差异。结论 :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可行 ,且操作简便 ,患者痛苦小 ,视力恢复快 ,避免了球周或球后麻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999年3月~2000年9月在表面麻醉下行1284例160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我科1994年3月~2000年9月在球周或球后麻醉下所行132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进行对比.结果全部病例均无疼痛感,完全配合完成手术,无1例改行球后及球周麻醉;其中1380眼在术中无任何不适,占85.98%,225眼有眼部胀感,占14.02%.表麻与球后或球周麻醉对比,前者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结论表面麻醉是白内障超乳术麻醉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球结膜下浸润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表麻+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共51例(60只眼)。结果:所有术眼均在表麻+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眼由于表麻药滴入过早,核太硬(Ⅳ),手术时间较长,有短暂疼痛不适。术后1月视力≥1.0者占35%,0.5≤视力≤0.9占53.33%。结论;表麻+球结膜下浸润麻醉施行超声乳化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手术病例共115例117只眼进行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除外儿童、复杂白内障及不合作者,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视力对照等。结果:117只眼表麻成功率97.4%,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Phaco参数等均与常规麻醉无大差异。结论:表麻是白内障手术一大进步,其优点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李春梅 《重庆医学》2004,33(7):1099-1099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超声波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两组共420例(446只眼)白内障分别在表麻下及球周麻醉下实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d视力恢复有显著差异,术后3d、1周、1个月视力无显著差异;并发症、后囊破裂及角膜水肿发生率,两组间相差不显著,球周麻醉组发生眼睑皮下出血66只眼,暂时性上睑下垂20只眼,暂时性复视2只眼.结论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是安全有效的,在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手术的基础上,表面麻醉下手术较球周麻醉下更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9.
钟珊  李莉  梁丽芬 《微创医学》2012,7(3):227-229
目的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复明工程中的效果。方法对342例350眼白内障患者行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共319眼(91.14%);术中偶感有轻度疼痛,可忍受并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18眼(5.14%),总有效率达100.00%。无一例患者因疼痛无法承受手术而改行球后或球周麻醉。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1~0.3者43眼占12.29%,0.4~0.6者220眼占62.86%,0.6以上者87眼占24.86%。结论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质量较好,适宜于大规模复明行动中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徐建强  梁厚成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1):1027-1028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6例(153眼)白内障患者在表麻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108例患者均能较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18例改用球后或球周麻醉。平均手术时间14.5分钟,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24眼占81.05%,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140眼占91.5%。结论表麻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值得在小型或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局麻下Lichtenstein手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同期病人对照方法,将9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局麻下Lichienstein手术纽和硬外麻传统手术组,比较2组的疗效,手术并发症,复发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总费用。结果Lichtenstein手术组伤口疼痛、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均明显小于传统组。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局麻下Lichtenstein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局部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诊断治疗胸部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局部麻醉并使用镇静剂下对30名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滑石粉胸膜固定12例,肺大泡切除10例,肺楔形切除5例,胸膜活检3例。结果: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手术过程中有窦性心动过速发生,术前、术中、术后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血压对比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血氧饱和度对比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麻醉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可行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36例41眼晚期青光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和术中并发症.结果 33眼(81%)达到1级麻醉效果,5眼(12%)达到2级麻醉效果,共有38眼(93%)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3眼(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球周麻醉和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在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4例(8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46眼)和对照组(球周麻醉,34眼)。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术前术后的视野、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体麻醉效果、术前术后的视野、视力及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眼压控制情况良好。观察组术后无球结膜水肿及眼睑皮下出血症状。结论:青光眼患者在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下接受小梁切除术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81例造影患者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62例患者采用常规局麻作为对照。术中观察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对麻醉的反应情况;术后评估患者的焦虑评分、痛苦指数及复查应允率。结果静脉麻醉组患者在睡眠中接受手术,无不良反应。与局麻组患者手术初期的血压、心率升高不同,静脉麻醉组此阶段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均有所降低,但在麻醉诱导期后5~10min内即可恢复。术后第2日静脉麻醉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痛苦指数及复查应允率均明显优于局麻组(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脑血管造影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造影患者的身心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单次硬膜外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穿刺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下行单次硬膜外麻醉组(US组),每组各40例。阻力消失技术定位硬膜外穿刺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间隙位置,US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记录两组硬膜外准备时间、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和试穿次数。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硬膜外穿刺操作,麻醉效果基本满足手术需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BMI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组麻醉前准备时间延长(P<0.01),但穿刺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穿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行单次硬膜外穿刺安全可靠,麻醉起效时间短,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梁富华 《河北医学》2007,13(3):334-335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109例骶管麻醉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的操作和严密观察是预防骶管麻醉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15例,用安氟醚吸入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对照组15例,全凭安氟醚吸入全麻。对两组在术中循环应激、苏醒和拔管时间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合组循环应激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术毕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后病人无躁动不安,术后镇痛方便、可靠,咳嗽排痰好。结论安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应用于开胸手术中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局麻下应用超普疝装置(UHS)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应用1%利多卡因进行腹股沟区局部神经区域阻滞麻醉,对38例老年(〉65岁)腹股沟疝患者行UHS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38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48min,平均住院时间5天。术后出现尿潴留5例,阴囊积液1例,无术后切口及深部感染、慢性疼痛、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无明显异物感。结论局麻下应用UHS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喉罩和气管插管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国  肖军 《河北医学》2008,14(5):560-56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烧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烧伤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成喉罩(LMA)组和气管插管(TT)组,采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SPO2、PETC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MA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MAP的变化较T组小(P<0.05和P<0.01),两组的SPO2、PETC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LMA组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的并发症少于TT组(P<0.01)。结论:喉罩用于烧伤手术麻醉,置入方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