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紫菀类药材的原植物及其毒性考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紫菀类药材的原植物及其毒性考证赵显国王峥涛林鸽李志猛徐珞珊徐国钧(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紫菀为常用中药,具润肺下气、止咳祛痰功效。《中国药典》1995年版所载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干燥根及根茎。但在我国许多地区,民间将菊科橐吾属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作紫菀使用,习称为山紫菀。其中蹄叶橐吾Ligulariafischeri(Ledeb.)Turcz.,鹿蹄橐吾L.hodgsoniHook.,川鄂橐吾L.wilsoniana(Hemsl.)Greenm,狭苞  相似文献   

2.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苦甘微温,具化痰止咳作用,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症,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临床用治肺虚久咳或肺虚咳血。南北朝《雷公炮炙论》有蜜浸后焙干,唐代《外台秘要》列有炙法〔1〕,《中国药典》95版载有蜜炙紫菀。而我地现用紫菀尚未蜜炙,故笔者比较了紫菀蜜炙前后对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实验材料1.1样品生品:生紫菀饮片由衡东县中药饮片厂提供,经鉴定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根及根茎。取净紫菀饮片加水煎煮2次,每次25min,合并滤液…  相似文献   

3.
如今,时值深秋,气候显得有点干燥,天气渐渐变凉,加之,燥为秋天的本气,时刻都有侵袭人体的可能。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根茎及根须,别名有返魂草根、夜牵牛、夹板菜、  相似文献   

4.
紫菀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菀为常用中药 ,具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在中医临床处方及中成药中用量很大。中国药典(1 995年版 )收载其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茎及根 ,销全国大部分地区。文献报道紫菀中主要含三萜类[1~ 3 ] 、环肽 [4~ 9] 、寡肽[10 ] 等成分 ,但止咳祛痰有效成分尚未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有效成分 ,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2 0余个单体化合物 ,鉴定出 1 4个 ,部分已报道 [11] ,现报道另外的 5个酚类和 1…  相似文献   

5.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1].紫菀中的紫菀酮是其祛痰镇咳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2].紫菀药材中紫菀酮的测定已有报道[3,4].但是紫菀在临床应用上以蜜制饮片为主,因此,本实验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蜜制紫菀饮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紫菀中表木栓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为镇咳祛痰药,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1],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紫菀中含有紫菀酮、表木栓醇、木栓酮[2]等多种成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紫菀项下仅以紫菀酮作为定量指标,关于表木栓醇的含量测定我们尚未见报道,且表木栓醇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3~4].我们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表木栓醇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小议紫菀     
中药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根茎及根须。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中国有近百个品种,别名有返魂草根、夜牵牛、夹板菜、驴耳菜、紫菀茸、子元、白羊须草、学旧、青牛舌头草、万金茸、关公须、青菀、紫茜、小瓣儿、紫倩等,主要产于东三省、内蒙古东部及南部、山西、河北、河南西部、陕西及甘肃南部,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海拔400~2000米的地方,药食皆宜。采摘时间常为霜降前或次年清  相似文献   

8.
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菀是菊科植物紫菀A 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症[1]。《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菀“味苦,性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是许多常用的止咳平喘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重要药物之一。文献报道紫菀中主要含三萜及其苷类[2,3],环肽[4~8]、寡肽[9]、酚类[10]、植物甾醇[11]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菀具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但其确切活性成分尚未确定。为了寻找其止咳祛痰的有效成分,并为进一步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对其有效部位的化学…  相似文献   

9.
藏紫菀为常用藏药,其来源丰富,化学成分复杂,具有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属植物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抗氧化、抗肿瘤、止痛、抗溃疡、通便利尿等作用。主要探讨藏紫菀来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千里光与单头紫菀的外形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干燥全草。别名九里明、九龙光、黄花草、九岭光。本品原名千里及,始载于《本草拾遗》。《植物名实图考》曰:“千里及,《本草抬遗》始著录,《图经》千里光、千里及,形状如一,李时珍并之,良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明目之功。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如: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等证。现浙江有用单头紫菀的全草代替千里光入药。单头紫菀是浙江民间草药,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Aster turbinatus S.Moore的干燥全草。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一枝香。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止痢止痒。笔者以外形鉴定的方法来区别千里光和单头紫菀两种药材。  相似文献   

11.
藏紫菀为藏药。对藏紫菀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介绍,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以藏紫菀或紫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从藏紫菀的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分析4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藏紫菀资源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三萜及三萜皂苷、黄酮、肽类及挥发油、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祛痰镇咳、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止痛、抗氧化、肾保护作用及钙拮抗活性。目前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扫描法检测紫菀酮的含量来控制藏紫菀的质量。随着藏紫菀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及质量控制的进一步研究,藏紫菀的药用潜质将不断被发现,为扩大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时值深秋,气候显得有点干燥,天气渐渐变凉,加之,燥为秋天的本气,时刻都有侵袭人体的可能。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根茎及根须,别名有返魂草根、夜牵牛、夹板菜、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紫菀母根的结构、主要药用成分积累部位及其与根和根茎的含量差异,为母根入药提供显微化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组织化学法和HPLC法相结合。结果紫菀母根的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有的表皮被后生皮层取代,分泌道散布于皮层当中,束中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外侧有少量纤维;三萜皂苷成分主要分布于韧皮部;黄酮类成分积累于皮层和髓部;不同器官紫菀酮、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根〉母根〉根茎。结论母根紫菀酮含量符合药典标准,建议种栽后的多余母根入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常欣  崔慧芳  孙胡琳  曹婷 《中药材》2023,(6):1447-1453
目的:测定紫菀不同药用部位无机元素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紫菀样品中27个无机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OPLS-DA判别模型的建立与评估分析紫菀根和根茎中无机元素组成的特征元素。结果:与根部位相比,根茎中无机元素Mg、Al、Fe、Ba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V、Cr、Cu、Zn、Ag、Cd、Tl、Ga、U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紫菀根和根茎中无机元素组成的特征元素为Cu、Cd、Zn、Tl、V、U、Cr、Ag、Ga,且含量差异较大,根中U、V、Cr、Ga、Ag元素大约是根茎中含量的2.7、2.1、1.6、1.6、1.5倍,而根茎中Cu、Cd、Tl、Zn元素大约是根中含量的2.0、1.6、1.5、1.4倍。此外,部分根茎样品中Cu元素含量超标。结论:紫菀不同药用部位无机元素的组成特征可为紫菀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不同收集地及产地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 ,以期评价紫菀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色谱柱PolarisC1 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流速 1.0mL·min-1 ,检测波长 200nm。结果 :测定了 10个地区的商品紫菀 ,紫菀酮含量在 0.06%~0.18%。结论 :所测样品中紫菀酮含量均低于 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规定紫菀酮的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紫菀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萜类、黄酮类、甾醇类、肽类、生物碱等;生物活性多样,具有止咳祛痰、抗肿瘤、抑茵等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紫菀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该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鉴别灯盏细辛与伪品密毛紫菀的方法,以确保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灯盏细辛与密毛紫菀二者在药材性状上无太大差异;显微特征中二者根、叶横切面及粉末特征上有较大差异。系统预试验表明,两者均含有皂苷、苷类及黄酮类等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两药材中野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灯盏细辛药材中所含的野黄芩苷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而密毛紫菀中所含的野黄芩苷太低,不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灯盏细辛与密毛紫菀虽为同科植物,二者在显微鉴别及有效成分含量方面有较大差异,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8.
紫菀类商品药材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紫菀类的商品药材进行调查和鉴定,以搞清市场主流商品的种类。方法: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相结合。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主要为紫菀属Aster的紫菀A.tataricus,橐吾属Ligularia的蹄叶橐吾L.fischeri、鹿蹄橐吾L.hodgsoni、狭苞橐吾L.intermedia、川鄂橐吾L.wilsoniana、毛苞橐吾L.sibirica var.araneosa、离舌橐吾L.veitchiana及黄亮橐吾L.caloxantha。结论:市场的主流商品为栽培的紫菀,但在我国西南地区、东北部分地区及西北局部地区主流商品为橐吾属的数种植物,统称为山紫菀。  相似文献   

19.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兵  万德光 《中药材》1995,18(12):635-636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苑”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植物  相似文献   

20.
紫菀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艳  吴弢  林平川  侴桂新  王峥涛 《中草药》2003,34(10):875-876
目的 研究紫菀Aster tatar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菀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菀酮(shionone,Ⅰ)、木栓酮(friedelin,Ⅱ)、麦木栓醇(epi—friedelanol,Ⅲ)、蒲公英萜醇(taraxerol,Ⅳ)、β-谷甾醇(psitosterol,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Ⅵ)、胡萝卜苷(daucosterin,Ⅶ)。结论化合物Ⅳ、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