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4-2007年医院员工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及医院感染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RSA)发生率.结果 4年共观察6350人次员工手卫生的情况,手卫生行为的依从率由34.58%显著增至74.52%(P<0.05);医院感染率由12.85%下降到9.81%;MRSA医院感染率由2.68%下降到1.12%(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率相关因数分析呈负相关.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艳琴  曾娟  杨芳琴 《现代医院》2012,12(5):154-156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方法,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2010年7月~12月为基线调查阶段,2011年1月~12月为干预实施阶段)。结果不同科室及人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ICU、NICU手卫生依从性较高(干预前74.2%和73.3%;干预后85.4%和83.5%);较低的为内科与妇产科(干预前22.3%与28.9%),干预后分别提高到36.9%与57.0%;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医生,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高于操作前(p<0.05);通过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整体手卫生依从性从43.1%上升到62.2%。结论采取积极的手卫生策略,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方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方法自2005年起,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2005-2006年,采取改善手卫生设施、完善制度、组织培训的干预措施;2007年执行内部监督反馈制度;2008年引入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外部监督;2009年倡导患者手卫生行为;现场观察各年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比较分析各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通过干预,2005-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年上升,从33.29%上升至82.46%,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从6.05%下降至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善手卫生设施、形式多样的反复培训、强化内外监督以及奖惩结合的管理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手卫生健康促进效果。方法采用WHO手卫生依从性观察法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健康促进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手消毒剂消耗情况。结果开展手卫生健康促进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从29%上升到64%(P0.05),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从53%上升到80%(P0.05);医生和护士洗手正确率分别从36.7%、46.7%分别上升到61.7%和75%(P0.05)。手消毒剂、洗手液的消耗量从3.47 ml/床日上升到7.73 ml/床日。结论以"手卫生宣传周"为形式的手卫生健康促进对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有很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从2009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医务人员经过培训,逐渐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笔者对医务人员清洁洗手和手消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卫生手消毒合格率为100.0%,比清洁洗手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降低医院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 选取外科和手术室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开始实施手卫生干预,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基线调查期,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对管理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知晓率、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71.76%上升到8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6,P <0.05);手卫生正确性从84.99%上升到9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10,P <0.05);手卫生知晓率从71.94%上升到9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9,P <0.05);手卫生五大时机依从性均有所提高,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由9.93%降到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 <0.05)。结论 实施手卫生管理后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知晓率、依从性、正确性、及手卫生五大时机依从性,有效降低了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评价多模式干预措施对提升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3个省5所医院5个新生儿病房,按照WHO推荐的手卫生调查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对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2013年10月-2014年3月为手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干预前),2014年4-9月为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时期(干预后),并比较多模式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76.62%提升至干预后的8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21,P<0.01);医师、护士、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均显著提升(P<0.05);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省手卫生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升(P<0.01)。结论多模式干预措施对提升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医院9个临床科室随机抽取部分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6.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35.5%;随科室岗位不同而异,新生儿病房最高(65.1%),其次为妇产科(45.6%),ICU最低(19.6%);医务人员操作前(26.7%)后(42.6%)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相关因素较多,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77-1478
目的研究集束照护策略对提高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对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实施集束照护策略,将策略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策略实施后,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从55.4%提高到87.7%,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从67.9%提高到93.4%。新生儿由于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导致的感染率由策略实施前的26.8%下降到策略实施后的5.4%。结论集束照护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促使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自主提高手卫生相关意识,有利于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方法应用PDCA理论和方法,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循环改进。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逐月上升,从2012年3月的35.86%,2013年上升至54.71%,医生、护士、护工和保洁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从38.71%、48.57%、15.38%,提高到51.42%、62.5%、48.38%。结论应用PDCA法能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医院感染主动监测系统调查某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信息化手段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自2015年起采用医院感染主动监测系统对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2014年采用普通观察法,对比采用信息化监测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消毒剂消耗情况。结果 2014、2015年各观察医务人员应执行手卫生为2 016、3 275次,实际执行手卫生1 139、2 297次,依从率分别为56.50%、70.14%,2015年手卫生依从性高于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1,P0.05)。2015年护士依从率最高(85.30%),工勤员最低(54.34%)。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人群(工勤员)第一季度手卫生依从率为50.00%,对其加强重点培训后,第二季度手卫生依从率提升至52.17%,第三季度持续提高,第四季度手卫生依从率达60.32%。2015年全院手消毒剂人均日消耗量与2014年相比明显增加,其中2015年每月人均日消耗量平稳上升。结论采用医院感染主动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问题,明确手卫生依从性较弱的人群,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提高医务人员整体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对医院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护士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观察,并采取项目管理法进行干预,根据干预的结果评定项目管理法对医院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前,我院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2.0%,由于手卫生问题造成软组织感染率10.0%,泌尿道感染率12.0%,皮肤感染率10.0%.实施项目管理后,我院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96.0%,由于手卫生问题造成软组织感染率4.0%,泌尿道感染率2.0%,皮肤感染率2.0%.结论:通过实施项目管理,能够提高医院护士手卫生依从率,进一步避免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8,(2):253-254
目的了解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手卫生正确实施的相关因素,为促进手卫生的正确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统一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及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进行调查。结果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1.75%,正确率为82.12%。其中护士的手卫生正确率较医生高(P<0.05);不同手卫生方法中,七步洗手法的正确率最高(90.98%);不同手卫生指征中,"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的手卫生依从性(91.29%)和正确率(96.73%)最高。结论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不同岗位、不同手卫生方法、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存在较大差异,需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通过手卫生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所5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前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后设为干预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以及依从性.结果 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后,手卫生合格率从56.0%提高到90.0%,...  相似文献   

15.
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于2012年9-12月对该院23个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并填写手卫生依从性监测表。结果共观察721次手卫生时刻,手卫生依从率为58.53%,其中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擦手者占32.18%,流动水洗手者占26.35%,戴手套未采取其他手卫生措施者占19.42%。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以护士手卫生依从率(68.65%)最高,保洁员最低(39.25%)。“5个时刻”手卫生依从率以“接触患者体液后”最高(73.75%),其次是“接触患者后”(65.00%),“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最低(47.85%)。结论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手卫生管理,针对不同岗位人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手卫生; 洗手; 依从性; 医务人员; 手卫生时刻; 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SICU外来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SICU外来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 2016年8月成立感控核心小组,2016年9月-10月选取每日进入SICU病房的外来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调查,并制定及实施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2016年11月-12月调查实施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结果干预前调查SICU外来人员手卫生时机1030个,手卫生执行例次为612个,依从率为59.40%,干预措施后调查手卫生时机1316个,手卫生执行例次为1049个,依从率为79.74%,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SICU外来人员手卫生正确率为65.69%,干预后正确率为84.37%,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家属的手卫生依从性为36.40%,正确率为27.80%,干预后分别为75.61%、73.65%,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SICU外来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并可通过霍桑效应间接提高ICU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徐传荣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88-2790
目的分析了解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探讨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了解感染病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晓情况,评估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感染病区86.0%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但手卫生依从性仅为45.8%。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性仅为30%,接触2位患者之间手消毒依从性仅为35.0%,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达90.0%。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必要总结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采取手卫生管理策略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情况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比较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2013年4月,抗菌洗手液和干手物品配备合格率分别为88.89%、66.67%,明显高于2012年4月的18.18%和0;医护人员洗手方法合格率(96.43%)和手卫生依从率(81.15%)亦显著高于2012年4月(分别为63.64%、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物品后手卫生依从性均显著高于2012年4月(均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手卫生目标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了提高手卫生质量,制定手卫生管理目标,探讨手卫生目标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调查上一年医院Ⅲ类环境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础上,分析手卫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年手卫生管理目标.结果 2008年医院Ⅲ类环境医务人员手卫生动态监测合格率为92.0%,与2007年手卫生动态监测合格率6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卫生实行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干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干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35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27.43%,手卫生依从性最高是护士,12名占36.98%,其次是医师,13名占29.26%,实习护士6名占19.14%,手卫生依从性最低是保洁员,4名占8.33%;医务人员在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手卫生依从性高,依从率分别为62.16%、61.90%,而在接触患者前后及离开病房环境后手卫生依从性低,依从率分别为26.98%、2.08%、19.35%。结论干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加强培训、考核、监督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