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ICU医护人员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指导、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一年的PDCA循环管理,手卫生执行率由42.53%上升至84.06%(x2=93.765,P<0.05),手卫生正确率由54.26%上升至93.53% (x2=70.566,P<0.05);医院感染率由23.14%下降至18.51%(x2=1.734,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充分发挥监控部门的管理功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某院采取多项手卫生干预措施,对每年8月1—31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2012—2014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和65.16%,呈增高趋势,(χ2=10.018,P=0.002);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降低趋势(χ2=82.377,P0.001);医生手卫生依从率(57.97%)低于护士(65.97%);不同手卫生时刻中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41.32%),而接触患者体液后依从率最高(76.47%)。结论该院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已初见成效,完善并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确定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有效降低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MRSA感染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MRSA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病原菌耐药性,同时将上述资料与同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进行比较,分析在强化手卫生措施前后,检出的MRSA株数以及MRSA感染率的临床变化情况。结果 2011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46.7%,同期检出MRSA 74株,阳性率67.9%,MRSA感染率41.6%;采取干预措施后至2012年第二季度,手卫生执行率已达82.4%,该时期检出MRSA仅12株,阳性率16.9%,MRSA感染率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可阻断MRSA的传播,对控制MRSA的医院感染切实有效,并且只有加强教育和监督才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影响。方法纳入泌尿外科14名护理人员,采用现场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收集同期泌尿外科手术患者MRSA感染情况,分析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与患者MRSA感染的关系,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的因素,自2016年4月开始实施手卫生依从性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变化情况及患者MRSA感染率。结果研究期间1名护士离职,1名护士转科,被剔除。干预后护理人员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手卫生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直线线性分析显示,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其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2=0.724,0.396,P0.05)。干预前后MRSA感染率分别为11.0%和3.9%,经卡方检验,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率与院内MRSA感染呈显著负相关性(r=-0.74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独立因素。结论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MRSA感染率具有显著相关性,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情况能显著改善手卫生依从性,进而降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MRSA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对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1 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少接触性感染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儿科医院感染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以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与干预前对比,医护人员实施无菌操作前、与患儿接触前、接触后、患儿血液接触后、患儿周围坏境接触后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为1.00%,干预前感染率为1.50%,干预期间感染率为0.89%,干预后感染率为0.59%,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8例医院感染患儿分离出病原菌16株,干预期间5例医院感染患儿分离出病原菌10株,干预后3例感染患儿分离出病原菌7株,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链球菌为主。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存在直接影响,手卫生干预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JCI评审期间医院感染率与手卫生依从率情况,评价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效果。方法按该院JCI标准实施前(评审前)、启动过程中(围评审期)、通过JCI国际认证后(评审后)三阶段分组,比较不同阶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医院感染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全院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由JCI标准评审前的74. 99%,上升到围评审期的78. 61%,再到评审后的90. 95%,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JCI评审后全院各病区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消耗量均有增加;评审后,心内科、肿瘤血液科及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较评审前下降(P 0. 05),医院感染发病率较评审前也呈下降的趋势(P 0. 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呈负相关(r=-0. 99,P 0. 05)。结论参照JCI评审标准,实时改进,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手卫生干预对控制基层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效果,以达到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方法于2014年1-6月对某院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实施集束化手卫生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手消毒剂使用量及医院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半年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手卫生概念、意义、指征、洗手方法及手消毒剂使用)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P<0.05);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分别为77.92%、76.47%,高于干预前的49.78%和37.72%,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消毒剂使用量从干预前的每床日2.14 mL上升至干预后的每床日4.63 mL, 医院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97%降至干预后的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基层医院实施集束化手卫生干预,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之间的关系,以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方向。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235例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集医务人员手部样本实施细菌培养,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并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35份样本中合格率为85.53%(201/235)。医务人员于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为40.43%(95/235),明显低于操作后59.57%(140/235)(P<0.05);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为30.21%(71/235),明显低于69.79%(164/235)(P<0.05)。本次研究期间本院住院患者共5 275例次,发生医院感染率为4.02%(212/5276)。经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调查发现,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需改善,医务人员于诊疗前及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因此,亟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以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并探讨其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旨在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医院包括内科、外科、针灸康复科病房及妇产科等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12人为调查对象,采集医务人员手部样本实施细菌培养,通过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护理人员的洗手行为、执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等进行分析,并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根据时间将2015年7月后患者为干预后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教育与行政管理干预及提供快速手消毒剂,之前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为干预前组,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选取12名护理人员洗手后手部采样均存在细菌污染,其中有4名超标占33.3%,且护理人员手部携带的细菌及构成比与该院近年来医院感染的主要菌株较为一致;12份样本中手卫生合格率为33.3%,护理人员诊疗操作后及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68.0%、32.0%,与诊疗操作前及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51.2%、16.8%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手卫生依从性相比,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期间干预前与干预后住院患者分别为246例与254例,发生医院感染率分别为6.9%、1.6%,经相关性分析,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调查研究发现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手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改善,且护理人员诊疗操作前及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临床上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急诊患者感染的影响,降低急诊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180例,医院于2014年1月开始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按患者院前急救时医护人员是否行手卫生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结果对照组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8.89%,而干预组仅1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5.56%;干预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菌属等检出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师、护士、其他临床人员、其他非临床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87.50%、68.57%、63.64%和55.56%,明显高于干预前58.33%、42.86%、36.36%、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护人员洗手方法、洗手重要性、洗手指征及总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急诊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