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2 — 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和相关行为情况,探索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MSM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2 — 2019年对上海市MSM开展哨点监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2 — 2019年共检测MSM 3 207人,以25~34岁、未婚、非本市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超过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预防艾滋病服务措施覆盖率中位数86.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中位数94.6%。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中位数为6.5%,总体呈上升趋势(P<0.001)。 85.2%调查对象最近 6 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 79.3%。 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或异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均呈上升趋势(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506,95%CI:1.067~2.126,P=0.020)、每次同性肛交性行为都未使用安全套(OR=1.379,95%CI:1.005~1.891,P=0.047)、吸毒(OR=3.688,95%CI:1.412~9.634,P=0.008)及感染梅毒(OR=5.872,95%CI:3.784~9.111,P<0.001)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MSM HIV抗体阳性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仍然存在,须进一步探索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模式,减少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6 —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首次和非首次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16 — 2020年利用滚雪球抽样、群体宣传、活动场所招募等方式招募MSM展开调查。  结果  共调查并纳入分析1 870例MSM,年龄(34.99±13.39)岁。 其中27.4%(505/1 870)的研究对象在此次调查中首次接受HIV检测。 本次调查中首次和非首次接受HIV检测的MSM中HIV抗体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3.7%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01)。 在首次接受HIV检测的MSM人群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及大专及以上学历相对初中及以下学历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低(OR=0.46,95% CI:0.23~0.92,P=0.029;OR=0.37,95% CI:0.16~0.84,P=0.017);相比近1年被诊断性病者,未被诊断性病者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低(OR=0.29,95% CI:0.09~0.92,P=0.036);相比在酒吧/歌舞厅/茶室/会所获得的样本,自愿咨询与监测点所得样本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高(OR=2.35,95% CI:1.21~4.56,P=0.011);相对获得艾滋病预防相关卫生服务者,未获得相关服务者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高(OR=1.83,95% CI:1.07~3.11,P=0.026)。  结论  台州市首次接受HIV检测的MSM中HIV风险较高,需要对学历较低、有性病史、自愿咨询与监测点等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3.
甘霖  熊宇  李勤  陈涛  唐晓君 《疾病监测》2020,35(12):1100-1104
  目的  了解2018 — 2019年流感季重庆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索影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8家医院的141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2018 — 2019年流感季重庆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6.78%。 流感样病例(ILI)就诊及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员接种率(22.61%)高于非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员(12.12%)(OR=2.030,95%CI:1.512~2.734);工作年限6~10年者流感疫苗接种率(18.14%)(OR=1.504,95%CI:1.056~2.150)、11~15年者(21.29%)(OR=1.821,95%CI:1.182~2.783),≥16年者(19.74%)(OR=1.874,95%CI:1.229~2.840)均高于工作年限≤5年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12.69%)。  结论  重庆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无时间接种是阻碍接种的首要原因;是否为ILI就诊及监测科室、工作年限是影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环内酯耐药卡他莫拉菌(MRMC)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患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的32例MRMC肺炎患者和114例大环内酯敏感卡他莫拉菌(MSMC)肺炎患者信息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卡他莫拉菌肺炎患者以男性为主(71.92%),≥65岁者居多(67.12%),冬春季高发(64.38%)。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77, 95%CI: 1.18~6.47)和陈旧性肺结核病史(OR=5.95, 95%CI: 1.31~31.57)是感染MRMC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MRMC组患者发热(OR=2.87, 95%CI: 1.09~7.46)、C反应蛋白升高(OR=2.65, 95%CI: 1.12~6.63)、支气管炎(OR=4.00, 95%CI: 1.54~11.52)和肺气肿影像学表现(OR=5.73, 95%CI: 1.94~19.56)的比例显著高于MSMC组。  结论  女性和陈旧性肺结核病史是感染MRMC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RMC组患者的症状、炎症和影像学表现更严重,应关注其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感染诊断治疗服务链中诊断发现率、链接率、保持率、登记治疗率、维持治疗率、病毒抑制率及相关因素,为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截至2019年温州市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信息,采用Spectrum v5.753软件估计HIV/AIDS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温州市艾滋病感染诊断治疗服务链各环节(链接、保持、登记治疗、维持治疗和病毒抑制)影响因素。  结果  截至2019年底,温州市估计现存活HIV/AIDS 5 750(5 078~6 473)例,诊断发现率为76.2%(67.7%~86.2%)(“第一个90%”)。 分别与服务链的上一环节相比,链接率、保持率及登记治疗率为99.1%、97.2%、98.9%。 维持治疗率为91.5%(“第二个90%”),病毒抑制率为95.9%(“第三个90%”)。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监管场所来源HIV/AIDS 在各环节均容易脱失,OR值(95%CI)分别为0.23(0.08~0.64)、0.32(0.17~0.62)、0.33(0.18~0.60)、0.33(0.20~0.54)、0.49(0.31~0.78)。 已婚有配偶/有固定性伴是各环节的保护因素,OR值(95%CI)分别为4.45(1.65~12.04)、2.50(1.51~4.15)、2.29(1.47~3.56)、2.49(1.76~3.51)、1.69(1.29~2.22)。 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是病毒抑制环节的保护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32(1.05~1.66)、1.51(1.11~2.06)和1.55(1.12~2.15)。  结论   2019年温州市艾滋病感染诊断治疗服务链薄弱环节是诊断发现环节。 需继续深化扩大检测策略和措施的落实,并提高高危人群及重点人群检测意愿和服务可及性。  相似文献   

6.
朱元浩  邵健锋  高峰  张书豪  高爽 《疾病监测》2022,37(12):1536-1541
  目的   分析广东省梅毒感染孕产妇的特征及其母婴传播影响因素,为广东省消除母婴传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广东省发生胎传梅毒的感染孕产妇为病例组,另以同地区、同分娩年度为匹配条件,筛选出未发生胎传梅毒的梅毒感染孕妇为对照组。 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20岁年龄组的孕产妇相比,21~25岁(OR=0.537,95%CI:0.341~0.845)、26~30岁(OR=0.43,95%CI:0.272~0.679)、31~35岁(OR=0.322,95%CI:0.202~0.512)和≥36岁者(OR=0.321,95%CI:0.194~0.532)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均较低;既往未发现患梅毒的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较高(OR=1.837,95%CI:1.352~2.495);同在孕期就已经诊断患病的孕产妇相比,产时和产后诊断患梅毒的孕产妇发生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均较高(OR=2.026,95%CI:1.472~2.790)、(OR=1.951,95%CI:1.333~2.856);同孕早期进行治疗的孕产妇相比,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治疗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较高(OR=3.712,95%CI:1.977~6.970)、(OR=11.531,95%CI:6.363~20.894)。  结论   在消除梅毒母婴传播的工作中需加强对低龄孕产妇梅毒等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梅毒防病知识。 妊娠合并梅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通过早期梅毒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梅毒母婴传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朱元浩  高峰  张书豪  饶金  高爽 《疾病监测》2022,37(12):1530-1535
  目的   分析广东省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感染特征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从“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5—2020年广东省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的相关信息,对梅毒感染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既往诊断情况、本次诊断时期、本次诊断梅毒分期、治疗情况、初次治疗时期发生不良妊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较大;既往未诊断梅毒者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较大(OR=1.350,95%CI:1.202~1.517);产时、产后诊断感染者较孕期诊断者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大;不在婚者较在婚者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大(OR=1.280,95%CI:1.027~1.420);本次诊断为Ⅱ、 Ⅲ期梅毒者较隐性梅毒者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大(OR=1.882,95%CI:1.039~3.195);未进行治疗者不良妊娠发生的风险较大(OR=3.465,95%CI:2.508~4.786);孕晚期再治疗者较孕早期治疗者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大(OR=2.245,95%CI=1.850~2.724)。  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诊断与治疗时期是梅毒感染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早期筛查、诊断并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对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及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秀娟  李海辉  高欣  杨欢  殷召雪 《疾病监测》2021,36(12):1337-1340
  目的  研究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健康老龄化评估研究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收集其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生活方式、膳食摄入及患病情况,进行体格测量,利用老年人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状况。 分别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均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教育程度高、在婚、富裕程度好、坚持体育锻炼均是抑郁的保护性因素(P<0.05);而睡眠障碍和注射胰岛素则是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OR值(95%CI)分别为3.08(2.10~4.51)和1.66(1.09~2.52)。  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包括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富裕程度、体育锻炼、睡眠障碍和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谢小花  李慧  姚慧  覃清华  梁夏  宋玉美 《疾病监测》2022,37(9):1187-1191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感染孕产妇分娩高暴露风险儿童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选取广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报告且出生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儿童;收集其母亲人口学特征、确诊感染时间、孕期保健情况、抗病毒治疗情况和病毒载量等信息。 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娩HIV高暴露风险儿童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2 707例,其中普通暴露风险儿童2 277例,高暴露风险儿童的430例。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孕产妇文化程度高是避免儿童发生高暴露风险的保护因素;本次妊娠确诊HIV感染的孕产妇分娩高暴露风险儿童的可能性高于孕前已确诊的孕产妇,OR值(95%CI)为10.928(8.140~14.671);与初检孕周在孕早期的感染孕产妇相比,初检孕周在孕晚期的孕产妇分娩高暴露风险儿童可能性更高,OR值(95%CI)为21.997(15.253~31.723)。 高暴露风险儿童HIV母婴传播率为13.44%,普通暴露风险儿童HIV母婴传播率为0.43%。  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确诊时期、初检孕周与所生儿童HIV暴露风险程度密切相关。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分娩史与新生儿HIV暴露风险因素也有关系,应给予感染孕产妇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早检比例,可减少HIV感染产妇分娩高暴露风险儿童,减少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王仁媛  许莉  李超  黄玲  曾良英 《疾病监测》2022,37(6):839-843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海南省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31 860名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检出率进行统计。 将有出生缺陷患儿设为病例组,另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出生时间匹配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结果   31 860名新生儿中共检出出生缺陷患儿41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2%。 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神经管缺陷、尿道下裂。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016—2017年(OR=2.903,95%CI:1.815~4.612)、异常生育史(OR=2.518,95% CI:1.604~3.805)、出生体质量(OR=5.182,95% CI:3.627~8.519)、孕期饮酒(OR=4.257,95% CI:3.106~6.115)、孕期吸烟(OR=4.613,95% CI:3.327~7.185)、孕早期病毒感染(OR=3.526,95% CI:2.413~5.114)、孕期服药史(OR=8.903,95% CI:5.275~15.927)、孕期有毒物质接触史(OR=7.602,95% CI:4.713~13.165)、孕期营养不良(OR=6.127,95% CI:3.952~11.864)及孕期不良精神刺激(OR=2.308,95% CI:1.462~3.287)是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结论   海南省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仍较高,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应针对性地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7 — 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乌鲁木齐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7 — 2019年乌鲁木齐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和相应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5.20%(246/976),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24,P<0.0001);0.5~1岁年龄组最高(30.61%,101/330),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0份样本获得ORF1/ORF2重叠区序列,包括7个基因型,其中GⅡ.4 Sydney[P31]为流行优势株,占59.09%(65/110),其次是GⅡ.3[P12](18.18%,20/110)和GⅡ.2[P16](17.27%,19/110),其他型别包括GⅡ.6[P7](2.72%,3/110)、GⅡ.4 Sydney[P16](0.91%,1/110)、GⅡ.1 [P16](0.91%,1/110)和GⅠ.4[P4](0.91%,1/110)。GⅡ.2[P16]自2017年第二季度出现,在2019年第三季度成为流行优势株。  结论  在新疆地区诺如病毒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GⅡ.4 Sydney[P31]、GⅡ.3[P12]和GⅡ.2[P16]是该地区流行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20年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基因特征,为加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9月2-10日甘肃省某高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中有呕吐腹泻症状在校人员的232份粪便标本,初步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初筛和基因组鉴定,随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诺如病毒...  相似文献   

13.
张琰  蒋丹捷  高华  史碧君  吴锋  吴逸平 《疾病监测》2021,36(11):1207-12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护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近视筛查,描述调查对象的近视患病现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088名学生的总近视率为61.5%。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住地(OR=0.547,95%CI:0.417~0.717)、年级(OR=2.188,95%CI:1.556~1.251)、每天家庭作业时间(OR=0.498,95%CI:0.327~0.759)、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OR=1.358,95%CI:1.019~1.809)、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OR=0.732,95%CI:0.549~0.976)、父母近视情况(OR=2.233,95%CI:1.706~2.922)与调查对象近视率差异存在关联。  结论  居住地、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父母近视是调查对象近视患病的影响因素。 为降低目标人群的近视患病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杭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状及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09-2014年,通过社会组织的积极动员,以滚雪球抽样、MSM人群活动场所招募及网络招募的方式获得监测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检测。 结果 共纳入2892名MSM,HIV抗体阳性率从2009年的7.75%增长到2014年的13.10%, 上升趋势明显(Z=3.610,P=0.0003)。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OR=1.903,95% CI:1.471 ~ 2.462)、最近6个月与同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 (OR=1.838,95% CI:1.263 ~ 2.676)、 最近一年患过性病(OR=1.572,95% CI:1.057 ~ 2.336)、梅毒感染(OR=2.802,95% CI:2.055 ~ 3.819)为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杭州市MSM的HIV感染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急需寻求更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有异性临时性行为男大学生坚持使用安全套情况与影响因素,为高校男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201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11个市13所高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其中自述有异性临时性行为且告知安全套使用情况的男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态度、性行为特征、接受干预情况、安全套使用效能等资料。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调查424名有异性临时性行为男大学生,年龄(20.08±1.34)岁,占有性行为男大学生的15.91%;其中发生异性临时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170名(40.09%)。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为20~21岁较≤19岁组(aOR=2.52,95% CI:1.47~4.30),知晓“通过外表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aOR=2.46,95% CI:1.28~3.71),临时性伴为学校学生(aOR=2.08,95% CI:1.08~4.01),社会人员(aOR=3.32,95% CI:1.41~7.78)较学生+社会人,通过非网络寻找临时性伴较网络(aOR=2.18,95% CI:1.29~3.70),没有发生过酒后临时性行为较有(aOR=2.62,95% CI:1.56~4.40),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测量非常有信心较没有(aOR=1.99,95% CI:1.04~3.81),是有异性临时性行为男大学生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  结论   男性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异性临时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不高、酒后性行为、网络寻找性伴及性伴复杂多样等高危性行为。 在艾滋病防治中,要注重宣教干预的多措并举,提高正确使用安全套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甘肃省A组轮状病毒(RVA)流行特征及全基因组特征。方法 选取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监测的6家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患者粪便2553份,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核酸,选取部分轮状病毒阳性样本构建DNA测序文库,采用第二代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毒阳性标本853份,检出率33.41%,其中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7.43%),其次是诺如病毒(12.65%)、腺病毒(6.58%)、星状病毒(4.70%)、札如病毒(1.02%)。对50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第二代测序,获得31株全序列,其中24株G9P[8]、2株G2P[8]、3株G2P[4]、1株G9P[6]和1株G9P[4]型别。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除VP7片段外,序列差异比较大的有VP3和NSP4两个节段。本研究获得21株G9P[8]型Wa-like株(G9-P[8]-I1-R1-C1-M 1-A1-N1-T1-E1-H1),3株NSP4节段重配的G9P[8]-E2株(G9-P[8]-I1-R1-C1-M1-A1-N1-T1-E2-H1),在测序的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