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of mammaryglands,HMG)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是正常乳腺小叶结构在数目、形态上的异常,属中医"乳癖"、"乳疠"、"乳核"范畴.虽然当前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的某些证型间有着一定的演变关系,但尚缺乏更为深入的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从而影响了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病势及系统治疗的把握.因此深入开展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探讨其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本病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和疗效评价提供研究思路,为乳腺增生病科研开展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鑫荣  曾理  明丽 《河南中医》2014,(9):1756-1757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诊断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并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统计。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影像学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液性肿块者多见于冲任失调证(P〈0.05);实性肿块者多见于肝郁痰瘀证;豹纹征者与中医辨证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证型存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病中医分型与近红外像关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耀如 《山西中医》2006,22(2):20-21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与近红外线透照特征间的关系,探讨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的客观证据。方法:对4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型,分别观察其红外图像阴影与血管改变的特点。结果:400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的红外影像分布间存在明显差异(P均<0.01)。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患者的近红外影像分布以VC3、VC2为主,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和冲任失调型,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慢性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红外影像特征分布有相关性,乳腺红外探查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判定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亦提示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乳腺增生病诊断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200例乳腺增生确诊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影像学进行分类,并观察分析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增生为实性肿块者多发生于肝郁痰瘀者,液性肿块者多发生于冲任失调症患者,两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豹纹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瘀型和冲任失调型在乳房疼痛的性质、肿块的形态、疼痛与月经的关系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罗姣姣  吴锦洪  姚丽萍 《新中医》2019,51(10):17-20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乳腺增生症749例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接受高频超声扫查,并接受穿刺活检或手术术后病理学明确诊断,同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乳腺增生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749例乳腺增生患者中,肝郁气滞证405例(54.07%)、痰瘀互结证136例(18.16%)、冲任失调证208例(27.77%)。两两比较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及冲任失调证患者年龄及病程,月经异常发生率、生育史、人工流产率、孕次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中以单纯小叶增生比例最高(73.33%),痰瘀互结证以囊性小叶所占比例最高55.88%,而冲任失调证则多见腺性小叶增生(53.85%)。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分组不同乳腺增生类型的比例、增生病灶邻近区域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增生诊断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以单纯小叶增生最常见,乳腺增生中医证型中以肝郁气滞证最常见;经高频超声了解乳腺增生类型,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有助于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医意疗法对乳腺增生病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为肝郁证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逍遥丸口服,试验组在口服逍遥丸同时辅助中医意疗,治疗2月,观察疾病疗效,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试验组疾病痊愈率24%,有效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肝郁证乳腺增生病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中医意疗.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侍晓辰  周仕萍 《中医杂志》2011,52(12):1029-103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985例受试者进行体质调查,其中病例组(乳腺增生病患者)623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62例,比较9种体质在两组受试者中的分布;并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观察9种体质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体质因素对乳腺增生病的影响。结果病例组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5种体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中肝郁气滞证335例、痰瘀凝结证128例、冲任失调证140例,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肝郁气滞证和痰瘀凝结证患者以气郁质为主,冲任失调证患者以气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血管生成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乳腺增生病证型诊断的客观标准。方法14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按中医辨证类型分为3组,活检后观察病理分型、分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结果14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中,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分级及VEGF、bFGF、MVD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痰瘀互结型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比较,非典型增生所占比例高,MVD计数多,VEGF与bFGF表达程度高(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血管活性及增生程度有相关性,病理特征及VEGF、bFGF、MVD表达可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研究、疗效判定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增生诊断的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超声诊断为乳腺增生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类,并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单纯小叶增生型与气滞型、囊性小叶增生型与痰凝型、腺性小叶增生型与血瘀型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极其相似。结论: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学进一步诊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乳腺增生病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乳腺增生病证型分类提供影像依据。方法399例健康体检者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发现病灶704个,按照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BI—RADS标准对其分级,并针对2、3级病灶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399例患者中2、3级病灶共604个,通过针对2、3级病灶的临床辨证,并予以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活血祛瘀等方法治疗,其有效率达到90%以上,证明BI—RADS分级中2、3级病灶大多与乳腺小叶增生病相符合,临床大致可分为肝郁痰凝型、冲任失调型、气滞血瘀型3型。结论说明乳腺增生病可结合临床症状及乳腺X线摄影检查帮助诊断,并指导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发病病因研究颇多 ,经典的观点是雌激素相对或绝对的升高 ,孕激素分泌不足 ,乳腺组织失去孕激素的保护作用 ,受雌激素的过度刺激而发病。中医辨证分型较难把握 ,许多学者都试图把各种微观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起来研究各型间不同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地参考依据 ,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分子水平的角度与中医证型结合研究的很少 ,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解释不同证型的变化规律 ,以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惠敏  王东坡  靳琦  倪诚 《中医药通报》2012,2(4):14-16, 22
本文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辨体-辨病-辨证"临证模式和主病主方,深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及借鉴现代医学,拓展中医诊疗的临证思路,希望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卢红蓉  王苹 《中医药学刊》2003,21(6):959-959,974
乳腺增生病发病病因研究颇多,经典的观点是雌激素相对或绝对的升高,孕激素分泌不足,乳腺组织失去孕激素的保护作用,受雌激素的过度刺激而发病。中医辨证分型较难把握,许多学者都试图把各种微观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起来研究各型间不同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地参考依据,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分子水平的角度与中医证型结合研究的很少,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解释不同证型的变化规律,以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检测了50例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及雌激素受体基因(ERmRNA)的表达,旨在探讨ER、ERmRNA与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的关系,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建立中医辨证客观化微观指标。方法 :收集临床可触及肿块的腺增生病患者 14 0例 ,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 2 1例 ,痰瘀互结型 85例 ,冲任失调型 3 4例。通过彩色B超、CDFI、病理等检测手段 ,探讨不同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 :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相比 ,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肿块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血流多为I级 ,肿块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Vmax、RI均增高 ,血流频谱为高阻力型。病理显示痰瘀互结型囊性增生、Ⅱ、Ⅲ非典型增生显著增多。结论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能反映出乳腺增生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是建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微观指标的创新性研究 ,CDFI可能成为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治疗疗效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乳腺增生病患者月经期前后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乳腺增生病周期治疗提供辨证的依据。方法:对208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对所得资料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病月经期前后临床辨证分型的初始模型。结果:乳腺增生病分为冲任失调型、肝气郁结型、肾阴虚兼血虚型、肝气夹痰型四类。肝气夹痰型的分布在月经期前显著多于月经期后(P〈0.001),肾阴虚兼血虚型的分布在月经期后显著多于月经期前(P〈0.001),虽然肝气郁结型在月经期前的分布多于月经期后(P〈0.05),但仍有75例(36.06%)患者在月经期后可归为此类型。冲任失调型患者所占比例虽然不多,但其分布在月经期前后无差异。结论:乳腺增生病可以采取经前疏肝解郁化痰,经后补血滋肾、兼顾疏肝理气,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需要注意调摄冲任的方法应用。周期治疗不是一种机械固定的治疗模式,应注意中医辨证论治。应用临床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建立比较科学的、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辨证分型模型。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亚玲  楼丽华 《河南中医》2009,29(4):361-363
目的:了解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以明确雌孕激素受体能否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方法:对15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术前临床评估、中医辨证分型,术后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159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55例(34.6%),痰瘀互结型53例(33.3%),冲任失调型51例(32.1%),各证型之间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显著差异,雌激素。受体(ER):冲任失调型高于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P〈0.05),肝郁气滞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显著差别(P〉0.05)。孕激素受体(PR):冲任失调型和痰瘀互结型均高于肝郁气滞型(P〈0.05);冲任失调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雌孕激素受体可以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生活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在生活事件上的变化。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和非肝郁气滞证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应激生活事件评分的改变。结果肝郁气滞证组患者平均年龄(33.38±6.76)岁低于非肝郁气滞证组(38.36±9.89)岁患者(P〈0.01);肝郁气滞证中度(33.96±7.31)岁、重度(37.43±7.38)岁患者平均年龄高于轻度(31.67±5.39)岁患者(P〈0.05,P〈0.01)。肝郁气滞证组患者生活事件评分(32分)显著高于非肝郁气滞证组患者(22分,P〈0.01);肝郁气滞证患者生活事件评分(分),中度34.69±17.78、重度51.65±20.75,显著高于轻度患者26.57±15.85;中、重度分别与轻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40岁以下是乳腺增生病的高发年龄,乳腺增生病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证者较多。年龄、生活事件评分可以成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和肝郁气滞证分级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证型、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常见的证型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肝胃郁热等,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胃络,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阳虚、血瘀、气虚、阴虚、气郁、湿。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辨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在B超图像中的分布关系。方法对169例乳腺增生病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行B超检查。了解B超检测结果与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腺体生理类型:肝郁气滞证和痰瘀互结证都以Ⅱ型为主;冲任失调证则以Ⅲ型为主。腺体病理类型:肝郁气滞证主要为蜂窝网络型;痰瘀互结证主要为低回声、囊肿型;冲任失调证主要为导管增宽型。结论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分型的B超图像都有不同的特征,参考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