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芦丁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芦丁的镇痛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芦丁(6.25~100mg·kg-1·ip)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扭体反应,芦丁(50~100mg·kg-1,ip)明显提高小鼠电嘶叫刺激阈值,显著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上述结果表明芦丁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比阿斯匹林强但弱于吗啡。  相似文献   

2.
芦丁镇痛作用部位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小鼠扭体模型上,icv芦丁0.31~1.30mg·kg-1或ip芦丁6.25~25.00mg·kg-1均呈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中枢给药所需剂量为外周用药的1/20。icvCaCl2或乙二胺四乙酸能拮抗或增强ip芦丁的镇痛作用。将小剂量芦丁敷于复发性口疮病人的溃疡面上不产生明显镇痛效果。上述结果表明芦丁镇痛部位主要是中枢而不是外周,其中枢镇痛机制可能与钙拮抗有关  相似文献   

3.
槲皮素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小鼠扭体和电嘶叫法研究发现,ip50,100,200mg·kg-1槲皮素具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在小鼠扭体模型上槲皮素镇痛作用效价强度约为金丝桃甙的1/5。口腔病人患处应用1%槲皮素无镇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槲皮素的镇痛作用是中枢性的,其镇痛作用不仅比金丝桃甙弱,也不具备金丝桃甙局部镇痛特点。  相似文献   

4.
赖氨匹林和阿斯匹林镇痛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赖氨匹林和阿斯匹林的镇痛作用。方法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结果赖氨匹林ig给药2种剂量(90.4及180.8mg·kg-1)对小鼠热板法中的痛反应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赖氨匹林ig给药3种剂量(45.2,90.4及180.8mg·kg-1)均可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赖氨匹林icv给药也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赖氨匹林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痹痛康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痛康(BiTong-Kang,BTK)三种剂量(18,36与72mg·kg-1)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TK二种给药方案(+3~+12d)或(+12~+22d)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镇痛实验表明,BTK(52与104mg·kg-1)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实验的痛反应潜伏期,对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BTK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ICR小鼠每周皮下注射20mg/kg1,2-二甲肼(DMH)共20周,诱发大肠癌。对2个给药组分别从实验第1周和第17周开始以15mg/kgβ-胡萝卜素灌胃,每周2次,至第26周处死动物,前者小鼠大肠肿瘤发生率下降,大肠带瘤数减少,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降低;后者小鼠大肠带瘤数也明显减少。以5mg/kgβ-胡萝卜素灌胃,每天1次,第7天每鼠皮下注射DMH20mg/kg,24h后,小鼠大肠腺上皮细胞微核频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爽咽茶的镇痛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扭体、热板、甩尾和电嘶叫方法,观察了爽咽茶对上述疼痛模型的影响。结果 爽咽茶(132 ,264 ,528 g·kg - 1) 与清音片(360 g·kg - 1) 一样可分别显著减少小鼠15 min 内的扭体次数,高剂量组(528 g·kg - 1) 还可延长小鼠热板甩尾潜伏期及提高电嘶叫阈值。结论 爽咽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萘普生β-环糊精(Nap·βCD)包合物的抗炎镇痛效果。方法:取大鼠或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足跖肿胀法、扭体反应法和电刺激痛阈值法测定。结果:Nap与Nap·β-CD包合物测定值t检验,给药后30min小鼠扭体值:25.0mg/kg组P<005,12.5mg/kg组P<005;大鼠痛阈值(给药15h):25.0mg/kg组P<005,12.5mg/kg组P>005;大鼠足跖肿胀率(给药1h):P<001.结论:Nap·β-CD包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优于Nap单体。  相似文献   

9.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心肌缺血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芩茎叶总黄酮是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以总黄酮100mg.kg-1、500ng.kg-1、25mg.kg-1po给药,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对iv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可增加离体豚鼠的冠脉流量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和哌替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板法或甩尾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褪黑素10~40mg·kg-1ip后6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150min时仍有镇痛作用。哌替啶10~40mg·kg-1ip后3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120min时已无镇痛作用。在60min时两者镇痛作用相近。是示两者的作用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对结肠运动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豚鼠离体结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豚鼠离体结肠肠段标本,通过灌流给药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EGb、银杏黄酮等对离体结肠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 EGb (0.5~50.0 mg/L)可对结肠自主活动产生抑制和兴奋两种不同的影响,其中以抑制作用为主.EGb也可部分拮抗由ACh、5-HT引起的结肠运动的增强效应;并协同血管活性肠肽(VIP)、无钙Kreb液灌流引起的抑制作用;对γ-氨基丁酸、肾上腺素引起的结肠运动抑制效应无显著影响;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预处理可部分阻断EGb对结肠自主活动的影响.银杏黄酮(0.01~0.1 mg/L)可使豚鼠离体结肠运动抑制,且表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EGb对豚鼠结肠运动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5-HT、ACh、VIP等肠神经系统递质的释放,经M受体介导以及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等多种途径实现的.银杏黄酮可能是EGb发挥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总黄酮镇痛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银杏叶总黄酮(TFG)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甲醛法、热板法、温浴法、扭体法;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NO、PGE2、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采用比色法.结果 ip TFG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icv TFG50 mg·kg-1可明显抑制小鼠温浴法缩尾反应潜伏期;TFG100mg·kg-1可降低小鼠血清和脑组织MDA、PGE2含量,并能升高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论 TFG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合成和脂质过氧化及促进脑组织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总黄酮(TFGb)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模型,用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和梗死面积评价TFGb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TFGb(167mg·kg-1·d-1,ip,连续用药14d)可明显降低心肌梗塞兔EKG中ST段异常抬高的总幅度以及病理性Q波的出现数;并显著抑制心肌组织磷酸肌酸激酶释放。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显示,预先用TFGb可使心肌梗塞范围明显缩小。结论:TFGb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老龄前期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老龄前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东莨菪碱和亚硝酸钠造成小鼠记忆缺失模型,跳台法进行行为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FG)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糖尿病对照(DC)、及不同剂量FG(L-FG1、L-FG2、M-FG、H-FG)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第5周起,各治疗组分别给予FG20、50、100、200mg/(kg·d)灌胃,共8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中Bax和Bcl-2基因表达强度,利用生物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Bax和Bcl-2在DC组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细胞较NC组免疫强度增强;在各治疗组的强度较DC组减弱,其中M-FG、H-FG组与D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各治疗组与NC组比较,其表达仍有增强,L-FG1、L-FG2组与N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FG可以影响视网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并可能由此影响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郑蕾  李国芳  杨盼盼  单志鸣 《中医学报》2021,36(5):1029-1034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剂对口腔溃疡大鼠的作用及对抗氧化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取50只雄性SD大鼠,其中40只采用化学灼烧法建立口腔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滴剂低剂量(25 mg·kg-1)组、银杏叶滴剂中剂量(50 mg·kg-1)组、银杏叶滴剂高剂量(100 mg·kg-1)组,其余10只为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比较给药第0、1、3、7天时各组大鼠溃疡面积;给药10 d后处死大鼠,检测溃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TH、Nrf2、HO-1蛋白表达及TH mRNA、Nrf2 mRNA、HO-1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3、7天银杏叶滴剂低、中、高剂量溃疡面积均明显减小(P<0.05);银杏叶滴剂低、中、高剂量组溃疡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TH、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TH mRNA、Nrf2 mRNA、HO-1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银杏叶滴剂可有效促进大鼠口腔溃疡愈合,可能与激活溃疡组织内Nrf2/ARE通路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银杏提取物(EGB)对大鼠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时NO含量和NOS活性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肺灌流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I/R组;I/R+EGB组,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肺组织匀浆及灌流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肺湿干重比(W/D)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凋亡指数测定.结果 HE染色显示EGB组肺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重比和MPAP显著低于I/R组;EGB组肺组织匀浆中NOS和NO含量显著高于I/R组.EGB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结论 EGB对大鼠肺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OS表达,促进NO合成,同时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记忆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记忆和免疫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Cy80mg·kg-1sc)诱导C57BL/6J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和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跳台法作行为检测,单向免疫扩散法和二硝基氟苯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法测定有关免疫指标。结果 EGB(40、80mg·kg-1·d-1×20d,ig)可减少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延长SDL,缩短EL;使小鼠降低的IgG、耳片肿胀度、脾及胸腺指数明显增加。结论 EGB对Cy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能明显改善,对Cy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结合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及舒血宁的药理作用,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组,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评定使用BPRS量表、SANS量表及副反应量表。总疗程4个月.结果显示两组BPRS总分、SANS总分及各症状群分较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于治疗8周起有显著性差异。舒血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该药能改善患者接触、活跃情绪、改善思维,增加意向行为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银杏叶提取物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银杏叶提取物临床应用研究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对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