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多参数成像在鉴别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能谱CT平扫并经病理证实为pGGN肺腺癌的患者45例,分为A组[原位腺癌(AIS) 9例及微浸润腺癌(MIA)12例]和B组[浸润性腺癌(IA)24例]。所有组别结节的定性CT征象评估基于联合40%ASIR-V迭代技术重建的70keV单能水平图像,包括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定量分析成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水基值(WC)、有效原子序数(Eff-Z)及能谱曲线斜率k1~k3(k1~k3分别为40~70keV、70~100keV、100~140keV段能谱曲线斜率)。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Mann-Whitney U 检验及c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管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40~70 keV能谱曲线斜率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70-100keV、100-140keV段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WC高于A组(P<0.05),而两组间Eff-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能谱CT平扫可以在提供pGGN形态学征象的基础上获得多种定量参数,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球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能谱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单发肺结节或肿块的51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结核球15例(结核组),周围型肺癌36例(肺癌组)。分析并比较2组能谱CT平扫定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能谱衰减曲线类型及斜率、基物质对浓度和有效原子序数(Eff-Z)。结果 肺癌组40~70 keV单能量CT值均高于结核组(P均<0.05),而2组间80~14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组平扫能谱衰减曲线类型均呈快速下降型(36/36,100%),结核组能谱衰减曲线呈平直型(11/15,73.33%)和弓背上抬型(4/15,26.67%);肺癌组40~65 keV、65~90 keV、90~140 keV平扫能谱衰减曲线斜率(K40~65 keV、K65~90 keV、K90~140 keV)均高于结核组(P均<0.01)。肺癌组钙(水)浓度高于结核组(P<0.01),而脂(水)浓度低于结核组(P<0.01);2组水(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肺癌组Eff-Z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具有不同的能谱CT定量参数指标,能谱CT平扫即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纳入137例接受能谱CT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n=74)、鳞癌组(n=39)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n=24)。对比各组能谱CT参数,包括病灶40~100 keV间隔为10 keV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等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预测肺癌病理类型的效能。结果 动脉期3组间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3组间40~100 keV每间隔1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90 keV每间隔10 keV的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据此将腺癌组和鳞癌组合并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根据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均>0.7;联合动、静脉期40 keV单能量CT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分别为0.809和0.85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联合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类型具有较高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部多发肿瘤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N) CT征象与病理结果,探讨CT征象对肺内多发fGG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肿瘤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每例至少包括2个fGGN,根据结节内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将其分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mGGN),分析结节的形状、大小、内部特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血管改变)、外部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9例患者共64个结节,其中pGGN 36个,mGGN 28个。两种结节间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mGGN最大径大于pGGN (P < 0.05)。各种征象中,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pGGN以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多见(12/36,33.33%);mGGN以浸润性腺癌多见(15/28,53.57%)。结论 观察肺内多发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大小以及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改变征象,可判断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有助于帮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克服肾囊肿伪强化的价值。方法 80例肾囊肿患者接受能谱GSI模式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共入组75个囊肿,按囊肿大小分为3组,A组(n=25)肾囊肿直径0.5~<1.5 cm、B组(n=25)直径1.5~<2.5 cm、C组(n=25)直径2.5~<3.5 cm。采用GSIViewer分析软件生成碘、水基图,记录单能谱70 keV图像上各期肾囊肿的CT值及碘水基值,比较各组肾囊肿平扫和增强双期CT值、碘水基值、CT值和碘水基值差值的差异。结果 3组间实质期与平扫CT值差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128,P<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增强后A、B组实质期CT值增加均超过10HU,出现了伪强化现象,C组CT值增加小于10HU,无伪强化现象。各组肾囊肿平扫、皮质期及实质期间碘基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组平扫和增强双期之间碘基值的差值均在10(100 μg/cm3)内,且差值平均值A组> B组> C组(P均<0.05)。A组肾囊肿皮质期及实质期水基值低于平扫(P均<0.05),但差值均在10 mg/cm3以内。结论 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测定肾囊肿各期碘、水基值时同样会发生碘水基值的"漂移",肾囊肿越小其发生"漂移"的程度越大,碘基值发生漂移的程度受肾囊肿大小的影响较水基值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鉴别诊断肾上腺乏脂性腺瘤(Lp-AA)与肾上腺结节性增生(AN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p-AA(n=24,Lp-AA组)和ANH(n=20,ANH组)患者的常规CT平扫和动、静脉期能谱CT增强图像,比较组间动、静脉期标准化40~140 keV(间隔10 keV)单能量CT值、各基物质对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鉴别Lp-AA与AN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组间动脉期标准化40~70 keV单能量CT值、碘-脂、脂-碘、钙-水、碘-水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及80~14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静脉期标准化40~50 keV单能量CT值、脂-碘、羟基磷灰石-水、碘-水浓度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参数鉴别Lp-AA与AN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0.82,以碘-脂浓度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2。结论 能谱CT多参数对鉴别Lp-AA与ANH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种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公式在颅脑能谱CT单能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患者行颅脑能谱CT,之后间隔10 keV重建40~140 keV单能量图像,测量其中脑白质、颞部肌肉、脑脊液、皮下脂肪及颅外空气的CT值及噪声值。分别采用公式A(A组)、B(B组)、C(C组)、Da(Da组)、Db(Db组)、Dc(Dc组)计算CNR值,以Optimal CNR曲线(Optimal CNR组)为参考,比较各组CNR值差异,分析各组与Optimal CNR组间CNR值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不同能量下,采用不同公式计算所得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能量下,A、B、C、Da、Db、Dc组与Optimal CNR组间CNR值均存在正相关(r=0.97±0.02、0.94±0.01、0.94±0.01、0.67±0.01、0.39±0.01、0.59±0.01,P均<0.05),与Optimal CNR组CNR值均具有不同程度一致性(ICC=0.97±0.02、0.89±0.01、0.67±0.01、0.54±0.02、0.13±0.01、0.47±0.02,P均<0.05)。结论 颅脑能谱CT单能量成像中,以公式A计算得出的CNR值与Optimal CNR软件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最佳;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及研究目的选择CNR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鉴别诊断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O)与嫌色细胞型肾癌(CR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RO(RO组)和30例CRCC(CRCC组)患者,测量并计算皮/髓质期70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水浓度(WC)、有效原子序数及40~70 keV能谱曲线斜率(λ值)。比较2组常规CT征象及能谱CT参数差异,以ROC曲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鉴别RO与CRCC的效能。结果 2组常规CT显示病灶中心瘢痕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8,P=0.046)。能谱CT参数中,RO组皮/髓质期70 KeV单能量CT值、IC、有效原子序数、λ值及皮质期NIC均高于CRCC组(P均<0.05),髓质期NIC及皮/髓质期WC与CRC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皮质期λ值5.68为阈值鉴别RO与CRCC的AUC最高为1.00(P<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能谱CT参数,包括皮/髓质期70 keV单能量CT值、IC、有效原子序数、λ值及皮质期NIC对鉴别RO与CRCC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能谱CT血管成像技术对甲状腺供血动脉的显示能力以及优化血管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头颈CTA的能谱原始数据,运用能谱单能量成像技术分别重建60 keV、75 keV单能量图像,结合VR、MIP后处理图像以及原始图像观察甲状腺供血动脉的解剖特征,并对2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结果 100例共显示200支(左右侧各100支)甲状腺上动脉,165支甲状腺下动脉(左侧76支,右侧89支)和3支甲状腺最下动脉。6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优于75 keV单能量图像,两者CT值、SNR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能谱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甲状腺供血动脉,推荐使用60 keV单能量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光谱CT平扫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胸部光谱CT资料,包括53例共53处恶性病变(恶性组)和 57例共60处良性病变(良性组);对比组间光谱CT平扫定量参数的差异,包括虚拟单能级40~100 keV下CT值、有效原子序数(Eff-Z)及光谱曲线斜率(λHU)。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光谱CT平扫单一定量参数CT40 keV、CT70 keV、Eff-Z、λHU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40~100 keV下,恶性组CT值及Eff-Z均高于、而λHU小于良性组(P均<0.001)。单一CT40 keV、CT70 keV、Eff-Z及λHU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90、0.80、0.87及0.87;四者联合的AUC为0.91,其敏感度为84.9%,特异度为88.3%,准确率为85.0%。结论 根据光谱CT平扫定量参数可有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的CT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方法 收集16例(共3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资料,并依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7)、微浸润腺癌组(n=20)、浸润性腺癌组(n=9),对3组病灶的CT征象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6个病灶中,圆形/类圆形19个(52.78%),分叶征19个(52.78%),毛刺征12个(33.33%),空泡征13个(36.11%),血管集束征12个(33.33%),瘤肺界面清晰32个(88.89%)。浸润前病变组7个(7/7,100%)病灶均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微浸润腺癌组12个(12/20,60.00%)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8个(8/20,40.00%)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浸润性腺癌组仅有1个(1/9,11.11%)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余8个(8/9,88.89%)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3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腺癌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0.001);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4、0.001)。结论 综合分析多发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诊断ML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的浸润性腺癌与非浸润性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患者,其中浸润性腺癌32例,非浸润性腺癌55例(原位癌17例,微浸润性腺癌38例)。应用ITK-SNAP软件勾画ROI,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有意义的特征参数,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进行特征降维。选取降维后的特征参数,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及逻辑回归(LR)3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得到最优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3种模型的性能。结果 共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特征筛选后最终得到19个影像组学特征。SVM、RF、LR 3种机器学习模型可有效鉴别浸润性腺癌与非浸润性腺癌,准确率分别为93.30%、86.70%和83.30%,AUC分别为0.94、0.92和0.83。结论 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可于术前有效鉴别肺浸润性腺癌与非浸润性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Ⅰ期肺腺癌18F-FDG PET/CT表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Ⅰ期肺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及病理学资料,将其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组(15例)、混杂磨玻璃结节(mGGN)组(11例)及实性结节组(30例),观察其PET/CT征象[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节体积、磨玻璃影(GGO)百分比、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支气管截断征]与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性结节组SUVmax明显高于mGGN组和pGGN组(P均<0.05),mGGN组SUVmax明显高于pGGN组(P<0.05);实性结节组Ki-67明显高于mGGN组和pGGN组(P均<0.05)。Ⅰ期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与SUVmax呈正相关(P<0.05),与GGO百分比及毛刺征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与肿瘤体积、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SUVmax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P<0.05),与GGO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与分叶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Ⅰ期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与18F-FDG PET/CT所示SUVmax及肿瘤实性成分比例正相关;SUVmax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分析肺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的CT定量参数及影像学特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IA组(n=36)和IAC组(n=44),分析两组患者的CT征象,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肺窗平均CT值、纵膈窗最大径、纵膈窗最大径的垂直径、纵膈窗病灶体积、肿瘤影消失率指标鉴别IAC和MI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结果  IAC组和MIA组CT影像中的病变位置、病灶形态、空泡征、肺瘤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胸膜凹陷症、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AC组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纵膈窗最大径、纵膈窗最大径的垂直径、纵膈窗病灶体积均高于MIA组(P < 0.05),肺窗平均CT值和肿瘤影消失率低于MIA组(P < 0.05);ROC曲线显示,CT定量参数中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的是纵膈窗病灶体积,然后依次是纵膈窗最大径、肿瘤影消失率、肺窗病灶体积、肺窗最大径的垂直径、纵膈窗最大径的垂直径、肺窗平均CT值、肺窗最大径。  结论  当病灶影像学特征具有胸膜凹陷症、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时,IAC的可能性大,纵膈窗病灶体积和纵膈窗最大径鉴别IAC和MIA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评估贝伐单抗抗大鼠C6胶质瘤血管生成疗效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30只SD大鼠颅内注射C6细胞悬液,建立脑胶质瘤模型。于造模后2周(用药前)行能谱CT观察成瘤情况,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贝伐单抗注射液5 mg/kg及同等剂量浓度0.9%生理盐水,持续1周。分别于用药第4、8天行能谱CT扫描,测量并比较用药前及用药4、8天肿瘤40~140 keV单能量CT值及碘含量。每次扫描结束后于2组中随机各取3只大鼠,处死后对全脑组织行HE染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量的差异,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VEGF阳性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共26只大鼠纳入研究,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3只。用药前2组70 keV单能量CT值及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0.99,P均>0.05);用药第4天及第8天实验组70 keV单能量CT值及碘浓度均低于对照组(t=-3.56、-6.42及-6.43、-13.01,P均<0.05)。用药前2组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第4、8天实验组阳性细胞百分比(33.93%、25.00%)低于对照组(53.28%、63.80%,P均<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70 keV单能量CT值及碘浓度与VEGF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成像可用于评估贝伐单抗抗大鼠C6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疗效,有望成为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住院的133名肺腺癌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原位癌28例,微浸润癌45例和浸润癌60例,分析各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浸润癌组患者平均年龄及结节直径大于其他两组;微浸润癌组的平均年龄、结节直径大于原位癌组,三组结节边界、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结节直径较大、结节边界不清、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提示恶性可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