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寻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服务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新型农;忖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对云南省2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的寻甸县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丁分析,为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核算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精心组织和运作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事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但其基金管理制度还处于缺  相似文献   

3.
黔江对新农合医药费用综合控制的措施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在基金筹集与使用、运行管理与监督、服务提供与监管等若干环节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的监管,降低服务成本、控制医药费用,有效遏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难点,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借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众多研究机构对卫生保健制度的分类方法,结合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际,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笔者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服务提供方关系的新变化,提出这样一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服务提供方关系的观点:多层次、多方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可以实行紧密度不同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5.
相对普通农民而言,低保户农民是一个更需要给予关注的群体,在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过程中,如何充分使用有限的经费,最大可能地使低保户农民受益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课题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3个县9个乡镇27个行政村,共入户调查低保户农民375户,分析了参合低保户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情况,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低保户农民医疗费用影响的规律,为减轻低保户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扩大受益面和受益强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浙江省农村低保户卫生保健状况及医疗卫生费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抽取浙江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和非试点县 343户低保户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 :低保户家庭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农民疾病经济负担比较重 ,卫生保健状况令人担忧。结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解决低保户的医疗费用 ,维护其卫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全面启动“以帮助农民抵御大病风险、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那时起,房山区委区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重大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能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区经济发展实际.适应农民医疗服务需求,独具特色的健康发展之路,受到参合农民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情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知晓程度以及对相关的医疗情况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以利于探讨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新事物,它对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挥发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应用中医药,特别是应用那些价格低廉、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医疗费用,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柠 《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0):51-52
目的: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集中的黑龙江省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以参合农民为处理组,非参合农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差异。结果:2006年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门诊实行家庭账户补偿形式,有利于发挥制度作用,减少了参合农民对门诊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安庆市郊区农民医疗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安庆市郊区农民医疗卫生需要量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 ,访谈安庆市郊区农民 2 2 6 6人。结果 :慢性病患病率 ,尤其是男性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P<0 .0 5 ) ,两周患病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两周就诊率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两周未就诊率、年住院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接近。就诊单位构成比基本与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吻合 ,仍有 1/ 5的病人因经济困难而未就诊。医疗服务费用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结论 :安庆市郊区农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 ,医疗需要量大 ,医疗费用较高 ,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因此推行合作医疗势在必行 ,同时要完善健全三级医疗网。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云南省三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试点一年以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供给以及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影响,提出由新农合而引发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基层财政困难之间的矛盾,总结了新农合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安溪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福建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安溪县在实施新农合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新农合对医疗机构未起到足够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缺乏将三级医疗机构有机地联结起来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未能充分引导农民利用当地卫生资源,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巩固基层卫生保健网。因此,应从利益机制上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以保证新农合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出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农民未住院率,未住院原因和出院原因的变化,分析农民因经济困难所致的未住院率及出院原因在新农合实施后的改变,为正确认识和科学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入户进行家庭健康调查。结果农民未住院率2003基线为51.51%,2005评价为25.80%,2005基线为44.39%;未住院原因中经济困难所占的比例为2003基线78.09%,2005评价56.15%,2005基线41.86%;未愈自动出院者占总出院者的比例分别为2003基线51.4%,2005评价32.9%,2005基线52.8%。结论农民未住院率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未住院率显著降低,因经济困难所致的未住院率及未愈自动出院率亦有下降,表明新农合目前在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解决农民因贫致病和因病致贫问题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缓"因病致贫"效果测量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通过贫困缺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因病致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有效供给率较低。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调整补偿方案,同时与特困医疗救助相结合,提高对贫困人群的补助。  相似文献   

16.
二部模型法预测贫困农村居民的村级门诊医疗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贫困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情况,建立适合贫困农村实际的合作医疗制度,该研究结合1997年5月在四川古蔺县的调查资料,采用二部模型法对村级门诊医疗费用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年人均村级门诊医疗费用达到15~17元,占年人均医疗费的45%~50%;提示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必须加强对村级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政府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的依据和职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存在的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缺失的表现。农村医疗服务的特点、医改过度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不力导致农村医疗网络破损;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制度环境、监管等原因导致制度实际效力低下。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完善和维护好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发挥网络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应在制度建设的全过程——目标规划、制度设计、实施和监管中承担起责任。全面落实政府的责任还应建立起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信任关系。适时推进政策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启动后农民对其的认知和评价,为正确评价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及其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农民中,100%的人知晓新农合,90.5%的人表示明年会继续参合;仅69.2%的人知道国家出资,39.7%的人知道国家出多少钱;对新农合主要担心的是"报销比例低"、"报销手续繁锁;"Log 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参合意愿与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农民认为生大病有一定保障及担心参合后看病更贵有关。结论:新农合在江西省启动以来,在各试点县农村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还有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太了解,甚至存在顾虑,应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的满意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对安徽省金寨县参合农民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方法:对安徽省金寨县的部分乡村采用分层抽样抽取了354位农民,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与农民新农合满意度相关的因素有住院报销比例满意、医院服务质量和态度、定点医院付款时间、定点医院条件,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结论: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和态度,缩短定点医院付款时间,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及改善定点医院的条件均可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云南省三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试点一年以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参合率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以及合作医疗基金的补偿结构。主要发现包括:实行个人账户有利于集资的宣传和动员;从简单的半对数回归结果来看,三地参合率和收入水平关系不大;住院补偿是基金管理的重点,但是门诊报销却占据了主要的管理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